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19)
2023(12881)
2022(10836)
2021(10284)
2020(8555)
2019(20157)
2018(20086)
2017(38157)
2016(20699)
2015(23416)
2014(23687)
2013(23362)
2012(21519)
2011(19617)
2010(20095)
2009(18839)
2008(18882)
2007(17656)
2006(15308)
2005(13602)
作者
(60447)
(51096)
(50561)
(48135)
(31876)
(24561)
(22963)
(19893)
(18994)
(18243)
(17253)
(17241)
(16162)
(15907)
(15699)
(15657)
(15484)
(14781)
(14651)
(14639)
(12682)
(12600)
(12408)
(11795)
(11560)
(11512)
(11456)
(11184)
(10354)
(10315)
学科
(90482)
经济(90409)
(68447)
管理(58753)
(50921)
(47284)
企业(47284)
方法(39224)
数学(34820)
数学方法(34199)
农业(33688)
业经(24491)
中国(22702)
技术(19936)
(19743)
地方(18179)
(17948)
(17475)
(15026)
贸易(15015)
(14600)
理论(14400)
(13694)
(13305)
银行(13280)
(13058)
(12621)
农业经济(12552)
技术管理(12533)
(11972)
机构
学院(302287)
大学(295522)
(121359)
管理(118808)
经济(118617)
理学(102393)
理学院(101326)
管理学(99325)
管理学院(98775)
研究(96100)
中国(76108)
(67190)
(62260)
科学(60407)
(53403)
农业(51621)
业大(50760)
(48984)
(48339)
中心(47270)
研究所(44128)
财经(41969)
(39052)
师范(38694)
北京(38686)
(38227)
(37885)
经济学(35469)
经济管理(33883)
(33706)
基金
项目(196818)
科学(154758)
研究(146492)
基金(139930)
(121134)
国家(120002)
科学基金(103367)
社会(91349)
社会科(86163)
社会科学(86137)
(81312)
基金项目(74250)
教育(67658)
(66208)
自然(66193)
自然科(64638)
自然科学(64624)
自然科学基金(63457)
编号(62337)
资助(56569)
成果(49549)
(45374)
重点(43918)
(43468)
(42934)
课题(42830)
创新(41628)
科研(37304)
(36857)
国家社会(36818)
期刊
(140491)
经济(140491)
研究(83343)
(69548)
中国(66984)
农业(47066)
学报(45581)
科学(44270)
(41650)
管理(40507)
大学(35328)
教育(35011)
学学(33335)
业经(30023)
技术(30007)
(28326)
金融(28326)
(23478)
财经(19772)
经济研究(19645)
问题(19405)
技术经济(17298)
(17220)
(16947)
统计(16124)
科技(16044)
(15614)
农村(15493)
(15493)
农业经济(15327)
共检索到451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姚艳  高世昌  
现阶段,农村土地整治作为改变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权属关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有效方式,已成为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平台。其主要作用是:第一,实现农田集中连片,农民集中居住,产业集中布局,打破小农经济束缚释放剩余劳动力,实现生产要素的集聚规模效应。第二,通过科学规划、集中整治,改善城乡土地利用格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第三,通过增减挂钩等方式,破解城镇发展对土地的刚性需要与耕地保护硬性约束的矛盾,利用土地增值收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农民社会保障、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形成城乡互动局面。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邱峰  
土地流转信托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次新尝试,对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三农"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意义。继中信信托拉开商业信托公司参与土地流转的序幕后,土地流转信托不断掀起热潮,在破解农村土地流转诸多难题的同时,也日益暴露出其深刻的内在矛盾,其中涉及到盈利、风险、法律等诸多问题。土地流转信托虽好,但相应政策措施必须跟进,以保证这一模式持续良性推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彦随  朱琳  李玉恒  
农村土地整治是适时补充耕地、盘活存量土地、优化城乡用地、强化集约用地和提升土地产能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中国城乡发展转型进程中出现的农村空心化加剧发展和农村居民点用地"不减反增"等突出问题,分析了科学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的战略目标与现实意义,阐释了农村土地整治中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农村土地"三整合"、农村空心化"生命周期"、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等相关的基础理论,深入探讨了农村土地整治的区域差异性模式、城乡一体化模式、"一整三还"综合模式、统筹协同决策模式及其创新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莫秀蓉  蒋永穆  
现行农村合作医疗是中央、地方政府和农户个人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农民自愿参加的医疗互助共济组织,自建立以来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制度设计方式和原则上还有可改进的空间,鉴于此,文章提出了适度强制、分区类指导、以户参保、动态管理全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模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惠献波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现实中农户难以获得足额的贷款。其症结在于农村宅基地、房屋等财产不能正常流通,更不能抵押。因此,构建以宅基地融资为核心的农地金融制度,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目前制约农户贷款的抵押物问题,也能提高金融机构经营农户贷款的积极性。农村宅基地融资模式设计农村宅基地抵押货款担保证券——间接融资模式。在这里,金融机构是农村宅基地抵押贷款担保证券的发起人,该证券发行前提为金融机构向宅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昌国  
近年来,常德市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新机制,不断强化各级各部门责任落实,切实细化各地各项目精细管理,形成了"4422"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常德模式。即:政府推动、系统带动、部门联动、群众主动的"四动"组织领导模式;严格制度设计、过程管理、现场实施、行业监管的"四严"工程监管体制;坚守干部廉政和工程质量"两条红线",打造工程优良、干部优秀"双优"目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卫柏  柳钦  李中  
