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23)
2023(20271)
2022(17170)
2021(15979)
2020(13167)
2019(30216)
2018(29673)
2017(57099)
2016(30520)
2015(34203)
2014(34164)
2013(33786)
2012(31305)
2011(28334)
2010(28637)
2009(26532)
2008(25146)
2007(22205)
2006(19791)
2005(17584)
作者
(87765)
(73588)
(72552)
(68926)
(46366)
(35240)
(32986)
(28890)
(28041)
(26058)
(25011)
(24735)
(23089)
(23056)
(22597)
(22432)
(21472)
(21405)
(21087)
(20946)
(18271)
(18041)
(17863)
(17047)
(16589)
(16361)
(16172)
(16040)
(14818)
(14567)
学科
(133128)
经济(132996)
(89169)
管理(83781)
(65357)
企业(65357)
方法(55282)
(53136)
数学(48634)
数学方法(48071)
中国(39977)
农业(35391)
地方(33690)
(31768)
业经(31590)
(29444)
金融(29441)
(28422)
银行(28372)
(27344)
(26875)
(26353)
(22857)
贸易(22838)
(22065)
环境(20123)
技术(19931)
理论(19667)
(19474)
财务(19392)
机构
学院(432214)
大学(430155)
(176802)
经济(172984)
管理(169949)
研究(147179)
理学(146977)
理学院(145302)
管理学(142693)
管理学院(141917)
中国(116085)
(91395)
科学(89961)
(82279)
(79962)
(73176)
中心(69502)
业大(67246)
研究所(66421)
(64610)
财经(63748)
农业(63098)
(58220)
(57975)
师范(57444)
北京(57427)
(53455)
经济学(53156)
(52432)
经济学院(48054)
基金
项目(295761)
科学(233343)
研究(217577)
基金(214417)
(186413)
国家(184796)
科学基金(159237)
社会(138441)
社会科(131016)
社会科学(130981)
(115971)
基金项目(113645)
自然(102296)
自然科(99892)
自然科学(99868)
教育(99201)
自然科学基金(98063)
(96787)
编号(89462)
资助(87912)
成果(71414)
重点(66315)
(66186)
(65292)
课题(61324)
(60989)
国家社会(57136)
创新(56908)
科研(56080)
教育部(55786)
期刊
(197260)
经济(197260)
研究(126391)
中国(89763)
(80706)
学报(67339)
科学(63638)
管理(59479)
(58980)
农业(54653)
大学(52421)
(51427)
金融(51427)
学学(49710)
教育(46861)
技术(37589)
业经(36754)
财经(30670)
经济研究(29703)
问题(26668)
(26193)
(25955)
(21376)
图书(20633)
资源(20598)
科技(20511)
技术经济(20503)
理论(20346)
统计(19466)
世界(19365)
共检索到648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魏倬加  李中  
农村金融的发展,既需要外部增量资金的投入,又需要基于熟人社会到陌生社会的社会治理结构的制度转换和制度信任的保障。农村土地确权可以推动农村金融的内生发展,实现农村金融的现代化。文章计量模型及实证研究表明,农村土地确权不仅有利于减弱农村金融对熟人社会的过度依赖,还可提升农民的参与机会,促进农村金融交易环境的改善,增加农民的贷款额度和农村金融的覆盖面,从金融宽度、广度、深度和交易环境四个维度推动农村金融发展。通过研究还发现,农村土地确权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贷款成本,有利于降低贷款利率,提高农业经营收益。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公茂刚  张梅娇  
利用CHFS数据,采用PSM和CMP等方法实证检验了农地确权和土地流转对农村金融包容性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地确权通过促进经营权抵押贷款提高了农户的金融资产可得性,促进了农村金融包容性发展。(2)土地确权促进了土地流转,其中土地转入对农户家庭金融包容指数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农地确权对家庭金融包容指数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土地转出对农户家庭金融包容指数的影响不显著,且不具有中介效应。(3)家庭总资产、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人口教育年限等对农户家庭金融包容指数具有正向影响,但家庭人口年龄的影响为负。建议利用农地确权成果深化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完善农地产权交易市场,促进土地流转,提高农村金融发展包容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滕磊  冷玥  
农地确权可以从交易环境、金融宽度、金融广度、金融深度四个层面推动农村金融内生发展,实现农村土地的金融化。本文对土地确权推动农村金融内生发展的模式转变进行了逻辑推理,并基于二元Logistic计量模型对成都市龙泉驿区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农地确权可以激励农户积极参与现代金融活动,改善农村金融交易环境,扩大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的金融服务覆盖率,降低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成本和贷款风险,全面推动农村金融内生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滕磊  冷玥  
农地确权可以从交易环境、金融宽度、金融广度、金融深度四个层面推动农村金融内生发展,实现农村土地的金融化。本文对土地确权推动农村金融内生发展的模式转变进行了逻辑推理,并基于二元Logistic计量模型对成都市龙泉驿区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农地确权可以激励农户积极参与现代金融活动,改善农村金融交易环境,扩大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的金融服务覆盖率,降低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成本和贷款风险,全面推动农村金融内生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友良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正确认识建设现代农业与发展县域经济的关系,对农业现代化的顺利实现具有重大意义。建设现代农业需要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为现代农业拓展市场的发展空间,提供技术装备与资金支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培育并吸引优秀农业人才参与现代农业建设。实践证明,县域经济的强弱与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建设现代农业必须立足于县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殿平  吴向民  师璇  
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迫切要求,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结合保定市农村金融与县域经济现状,对农村金融与县域经济和谐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谌孙武  米运生  曾泽莹  
