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24)
2023(9892)
2022(8088)
2021(7517)
2020(5998)
2019(13508)
2018(13056)
2017(24531)
2016(13374)
2015(14724)
2014(14751)
2013(14517)
2012(13118)
2011(12031)
2010(12213)
2009(11558)
2008(11567)
2007(10504)
2006(9579)
2005(8682)
作者
(37894)
(32787)
(32075)
(30451)
(19996)
(15465)
(14385)
(12463)
(12385)
(11319)
(11166)
(10848)
(10322)
(10178)
(10165)
(9741)
(9579)
(9285)
(9264)
(9086)
(8091)
(8001)
(7807)
(7552)
(7412)
(7291)
(7164)
(7023)
(6533)
(6402)
学科
(56844)
经济(56759)
(49330)
(46847)
管理(37261)
农业(32900)
(26018)
企业(26018)
业经(20357)
(16776)
方法(16491)
中国(14960)
(14397)
数学(14103)
数学方法(13886)
农业经济(12484)
(12422)
(11915)
地方(11668)
土地(11647)
(10980)
(9703)
发展(9686)
农村(9684)
(9675)
(9524)
体制(9224)
(9214)
银行(9202)
(8844)
机构
学院(193771)
大学(188568)
(80539)
经济(78815)
管理(73533)
研究(65570)
理学(63478)
理学院(62834)
管理学(61754)
管理学院(61417)
(52864)
中国(52740)
农业(40017)
(39651)
科学(38763)
(37409)
业大(35685)
(32508)
中心(31817)
(30699)
研究所(29002)
财经(28423)
(25769)
农业大学(25142)
(24882)
师范(24644)
北京(24088)
(23471)
经济学(23302)
(23282)
基金
项目(128684)
科学(101697)
研究(97773)
基金(93075)
(80787)
国家(79971)
科学基金(68686)
社会(63447)
社会科(59709)
社会科学(59695)
(52026)
基金项目(49492)
教育(43521)
(42116)
自然(42041)
自然科(40977)
编号(40975)
自然科学(40969)
自然科学基金(40224)
资助(35782)
成果(32757)
(30807)
(30596)
(28948)
(28836)
重点(28777)
课题(28004)
(27032)
国家社会(26724)
创新(25284)
期刊
(100545)
经济(100545)
(59380)
研究(55075)
中国(47358)
农业(40300)
学报(30105)
科学(29481)
(28498)
大学(24728)
管理(24529)
学学(23769)
业经(22927)
(20688)
金融(20688)
教育(19226)
(17819)
技术(17299)
农业经济(14884)
农村(14689)
(14689)
问题(14164)
财经(13584)
(12809)
经济研究(12205)
(11623)
世界(11114)
经济问题(10344)
资源(10343)
社会(10212)
共检索到298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罗浩轩  
现有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是中央、地方与农民博弈的结果。地方政府往往因对中央既定目标的替代而被认为是违抗中央政策、侵害农民利益的"罪魁祸首"。这种观点忽视了当前财税制度及行政架构对地方政府行为的作用。本文通过运用组织行为学相关理论分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存在的政策统一性与执行灵活性悖论,发现这种悖论既是贯彻中央政策的必要制度,又为因激励不相容而出现目标替代提供了可能。中央、地方与农民的合作博弈尚未达到稳定和激励相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要实现良性发展,必须进行能有效解决信息成本问题和激励问题的机制设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倩  翟坤周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在全国各地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然而一些地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过程逐渐偏离了其综合目的及价值取向,从而导致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出现。成都市是全国率先进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城市之一,本文在研究其试验做法与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稳健地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确定农村综合整治的动因,更加重视农村建设;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补充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农村综合整治工程的合法性;第五,民主选举村议事会和村民代表,充分发挥农民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的主动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昌国  
近年来,常德市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新机制,不断强化各级各部门责任落实,切实细化各地各项目精细管理,形成了"4422"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常德模式。即:政府推动、系统带动、部门联动、群众主动的"四动"组织领导模式;严格制度设计、过程管理、现场实施、行业监管的"四严"工程监管体制;坚守干部廉政和工程质量"两条红线",打造工程优良、干部优秀"双优"目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力  
该文总结了新中国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演变的整体性特征,进而借助"外部压力—(人口/土地)状态—制度响应"的理论模型,分别从"前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后改革开放时期"三个历史阶段,对建国以来的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各自演变的内在逻辑线索进行了解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永香  刘洋  李伟  
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是中国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通过梳理中国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发现其在变迁模式、变迁路径与变迁过程上呈现出三重变迁逻辑,而制度环境、制度系统、观念与行动者之间的协同互动则构成其变迁的动力机制。反思过去,展望未来,为推动农村土地征收制度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使其进入良性循环的制度变迁轨道,需要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的征地思想、确立依法征地的制度原则、融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树宏  
