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21)
- 2023(18132)
- 2022(15148)
- 2021(14480)
- 2020(12136)
- 2019(28269)
- 2018(27834)
- 2017(53162)
- 2016(28275)
- 2015(32487)
- 2014(32185)
- 2013(31881)
- 2012(29607)
- 2011(26427)
- 2010(26908)
- 2009(25499)
- 2008(24584)
- 2007(21899)
- 2006(19249)
- 2005(17335)
- 学科
- 济(122085)
- 经济(121960)
- 业(83850)
- 管理(75626)
- 企(61028)
- 企业(61028)
- 方法(53808)
- 农(52815)
- 数学(48326)
- 数学方法(47586)
- 中国(38068)
- 农业(35013)
- 财(30819)
- 融(29832)
- 金融(29828)
- 业经(29142)
- 银(28842)
- 银行(28812)
- 行(27729)
- 制(26436)
- 地方(24296)
- 贸(23558)
- 贸易(23537)
- 易(23030)
- 学(22904)
- 务(18797)
- 财务(18730)
- 财务管理(18682)
- 理论(18053)
- 企业财务(17752)
- 机构
- 学院(403552)
- 大学(400418)
- 济(172275)
- 经济(168872)
- 管理(156083)
- 研究(137018)
- 理学(134389)
- 理学院(132969)
- 管理学(130426)
- 管理学院(129697)
- 中国(114055)
- 京(84228)
- 科学(81687)
- 农(79273)
- 财(77949)
- 所(68680)
- 中心(67375)
- 研究所(62308)
- 财经(62184)
- 业大(61760)
- 农业(61166)
- 江(60381)
- 经(56720)
- 经济学(53393)
- 北京(53173)
- 范(51190)
- 师范(50686)
- 院(48477)
- 州(48329)
- 经济学院(48206)
- 基金
- 项目(268865)
- 科学(212409)
- 研究(197329)
- 基金(196823)
- 家(171927)
- 国家(170264)
- 科学基金(146011)
- 社会(126378)
- 社会科(119641)
- 社会科学(119606)
- 省(104252)
- 基金项目(102931)
- 自然(93534)
- 自然科(91384)
- 自然科学(91358)
- 教育(90720)
- 自然科学基金(89728)
- 划(87471)
- 资助(81881)
- 编号(80122)
- 成果(64756)
- 重点(60609)
- 部(60605)
- 发(58365)
- 创(55975)
- 课题(55074)
- 国家社会(53016)
- 创新(52268)
- 教育部(51940)
- 科研(51710)
- 期刊
- 济(188382)
- 经济(188382)
- 研究(117615)
- 中国(83434)
- 农(78840)
- 学报(61624)
- 财(59884)
- 科学(58752)
- 管理(54191)
- 融(54007)
- 金融(54007)
- 农业(52848)
- 大学(48051)
- 学学(45548)
- 教育(39832)
- 技术(35698)
- 业经(34447)
- 财经(30360)
- 经济研究(29495)
- 业(26916)
- 经(26116)
- 问题(25602)
- 统计(21433)
- 世界(20823)
- 版(20765)
- 技术经济(19940)
- 贸(19825)
- 策(19104)
- 理论(18523)
- 资源(18226)
共检索到609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戎杰 蒋建林 邢泷
文章基于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1的数据,运用probit模型,探究在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基础下,农村土地租赁以及农民阶层的分化对于农民借贷渠道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租赁对非正规渠道借贷有正向显著作用,对正规渠道借贷无显著影响;收入分化对正规渠道借贷有正向显著作用,对非正规渠道借贷有负向显著作用;职业分化对正规渠道借贷有负向显著作用,对非正规渠道借贷无显著作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邢泷 陈雪梅
土地租赁是土地流转的重要内容1,因此本文从农户转出土地的视角,选用2011年CHFS(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的调查结果,运用有序probit模型来研究土地租赁是否影响农户消费率水平。结果表明,农户出租土地对农民个人消费率产生正向显著影响.所以,优化土地流转政策,使农村土地真正流转起来可以促进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解决我国长期以来的的农村内需不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土地租赁 消费率 有序probit模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浩 施光荣
本文基于分层模型视角,利用CGSS2005的农村数据研究了农民阶层分化对其土地产权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模型的分层效应对农民的土地产权偏好产生了显著影响;在耕地资源越丰富的村庄,主观感知其家庭经济社会地位越低的农民越偏好土地私有化;在人均收入越高的村庄,主观感知其家庭经济社会地位越低的农民也越偏好土地私有化;但用农民务农时间、家庭总收入和家庭非农收入比例3个指标表示的客观分层对农民偏好土地定期调整和土地私有化的影响都不显著。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恒周 郭忠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农民群体逐渐分化为不同职业的农民阶层,由于职业选择的不同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农民在经济收入、产权偏好等方面都出现了巨大的差异,这导致他们对土地流转意愿与决策行为的选择也出现分化,因此,研究由于农民职业分化导致的产权偏好不同及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利用笔者对江苏省实地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在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民职业分化、产权偏好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职业类别、非农收入比重、是否具有非农就业技能、是否拥有转让权、地权稳定性、地区虚拟变量对土地流转有正向影响,年龄则对土地流转有负...
