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71)
2023(15120)
2022(12221)
2021(11449)
2020(9297)
2019(21248)
2018(21410)
2017(39717)
2016(22013)
2015(24028)
2014(24240)
2013(23259)
2012(21287)
2011(19128)
2010(19733)
2009(18465)
2008(18601)
2007(16773)
2006(15460)
2005(14335)
作者
(59971)
(50684)
(49607)
(47690)
(31689)
(24096)
(22669)
(19408)
(19343)
(18080)
(17157)
(16977)
(16267)
(15958)
(15784)
(15329)
(14797)
(14591)
(14541)
(14320)
(12816)
(12420)
(12210)
(11855)
(11458)
(11325)
(11306)
(11067)
(10180)
(9942)
学科
(84298)
经济(84169)
(63421)
管理(58519)
(51411)
(42210)
企业(42210)
农业(34330)
业经(26946)
中国(26141)
(25241)
方法(24033)
(23081)
地方(20704)
数学(19713)
数学方法(19398)
(18376)
(16663)
(15855)
(15775)
银行(15754)
(15124)
(14703)
金融(14699)
理论(14062)
体制(13880)
(13106)
贸易(13093)
(13000)
发展(12848)
机构
学院(297221)
大学(292777)
(118888)
经济(116046)
管理(108830)
研究(103652)
理学(91604)
理学院(90564)
管理学(88930)
管理学院(88358)
中国(83243)
(65064)
(63214)
科学(61006)
(59721)
(52276)
(51008)
中心(49649)
农业(49292)
业大(46908)
研究所(46177)
财经(44270)
(42829)
师范(42475)
(39919)
(39627)
北京(39486)
(37830)
(37055)
经济学(35203)
基金
项目(188736)
科学(147968)
研究(147163)
基金(132928)
(114563)
国家(113363)
科学基金(96721)
社会(92571)
社会科(86973)
社会科学(86950)
(77622)
基金项目(69880)
教育(67914)
编号(63822)
(62232)
自然(58093)
自然科(56628)
自然科学(56614)
自然科学基金(55568)
成果(53804)
资助(51498)
课题(44705)
重点(42741)
(42319)
(41690)
(41028)
(39038)
(38541)
国家社会(37904)
(36973)
期刊
(150749)
经济(150749)
研究(94018)
中国(78646)
(68935)
(47729)
农业(46312)
学报(45034)
教育(44595)
科学(42123)
管理(39860)
大学(36147)
(35064)
金融(35064)
学学(33160)
业经(29761)
技术(27191)
(22987)
财经(21706)
经济研究(20395)
问题(20360)
(18707)
(17261)
农村(16707)
(16707)
图书(16556)
农业经济(15814)
世界(15613)
资源(14132)
经济问题(14008)
共检索到485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邱书钦  
土地细碎化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格局,也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障碍之一。土地细碎化表面上是地块的细碎化。实质上是土地产权的细碎化,而无论是土地流转还是土地整治,都未能从根本上整合细碎化的土地产权。怀远县基于方便农民耕种的需要,在基层大胆创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集体组织调整土地的功能,通过"三不变、两提倡、一调整"形成了"一户一块田"的耕种模式,有效解决了土地细碎化难题。我国农村土地细碎化治理及制度变革,必须强化集体组织的土地统筹权利和能力,赋予其相应的土地(地块)调整职能,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邱书钦  
土地细碎化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格局,也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障碍之一。土地细碎化表面上是地块的细碎化,实质上是土地产权的细碎化,而无论是土地流转还是土地整治,都未能从根本上整合细碎化的土地产权。怀远县基于方便农民耕种的需要,在基层大胆创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集体组织调整土地的功能,通过“三不变、两提倡、一调整”形成了“一户一块田”的耕种模式,有效解决了土地细碎化难题。我国农村土地细碎化治理及制度变革,必须强化集体组织的土地统筹权利和能力,赋予其相应的土地(地块)调整职能,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邱书钦  
土地细碎化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格局,也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障碍之一。土地细碎化表面上是地块的细碎化。实质上是土地产权的细碎化,而无论是土地流转还是土地整治,都未能从根本上整合细碎化的土地产权。怀远县基于方便农民耕种的需要,在基层大胆创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集体组织调整土地的功能,通过"三不变、两提倡、一调整"形成了"一户一块田"的耕种模式,有效解决了土地细碎化难题。我国农村土地细碎化治理及制度变革,必须强化集体组织的土地统筹权利和能力,赋予其相应的土地(地块)调整职能,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立足于小农经济为主的基本国情,保护耕作者的利益,为满足现代化小农生产提供服务;既要尊重各地群众的意愿和创造性,也要规范指导,有序推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小红  陈兴雷  于冰  
我国农地细碎化的现状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当前主要存在土地流转、土地整理、自愿互换等三种农地细碎化治理模式。研究基于行为选择的视角,对上述三种模式从行为目标、行为选择及治理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现有模式治理农地细碎化效果欠佳,其原因在于政府、农业企业、农村集体以及农户等参与主体的行为目标和行为选择存在多元化和不一致的特征,农村集体的所有权主体身份未能得到体现。在对安徽省首创的"一户一块田"农地细碎化治理模式的考察中发现应当充分发挥农村集体所有权主体的作用,将农村集体和农户作为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小红  陈兴雷  于冰  
我国农地细碎化的现状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当前主要存在土地流转、土地整理、自愿互换等三种农地细碎化治理模式。研究基于行为选择的视角,对上述三种模式从行为目标、行为选择及治理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现有模式治理农地细碎化效果欠佳,其原因在于政府、农业企业、农村集体以及农户等参与主体的行为目标和行为选择存在多元化和不一致的特征,农村集体的所有权主体身份未能得到体现。在对安徽省首创的"一户一块田"农地细碎化治理模式的考察中发现应当充分发挥农村集体所有权主体的作用,将农村集体和农户作为农地细碎化治理的核心主体。"一户一块田"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户层面的农地细碎化问题,实现了我国农地分配的帕累托改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义丰,李占社,陈光临  
