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87)
- 2023(7566)
- 2022(6195)
- 2021(5980)
- 2020(4576)
- 2019(10569)
- 2018(10306)
- 2017(19888)
- 2016(10446)
- 2015(11580)
- 2014(11213)
- 2013(11210)
- 2012(10222)
- 2011(9186)
- 2010(8949)
- 2009(8169)
- 2008(7798)
- 2007(6741)
- 2006(5998)
- 2005(5024)
- 学科
- 农(49170)
- 济(45374)
- 经济(45332)
- 业(34398)
- 农业(32875)
- 管理(21208)
- 业经(16794)
- 企(13182)
- 企业(13182)
- 土地(12577)
- 农业经济(12488)
- 地方(12342)
- 中国(11223)
- 方法(10994)
- 发(10889)
- 村(9642)
- 农村(9620)
- 制(9422)
- 数学(9406)
- 数学方法(9334)
- 学(8979)
- 发展(8739)
- 展(8737)
- 财(8113)
- 建设(7512)
- 体(7413)
- 收入(7328)
- 策(7191)
- 贸(6856)
- 贸易(6854)
- 机构
- 学院(142982)
- 大学(135386)
- 济(58092)
- 经济(56874)
- 管理(55430)
- 理学(48322)
- 研究(47858)
- 理学院(47772)
- 管理学(47113)
- 管理学院(46858)
- 农(46647)
- 中国(38756)
- 农业(35083)
- 科学(29569)
- 业大(29248)
- 京(28414)
- 中心(24616)
- 财(23533)
- 所(22947)
- 江(22332)
- 农业大学(22044)
- 研究所(20778)
- 范(20565)
- 师范(20472)
- 财经(18583)
- 经济管理(18092)
- 州(17397)
- 省(17281)
- 经(17008)
- 院(16884)
- 基金
- 项目(100787)
- 科学(80026)
- 研究(79240)
- 基金(72162)
- 家(62356)
- 国家(61655)
- 科学基金(53038)
- 社会(51181)
- 社会科(47866)
- 社会科学(47855)
- 省(41249)
- 基金项目(39931)
- 编号(34754)
- 教育(33399)
- 划(33118)
- 自然(32009)
- 自然科(31120)
- 自然科学(31116)
- 自然科学基金(30525)
- 农(28625)
- 成果(26258)
- 资助(25698)
- 发(24053)
- 课题(22341)
- 部(22300)
- 重点(21996)
- 创(21259)
- 制(21217)
- 国家社会(21072)
- 性(19920)
共检索到211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彭卫兵 张晓敏
研究目的:对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缺陷和中国农村土地是否可以大规模流转进行研究。研究方法:综述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现有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缺陷的相关研究,无益于中国农村人多地少主要矛盾的根本解决。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的农村土地产权和流转改革,会产生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剧农村矛盾和激活社会动荡。研究结论:基本保持现有农村土地制度,慎谈农村土地的大规模流转。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萍
制度供求分析是研究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一个性质良好的分析框架。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供求矛盾运行分析表明,农村土地在农业用地范围内不同集体之间的流转限制较多、农村土地流转为非农用地只能通过行政手段实现,这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对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需求间形成了强烈的冲突。中央政府供给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时要平衡考虑农民利益、公共利益和官僚利益,至于哪种利益在中央政府决策时起到决定性作用,要看政府存在的义理性基础是否受到威胁。中央政府可以通过顶层制度设计和政治体制改革、农民可以通过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制度供给 制度需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建民
本文从确立当代中国农民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出发,从对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和农村经济社会现实矛盾的分析入手,论证了当前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农民主体地位日益突出与素质技能不高,并提出解决这一基本矛盾的建议:大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技能,增强农民的主体性,牢固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
农村经济社会 基本矛盾 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锡英 扈红英 牛丽华
针对80年代初期以来土地承包关系衍生出各种农地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如人地利益矛盾、农田基本建设中的公益和私利矛盾、分散经营与发展现代农业的矛盾等,本文认为,集体经营不是现阶段农民自主自愿的选择,土地私有化则有"农村贫困空间转移"的风险后果,唯有实行土地经营权的市场流转及发展完善相关农村社会保障才是契合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选择。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林苇
研究目的:解决中国农村较严重的集体内人均承包地占有不均之矛盾。研究方法: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引发农村"争地"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对承包地调整的性质认识不清及引起权利变更的法律行为和非法律行为的范围较窄,明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得失路径是破解农村"争地"矛盾的主要对策。研究结论:应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变动路径并拓展多元利益调整载体。
关键词:
土地法 物权 农地 矛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杭永宝 王荣
