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26)
- 2023(13834)
- 2022(11020)
- 2021(10383)
- 2020(8514)
- 2019(19078)
- 2018(19018)
- 2017(36598)
- 2016(19803)
- 2015(22085)
- 2014(22099)
- 2013(21242)
- 2012(19119)
- 2011(16990)
- 2010(16585)
- 2009(15121)
- 2008(14215)
- 2007(12481)
- 2006(10819)
- 2005(9250)
- 学科
- 济(81566)
- 经济(81476)
- 业(57060)
- 农(50741)
- 管理(48943)
- 企(35310)
- 企业(35310)
- 农业(33673)
- 方法(32051)
- 数学(28711)
- 数学方法(28321)
- 业经(23633)
- 中国(22389)
- 财(18597)
- 地方(18052)
- 制(16424)
- 学(16329)
- 发(14746)
- 体(13372)
- 农业经济(12620)
- 贸(12355)
- 贸易(12351)
- 易(12047)
- 土地(11948)
- 银(11882)
- 银行(11858)
- 发展(11808)
- 展(11791)
- 技术(11695)
- 策(11526)
- 机构
- 学院(268503)
- 大学(262012)
- 济(108565)
- 经济(106363)
- 管理(103725)
- 理学(90092)
- 理学院(89150)
- 研究(88541)
- 管理学(87368)
- 管理学院(86899)
- 中国(68586)
- 农(64399)
- 科学(55537)
- 京(53976)
- 农业(49397)
- 业大(47369)
- 财(47205)
- 中心(43864)
- 所(43467)
- 江(40466)
- 研究所(39826)
- 财经(37610)
- 范(35736)
- 师范(35342)
- 经(34435)
- 经济学(32609)
- 北京(32373)
- 院(31966)
- 州(31923)
- 农业大学(31114)
- 基金
- 项目(191211)
- 科学(151314)
- 研究(141697)
- 基金(138520)
- 家(120999)
- 国家(119921)
- 科学基金(103450)
- 社会(90608)
- 社会科(85407)
- 社会科学(85386)
- 省(77481)
- 基金项目(73886)
- 自然(65912)
- 自然科(64363)
- 自然科学(64346)
- 教育(64156)
- 划(63265)
- 自然科学基金(63149)
- 编号(58833)
- 资助(54459)
- 成果(45862)
- 重点(42871)
- 发(42539)
- 部(41970)
- 创(39864)
- 课题(39843)
- 国家社会(37841)
- 创新(37263)
- 科研(36667)
- 农(36462)
- 期刊
- 济(121553)
- 经济(121553)
- 研究(71711)
- 农(67952)
- 中国(57467)
- 农业(46174)
- 学报(44315)
- 科学(41078)
- 财(35448)
- 大学(34921)
- 管理(33695)
- 学学(33399)
- 教育(28120)
- 业经(27473)
- 融(25870)
- 金融(25870)
- 技术(24070)
- 业(21573)
- 问题(17978)
- 财经(17623)
- 经济研究(16782)
- 版(16122)
- 农村(15272)
- 村(15272)
- 农业经济(15180)
- 经(15107)
- 资源(14122)
- 世界(13323)
- 业大(12906)
- 经济问题(12869)
共检索到391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晋洪涛 史清华
本文基于河南24县494个样本农户的研究证实农民确实存在着农地权属认知的"非集体化"倾向。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农户对"集体"概念的理解偏差、农村地区法律普及工作的滞后、农地产权法律规定的模糊以及土地管理工作的强烈国家意志是"非集体化"认知的根源。农民这种看似错误、实则理性的认知将会影响到农村土地管理和利用的各方面,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史清华 卓建伟
农村土地权属问题看似一个显问题,实质不然。尽管学术界对这一问题未予以高度关注,但确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从调查结果看,样本农民对农村土地权属的认同以"国家所有"为主。这一结果固然与样本的本身阅历肤浅有关,但进一步的调查发现,样本农民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是高度关注的,他们的"明知故犯"式的矛盾选择是有其特定原因的,也是符合理性行为准则的。农村土地权属法律界定的模糊化与实践操作的国家意志化是导致样本农民做出这一"明知故犯"结果的根本动因。由此可以看出,在对待农民问题上,国家的法律规定固然重要,实践操作更重要。一个不把农民土地所有权益放在相应位置的管理制度,是不会得到农民认可的,由抗争引发的农地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昱东 吴次芳
从分析我国当前土地整理及其权属调整立法与运行机制的现状入手,分别就农村土地整理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调整、农村宅基地权属的调整以及整理后新增土地的发展权配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完善土地整理立法、健全土地权属调整运行机制以及注重土地权属调整中农民权益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村土地整理 土地权属调整 农民权益保护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卢敏 左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彩鹏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权属(本文指所有权和使用权)纠纷成为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农村土地权属纠纷成因复杂,涉及面广,解决难度也大。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自治、法治、德治(以下简称"三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为此,笔者尝试构建 "三治"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旨在解决好农村土地权属纠纷问题,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毓富