本文从区域开发的角度,对双桥镇的自然与社会要素,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一是强化农田水利的配置工程及合理开采地下水,实行节水农业;二是种养结合,建立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地力培肥体系,建立种养结合的良种繁育体系,培植双桥特色的名、优、特、稀产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蚌蚌  刘芳苹  侯学博  朱华东  牛文浩  靳亚亚  王伟  王志彬  
研究目的:基于陕西榆阳区的农户调研数据,探讨“一户一田”耕地细碎化治理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制。研究方法: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结果:(1)“一户一田”耕地细碎化治理通过产权重组和土地整治工程融合实现耕地集中连片和设施完善,进而促进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户生计的专业化分工,从而通过农业节本增效增收和非农就业增收实现农户收入提高;(2)实证发现“一户一田”耕地细碎化治理能够显著使农户的总收入提升2.103万元,其中农业收入提升0.483万元,非农收入提升1.620万元,亩均流转收入提升0.089万元;(3)“一户一田”耕地细碎化治理对收入水平高、劳动力数量多、耕地总面积大、地块数量多的农户收入增长更明显。研究结论:依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政策实践,统筹推进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土地流转和农田建设工程,协同改造“地”的空间形态,以加快耕地细碎化治理,促进新技术应用及人地关系协调,促进农户增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邱芳荣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目前已进入到攻坚阶段,33个试点地区正在加大统筹推进力度,为下一步能形成一批"可复制、能推广、惠群众"的改革经验,并为《土地管理法》的修改提供有益的"实践样本"。浙江省德清县作为试点地区之一,积极统筹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农村土地征收工作,并在宅基地制度创新管理上做了一些有益尝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林超  吕萍  胡子琪  
山西省作为我国资源型经济转型重点省份,近些年来,受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环境保护压力增大、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等影响,面临着许多客观现实和迫切的发展需求,旧的经济发展模式受到冲击,土地制度改革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山西省泽州县作为"三块地"改革试点县之一,其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宅基地制度等多方面展开探索,为资源型经济转型地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累了经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邱芳荣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目前已进入到攻坚阶段,33个试点地区正在加大统筹推进力度,为下一步能形成一批"可复制、能推广、惠群众"的改革经验,并为《土地管理法》的修改提供有益的"实践样本"。浙江省德清县作为试点地区之一,积极统筹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农村土地征收工作,并在宅基地制度创新管理上做了一些有益尝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岳永兵  
农村村民实行"一户一宅"制度是现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目的是在延续宅基地分配公平优先原则的同时,遏制宅基地无序扩张和乱占滥用耕地行为。该制度对于保障农民居住权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农村"一户多宅"、超标准占用宅基地现象逐渐增多,由此也引发了各界对"一户一宅"制度的广泛讨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黄小虎  
《中国地权制度的反思与变革》是青年学者程雪阳的新著,我认真拜读,受益匪浅,不仅增长知识,而且多有启发。对于研究土地问题而言,这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书,值得去阅读。当然,我也有几点看法,与读者探讨。一此书首先对经济学界、社会学界和法学界围绕土地制度、土地产权、土地管理开展争论的相关文献,做了认真仔细的梳理,从若干角度归纳出各种代表性观点和主要代表人物。虽然着墨的篇幅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学军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正经历着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的转变,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金融体系是推进农业生产现代化、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必要措施。"三权分置"改革取向下,如何在促进土地经营权不断集中的基础上,赋予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权利,建立金融资本流入"三农"的长效机制,是构建农村土地金融体系的关键。论文在总结我国多地、各类型土地金融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因地制宜地构建我国农村土地金融体系进行了思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秦立建  张妮妮  蒋中一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研究了土地细碎化、劳动力转移对农户粮食生产的影响,发现土地细碎化降低了农户的粮食生产效率,减少了粮食产量。土地细碎化降低粮食产量的传导路径有两个,一是减少农户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投入,从而抑制了本应生产出来的粮食产量;二是增加了农户的投工量;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减少了农户的农业生产投工量,降低了粮食生产效率,表明中国的农业发展已经处于后刘易斯转折点阶段;农户家庭的医疗支出负向影响对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医疗支出对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产生了显著的"挤出效应"。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乃贵  
按照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安排,笔者前段时间实地考察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之一——江西省余江县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情况,其做法和成效,令人深思。宅基地制度改革基本情况与成效余江县地处赣东北,下辖18个乡(镇、场)、116个行政村、1040个自然村,全县7.3万农户中,一户一宅4.4万户,一户多宅2.9万户。全县宅基地9.24万宗,村庄建设用地7.8万亩,宅基地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