- 年份
- 2024(9047)
- 2023(13074)
- 2022(11071)
- 2021(10736)
- 2020(8837)
- 2019(20513)
- 2018(20171)
- 2017(39140)
- 2016(20966)
- 2015(24004)
- 2014(23811)
- 2013(23545)
- 2012(21806)
- 2011(20057)
- 2010(20657)
- 2009(19353)
- 2008(19093)
- 2007(16984)
- 2006(15531)
- 2005(14267)
- 学科
- 济(94912)
- 经济(94814)
- 业(61121)
- 管理(52658)
- 农(51488)
- 企(38390)
- 企业(38390)
- 方法(37300)
- 农业(34042)
- 数学(33456)
- 数学方法(32779)
- 中国(28466)
- 业经(23622)
- 贸(20519)
- 贸易(20508)
- 易(20121)
- 财(20074)
- 制(19894)
- 地方(17490)
- 学(16382)
- 策(16112)
- 银(16029)
- 银行(16026)
- 行(15468)
- 融(15244)
- 金融(15243)
- 发(15241)
- 体(13506)
- 理论(13328)
- 农业经济(12679)
- 机构
- 学院(302491)
- 大学(298818)
- 济(135968)
- 经济(133350)
- 管理(116599)
- 研究(107471)
- 理学(99432)
- 理学院(98417)
- 管理学(96610)
- 管理学院(96064)
- 中国(88337)
- 京(64030)
- 农(60905)
- 财(60861)
- 科学(60499)
- 所(53800)
- 中心(50214)
- 研究所(48046)
- 财经(46914)
- 农业(46111)
- 江(45539)
- 业大(44909)
- 经(42779)
- 北京(41316)
- 经济学(41178)
- 范(40013)
- 师范(39769)
- 院(37694)
- 经济学院(36973)
- 州(35989)
- 基金
- 项目(191638)
- 科学(152358)
- 研究(146218)
- 基金(140338)
- 家(120931)
- 国家(119889)
- 科学基金(102834)
- 社会(94535)
- 社会科(89437)
- 社会科学(89415)
- 省(72790)
- 基金项目(72015)
- 教育(66714)
- 自然(63143)
- 自然科(61706)
- 自然科学(61696)
- 划(61377)
- 编号(60628)
- 自然科学基金(60585)
- 资助(59046)
- 成果(50292)
- 部(44377)
- 重点(42903)
- 发(42810)
- 课题(41944)
- 国家社会(39716)
- 创(39316)
- 教育部(38126)
- 性(37418)
- 人文(36993)
- 期刊
- 济(158544)
- 经济(158544)
- 研究(95711)
- 中国(67492)
- 农(64265)
- 农业(43722)
- 财(43570)
- 科学(41956)
- 管理(41141)
- 学报(40677)
- 融(36586)
- 金融(36586)
- 教育(33861)
- 大学(33148)
- 学学(31115)
- 业经(29169)
- 技术(27304)
- 经济研究(24110)
- 财经(22822)
- 问题(22043)
- 业(21178)
- 经(19750)
- 贸(18936)
- 世界(18499)
- 国际(18076)
- 统计(16114)
- 农村(15983)
- 村(15983)
- 农业经济(15633)
- 技术经济(15502)
共检索到476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頔 夏侃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优化用地布局和提高耕地生产效率的现实之需,是挖掘农村发展潜力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发展之要,也是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应用之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土地整治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归因,总结他国模式与经验,探讨中国解决之策:夯实产业之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把稳生态之舵,推进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补足资金之钙,赋能乡村振兴新动能;汇聚群众之力,加快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魏东岳
近年来,湖北省荆州市抢抓机遇,大力推进和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在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有待研究解决,笔者结合荆州市土地整治工作实际,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高向军 彭爱华 彭志宏 王克强 朱莉萍
研究目的:调研上海督察区域农村土地整治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调研法。研究结果: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在探索中不断完善。研究结论:农村土地整治过程中存在的4个主要问题是农村土地整治前期工作存在严重滞后、农村宅基地置换难、农村居住点建设不符合节约用地和农耕文化要求、土地整治资金得不到保障。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缺乏统一的规范性政策和措施、土地综合整治与村级规划滞后之间存在矛盾、融资渠道单一、绩效考核机制尚未建立、建设用地不合理增加、对农民意愿重视不够、统一土地市场尚未建立。对策建议是:国际上的一些土地整治经验值得我们...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综合整治 对策 模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昌国
近年来,常德市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新机制,不断强化各级各部门责任落实,切实细化各地各项目精细管理,形成了"4422"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常德模式。即:政府推动、系统带动、部门联动、群众主动的"四动"组织领导模式;严格制度设计、过程管理、现场实施、行业监管的"四严"工程监管体制;坚守干部廉政和工程质量"两条红线",打造工程优良、干部优秀"双优"目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邹利林 王占岐 王建英
基于价值链理论,对土地综合整治的"产品"价值创造及其利润来源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提炼和构建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产业化发展的盈利模式。结果显示:①土地综合整治产业化发展不应只是单纯地追求设定价值,更重要的是创造和获取新增价值,即将外部收益内部化;②盈利模式的核心是在项目进展的"四个阶段"中解决好"五个基本点"的问题,并通过经营高效农业、耕地租赁和出售建设用地指标的优化组合获取收益;③因项目性质和区域体制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对盈利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以便设计出与项目属性相适宜的盈利模式。
关键词:
土地综合整治 价值链 构成要素 盈利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建云
乡镇政府、村委、普通村民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面临决策互动、利益纠纷。根据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政府的作用,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分为政府强制型土地整治、政府主导型土地整治、市场介入型土地整治三种类型。选取周口平坟、崖口村围垦—土地转让、成都建设用地票交易作为实证材料,运用乡村治理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从根源上看清土地整治的现状。发现区位在某种程度上能影响土地整治类型。地方政府在土地问题中的行事与乡村关系有很大的关联,制度创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变传统的乡村关系。因为市场介入土地整治在农村变得更有活力。同时进一步探讨了引起制度创新的原因: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若政府强制交易...
