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30)
2023(10438)
2022(8521)
2021(7573)
2020(6250)
2019(13949)
2018(13507)
2017(26432)
2016(13824)
2015(14977)
2014(14611)
2013(14845)
2012(13397)
2011(11920)
2010(12202)
2009(11653)
2008(11724)
2007(10683)
2006(9660)
2005(8697)
作者
(38422)
(33161)
(32459)
(30621)
(20424)
(15791)
(14547)
(12701)
(12325)
(11541)
(11142)
(10913)
(10438)
(10186)
(10000)
(9860)
(9367)
(9357)
(9351)
(9255)
(8116)
(7820)
(7800)
(7654)
(7332)
(7255)
(7231)
(7026)
(6498)
(6464)
学科
(80984)
(71317)
经济(71240)
(63752)
企业(63752)
管理(51554)
(49249)
农业(32831)
业经(29828)
方法(28401)
(23085)
数学(21255)
数学方法(21173)
(16336)
财务(16332)
财务管理(16319)
技术(15849)
企业财务(15404)
中国(15332)
(15256)
贸易(15251)
(14939)
(14257)
(13904)
农业经济(12439)
地方(12419)
(12230)
(12041)
(11984)
(11422)
机构
学院(208408)
大学(197494)
(96534)
经济(95016)
管理(89038)
理学(77112)
理学院(76450)
管理学(75693)
管理学院(75348)
研究(62263)
中国(53175)
(50475)
(41738)
(40057)
农业(38069)
科学(35159)
业大(35142)
财经(33359)
(32945)
中心(30491)
(30331)
(29691)
经济学(28850)
经济管理(27611)
研究所(26482)
经济学院(26380)
(25014)
商学(24321)
商学院(24136)
财经大学(23979)
基金
项目(137661)
科学(112255)
基金(103816)
研究(103488)
(88431)
国家(87499)
科学基金(78343)
社会(72184)
社会科(68379)
社会科学(68362)
基金项目(56418)
(55803)
自然(48312)
自然科(47247)
自然科学(47239)
自然科学基金(46472)
教育(43538)
(43484)
编号(41444)
资助(39452)
(34674)
(32102)
(31171)
(31064)
国家社会(30683)
(29812)
成果(29720)
重点(29341)
创新(29144)
(29053)
期刊
(116354)
经济(116354)
研究(56771)
(56265)
中国(40923)
农业(38379)
(33916)
管理(32820)
科学(29550)
业经(27759)
学报(25828)
大学(21675)
学学(21303)
(20257)
金融(20257)
(19332)
技术(18248)
问题(16589)
财经(16426)
经济研究(15898)
农业经济(14948)
农村(14598)
(14598)
(14252)
技术经济(13707)
世界(13050)
现代(11490)
经济问题(11426)
(11295)
(11208)
共检索到309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钟成林  
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03-2016年的相关数据,综合采用SBM-Super-DEA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制度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外溢效应";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颁证制度触发了显著的农业生产效率"空间外溢效应",一个地区被纳入确权试点后,周边地区也会在区域农产品竞争的激励约束作用下向中央申请试点政策,引发土地确权的"空间示范效应",与土地确权的"产权作用机制"完美耦合便触发农业生产效率"空间外溢效应"。因此,应率先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空间示范效应"潜力较大的地区纳入试点范围,并根据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改革目标,实施差异化的试点层级瞄准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岳佳坤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二次土地革命",有序的农地流转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利于实现以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高效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研究阐述了农地流转对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积极作用;揭示了农地用途变更扭曲农地流转目标,市场机制问题即金融体系问题对当前农地流转效率提升的制约;给出规范农地流转用途以提升农业效率,优化支持农业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和变革筹融资机制等支持农地流转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岳佳坤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二次土地革命",有序的农地流转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利于实现以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高效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研究阐述了农地流转对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积极作用;揭示了农地用途变更扭曲农地流转目标,市场机制问题即金融体系问题对当前农地流转效率提升的制约;给出规范农地流转用途以提升农业效率,优化支持农业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和变革筹融资机制等支持农地流转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清华  张广胜  
县域农业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探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县域农业生产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有利于解决县域间农村劳动力错配问题,促进县域农业经济增长。基于全国1 832个县2002—201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县域农业生产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在时间上,中国县域农业生产效率年均增长率为0.12%。在空间上,南方县域农业生产效率普遍高于北方,粮食主产区县域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改善程度高于非粮食主产区。计量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能显著改善县域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邻近县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本地县域农业生产效率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对非粮食主产区县域农业生产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大于粮食主产区。因此,应加快县域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县域间农业生产要素合理流动,释放粮食主产区县域农业增长潜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康芳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的现状,深入分析农村土地确权对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影响,发现通过土地确权,农户的土地变成农户的资本,可以在市场上顺利进行流通以促进土地流转,可以作为资本进行抵押贷款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可以减少因为权限不清、责任不明引起的土地转让纠纷和矛盾,可以让土地流转受到法律保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晓兵  侯麟科  张砚杰  孙剑林  
经济体制改革促使了土地流转市场发育但也提出相关的理论问题:土地流转市场对农业生产力和技术效率有何影响?本研究旨在探究土地流转行为的决定因素以及土地流转行为如何影响农业生产力和技术效率。基于1995—2002年的面板数据研究表明,土地流转市场在逐步改善,农户土地流转受土地特征和非农就业的影响;预测的流转土地面积占自有土地面积比例与影响农业生产力和技术效率的因素显著相关;综合来看增加土地流转会提高技术效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诗娥   杨汝岱   王璐   吴比  
本文从土地流转视角讨论农业生产模式变迁问题。典型事实显示,样本期内农户土地流转率从4%上升到24%,农业经营主体转变加速;农业要素投入模式出现了结构性变迁,劳动投入持续下降,农机社会化服务与中间品投入等持续上升,土地经营规模化与分散化并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明显,农户收入、亩均产出、劳均产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等均快速上升。实证研究表明,土地流转对农业生产模式变迁具有重要影响,土地转出可以促进非农就业,提高非农收入和总收入水平,土地转入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具有较强经济显著性;从要素投入来看,土地转入能够显著降低要素投入强度,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规模经济。总结而言,土地流转在提升整体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模式现代化转型,但效应在不断减弱。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钟成林  胡雪萍  
基于2013年中国280个城市的相关数据,综合采用SE-DEA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本文对不同农地农展权配置方式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着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但不同农地发展权配置方式的空间作用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新增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有利于促进周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提升,而违法用地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与此同时,农地发展权的不同配置方式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违法用地显著地促进了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提升,而新增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地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侯孟阳  邓元杰  姚顺波  