基于农村信贷的市场不完全、声誉外部性和交易成本等因素的约束,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联结的发展需要基层政府介入的公共服务,以减少交易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充分和促进契约实施。麻阳县的实践表明,依托基层政府构建"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服务站+农户"金融联结公共服务模式,由县级政府主导制度供给、乡级政府组织协调、村庄权威参与业务代理,对于促进农村金融联结,拓展其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具有明显效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宇虹  樊纲治  
如何提高农民非农就业与农业生产的效率,是当前中国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土地确权通过赋予农民稳定的土地产权,降低了土地与低效率农业生产劳动力的捆绑,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解放,促进了农民的非农就业。本文从非农受雇与非农创业两个角度,验证了土地确权对农民非农就业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首先,土地确权显著促进了农民非农受雇,但对非农创业的影响不显著。其次,土地确权通过促进土地出租部分解释了确权对非农受雇的作用。第三,金融环境的差异改变了土地确权的作用。在金融环境弱的农村地区,土地确权未能促进非农创业,而主要表现出对非农受雇的正向影响;在金融环境好的村,土地确权对非农受雇与非农创业的作用正好相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常婕  
县域经济发展导致农村金融需求展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内生性,而农村金融供给则仍由政府主导,是完全外生的。实体经济内生的不断增长的金融需求与外生的不断萎缩的金融供给之间的矛盾成为县域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基本矛盾。县域经济发展要求调动农村金融活动主体的内在动力,发展内生于县域经济的、适合农村生产要素禀赋结构特点的农村金融新体系。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孟亮   王立聪  
本文使用2008—2019年1116个县域的1137家村镇银行数据,利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研究村镇银行设立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检验农村金融增量改革的效果。研究发现:第一,村镇银行设立能显著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第二,村镇银行设立通过抑制资金外流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第三,因为地理区位、主发起行类型等方面的差异,村镇银行设立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县域,村镇银行设立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当城市商业银行为主发起行时,村镇银行设立的促进作用被放大;当农村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发起行时,村镇银行设立的促进作用被削弱。因此,应该继续推进农村金融增量改革,优化村镇银行区域布局,强化机构运营的稳健性,引导资金回流农村,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冰洁  
农村金融作为地方金融的主力军,在支持三农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金融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金融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为农村金融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新的环境下推进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和快速发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游江  范梁  
关于农村金融市场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迄今已有许多讨论。但是,目前的讨论多数是在一般意义上进行的,其分析过程缺少对农村金融竞争程度及金融机构功能发挥关联度的实证分析。我们认为,在反映农村金融市场基本特征的各种因素中,从客观上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就是农村金融竞争程度。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否存在农村金融抑制问题?金融竞争的程度如何?是否需要重新改革农村金融服务政策体系?本文拟从典型实证及相关金融指标分析两方面进行研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曙光  杨敏  
论文在回顾供给经济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时代特征、经济结构情况、产业状况、经济变革使命等角度阐述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西方供给经济学的区别。论文系统探讨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过程中应当重视的五个方面,即人力资本供给、土地制度改革、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农村金融供给。同时强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县域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农村金融机构要从体制、机制、产品和文化等层面开展有效创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林华  李建华  潘志伟  
一、目前我市农村经济与县域农村金融发展的几个矛盾在农村经济迅猛发展的大气候下,萍乡市的农村经济发展也日新月异,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优,农业通过调整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增产转化为增收,农村经济也凸现以县(区)龙头产业为主导的强势经济,如芦溪的电瓷、上粟的鞭炮焰花、湘东的工业瓷等,使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收入有所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农民现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伍莉  胡林龙  
本文利用1994—2008年的相关数据,借助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对农村金融规模、农村金融效率与农户收入增长、收入分配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张并没有导致农户收入的增长,农村金融规模扩张不是农户收入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农村金融效率的提高是农户收入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农村金融规模扩张和金融效率提高导致农村基尼系数下降,农村金融规模扩张和金融效率提高是缩小农户收入差距的格兰杰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