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02)
- 2023(10414)
- 2022(8900)
- 2021(8342)
- 2020(7159)
- 2019(16756)
- 2018(16531)
- 2017(32653)
- 2016(17885)
- 2015(20087)
- 2014(20235)
- 2013(20430)
- 2012(19147)
- 2011(17227)
- 2010(17413)
- 2009(16369)
- 2008(16393)
- 2007(15058)
- 2006(13208)
- 2005(11622)
- 学科
- 济(82165)
- 经济(82077)
- 业(53900)
- 农(50672)
- 管理(43637)
- 农业(33523)
- 方法(33212)
- 企(32121)
- 企业(32121)
- 数学(30048)
- 数学方法(29790)
- 财(21360)
- 业经(20814)
- 中国(18352)
- 地方(17865)
- 学(15431)
- 制(15311)
- 贸(13325)
- 贸易(13323)
- 易(12925)
- 发(12818)
- 农业经济(12539)
- 土地(12476)
- 务(11790)
- 财务(11768)
- 财务管理(11736)
- 收入(11159)
- 企业财务(11098)
- 银(10637)
- 银行(10616)
- 机构
- 学院(257306)
- 大学(253325)
- 济(107904)
- 经济(105503)
- 管理(99303)
- 研究(85620)
- 理学(85155)
- 理学院(84230)
- 管理学(82879)
- 管理学院(82408)
- 中国(67842)
- 农(63339)
- 京(53484)
- 科学(52603)
- 农业(48615)
- 财(48341)
- 业大(44925)
- 所(43930)
- 中心(41973)
- 江(40626)
- 研究所(39520)
- 财经(37911)
- 经(34273)
- 范(33432)
- 师范(33170)
- 北京(33025)
- 经济学(31960)
- 州(31753)
- 农业大学(30383)
- 院(29911)
- 基金
- 项目(168116)
- 科学(131145)
- 研究(124530)
- 基金(120773)
- 家(104453)
- 国家(103436)
- 科学基金(88102)
- 社会(78557)
- 社会科(73939)
- 社会科学(73910)
- 省(67300)
- 基金项目(65305)
- 自然(55958)
- 教育(55372)
- 划(55261)
- 自然科(54522)
- 自然科学(54507)
- 自然科学基金(53527)
- 编号(52819)
- 资助(48243)
- 成果(41708)
- 部(37630)
- 发(37206)
- 重点(36874)
- 农(35473)
- 课题(35173)
- 创(34209)
- 科研(32295)
- 创新(31943)
- 国家社会(31935)
- 期刊
- 济(128068)
- 经济(128068)
- 研究(72487)
- 农(66663)
- 中国(53270)
- 农业(45182)
- 学报(40050)
- 财(38321)
- 科学(38245)
- 大学(30801)
- 管理(29289)
- 学学(29285)
- 业经(26899)
- 融(25936)
- 金融(25936)
- 技术(21775)
- 教育(21680)
- 业(21631)
- 问题(18875)
- 财经(18117)
- 经济研究(17255)
- 经(15477)
- 版(15272)
- 农业经济(15240)
- 农村(15211)
- 村(15211)
- 资源(14074)
- 技术经济(13839)
- 世界(13593)
- 经济问题(12930)
共检索到386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九兴 杨钢桥 汪文雄
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是中国应对经济发展的土地资源瓶颈约束,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推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文章界定了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私人投资的两种模式,首先从土地投入、资本投入以及综合考虑两种要素投入三个视角给出了土地整理项目收益分配的理论表达,研究表明,相对于单一以各村节余建设用地指标或对项目的投资贡献作为收益分配的依据,综合考虑两种要素投入的分配结果较好地体现了公平和效率原则。重点分析了两村合作基于土地投入、资本投入和收益均分博弈三种模式的投资分担均衡,研究得到博弈的两个纯策略纳什均衡和一个混合策略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玉东 郝晋珉 杨立 王丽敏 郭德吉 贾智海 武秀梅
土地整治是对低效、空闲和不合理利用的土地进行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是各类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活动的统称,其实质内容之一是从空间上对土地利用进行优化布局。农村居民点用地是我国进行土地整治的重要区域,对于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整治进行分类研究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土地整治的前提和基础工作。曲周县位于黄淮海平原的中部,黄淮海平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农村人口的集聚地,对于其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整治分类进行研究,对于实现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论文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从发展基础、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选取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的评价指标,利用量化后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维佳 彭丽娜 陈美球 赖华榕
该文通过对石城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情况的实地调查,对非政府组织在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中运行前后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在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泛地调动农民参与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与村委会形成良好的协作,是新农村建设中的有力助推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青
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经过多年实践,在补充耕地、提高土地产能、优化用地结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一些地方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为平台、以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为主要对象开展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更是在改善农村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统筹发展方面打开了新局面。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亚锋 仇阳东
农村居民点整治是新一轮土地整治专项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而如何更合理地测算省级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往往被现有研究所忽视。本文采取抽样及不同整治模式不同潜力测算方法的研究思路,设计了省级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的流程及方法:根据地形及经济条件,划分不同的整治类型区,并选取样点县(市、区);构建农村居民点综合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以确定居民点整治类型;针对农村居民点不同整治类型,分别构建其潜力测算方法,并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土地闲置率法进行改进;利用测算出的样点县(市、区)的出地率均值,外推测算同类型区其他县(市、区)的潜力。并以广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预计到2020年,广西全区通过农村居民点整治可释...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骥 刁承泰