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实行“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和区域统筹,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两项关键举措。这两项举措在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引发了农村教育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应采取必要措施,突出重点,解决问题,如: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完善教育经费的分担机制;改革税收金融体制,解决历史留下的债务问题;优化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能;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建立现代教育的治理制度;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建立现代教育的市场制度;完善立法司法体系,强化教育发展的法治保障。通过这些措施,调整和完善两项举措,确保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税费改革 以县为主 体制 成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沂 马小勇
农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现行农地制度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基于对陕西600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和对相关部门的访谈调查,认为现行农地制度的基本矛盾在于农地的生产要素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之间的矛盾。农地的生产要素功能要求对农地进行规模经营,要求农地产权稳定、可交易,但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却要求平均分配和定期调整农地,并限制农地的自由交易。据此,文章主张赋予农户永久的农地使用权,并允许已经有稳定非农收入的农户出售农地使用权,但在交易中政府征收社会保障金,以逐步将农户纳入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其目的是在充分实现土
关键词:
农地制度 永佃权 社会保障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江龙
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形成了农业生产、农村养老、社会服务与社会和谐等几方面的特殊矛盾。本文在对这几方面矛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化解农村老龄化矛盾的路径和思路。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人口老龄化 矛盾 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琢
《上海经济研究》编辑部: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几十年来在“左”的不断革命论的影响下,几经曲折的折腾,才找到了土地家庭承包制,起了很大作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家庭承包制也没有回答农村土地产权的目标模式,随着农村走上现代化发展,已同土地家庭承包发生了难于跨越的矛盾.广东南海市经过164个改革试点,提出扬弃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的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农村合作经济的土地产权制度.这个经验引起省内外的重视,到南海考察学习的不绝于途.广东省委已肯定南海经验,准备4月份开会推广.上海郊区县经济高度发展,农村已经走上现代化发展轨道,南海经验或许有些参考意义.因此寄去此稿,可用否?请酌.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琢
本文针对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出现的农村现代化与土地产权制度之间的各种矛盾,以南海市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实践,探讨了如何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即实行以土地入股的股份合作制,并对其基本原则、作法、步骤、教训,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欧阳力胜
我国农地产权的残缺以及征地制度对农地所有权的强行征收,直接破坏了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核心的农地产权制度,致使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发挥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清晰且有保障的农地产权制度是运用价格机制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和关键。现阶段,应当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培育和完善土地交易市场,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规范政府征地行为,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
关键词:
农地征用制度 产权 产权博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程令国 张晔 刘志彪
现有农地制度安排造成的高交易成本已经成为阻碍中国土地流转,实现资源配置的重要障碍。自2011年开始全国试点的农地确权制度首次在实测基础上对农户承包地进行登记颁证,从而为农用地的大规模流转奠定了产权基础。为了探讨确权对农地流转的影响,我们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并在此框架下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2012年的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农地确权使得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可能性显著上升约4.9%,平均土地流转量上升了约0.37亩(将近1倍),土地租金率则大幅上升约43.3%。因此,农地确权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土地流转;同时也增强了农地的产权强度,从而提高...
关键词:
农地确权 交易成本 土地流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全亮
农村土地流转与农地金融是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既互为条件又相互制约,具有重要的效应关系。利用以土地为信用进行抵押的资金融通方式,通过土地与金融的制度创新,可以实现二者双向互动与共赢的价值目标。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地金融 效应关系 土地抵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仇保兴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八对矛盾,即土地的分散、细碎化经营和现代化农业需要规模经营的矛盾;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矛盾;乡镇企业活力退化和现代企业要求机制创新的矛盾;农业技术推广的老体制和农民对科技新需求的矛盾;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机制不全和当前农业基础设施短缺的矛盾;家家生产、村村“冒烟”和城乡、工农、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矛盾;农业的高风险和低保护程度的矛盾;现代农业需要高组织度、需要政府推动和当前基层组织软、弱、散的矛盾。本文针对上述八个相互关联的矛盾,就解决矛盾的对策作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