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21)
2023(8568)
2022(6882)
2021(6480)
2020(5191)
2019(11178)
2018(11115)
2017(20585)
2016(11233)
2015(12427)
2014(12002)
2013(11596)
2012(10673)
2011(9878)
2010(10067)
2009(9496)
2008(9222)
2007(8604)
2006(7735)
2005(6672)
作者
(31940)
(27911)
(26794)
(25306)
(16622)
(13100)
(11910)
(10605)
(10365)
(9467)
(9349)
(9151)
(8696)
(8501)
(8362)
(8050)
(7895)
(7822)
(7708)
(7659)
(6843)
(6754)
(6519)
(6477)
(6210)
(6205)
(5945)
(5875)
(5726)
(5524)
学科
(49274)
(47049)
经济(46998)
(41199)
农业(32875)
管理(28491)
(20403)
企业(20403)
业经(18016)
中国(14131)
技术(13372)
农业经济(12685)
(12092)
地方(11819)
土地(11420)
(11237)
方法(10960)
(10826)
(10172)
(9944)
(9820)
农村(9801)
数学(9274)
发展(9258)
(9244)
数学方法(9184)
技术管理(8783)
(8327)
银行(8308)
(8284)
机构
学院(157438)
大学(149844)
(64856)
经济(63448)
管理(59969)
研究(55917)
(52045)
理学(51382)
理学院(50853)
管理学(50029)
管理学院(49752)
中国(44746)
农业(39468)
科学(34498)
业大(32516)
(31923)
(28271)
中心(27278)
(27038)
(26364)
研究所(25534)
农业大学(24461)
(21600)
(20959)
师范(20742)
财经(20411)
(20148)
(19556)
经济管理(19384)
(19269)
基金
项目(106481)
科学(83961)
研究(81958)
基金(75124)
(65941)
国家(65198)
科学基金(55310)
社会(52692)
社会科(49323)
社会科学(49309)
(45136)
基金项目(40298)
(35743)
编号(35214)
教育(34901)
自然(32997)
自然科(32187)
自然科学(32178)
自然科学基金(31566)
(30497)
成果(27595)
资助(27505)
(25321)
(25041)
课题(24089)
创新(23547)
重点(23528)
(22970)
国家社会(21966)
(21602)
期刊
(83424)
经济(83424)
(59629)
研究(43796)
中国(43079)
农业(40186)
学报(26749)
科学(26132)
业经(22004)
大学(21243)
学学(20467)
(19051)
管理(18389)
(18111)
教育(17501)
(17484)
金融(17484)
农业经济(15014)
农村(14785)
(14785)
技术(13948)
问题(11924)
(11395)
经济研究(10001)
农村经济(9796)
世界(9687)
科技(9618)
社会(9403)
业大(9355)
经济问题(9347)
共检索到246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利益趋高机制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居民迁居城市。他们如果没有很快找到工作,就有成为流民的可能。流民缺乏基本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生存对于他们来说是最主要的问题。他们的生存方式有些是正当的,与社会要求相吻合;有的则是不正当的,为社会价值观念所不容,往往会扰乱社会治安秩序,同时也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方文  
城乡统筹的目的是要消除制度和体制性因素引致的城乡差距,以实现城乡和区域的均衡和协调发展。城乡生产要素的流动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土地是农村和农民所掌握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资源和要素。受我国基本国情和特定历史阶段发展战略的制约,土地是国家供给给农民的职业和社会保障的载体。由于缺乏外在的制度性补给,加之土地自身的收益功能和保障功能的低下是造成城乡差距的根本原因。为此,现阶段城乡统筹的实质就是要求政府提供可供城乡居民理性和自由选择的与生产要素结合的路径,农民以土地换户口进而换保障具有公平意义上的逻辑合理性;对进城农民放弃的土地实行国有化取向的流转制度改革是有效的选择;发挥政府的主导功能是城乡统筹的必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黄海棠  吴坚  滕剑仑  蔡创能  
农村土地流转涉及到政府部门的心理预期和承包企业的利益参照点。如果两者不能达成共识,很难达到农村土地流转帕累托改善。本文主要研究这两方流转主体在群体演化博弈中累积的共识达成过程,及其对现有土地效率的优化机制作用规律。在考虑双方异质性累积前景预期值的基础上,利用模拟仿真研究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博弈演化过程,发现在双方心理预期均获得满足的条件下,群体能够达成共识,农村土地流转效率最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立明  
土地流转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核心问题。湖南省宁乡县关山社区通过国土综合整治,集约、节约土地,对土地进行"两分两换",盘活本土资源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形成了具有"内源性"特征的土地流转"关山模式"。采用非结构性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调查、分析了"关山模式"的制度设计与实施过程,认为关山社区的做法是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的创新尝试。"关山模式"通过整合本土资源实现土地流转,在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城乡对接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关山模式"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依然面临着一些亟待破解的问题,因此在进一步创新实践中如何把握好关键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祖辉  黄宝连  顾益康  王丽娟  
研究目的:分析成都市新一轮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现状及实效,探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需要重视的问题。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因果分析法,关系演绎图解法。研究结果:成都市先后实施了旨在促进土地有效流转的确权颁证工程、设立耕地保护基金、建立交易服务平台、创建联建制度以及创办政府担保公司等系列创新的成效非常显著。研究结论: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加强耕地保护,保障农民利益;拓展平台涵义,完善交易服务;培育农业主体,加快经济发展;组建新型农民合作社,创新双层经营;完善现行法律,统一土地市场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袁铖  