关键词:
农民分化 产权偏好 土地流转 阶层特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忠民 玉国华 王定祥
文章基于劳动力流动视角阐释了土地租赁和金融可得性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机理,并利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土地租赁对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种正向影响与家庭收入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金融可得性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会根据产品内容呈现复杂变化,其中,银行信贷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与家庭收入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金融资产和商业保险兼具正、负两种效应。当前,加强农地流转制度顶层设计、做好保障性住房领域金融服务、提高农民社会保障福利是深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安排。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忠民 玉国华 王定祥
文章基于劳动力流动视角阐释了土地租赁和金融可得性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机理,并利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土地租赁对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种正向影响与家庭收入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金融可得性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会根据产品内容呈现复杂变化,其中,银行信贷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与家庭收入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金融资产和商业保险兼具正、负两种效应。当前,加强农地流转制度顶层设计、做好保障性住房领域金融服务、提高农民社会保障福利是深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安排。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晓青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考察社会网络对农村家庭民间借出这一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网络关系越强,越有助于降低借出风险,农村家庭民间借出参与率和借出款比例越高,并且使用不同代理变量结论仍保持稳健;收入越低的农村家庭,社会网络对其民间借出行为的正向效应越显著;社会网络对农村家庭民间借出行为的作用随着收入的提高、正规金融的发展而逐步减弱。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晓青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考察社会网络对农村家庭民间借出这一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网络关系越强,越有助于降低借出风险,农村家庭民间借出参与率和借出款比例越高,并且使用不同代理变量结论仍保持稳健;收入越低的农村家庭,社会网络对其民间借出行为的正向效应越显著;社会网络对农村家庭民间借出行为的作用随着收入的提高、正规金融的发展而逐步减弱。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晓青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考察社会网络对农村家庭民间借出这一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网络关系越强,越有助于降低借出风险,农村家庭民间借出参与率和借出款比例越高,并且使用不同代理变量结论仍保持稳健;收入越低的农村家庭,社会网络对其民间借出行为的正向效应越显著;社会网络对农村家庭民间借出行为的作用随着收入的提高、正规金融的发展而逐步减弱。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甘露
应理性看待我国西部农村社会的阶层分化问题:已实际存在但分化相对不足,适度阶层分化有利于西部农村实现后发赶超。延展阶层分化空间、调整阶层分化瞄准机制、消除阶层分化的制度性障碍是提高西部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广度和深度的必要手段。阶层分化还具有策源性特点,要警惕其过度分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西部农村 阶层分化 模型 影响机理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解垩
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五次调查的农户面板数据,分析中国农村土地租赁市场的发展趋势、动因,基于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土地租赁市场对家庭收入、消费及贫困的效应,在考虑贫困持续时间的非参数Kaplan-Meier模型及COX生存模型中对土地租赁的减贫效应进行再考察。结果显示:2010—2018年农村家庭参与土地租赁的比例每个时期均维持在25%左右;农业生产能力较强的农户更倾向于租入土地,农业生产能力强的农户更不愿意租出土地,但农业生产能力变量并没有表现出统计显著性,土地租赁市场并不能提高效率,土地租赁市场将资源从土地相对丰富的家庭转移到土地相对贫困的家庭,说明农村土地出租市场促进了平等;租入土地的收入增加效应主要集中在收入分布的中下端,租出土地增加了消费中位数家庭的消费,但租出土地使得富裕家庭的消费下降,租入土地只对东部地区的收入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尽管土地租赁市场的收入、消费效应具有分布、地区的异质性特点,但土地租赁对全部样本的收入、消费、贫困均无显著影响;基于生存模型结论也显示土地租赁市场对减贫没有显著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昕儒 陈永福
本研究基于国家统计局2007~2009年城镇居民住户调查中不同收入层次农民工样本,运用二次型近似理想需求系统模型(QUAIDS)对其家庭食物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部农民工样本的各类食物支出弹性均显著为正,且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民工的粮食和蔬菜的支出弹性值呈增加趋势,畜产品呈减少趋势,食用油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农民工的各类食物自价格弹性均显著为负,且总体来看农民工对食用油的价格变化最为敏感,但低收入家庭对蔬菜的价格变化更为敏感。本文的政策建议是,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政府有必要确保城镇地区食物供应总量和增量,尤其是要制定确保蔬菜、粮食和食用油预期增量有效供给的相关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树华 王健康
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思想和框架,建立农村金融市场上差异需求与分层供给行为选择的相关约束机制模型,分析了相关约束机制变量对农村金融供求行为选择的影响,从而提出了通过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相关机制变量,促进我国农村金融供求者的匹配性行为选择,改善农村金融市场效率,加强金融对"三农"支持力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郭树华 王健康 袁天昂
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思想和框架,建立农村金融市场上差异需求与分层供给行为选择的相关约束机制模型,分析了相关约束机制变量对农村金融供求行为选择的影响,从而提出了通过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相关机制变量,促进我国农村金融供求者的匹配性行为选择,改善农村金融市场效率,加强金融对"三农"支持力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向伟 张天雪
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是新时代的民生重点,仅关注以经济资本为代表的客观阶层,忽视个体主观的阶层感知,将无助于从根本上促进社会阶层的有序流动。本文基于有正规学校教育经历的农村家庭子代,着眼教育与家庭背景因素,通过对其与阶层流动感知关系的研究发现:子代的主观阶层水平依然较低,仅有小幅度的代际正向流动,突围藩篱依然存在。教育、家庭背景对农村子代的主观阶层流动具有直接与间接双重解释效应。不同于客观阶层流动,在对子代阶层流动感知的影响中,子代及其母亲的教育程度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家庭经济水平有显著的正向效应,父母的职级和父亲的教育经历不具有显著效应。子代及其母亲的教育经历、家庭经济水平、客观阶层水平均通过子代的阶层期望对其阶层流动感知产生显著影响。基于此,在提升人力资本的同时,应注重在政府及家校合作的基础上,对农村子代阶层认知进行积极引导,助其更有效地实现主观阶层突围。
关键词:
教育 社会阶层 代际流动 农村家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