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87)
- 2023(7054)
- 2022(5729)
- 2021(5419)
- 2020(4343)
- 2019(9385)
- 2018(9232)
- 2017(17265)
- 2016(9383)
- 2015(10171)
- 2014(9583)
- 2013(9520)
- 2012(8777)
- 2011(8098)
- 2010(8520)
- 2009(8180)
- 2008(8132)
- 2007(7625)
- 2006(7064)
- 2005(6315)
- 学科
- 农(48485)
- 济(41779)
- 经济(41738)
- 业(39219)
- 农业(32352)
- 管理(24782)
- 企(18696)
- 企业(18696)
- 业经(17019)
- 技术(12931)
- 农业经济(12354)
- 中国(11894)
- 土地(11154)
- 制(10703)
- 发(10529)
- 地方(10487)
- 村(9574)
- 农村(9557)
- 方法(9071)
- 发展(8688)
- 展(8674)
- 技术管理(8595)
- 学(8167)
- 体(7717)
- 数学(7695)
- 策(7664)
- 数学方法(7589)
- 财(7424)
- 银(7385)
- 银行(7379)
- 机构
- 学院(130791)
- 大学(124335)
- 济(56495)
- 经济(55352)
- 管理(52173)
- 研究(44475)
- 理学(44448)
- 农(44269)
- 理学院(44040)
- 管理学(43447)
- 管理学院(43206)
- 中国(37983)
- 农业(33093)
- 业大(26553)
- 京(26110)
- 科学(25797)
- 财(23680)
- 中心(23155)
- 江(22989)
- 所(21685)
- 农业大学(20302)
- 研究所(19200)
- 省(18288)
- 州(17710)
- 财经(17672)
- 范(17458)
- 经济管理(17456)
- 师范(17365)
- 发(16360)
- 经(15949)
- 基金
- 项目(84636)
- 科学(67768)
- 研究(67121)
- 基金(60532)
- 家(52014)
- 国家(51372)
- 科学基金(44531)
- 社会(44458)
- 社会科(41660)
- 社会科学(41650)
- 省(35913)
- 基金项目(32434)
- 编号(28928)
- 教育(28086)
- 划(27746)
- 农(26959)
- 自然(25778)
- 自然科(25153)
- 自然科学(25148)
- 自然科学基金(24681)
- 成果(22696)
- 资助(21737)
- 创(20696)
- 发(20440)
- 创新(19499)
- 课题(19191)
- 部(18625)
- 国家社会(18520)
- 重点(18296)
- 制(18264)
共检索到212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郧文聚 杨红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有序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要严格限定在试点范围内,周转指标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统一管理,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后节约的土地仍属农民集体所有,确保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确保复垦耕地质量,确保维护农民利益"。这给土地整治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孔雪松 王静 金志丰 佴玲莉
研究目的:面向乡村振兴的战略需求,分析当前农村土地整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农村土地整治转型和创新的思考,为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国土资源保障。研究方法:文献归纳法、理论分析法和图示法。研究结果:(1)传统农村土地整治存在"三不"倾向,即理论研究不足、空间逻辑不强与规划论证不力,由此带来了"三化"问题,即整治模式固化、复合功能弱化和人地关系泛化;(2)农村土地整治正面临由土地分散整治向空间统筹治理转型、由问题导向向目标导向转型和由以地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型;(3)新时期亟需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创新,积极倡导城乡统筹型土地整治、探索多功能导向型生产空间整治、推广人居环境改善型公共空间治理及聚焦绿色发展型生态空间治理。研究结论:乡村振兴为农村土地整治转型与创新提供了驱动力,农村土地整治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着力点。农村土地整治需兼具规划视角的城乡统筹性与设计视角的空间联动性,在重视土地生产功能提升的基础上,挖掘土地整治蕴含的社会功能与生态服务价值,实现乡村地域要素聚集、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农村 乡村振兴 转型升级 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殳 李佯恩
结合中央关于"生态文明"的相关精神,成都市经过近十年的土地综合整治实践,已逐步由单纯注重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和耕作便利转变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保护乡村景观等多重目标。从实践效果看,主要体现了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重建、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等方面特点。生态保护建设农房集中居住区。通过建设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使其更适合居民的生产与生活;通过改善和增设村庄内部公共设施,如绿地、街心花园、体育、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孟继民
对农村土地产权实行"国有民用"的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国有"就是把所谓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与城镇土地一样的国家所有,"民用"就是其归农民和其他民事主体长期使用。通过修改相关法律和建立土地流转、农民转移和城乡互动的良性机制,是实现土地"国有民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国有民用 “三农”问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梅雨霖
对农村土地投入问题的调查思考梅雨霖目前,我国农民在土地投入方面普遍存在下述问题:一是物质、劳动投入量显著缩减。据笔者在苏、浙、鄂、湘、皖、赣等省的抽样调查,近几年,每亩农家肥施用量不及1982年的五分之一,每亩投入劳动用工比1982年减少3个,集体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雅
201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颁布实施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通过土地整治,建设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补充2400万亩耕地。此规划将土地整治上升为国家战略,表明了土地整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何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陆正军 朱启蒙 刘伟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位于苏北平原腹地,地处运河与淮河交汇处,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全区下辖21个乡(镇)和1个经济开发区,土地总面积为1960855.5亩,人均耕地约1.22亩。随着近年来淮阴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任务更加艰巨。近年来,淮阴国土分局在淮安市国土资源局党委和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钟贤华 谢振峰
农村土地整治规划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何使其更好地惠及农民,是当前农村土地整治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重点。笔者结合基层工作实际,通过分析农村土地整治现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措施和建议。"民心工程"的"伤心处"当前农村土地整治还是一种低水平、单一的农田整治,存在规划起点低、设计理念滞后、实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秀艳
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综合运用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土地复垦开发整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万顷良田建设等政策平台,全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取得积极成效。全区组织实施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163个,累计投入开垦费4100万元,建设总规模3.1万亩,实现新增耕地1.8万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贺斐
为全面掌握各级各类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真实情况,国土资源部于2010年12月1日起升级原有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信息报备系统,推出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和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这次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升级不是简单的技术进步,而是土地整治项目信息备案制度质的变化:从单一的验收阶段升级到计划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农业厅联合调查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瑞玲
目前农村土地还没有真正流转起来,流转的形式主要是转包和出租,流转价格混乱,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有侵蚀农民和国家利益的现象,村委会在大面积土地的流转中还起重要的中介作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的转移是推动土地流转的重要因素。土地流转困难的原因在于缺乏完善的宏观管理机制和市场流转机制,从这两方面提出了创新土地流转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地流转 机制 土地价格 非农建设用地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宇德良 郑财贵 牛德利 张孝成 孙静
为切实增强农民在农村土地整治中的主体地位、完善农村土地整治制度、提升农村土地整治综合效益,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增强农民在农村土地整治中的主体性地位的必要性、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意愿及土地整治因农民主体性地位缺失而造成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强农民在农村土地整治中的主体性地位十分必要,为切实增强农民主体地位,应在完善农村土地整治管理办法、将农民集体纳入项目管理体系、加强农民参与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程序设计、加强对农村土地整治中农民权利实现的监管等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农民主体地位 必要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烨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并作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土地可持续利用、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措施得到高度重视。随着不同时期土地利用问题的变化,土地整治的目标和内涵也在不断完善。笔者通过对江苏省126个典型村的调研,总结分析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目前面临的问题土地产权不明确,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形
关键词: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村集体经济组织 江苏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