农业用地与集体建设用地实行的是不同的土地使用权制度,现在有必要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外延与内涵进行统一界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受制于相应的宏观经济环境,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丰富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内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改变家庭经营主体地位的发展倾向。确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城乡一体化进程协调发展的理念,确保家庭经营主体地位,加强农民土地权利保护是今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美球  刘桃菊  
研究目的:针对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目标,探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对策。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城乡发展一体化对农村土地资源的供给需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不断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城镇化、工业化、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建设用地保障,为城乡居民的生活与生产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研究结论:针对当前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农村土地主要问题,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农村土地制度创新:(1)完善强农惠农方式,优化耕地流转环境,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良好的土地条件;(2)改革农村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提升节约集约利用水平;(3)改革土地征收制度,完善城镇化土地资源的配置机制;(4)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志利  曹军  陈兴霞  
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改变部分农民“亦工亦农、亦商亦农”的兼业化状态,解除土地对这些农民的束缚,对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集聚,推动了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辽宁省盖州市九垄地镇近年来的土地流转实践给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需要克服的问题与不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力  
文章在描述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的总体性变化特征的基础上,选取城乡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2000~2010年时间片段,对城乡收入结构性差距进行测度和特征分析,进而得出缩小城乡差距的4种途径,而这4个方面目标的实现在制度层面上都离不开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勇  杨卫忠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是关系中国改革深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构建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经营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浙江省嘉兴市"两分两换"为例,对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中地方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普通农户和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行为特征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尊重农户意愿,切实保护农户利益;完善法律条文和政策,适应农村土地流转要求;确认农村土地所有权,重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体;加快要素市场改革,满足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发展需要,通过加强政府农业扶持政策,提高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发展效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建  施国庆  
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介绍了浙江嘉兴模式、苏南无锡模式和成都温江模式三种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并对其做了比较研究,探讨了其在法律与政策层面的后续难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向前  
在城乡统筹改革过程中,各地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模式,重庆市作为改革的试验区之一,有自己的经济特点,同时形成了自己的典型模式。深入探析这些模式,我们会发现城乡二元结构对统筹发展造成了诸多障碍。比如农地承包经营权性质模糊、征用补偿费过低、相关中介组织和社会保障缺位等。加快农地流转,需要采取积极措施,比如强化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合理评定被征土地的使用价值、完善相关中介组织及社会保障体系、扶持失地农民就业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陈慧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财产属性、金融属性和人身属性三重属性。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按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健全农村土地资源的配置机制,具有前沿意义。本文从法律和实践的视角分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实状况和法律风险,从而对其在创新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由农村土地流转概况、相关问题和法律建议三部分组成。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战伟  
农村土地流转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目前,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取得了一定成效,如流转规模不断扩大、流转形式多样化、流转主体多元化、流转服务组织化等。但河南省土地流转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地流转率低、期限较短、范围较窄,土地流转行为、程序、合同不够规范,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应采取积极措施,确保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规范运行,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