为了更好地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护土地资源,使人地关系更加协调发展,需要对居民点规模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本文以重庆市永川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预测为实例,通过模型分析的方法对区域人口、城镇化率等用地要素进行分析并预测未来农村人口的数量。结合对农村人均居住用地面积的探讨最终得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总体规模。研究显示,重庆市永川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偏大,在用地规划中需对农居点用地规模进行大幅削减以完善用地结构。对预测过程的讨论与结果的检验,试图构建区县一级土地规划中农村居民点用地预测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人口预测 土地规划 永川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邓宣凯 刘艳芳 孔雪松 朱俭凯
为了合理测算省级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提出了一种在协同视角下,把农村居民点整治项目和农用地整治项目相结合的测算方法。以湖北省为例,计算其农村居民点整治的现实潜力。测算结果明显小于传统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结果,并能充分体现农村居民点斑块规模、地形等重要因素对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影响,说明该方法具有合理性。研究认为运用该方法能充分运用图件等精确资料,测算结果更贴近实际,在省级及以上区域尺度简便易操作,因此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燕 叶艳妹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近几年兴起的土地集约利用工程。本文根据全国各地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实践经验 ,在界定了村庄类型 ,分析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从资金筹集、组织领导、具体操作等方面总结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模式 ,并对不同农村地区适宜的不同模式进行了初步归类。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用地整理 模式 类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若曦 冯长春 刘效龙
本文从"节约集约用地内涵"出发,建立了农村居民点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13.0和stata9.0软件,采用相关系数检验、逐步回归,并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每个指标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影响程度,从而更全面地把握和揭示农村居民点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娟锋 刘洪玉 虞晓芬
研究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方向。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归类分析法和GIS方法。研究结果:(1)最新数据表明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总计有3803个行政村,总用地面积1141 km2,空间特征差异显著;(2)依照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范围边界和规划控制范围边界,可以将居民点区分为圈内居民点、环内居民点和环外居民点;(3)三类农村居民点存在显著的不同特点,整理方向不同。研究结论: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偏大,需要按照农村居民点的区位分布与特征采取差异化的整理模式,提升北京市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效率。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理 特征 北京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倪琳 宋安安 郑艳东 张长春
[目的]当前的村庄整治实际工作中,特别对于山区生态较脆弱的区域,在进行农村居民点整治前需考虑区域生态条件,统筹好村庄整治工作和生态之间的关系,促进农村居民点整治工作有序推进,使村庄向着生态友好型发展。[方法]文章选择太行山区的河北省涞源县为研究区域,首先以生态服务性和生态脆弱性为出发点,综合评价县域生态重要性,以此评价结果作为基础来约束未来农村居民点整治的生态安全性,然后以改善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和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为原则,对285个行政村的整治潜能进行评价,最后将整治潜能评价结果落在生态重要性分区图上,运用互斥矩阵模型,将农村居民点合并为重点发展区、积极发展区、转型发展区、限制发展区4种整治区域,并针对不同整治类型区提出不同的整治模式及发展方向。[结果]涞源县农村居民点分布在重点发展区的面积为1 565.52hm~2,积极发展区面积为1 648.92hm~2,转型发展区面积为619.32hm~2,限制发展区面积为550.84hm~2。[结论]这不仅有利于山区农村居民点的资源优化整合,同时在居民点整治活动时空安排及区域生态保护方面也有积极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艺 李新举
"整村搬迁"、"迁村并点"和"旧村改造"都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本文对山东省泰安市实施的农村居民社区改造模式进行了实地调查,从区位特征、整治目标、驱动机制、资金筹集机制、生活成本等角度对三种模式分别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整村搬迁"模式比较适用于煤矿开发区和交通不便地区,同时需要综合考虑农村自然条件、耕作半径、产业结构、社区规模、区位优势、生态环境、乡村文化等,合理确定新村位置。"迁村并点"模式比较适用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对农民的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农民生活保障方面仍然需要完善。"旧村改造"模式比较适用于居民点比较分散,小农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关键词:
农村居民社区整治 模式 对比研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凌义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人口聚居的主要场所,一般可分为农村集镇、中心村和基层村,即建制镇以下居民点。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居民点存在布局散、用地乱、利用效率低下、外扩侵占耕地等问题。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是提高用地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优化乡村空间,进而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的综合途径。近年我国许多地区开展了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工作,如浙江嘉兴的"两分两换"、重庆的"地票模式"、江苏的"万顷良田工程"、山东德州等地的"合村并居"、河北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葛雄灿,张三庆
通过对柯城区农居点的调查,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分析,最后提出通过编制村镇建设规划,加强农居点用地动态管理,建立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资金保障机制,以及通过健全农居点用地法规等手段来解决农居点的散、小、多、脏、乱、差等现实问题。
关键词:
柯城区 农居点 宅基地 调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香合 韩芳
农村居民点土地的低效利用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城乡统筹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乃至国家粮食安全。科学分析集约用地模式的内涵,在对城市及农村集约用地模式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差异,进行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模式的设计,从而为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的实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提供详细、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集约化模式 土地集约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