基于1987—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并考虑到地区间的农业生产空间交流与依赖,本文构建空间联立方程模型,采用广义空间三阶段最小二乘(GS3SLS)法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化肥施用强度与农业生态效率间的双向交互影响和空间溢出,并进一步讨论了不同区域空间交互影响的差异性。研究发现,空间联立方程的运用不仅有效解决了变量间内生性问题,也能考虑到内生变量的潜在空间相关性。化肥施用强度与农业生态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化肥施用强度的增加会导致农业生态效率的下降,由于时间滞后效应的存在,农业生态效率的提升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化肥施用强度;农业生态效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机械投入分别存在显著的负向、正向交互影响,而化肥施用强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机械投入分别存在显著的正向、负向交互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投入则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交互影响;此外,空间交互影响的程度和方向在不同区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侯孟阳  姚顺波  
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与农业产出的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且农业生产不可避免地带来环境负外部性,为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环境约束下农业生产的影响,基于1978—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农业生态效率,在STIRPAT模型基础上,建立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态效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与门槛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 1978—2016年间中国农业生态效率在波动中稳定上升,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且地区间差异显著;(2)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态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地区间的间接溢出要大于地区内的直接溢出效应,长期来看,能够有助于提升农业生态效率;(3)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其门槛特征与空间溢出效应接近,在时间上大致表现出U型关系,通过门槛值的区间划分,各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显著的东中西部渐次递减的分布特征。最后,本文建议农业生产政策的制定必须考虑地区间的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结合本地区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现状,加强地区间农业生产合作与交流,并与农业生态、粮食安全相协调。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肖小勇  李秋萍  
本文运用我国28个省份1986—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研究表明:(1)我国农业生产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2)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农业科技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整合各区域生产资源、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郝爱民  
基于新兴古典经济框架,本文分析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外溢效应的形成机制,认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产生外溢效应的基本动力源于专业化分工,其微观基础是对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农业技术水平、农业政策环境因素、城镇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模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产生外溢效应的重要渠道。运用我国2004~2011年的统计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农业政策环境、农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正向影响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外溢效应,但是各变量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弱。因此应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稳步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聚、加大对农业科技投入和推广以及完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务伟   王辰飞   呼静茹  
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其农业生产总产值始终稳居全国首位,但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与江浙沪等先进地区相比,山东省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现状凸显了山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本研究基于2007—2020年山东省16地市的空间面板数据,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并进行综合测度分析,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和核密度图揭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时空差异,通过莫兰指数验证农业农村现代化空间相关性,选取随机效应空间杜宾模型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研究发现: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和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农村建设和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低是制约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原因;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均能显著促进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而农业劳动力参与因素则在一定程度上负向抑制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基于此,本研究从区域协调发展、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劳动力参与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务伟   王辰飞   呼静茹  
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其农业生产总产值始终稳居全国首位,但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与江浙沪等先进地区相比,山东省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现状凸显了山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本研究基于2007—2020年山东省16地市的空间面板数据,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并进行综合测度分析,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和核密度图揭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时空差异,通过莫兰指数验证农业农村现代化空间相关性,选取随机效应空间杜宾模型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研究发现: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和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农村建设和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低是制约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原因;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均能显著促进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而农业劳动力参与因素则在一定程度上负向抑制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基于此,本研究从区域协调发展、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劳动力参与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薛贺香  
本文以省级面板数据为分析对象,采用广义矩估计对我国农村流通业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流通业的发展规模、组织结构和农村交通及信息化水平等变量对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均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相比较而言,农村流通业的组织结构和农村交通及信息化水平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小。据此可以得出,农村流通业是农业、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发展我国现代农业,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就需要大力发展农村流通业。根据研究结果,文章最后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