近年来,湖南省望城县把土地综合整治作为一项工业反哺农业、造福广大人民群众的惠农工程来抓,在工作机制、整理模式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新路子。
[期刊] 改革  [作者] 邓朝春  辜秋琴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变迁体现了从重视土地分配公平到注重土地利用效率的转向,是土地的政治、社保和经济功能互动调试的制度表达。未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改革将在“三权分置”制度框架下朝着弱化非经济功能和强化经济功能的方向发展。具体而言,要落实集体所有权,逐步剥离承包地社会保障功能,健全承包地流转交易市场体系,不断创新农地经营模式。
[期刊] 改革  [作者] 翟坤周  周庆元  
在现阶段政府主导型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进程中,各级地方政府对整治的目标存在认识偏差,导致在整治实践中存在政策扭曲和行为异化。在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进行矛盾检视的基础上,以"经济—社会—生态"三维效应对其进行目标复位,构建"逻辑—时间—知识"三维结构技术路线。从宏观战略层面,应围绕国家战略目标和战略主线,加强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顶层设计;从微观操作层面,应完善土地权利法律救济,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一把手制度和农地保护领导干部责任审计制度,协同推进城乡建设用地整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建云  
乡镇政府、村委、普通村民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面临决策互动、利益纠纷。根据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政府的作用,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分为政府强制型土地整治、政府主导型土地整治、市场介入型土地整治三种类型。选取周口平坟、崖口村围垦—土地转让、成都建设用地票交易作为实证材料,运用乡村治理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从根源上看清土地整治的现状。发现区位在某种程度上能影响土地整治类型。地方政府在土地问题中的行事与乡村关系有很大的关联,制度创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变传统的乡村关系。因为市场介入土地整治在农村变得更有活力。同时进一步探讨了引起制度创新的原因: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若政府强制交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欢  
通过利益相关者分析认为,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不合理的利益分配可能导致合作共赢陷入囚徒困境、过度的行政主导可能激发社会矛盾、农民集体组织的虚置及土地制度的缺陷导致农民利益极易受损、短期化倾向将影响我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可持续性。然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过程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达成利益的相对一致较为困难,在实践中潜藏着某些难以预料的风险,但并不能因此否定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在缓解城乡土地利用供求矛盾、探索让农民分享城市化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和促进现代农业增长等方面的重大现实意义。从总体上看,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苏维  唐华  杨闳炜  
现阶段,农村土地整治被纳入城乡统筹发展的大格局中,成为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抓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新要求与生态建设结合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高向军  彭爱华  彭志宏  王克强  朱莉萍  
研究目的:调研上海督察区域农村土地整治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调研法。研究结果: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在探索中不断完善。研究结论:农村土地整治过程中存在的4个主要问题是农村土地整治前期工作存在严重滞后、农村宅基地置换难、农村居住点建设不符合节约用地和农耕文化要求、土地整治资金得不到保障。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缺乏统一的规范性政策和措施、土地综合整治与村级规划滞后之间存在矛盾、融资渠道单一、绩效考核机制尚未建立、建设用地不合理增加、对农民意愿重视不够、统一土地市场尚未建立。对策建议是:国际上的一些土地整治经验值得我们...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邓志勇  
金秋时节,四川苍溪大地处处呈现出新农村建设连片推进的喜人景象。一条条蜿蜒平坦的水泥路、一口口星罗棋布的防旱池、一块块归并后的大田、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农村新居、一张张开心的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珍妮  刘应宗  高红江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平台,对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首先建立了土地综合整治有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的各项评价指标,并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投影法构造了灰色关联度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各评价方案的灰色关联投影值,判断各决策方案与理想方案之间的接近程度,以此来比较所选项目区内各个项目效益的大小,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实施不同整治工程内容的两类项目进一步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居民点整理和新村建设为中心的综合整治效益较好,但对农村土地不能忽视农田整治的结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韩立达  史敦友  韩冬  周璇  王艳西  
研究目的:农村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系统联动改革以助推乡村振兴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历次重大的变革均是与农村户籍制度变革形成内生联动,而农村要素自由流动的管制程度决定了农村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联动改革的成效。研究结论:一是通过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支撑农村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系统联动改革,通过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建立生产要素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二是在具体实施路径上提出试点范围、权利认定、土地权限、必要条件和制度保障等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