关键词: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乡村治理 乡村关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欢
通过利益相关者分析认为,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不合理的利益分配可能导致合作共赢陷入囚徒困境、过度的行政主导可能激发社会矛盾、农民集体组织的虚置及土地制度的缺陷导致农民利益极易受损、短期化倾向将影响我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可持续性。然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过程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达成利益的相对一致较为困难,在实践中潜藏着某些难以预料的风险,但并不能因此否定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在缓解城乡土地利用供求矛盾、探索让农民分享城市化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和促进现代农业增长等方面的重大现实意义。从总体上看,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苏维 唐华 杨闳炜
现阶段,农村土地整治被纳入城乡统筹发展的大格局中,成为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抓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新要求与生态建设结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邓志勇
金秋时节,四川苍溪大地处处呈现出新农村建设连片推进的喜人景象。一条条蜿蜒平坦的水泥路、一口口星罗棋布的防旱池、一块块归并后的大田、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农村新居、一张张开心的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珍妮 刘应宗 高红江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平台,对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首先建立了土地综合整治有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的各项评价指标,并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投影法构造了灰色关联度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各评价方案的灰色关联投影值,判断各决策方案与理想方案之间的接近程度,以此来比较所选项目区内各个项目效益的大小,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实施不同整治工程内容的两类项目进一步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居民点整理和新村建设为中心的综合整治效益较好,但对农村土地不能忽视农田整治的结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艺 李新举
"整村搬迁"、"迁村并点"和"旧村改造"都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本文对山东省泰安市实施的农村居民社区改造模式进行了实地调查,从区位特征、整治目标、驱动机制、资金筹集机制、生活成本等角度对三种模式分别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整村搬迁"模式比较适用于煤矿开发区和交通不便地区,同时需要综合考虑农村自然条件、耕作半径、产业结构、社区规模、区位优势、生态环境、乡村文化等,合理确定新村位置。"迁村并点"模式比较适用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对农民的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农民生活保障方面仍然需要完善。"旧村改造"模式比较适用于居民点比较分散,小农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关键词:
农村居民社区整治 模式 对比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强珺
土地综合整治能够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体是指对农村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等进行整体治理,以拉近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打造和谐人地关系的同时,逐步优化农村生态空间,这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相匹配。土地综合整治是促进乡村振兴的主要载体之一,本文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提高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进行分析,归纳当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主要问题,参照国外成熟经验形成具有可实施性的改进对策,以期能够提高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效果,为乡村振兴带来推动力。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土地 土地综合整治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玉芳 荀文会 贾艳萍
农村土地整治是依法在农村地区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目的是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用地布局。利用区位要素进行土地整治模式选择,从中心城区城镇密集发展区、东部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发展区、中部平原高效农业发展区和西部农牧综合发展区4类区域分别探讨了差别化的农村土地整治模式,并从坚持规划先行,坚持资源整合,坚持尊重民意3方面进行了土地整治策略探索。
关键词:
土地整治 模式 策略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静 李钢 陈瑜琪 张衍毓
研究目的:确定基于农户意愿的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方案,为中国开展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典型调研、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基础条件差、生活不方便是农户提出农村居民点整治要求的出发点。(2)现状条件越差的村庄,农户的整治意愿越强,更希望集中居住,并愿意为本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3)家庭人口规模、农户建房自有资金、对国家政策的认知是影响农户建房需求意愿的主要因素;对国家政策的认知、家庭年收入是影响村庄建设的主要因素;基础设施条件和家庭年收入是影响集中搬迁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论:农户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具有自身的需求,整治工作应充分尊重农户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
土地整治 新农村建设 农户意愿 睢宁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姚艳 高世昌
现阶段,农村土地整治作为改变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权属关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有效方式,已成为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平台。其主要作用是:第一,实现农田集中连片,农民集中居住,产业集中布局,打破小农经济束缚释放剩余劳动力,实现生产要素的集聚规模效应。第二,通过科学规划、集中整治,改善城乡土地利用格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第三,通过增减挂钩等方式,破解城镇发展对土地的刚性需要与耕地保护硬性约束的矛盾,利用土地增值收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农民社会保障、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形成城乡互动局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