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13)
2023(8554)
2022(7010)
2021(6631)
2020(5242)
2019(11592)
2018(11344)
2017(21796)
2016(12050)
2015(13349)
2014(13433)
2013(13312)
2012(12602)
2011(11740)
2010(12019)
2009(11234)
2008(11208)
2007(10764)
2006(9784)
2005(8763)
作者
(35534)
(30903)
(30240)
(28407)
(18841)
(14929)
(13408)
(11884)
(11586)
(10826)
(10556)
(10303)
(9640)
(9626)
(9430)
(9138)
(9108)
(8873)
(8748)
(8563)
(7678)
(7648)
(7475)
(7052)
(7036)
(6946)
(6826)
(6617)
(6304)
(6179)
学科
(59234)
经济(59186)
(49838)
(40720)
农业(33286)
管理(27921)
(19827)
企业(19827)
业经(18570)
地方(18466)
方法(15376)
中国(15299)
数学(13081)
数学方法(12866)
农业经济(12763)
(12475)
(11627)
(11546)
土地(11408)
(10256)
发展(10044)
(10027)
(9988)
(9858)
农村(9837)
地方经济(8517)
收入(8512)
(8492)
(8459)
贸易(8453)
机构
学院(178182)
大学(171076)
(72355)
经济(70651)
管理(66733)
研究(63754)
理学(57003)
理学院(56326)
管理学(55270)
管理学院(54951)
(54057)
中国(50803)
农业(41090)
科学(40324)
(36949)
业大(34404)
(33154)
中心(30625)
研究所(29845)
(29713)
(29278)
(25376)
农业大学(25337)
师范(25184)
(24195)
(23216)
财经(22453)
北京(22401)
(22144)
科学院(21331)
基金
项目(115663)
科学(90820)
研究(86990)
基金(82024)
(72069)
国家(71305)
科学基金(60005)
社会(55518)
社会科(52004)
社会科学(51990)
(47473)
基金项目(43638)
(38649)
编号(37989)
教育(37521)
自然(36868)
自然科(35945)
自然科学(35933)
自然科学基金(35254)
资助(31644)
(31152)
成果(30091)
(28096)
重点(25990)
课题(25703)
(25181)
(23295)
发展(22988)
国家社会(22656)
(22629)
期刊
(96528)
经济(96528)
(61423)
研究(48883)
中国(45410)
农业(41655)
学报(29699)
科学(29625)
大学(23253)
业经(23063)
学学(22326)
管理(20925)
(20381)
(18873)
教育(18804)
(18525)
金融(18525)
农业经济(15247)
技术(15156)
农村(15007)
(15007)
问题(13713)
(12534)
资源(11765)
世界(10875)
经济研究(10848)
财经(10454)
经济问题(10294)
农村经济(9950)
业大(9816)
共检索到281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唐秀美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乡村人口持续外流导致农村劳动力缺乏、社会结构退化、地方市场萎缩、小微企业倒闭等现象,引发日益严重的"乡村病"问题,更是造成了城乡发展不平衡~([1])。中共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中央农村工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孟宪素  李晨  
2018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等要求,也指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土地整治的重点领域和方向。为更好地发挥新时代重大工程在有效落实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战略上的基础性作用,笔者认为亟须按照《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和《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等安排,组织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大工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强珺  
土地综合整治能够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体是指对农村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等进行整体治理,以拉近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打造和谐人地关系的同时,逐步优化农村生态空间,这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相匹配。土地综合整治是促进乡村振兴的主要载体之一,本文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提高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进行分析,归纳当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主要问题,参照国外成熟经验形成具有可实施性的改进对策,以期能够提高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效果,为乡村振兴带来推动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孔雪松  王静  金志丰  佴玲莉  
研究目的:面向乡村振兴的战略需求,分析当前农村土地整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农村土地整治转型和创新的思考,为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国土资源保障。研究方法:文献归纳法、理论分析法和图示法。研究结果:(1)传统农村土地整治存在"三不"倾向,即理论研究不足、空间逻辑不强与规划论证不力,由此带来了"三化"问题,即整治模式固化、复合功能弱化和人地关系泛化;(2)农村土地整治正面临由土地分散整治向空间统筹治理转型、由问题导向向目标导向转型和由以地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型;(3)新时期亟需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创新,积极倡导城乡统筹型土地整治、探索多功能导向型生产空间整治、推广人居环境改善型公共空间治理及聚焦绿色发展型生态空间治理。研究结论:乡村振兴为农村土地整治转型与创新提供了驱动力,农村土地整治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着力点。农村土地整治需兼具规划视角的城乡统筹性与设计视角的空间联动性,在重视土地生产功能提升的基础上,挖掘土地整治蕴含的社会功能与生态服务价值,实现乡村地域要素聚集、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振伟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完善农村土地制度需要解决的四个问题,一是农村集体土地征收问题,建立"公共利益"认定程序,明确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范围,建立科学的征地补偿机制,规范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程序;二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问题;三是完善宅基地管理使用制度问题;四是完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用地管理制度问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悦悦  李翠珍  周德  夏浩  
乡村振兴的实施使得农村土地利用与管理面临更多的挑战。应用利益相关者分析、博弈均衡分析和实证案例分析,探讨乡村振兴视域下土地利用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演变。研究结果显示:(1)1949年至今,农村地区土地利用利益相关者主体数量增加,博弈关系呈现复杂化、多样化和多向化;(2)乡村振兴时期主要有六种博弈关系,并探讨了案例村实施下山脱贫、发展乡村旅游、新型经营主体进驻、城市居民促进农村发展四种博弈决策过程;(3)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地区发展应关注基础设施配套、土地利用效率与生态环境协调、农户生计可持续性等问题。乡村振兴中应注重实现土地利用各利益相关者的最优均衡,降低各方风险,保护生态环境并寻求多方利益平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钱忠好  牟燕  
