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33)
2023(11989)
2022(9961)
2021(9153)
2020(7331)
2019(16461)
2018(15870)
2017(30109)
2016(16542)
2015(17922)
2014(17471)
2013(17312)
2012(16018)
2011(14482)
2010(14240)
2009(12896)
2008(12493)
2007(10959)
2006(9826)
2005(8129)
作者
(49020)
(41835)
(40989)
(38750)
(25785)
(20359)
(18439)
(16248)
(15920)
(14486)
(14249)
(14209)
(13288)
(12819)
(12630)
(12616)
(12474)
(11992)
(11967)
(11731)
(10580)
(10006)
(9994)
(9707)
(9494)
(9229)
(9172)
(8954)
(8476)
(8405)
学科
(73950)
经济(73888)
(50408)
(46109)
管理(36423)
农业(33552)
方法(24097)
地方(23699)
(23377)
企业(23377)
数学(22077)
数学方法(21923)
业经(20398)
中国(17421)
(15480)
(13263)
(13093)
农业经济(12649)
(12335)
贸易(12332)
(12263)
土地(12058)
(11934)
环境(11802)
地方经济(11119)
发展(10243)
(10143)
技术(10054)
(9730)
农村(9708)
机构
学院(230753)
大学(223276)
(92535)
经济(90675)
管理(85368)
研究(81488)
理学(75072)
理学院(74078)
管理学(72783)
管理学院(72376)
(69382)
中国(61038)
科学(55296)
农业(53761)
业大(47814)
(46351)
(42435)
研究所(39274)
中心(39146)
(39023)
(36112)
农业大学(34391)
(31999)
(31800)
师范(31371)
财经(29202)
(28845)
(28247)
科学院(27517)
经济学(26907)
基金
项目(168619)
科学(131813)
基金(120623)
研究(119099)
(108069)
国家(107024)
科学基金(90278)
社会(77247)
社会科(72726)
社会科学(72706)
(71447)
基金项目(66079)
自然(58825)
(57484)
自然科(57335)
自然科学(57316)
自然科学基金(56245)
教育(51612)
编号(48225)
资助(45708)
(39598)
(38416)
重点(38309)
成果(35914)
(35782)
(35255)
课题(33065)
创新(33032)
计划(32614)
科研(32453)
期刊
(107239)
经济(107239)
(72898)
研究(57856)
农业(49700)
中国(48882)
学报(45245)
科学(40744)
大学(33534)
学学(32383)
业经(26400)
(24485)
管理(23340)
(23218)
(20441)
金融(20441)
教育(18403)
技术(16740)
问题(16102)
资源(15901)
(15402)
农业经济(15108)
农村(14623)
(14623)
业大(14343)
经济研究(14110)
农业大学(12783)
财经(12685)
科技(12408)
世界(11627)
共检索到3327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包宗顺  徐志明  高珊  周春芳  
本文在大量农村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于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和政府部门农村土地流转统计资料,对江苏农村土地流转的区域差异、影响因素和现存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的巨大梯度差异,导致地区间在农村土地流转规模、流转速度、流转方式、流转土地集聚程度和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等方面也都存在明显差异;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劳动力文化素质、人均纯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和农业生产结构均对农村土地流转有显著影响,其中,前四项因素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均为正向。总体而言,上述因素对农村土地流出率的影响程度均大大高于对农村土地流入率的影响程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陶应虎  
使用统计数据,对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的走势作出判断,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江苏省13个市农村居民区域收入基尼系数的变动趋势在数学意义上并没有表现出威廉姆森倒U型曲线特征,说明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并不必然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而无条件下降;研究表明非农就业、公路密度的增加可以使农村居民区域收入差异变大,农业支出、教育支出、资本密集度的增加使农村居民区域收入差异变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雨才  董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娟  吴雨才  
[期刊] 技术经济 与管理研究  [作者] 蒋毅一  赵培  
文章首先通过采用1991-2010年间的数据,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了江苏省城乡人均居民收入、商业规模、政府支出和常住人口对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江苏省居民消费长期发展有显著影响的是城镇居民收入和常住人口,且常住人口总量对消费影响程度已经明显大于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为了全面了解江苏省区域性消费影响因素的差异,采用上述所有影响因素2004-201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聚类分析法将江苏省十三个市分为三类,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三类城市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对三类城市消费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因此,政府在制定促进消费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俊凤  刘友兆  
基于"新三农"问题的视角,在分析农村土地整治对农民权益保护、农村可持续稳定和农业生态安全产生影响的基础上,从区域尺度构建土地整治对"新三农"问题的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熵权灰靶模型,以江苏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土地整治对"新三农"问题的影响效应显著,但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从综合效应来看,苏北明显好于苏中和苏南地区;从分层效应来看,江苏土地整治在维护农村可持续稳定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但在农民权益保护和农业生态安全维护方面略有不足,忽视了土地整治过程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和生态风险问题。因此,有必要转变现阶段的土地整治模式,完善制度体系及工作机制,以提升土地整治的综合效应。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兰  冯淑怡  曲福田  
