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43)
2023(6214)
2022(5175)
2021(4951)
2020(3989)
2019(8974)
2018(8961)
2017(16404)
2016(9475)
2015(10570)
2014(10971)
2013(10765)
2012(9963)
2011(9229)
2010(9652)
2009(8989)
2008(9072)
2007(8540)
2006(7896)
2005(7325)
作者
(26576)
(22891)
(22154)
(21276)
(13894)
(11000)
(10129)
(8714)
(8619)
(8310)
(7697)
(7695)
(7256)
(6973)
(6913)
(6887)
(6691)
(6686)
(6339)
(6207)
(5837)
(5673)
(5574)
(5498)
(5387)
(5159)
(5087)
(4946)
(4687)
(4646)
学科
(48654)
(39602)
经济(39554)
(32541)
农业(32439)
管理(19495)
业经(15945)
农业经济(12402)
(11961)
企业(11961)
土地(11347)
中国(11210)
(10718)
(10381)
地方(10175)
(9598)
农村(9579)
发展(8569)
(8554)
(8551)
方法(8178)
(8094)
建设(7550)
(7523)
(7361)
(7025)
劳动(7024)
收入(7021)
数学(6708)
(6650)
机构
学院(133542)
大学(125541)
(50940)
经济(49542)
管理(48587)
(45235)
研究(43745)
理学(40169)
理学院(39748)
管理学(39041)
管理学院(38807)
中国(38358)
农业(33883)
(27456)
业大(26907)
科学(26559)
(25367)
(23680)
中心(23498)
(22425)
农业大学(20774)
(19867)
(19712)
研究所(19479)
(19410)
师范(19275)
财经(17151)
北京(16743)
经济管理(16143)
(15876)
基金
项目(78840)
研究(64565)
科学(60678)
基金(53392)
(45280)
国家(44646)
社会(39094)
科学基金(37672)
社会科(36288)
社会科学(36279)
(34124)
编号(31135)
教育(28677)
基金项目(28388)
(27076)
(26148)
成果(25468)
自然(21761)
自然科(21130)
自然科学(21127)
自然科学基金(20720)
课题(20655)
资助(20430)
(18717)
(17600)
(17460)
(17163)
重点(17129)
(16347)
(15899)
期刊
(73861)
经济(73861)
(53426)
中国(39522)
研究(39484)
农业(36021)
学报(20506)
业经(20408)
教育(19753)
科学(19745)
(18233)
(17464)
金融(17464)
大学(16631)
(15553)
学学(15308)
农业经济(14740)
农村(14462)
(14462)
管理(12947)
技术(12216)
问题(11025)
(10456)
农村经济(9487)
图书(9150)
经济问题(8987)
社会(8607)
资源(8422)
世界(8360)
社会科(7960)
共检索到224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贵森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对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农民权益保障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存在诸多问题。从宏观上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相互冲突,流转主体不明确,流转范围和方式存在限制,实施困难。在具体的环节中,无论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的设立、流转,还是配套的保障措施的形成上都存在较大漏洞。针对这些问题,应从立法方面进行推进,取消对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不合理限制,形成科学、可操作的流转程序,完善相应的登记制度,探索农地以用代征的新路径,建立起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土地使用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吕晨光  杨继瑞  谢菁  
本文基于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和部分地区土地流转实践的分析,对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出以下建议:适度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必要的产权基础;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土地承包关系;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农业风险保障机制;建立严格规范的土地流转配套制度和措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学军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正经历着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的转变,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金融体系是推进农业生产现代化、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必要措施。"三权分置"改革取向下,如何在促进土地经营权不断集中的基础上,赋予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权利,建立金融资本流入"三农"的长效机制,是构建农村土地金融体系的关键。论文在总结我国多地、各类型土地金融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因地制宜地构建我国农村土地金融体系进行了思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富洲  
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农发行河南省分行紧紧依靠政府,着眼问题导向,研究思考并参与设计了政府主导型土地流转平台——临颍土地银行的组建,为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支持土地流转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探索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信贷模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萍  
在全面服务于我国农村土地管理体系的总目标之下,构建土地信托银行,有效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充当土地资产的"看护人",转变土地为"可携带资产",保障农民合法权益,让农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本文基于国内外土地银行的实践,解析了国外土地银行的特点与启示,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土地银行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土地信托银行的可能。基于此,本文进一步构建了土地信托银行的体系,阐明了发展目标、市场定位和资本设计,同时搭建了土地信托银行的运行模式,设计了土地信托银行的管理逻辑、资金来源和盈利模式,从而发挥信托和银行的优势,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探寻一条有效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莉萍  
政府主导型流转是农地配置多极模式中的一极。本文提出界定政府主导型流转模式应遵循的主体模式认定标准、农地配置权控制标准、流转创收权标准等三个权益标准与流转向心力、创收力两个动力标准。最终把纷繁庞杂的政府流转行为归纳为纯政府主导型,准政府主导型、政府联合型、政府参与型等四类,从而为政府主导型流转模式研究构建了一套系统的理论范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莉萍  
政府主导型流转是农地配置多极模式中的一极。本文提出界定政府主导型流转模式应遵循的主体模式认定标准、农地配置权控制标准、流转创收权标准等三个权益标准与流转向心力、创收力两个动力标准。最终把纷繁庞杂的政府流转行为归纳为纯政府主导型,准政府主导型、政府联合型、政府参与型等四类,从而为政府主导型流转模式研究构建了一套系统的理论范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美频  
我国农村金融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层次、较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但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推进,其中暴露的问题和需要改善的新需求成为下一步发展应关注的重点。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农村金融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作者认为,从三中全会精神出发,建立农地合作银行是贯彻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思路的一个可行办法,农地合作银行的基本构想也可以为决策者提供一个解决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当前问题的新的思考方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曦  
在当前农村改革、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创新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对于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农业集约化生产、深化农村改革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首先提出了新形势下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在总结浙江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和运作机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制约目前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关键因素,研究提出下阶段推广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红玲  
甘肃省陇西县称得上西北地区一个颇具特色的县:一方面,既为国家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县——全县51.9万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占比约84.6%,人均耕地面积3.8亩;另一方面,也是西北最大的中药材种植、仓储、加工基地和交易、信息、价格形成中心,还是甘肃重要的铝冶炼及加工基地,以及甘肃中部和南部重要的物资交流集散地。以农业为主的特点决定了这里农地面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农业厅联合调查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东龙  
通过对山东临沂市农村土地流转成功实践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制约土地流转的一些体制机制方面的因素,提出了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打破传统户籍管理模式、搭建农村人口向城市流转的新平台等对策措施,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在城市化进程中采取建设"城市特区"、实行"异地还建"的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新构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