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规模经营,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对土地互换、出租、入股、股份合作、转包等土地流转模式创新进行剖析,既有成功的经验,也存在改变耕地用途、法律冲突、风险不确定、侵害农户利益、融资困境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法律规范、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建设、政策支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对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玉芳  荀文会  贾艳萍  
农村土地整治是依法在农村地区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目的是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用地布局。利用区位要素进行土地整治模式选择,从中心城区城镇密集发展区、东部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发展区、中部平原高效农业发展区和西部农牧综合发展区4类区域分别探讨了差别化的农村土地整治模式,并从坚持规划先行,坚持资源整合,坚持尊重民意3方面进行了土地整治策略探索。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谷树忠  王兴杰  鲁金萍  王亦宁  张新华  
农村土地流转是发生在我国农村的重要社会经济现象,既关系到土地供给的总体结构及其变化,也关系到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更关系到耕地保护与利用,从而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我国实行统一的、最严格的以保护耕地为基本出发点的土地管理制度,但各地由于在农村土地流转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不同,土地流转的形式和方式也不尽相同,形成了包括转包、互换、转让、出租、入股、置换、重组、兼并、股田等在内的土地流转模式。各种土地流转模式对耕地保护及粮食安全等方面均有其不同的效应。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流转需要不断创新,包括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制度创新,这种创新应以保护农民利益和保障粮食安全为基本宗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秀清  赵秀丽  
本文引入青木昌彦的制度博弈观,分析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博弈行为以及引致的制度变迁。进而得出,我国农村土地收益分配"兼顾公农"模式是在动态博弈中形成的,国家不仅要协调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关系,更要适时固化博弈结果。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许明军  杨子生  
我国西南边疆山区土地生态环境脆弱,耕地数量有限且质量较差。云南是西南地区典型的山区省份,其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土地利用不合理,农业产业化滞后,城乡土地开发利用缺乏统筹和协调,农村土地利用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急需通过开展科学的农村土地整治改变这一状况。为此,运用目标分析法,在阐明云南省农村土地整治作用和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运用典型模式探讨法,提炼出了适合农村因地制宜推广的5种具体模式——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农用地利用整治模式、生态经济模式、农业产业化模式和分区土地整治模式,并就各模式的含义、要求、作用和适用地区做出明确的阐述,以期对云南省正在进行的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有所裨益。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保根  杨雪锋  陈佳骊  
研究目的:总结浙江省嘉兴市农村土地整治的"两分两换"模式的经验,分析问题,完善改革措施,为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提供借鉴。研究方法:用制度分析方法并结合问卷调查、咨询访谈等实证方法对"两分两换"模式的利益关系、协调机制和政策实施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两分两换"模式是中国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整治的有效模式之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也面临现有模式不完善、财政压力大、基本农田调整等问题。研究结论:作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村土地整治重要措施,"两分两换"模式需采取科学规划、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等措施解决其面临的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頔   夏侃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优化用地布局和提高耕地生产效率的现实之需,是挖掘农村发展潜力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发展之要,也是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应用之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土地整治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归因,总结他国模式与经验,探讨中国解决之策:夯实产业之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把稳生态之舵,推进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补足资金之钙,赋能乡村振兴新动能;汇聚群众之力,加快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业松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下简称经营权)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流转模式进行流转有其经济上和实践当中的合理化基础,同时,经营权的流转也是推动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的需要,还是促使土地利用效率达到最优化的需求,有利于促进城镇化的进程。经营权流转对于促进农村土地规模的经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山东省莱西市经营权流转采用自愿、等价、规模化的原则,取得了流转成效,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通过对其模式的调查分析,了解实现经营权流转途径和制度方法,将有助于实现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村土地生产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业松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下简称经营权)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流转模式进行流转有其经济上和实践当中的合理化基础,同时,经营权的流转也是推动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的需要,还是促使土地利用效率达到最优化的需求,有利于促进城镇化的进程。经营权流转对于促进农村土地规模的经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山东省莱西市经营权流转采用自愿、等价、规模化的原则,取得了流转成效,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通过对其模式的调查分析,了解实现经营权流转途径和制度方法,将有助于实现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村土地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