研究目的:分析农地流转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的主要成因。研究方法:文献分析,计量经济分析。研究结果:(1)江苏省农地流转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差异,苏南地区的农地流转比例最高,而苏北地区的农地流转增速最快,且已超过苏中地区的农地流转比例;(2)农地流转的区域差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都对农地流转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鼓励和扶持农地流转的农村土地政策有效促进了农地流转的发展,农地产权安全性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并不显著,而紧张的农村人地关系和与种植面积(承包面积)挂钩的农业补贴政策对农地流转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研究结论:为了进一步促进农地流转和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丽君  黄贤金  钟太洋  方鹏  
本文首先在理论上阐述了区域土地市场发育以及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市场比较收益、农产品贸易和政府决策等因素的调控作用下,农村农地流转行为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利用方式以及利用强度。为进一步从农户层次上以及微观经济机制尺度上揭示农地市场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程度,论文以泰州市兴化市的村庄及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建立了农户农地流转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计量模型。模型运行的结果表明:农户拥有农地总面积、农地流转率、农产品销售率、粮食作物产值以及农业中非粮食作物产值等因素对农村土地利用变化有显著的影响;农地流转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最后,论文结合模型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恒周  郭玉燕  
农村土地流转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土地规模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而农地流转能否增加农民非农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是农地流转过程中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江苏省南京市调查数据为例,采用协整方法对农民非农收入影响农地流转的长期均衡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农民非农收入与农地流转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却存在波动。同时,农民非农收入水平与农地流转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而且早期农地流转对农民非农收入的影响程度较弱。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加快发展非农产业,提供农民非农收入水平;大力发展农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关一凡  马骏  
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将技术进步、资源配置等从要素生产率中分离出来,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测度各因素对江苏省区域要素生产率(TFP)差异的影响大小。本文认为技术水平是造成江苏省区域差异的最主要因素,但是要素配置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差异的加大,苏北地区要素配置效应拥有最大的进步空间,苏中地区最低,苏南地区的资源配置效应低于苏北,但其对苏南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却远高于苏北,这也是导致苏南苏北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元明  
农村土地流转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村土地流转涉及非农建设用地的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建设中土地规模经营涉及的土地流转以及农村居民点建设中的农民宅基地流转。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了种种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情况。该文在对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以及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确立农民的集体土地终极所有权,实行城乡统筹、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星星  周建农  彭爱东  
将锡尔系数应用于农村信息化区域差异与协调度定量评价,建立农村信息化协调度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并以江苏省为例,分析江苏省不同区域间农村信息化的差异及协调度。具体结论有:苏南、苏中、苏北区间的信息化发展协调程度明显低于各区域内部信息化发展协调程度;信息化发展协调程度低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江苏省总体的农村信息化协调程度较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陶应虎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在对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成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推进农村居民收入分配体制的创新,为缩小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做出积极的探索。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娟  王勇  
文章以1028位农民对农村创业环境认知的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变量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农村地区创业环境区域性差异进行研究,并开展农民对于农村创业环境认知评价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苏南和苏中比较,苏北地区农村创业环境的诸多维度存在较大差距,苏南和苏中地区之间则表现出明显的相似之处;农民的教育程度、是否有创业经历等个体特征是影响农民对创业环境认知评价的重要因素。该研究结果可为政府改善和优化农村创业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丹  黄贤金  
研究目的:揭示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对于农地流转的影响程度。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农地流转率与家庭非农就业率正相关,农户家庭非农就业率提高1%,农村土地流转率将提高16.26%。研究结论:依据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农地流转的内在关系,通过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以及非农就业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进一步促进农地流转,促进农地规模经营,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