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86)
- 2023(5785)
- 2022(4661)
- 2021(4316)
- 2020(3300)
- 2019(7573)
- 2018(7366)
- 2017(14224)
- 2016(7573)
- 2015(8152)
- 2014(8118)
- 2013(8173)
- 2012(7488)
- 2011(6998)
- 2010(7163)
- 2009(6849)
- 2008(6856)
- 2007(6211)
- 2006(5734)
- 2005(5122)
- 学科
- 农(48306)
- 济(41963)
- 经济(41927)
- 农业(32256)
- 业(30095)
- 业经(15995)
- 管理(14844)
- 农业经济(12325)
- 方法(12304)
- 土地(11177)
- 数学(10458)
- 数学方法(10388)
- 发(10251)
- 企(9967)
- 企业(9967)
- 村(9534)
- 农村(9516)
- 中国(9282)
- 学(8609)
- 地方(8578)
- 发展(8456)
- 展(8445)
- 制(8149)
- 建设(7132)
- 劳(6914)
- 劳动(6910)
- 收入(6892)
- 策(6807)
- 财(6690)
- 体(6563)
- 机构
- 学院(115936)
- 大学(110435)
- 济(52578)
- 经济(51671)
- 管理(46016)
- 农(43049)
- 理学(40372)
- 理学院(40025)
- 管理学(39497)
- 管理学院(39325)
- 研究(38307)
- 农业(32316)
- 中国(31643)
- 业大(25257)
- 科学(22630)
- 京(22522)
- 财(20643)
- 农业大学(20161)
- 中心(19098)
- 所(18670)
- 江(17639)
- 研究所(16874)
- 财经(16387)
- 经济管理(16384)
- 经济学(15395)
- 范(15279)
- 师范(15204)
- 经(14966)
- 业(14726)
- 发(14180)
- 基金
- 项目(76960)
- 科学(61543)
- 研究(60117)
- 基金(56277)
- 家(48134)
- 国家(47577)
- 科学基金(41117)
- 社会(40755)
- 社会科(38122)
- 社会科学(38112)
- 省(31766)
- 基金项目(30615)
- 农(27001)
- 编号(26185)
- 教育(25069)
- 划(24657)
- 自然(23846)
- 自然科(23203)
- 自然科学(23199)
- 自然科学基金(22796)
- 资助(20630)
- 成果(19774)
- 发(18424)
- 部(17760)
- 国家社会(17049)
- 重点(16774)
- 课题(16514)
- 制(16332)
- 创(16115)
- 业(15553)
共检索到171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贺振华
土地流转目前颇受关注,本文分析了土地流转产生的剩余、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土地流转的剩余的分配对土地流转的影响。文章认为,土地流转没有改变目前农业生产的方式和生产要素的质量,从而也没有给农业生产带来质的突破。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剩余 分配
[期刊] 改革
[作者]
贺振华
土地流转目前颇受关注 ,本文分析了土地流转产生的剩余、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土地流转的剩余的分配对土地流转的影响。文章认为 ,土地流转没有改变目前农业生产的方式和生产要素的质量 ,从而也没有给农业生产带来质的突破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剩余 分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曹建华 王红英 黄小梅
研究目的:研究农村土地流转的农户供求意愿,定量评价土地流转的经济效率。研究方法:通过设置的土地流转意愿度指标分析农户土地流转的供给意愿,通过农户实际土地经营规模和最适土地经营规模的比较分析农户的需求意愿,利用市场供求模型估算土地流转带来的供求双方农户经济福利。研究结果:中部6省的农户供给意愿在0.18—0.52之间,农户实际土地经营规模为0.27—0.73 hm2/户,最适土地经营规模0.61—1.08 hm2/户,以100—300元/亩流转交易价实行土地流转后,中部6省中各省供给方农户的经济福利可达到1.1—9.2亿元,需求方农户的经济福利可达到2.2—12.2亿元。研究结论:从供给角度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袁铖
针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效率问题的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研究两种路径相互脱节的困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效率是由农村资源禀赋状况、农业生产宏观经济环境和农民生产行为共同决定的。农村土地制度演变是制度创新与资源配置双重合力推动的结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克任
研究目的:澄清土地流转问题上存在的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性质、农业的特点、私有化等重大理论问题上的认识误区。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研究结果:(1)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是一种具有公私相互融合性质和特点的所有制类型,是一种特殊的混合所有制模式;(2)农业经济已经具有了现代农业的许多特点,不完全是小农经济;(3)私有化有一般与特殊两种含义,包括土地流转在内的土地制度变革不存在所有权意义上的私有化,但从经营权看是私有化过程。研究结论: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以土地流转为核心的制度创新的前提是对农村土地的社会性质、农业经济的特点、私有化等重大问题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成玉 杨琦
农村土地流转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和陈旧的话题,要做出土地流转政绩十分简单,但规划和预测流转规模、流转速度并没有实际意义;农业用途的需求不足,非农用途需求强劲但受到政策限制是制约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严格的流转限制条件使得流转要么没前途,要么走样和变味,目前很多地方所谓的流转模式并不符合流转定义;最关心农村土地流转的其实是非农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农村土地承包权不能流转;"股田制"并不符合中国现实国情。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文政
促进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是当前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认为,当前,应积极进行农村土地流转的理论分析,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制化,完善政府的引导、管理和服务职能,积极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理论 实践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国玉 靳国峰
适应入世和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农业经营方式必须创新。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农业经营方式变革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过有益的探索。现阶段,应坚持土地承包法的基本精神,在稳定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农业规模经营 农村土地承包法 使用权流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燕 殷志扬
随着我国城市工业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农村大量劳动力资源的流失,农村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之间的不合理配置,已经成为了阻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土地流转是实现整合生产要素方式之一,可以极大的提高至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高校发展。
关键词:
土地流转 供求意愿 流转效率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训波
使用农户模型对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资源配置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研究发现:在完全的市场条件下,单一要素价格的上升将使农业生产的所有要素需求下降;在不完全的市场条件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活跃程度的提高,会使土地供给者增加土地供给,同时也使土地需求者增加土地需求,并使资源由生产效率低的农户向生产效率高的农户转移,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农村土地市场完善程度越高,均衡时的土地交易量越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荣材
土地产权制度是土地流转的制度前提,而定价机制则是农地流转利益的实现机制。在当前的土地产权制度下,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是政府征地和批租。由于土地产权制度不健全,土地流转补偿定价机制不合理,导致土地流转不健全,农民的土地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因此,构建农民家庭土地产权制度,塑造农民家庭产权主体地位,是促进土地流转和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产权制度前提。在此基础上,改革"向后看"的按历史均值单方面定价的补偿制度,确立"向前看"的按未来值的现值的补偿定价制度,是土地流转收益的现实依据。
关键词:
土地产权制度 定价机制 农村土地流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英
土地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村土地流转是大势所趋。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出现了很多问题,有些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现代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剖析了农村土地流转认识上的误区,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健康发展提出有益的探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曹斌
通过研究发现,在中国这样一个劳动力数目巨大的国家,农村土地流转速度不宜太快,否则,从土地上排挤出来的大量过剩劳动力势必会将劳动力市场的工资率压得很低,从而不利于技术普及和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
农村 土地流转 技术创新 技术普及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明国
农村土地流转信托作为一项创新性的产权制度安排,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仍面临着配套政策体系不健全、规模效益不稳健以及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应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配套体系,加快建设农地流转信托二级市场,谋划构建"三位一体"的政策实施框架,尽快形成"三农问题"与"信托产业"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