我国正处于城乡中国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持续变迁,农业和乡村发展面临的环境条件发生了实质性变化,本文重点探讨如何通过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以促进乡村振兴。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决定了我国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必须从乡村内部出发,寻找撬动实现乡村振兴的支点。要围绕"实权"与"流动"两个维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乡村振兴提供土地制度保障。"实权"是要将农地产权落到实处,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要明确农地各项产权权能的内含、外延,要把农地产权落实到具体的权利主体身上。"流动"是要在保证粮食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在土地利用空间规划的管控下,实现土地资源的自由市场流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坤秋  龙花楼  马历  张英男  
乡村发展现实困境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之间存在巨大鸿沟。论文总结了1949年以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乡村发展的演进态势与时代特征,基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功能体系,剖析了二者的互动机制,探讨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与典型模式,并进行了研究展望。结论如下:①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破解当前乡村发展困境、推进乡村振兴的突破口,本质是新时期为适应城乡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再调整,二者均具迫切性、交融性与攻坚性的时代特征。1949年以来农村土地制度与乡村发展总体耦合联动、互促互馈。②新时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具有多功能价值,通过补短板促进乡村重构与乡村多功能发展,发挥制度联动、城乡融合与经济转型的乘数效应,助推乡村振兴,并带动城乡地域系统功能优化。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沿整合要素、重组结构、优化功能的路径,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乡村地域功能演变与乡村振兴。④未来需发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制度联动作用,同时重视改革的政策性摩擦,深化乡村振兴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正反馈,并权衡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举措与乡村发展的适应性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蔡慧敏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九大报告创新性地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随后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了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制定了时间表、绘制了路线图。面临新形势、新变化,笔者将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新政加以梳理,为乡村振兴之路上,加快推动土地流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政策制度保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学英  邓瑞林  
随着江西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使江西农村由原本的人多地少变为人少地多,导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难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农村土地抛荒撂荒现象屡见不鲜。文章通过分析江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江西农村土地流转的建议: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系统,建立和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加快新型农民队伍建设步伐,满足土地流转所需资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世军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涉及农村生产以及农民生活的重要综合性工程。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不仅有利于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还能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分析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了实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解睿  何燕  樊晓璐  
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传统家庭农业向新型现代农业的转换,乡村振兴的载体是传统自然村庄向新型田园社区的转换,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传统农耕农民向新型现代农人的转换。随着这种转换,农业的生产方式发生改变,农民物质生活得到提高。但是乡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乡村人居环境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显现。文章分析了当前山西乡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乡村环境整治的对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裕瑞  曹丽哲  王鹏艳  常贵蒋  
21世纪以来,中国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仍较突出。特别是与乡村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居环境仍为乡村发展的短板。2018年初,国家出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以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本文解析了农村人居环境及其整治的概念与内涵,阐释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的相互作用机理,剖析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运行模式,梳理了整治成效的评价方法与结果,并展望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的重点领域。农村人居环境科学在过去十余年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基本理论、演化机理、质量评价、调控策略等方面有明显进展。但是,当前研究对于实践的指导性和支撑性仍存在明显不足,地方具体整治工作仍存在一些认识上或实践上的误区。面向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新时期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认识和实践方面要形成"八项共识"。在研究层面,应强化乡村地理学与工程技术科学、城乡规划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的交叉与融合,着力形成集理论研究、技术研发、机制剖析、成效评估、模式优化等于一体的系统性研究体系,可更好地支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乡村地域功能显化和价值提升,进而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武婷婷   裴丽  
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首先决定于农村区域的科学分类,可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交通便捷度、用地适宜度、经济基础力、人口规模度、区域基础设施承载度、产业规模度和资源环保度进行潜力预测,在区分村镇自身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路径策略。具体而言,依据村镇自身的资源禀赋、经济基础、人口规模和潜在发展实力,发展过程中可分别选择农业融合生产模式、小型农场模式、特色乡村模式和聚合创新模式四种不同类型,实现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未来为走好村镇差异化发展之路,加速乡村振兴战略完成,应在区分农村村镇类型基础上加速城乡融合,基于聚合创新使用视角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以集体经济模式创新为抓手、以多元合作机制为切入口盘活农村资源,实现合作共赢。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锡文  
中国农业发展新年论坛每年都会引起很大的反响,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2018年的新年年会。今年论坛的主题是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篇幅虽然不长,但是内容非常丰富、非常重要。我想借这个机会,就乡村振兴谈两点个人的认识,供大家参考。第一是为什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