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的重大课题。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关键是土地问题,制定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法,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土地增值利益分配,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同享社会保障,促进解决"3个1亿人"农转城并推动新型城镇化。
关键词:
规制 土地流转 保障 土地权益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虹
农村土地流转涉及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宅基地使用权、以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农民土地权益问题,现有法律对上述问题的规定存在缺陷和空白。因此,需要完善法律、健全制度、创新机制,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不受侵害。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蔡卫华
问题:城市建成区内,绝大部分土地都已被征收,且村民已成建制转为居民,剩余的少量居民自用宅基地,其权属性质如何确定?解答:城市建成区内,剩余少量居民自用的宅基地,只要没有依法履行征收手续,则土地权属性质不变,仍属于集体土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于丽娜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而制约该项工作进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土地权属争议问题。一、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存在的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斌 刘超勇
《农村人民公社会工作条例》是确定土地权属的重要依据之一刘斌,刘超勇一、案例:原告:××市×××乡×××行政村××市××镇×××行政村被告:××地区行政公署第三人:××县××镇人民政府1992年1月15日和2月12日,原告村干部到地区土管局上访,反映第...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传新
山东省肥城市充分考虑社区的集聚带动效应和发展前景,充分利用城区优势和产业优势,使社区规划、产业布局与全市发展的大环境紧密结合,努力打造资源配置合理、生活环境舒适、生产环境便利的新型农村社区。但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土地权属调整会面临一些新问题。新型农村社区土地权属管理现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姜广辉 陈军伟 孟媛
地震之后,江河易形,人事变迁,城市、田地、林地和农村宅基地等都需要重新清理、界定和分配。为尽快恢复灾区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应重视因土地毁损引致的土地权属调整问题,这也是灾后重建过程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关于因自然灾害损毁引起的土地使用权变更问题,当前法律有着诸多规定,其中对宅基地、农业承包地等法律的规定相对是明确的。比如,物权法规定:"宅基地因自然灾害等原因灭失的,宅基地使用权消灭","对失去宅基地的村民,应当重新分配宅基地以及因自然灾害严重毁损承包地等特殊情形,需要适当调整承包的耕地和草地的,应当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规定办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玉瑶
为响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土地改革政策,面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中成员权的保护问题,从农民相关权益受损现状、原因着手分析,为切实保护农民权益,完善权利保护救济机制,做出相关提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珂 周荣伟 王春平 吴德富 李国栋
集体林地流转应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分析了农民林地流转中所涉及的相关权益;指出当前农民林地流转中存在着选择权受到限制和收益权遭受侵害的表现;从林权制度存在缺陷等5个方面分析农民林地流转权益遭受侵害的原因,从完善林业产权制度及林地流转制度等方面提出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潘光辉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土地利用问题的核心可以归结到农民土地权利的赋权与保护。对土地资源特性和农民行为特性的分析表明,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同时,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也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 土地权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