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76)
- 2023(11360)
- 2022(9601)
- 2021(9154)
- 2020(7765)
- 2019(18325)
- 2018(18303)
- 2017(35223)
- 2016(19483)
- 2015(22376)
- 2014(22796)
- 2013(22731)
- 2012(20903)
- 2011(19138)
- 2010(19643)
- 2009(18484)
- 2008(18724)
- 2007(17170)
- 2006(15051)
- 2005(13492)
- 学科
- 济(87928)
- 经济(87838)
- 业(59540)
- 农(50894)
- 管理(50313)
- 方法(38877)
- 企(38317)
- 企业(38317)
- 数学(34829)
- 数学方法(34204)
- 农业(33634)
- 业经(22742)
- 中国(20823)
- 财(20432)
- 学(17816)
- 地方(17041)
- 制(16989)
- 贸(14825)
- 贸易(14818)
- 易(14407)
- 理论(13383)
- 发(13344)
- 农业经济(12544)
- 银(12277)
- 银行(12252)
- 土地(11943)
- 策(11937)
- 行(11621)
- 体(11469)
- 和(11281)
- 机构
- 学院(288001)
- 大学(281936)
- 济(115150)
- 经济(112516)
- 管理(110308)
- 理学(94642)
- 理学院(93619)
- 研究(93160)
- 管理学(91659)
- 管理学院(91139)
- 中国(74259)
- 农(67323)
- 京(59915)
- 科学(58899)
- 财(51870)
- 农业(51771)
- 业大(49500)
- 所(48624)
- 江(46112)
- 中心(45413)
- 研究所(43696)
- 财经(40572)
- 范(37570)
- 北京(37473)
- 师范(37219)
- 经(36601)
- 州(36250)
- 经济学(33878)
- 省(32394)
- 农业大学(32361)
- 基金
- 项目(184281)
- 科学(143207)
- 研究(135913)
- 基金(130857)
- 家(113616)
- 国家(112583)
- 科学基金(95750)
- 社会(83704)
- 社会科(78804)
- 社会科学(78776)
- 省(74695)
- 基金项目(68986)
- 教育(62913)
- 自然(61759)
- 划(61330)
- 自然科(60252)
- 自然科学(60238)
- 自然科学基金(59122)
- 编号(58740)
- 资助(54526)
- 成果(47166)
- 重点(41077)
- 部(40594)
- 发(40143)
- 课题(39947)
- 创(37680)
- 农(36782)
- 科研(35221)
- 创新(35140)
- 大学(34456)
- 期刊
- 济(135474)
- 经济(135474)
- 研究(79995)
- 农(69930)
- 中国(61899)
- 农业(47292)
- 学报(45574)
- 科学(42681)
- 财(40923)
- 管理(35469)
- 大学(35005)
- 学学(33069)
- 教育(31169)
- 业经(29056)
- 融(27586)
- 金融(27586)
- 技术(27359)
- 业(23051)
- 财经(19412)
- 问题(19038)
- 经济研究(18926)
- 版(17157)
- 经(16528)
- 统计(15879)
- 农村(15495)
- 村(15495)
- 技术经济(15488)
- 农业经济(15334)
- 资源(14270)
- 策(13974)
共检索到431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秀清 赵秀丽
本文引入青木昌彦的制度博弈观,分析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博弈行为以及引致的制度变迁。进而得出,我国农村土地收益分配"兼顾公农"模式是在动态博弈中形成的,国家不仅要协调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关系,更要适时固化博弈结果。
关键词:
土地收益 公私兼顾 博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红
当前,探索如何创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机制,推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建立,是理论界和业务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主要模式总体上看,主要有4种模式:广东顺德模式。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明确集体内部成员的收益分配,集体土地所有者出让、出租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所取得的土地收益纳入农村集体财产统一管理,其中50%以上存入银行专户,专款用于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九兴 杨钢桥 汪文雄
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是中国应对经济发展的土地资源瓶颈约束,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推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文章界定了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私人投资的两种模式,首先从土地投入、资本投入以及综合考虑两种要素投入三个视角给出了土地整理项目收益分配的理论表达,研究表明,相对于单一以各村节余建设用地指标或对项目的投资贡献作为收益分配的依据,综合考虑两种要素投入的分配结果较好地体现了公平和效率原则。重点分析了两村合作基于土地投入、资本投入和收益均分博弈三种模式的投资分担均衡,研究得到博弈的两个纯策略纳什均衡和一个混合策略纳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姚艳 高世昌
现阶段,农村土地整治作为改变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权属关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有效方式,已成为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平台。其主要作用是:第一,实现农田集中连片,农民集中居住,产业集中布局,打破小农经济束缚释放剩余劳动力,实现生产要素的集聚规模效应。第二,通过科学规划、集中整治,改善城乡土地利用格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第三,通过增减挂钩等方式,破解城镇发展对土地的刚性需要与耕地保护硬性约束的矛盾,利用土地增值收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农民社会保障、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形成城乡互动局面。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珊 徐元明
本文立足江苏省的土地征用和土地收益分配现实 ,指出目前存在“圈地”现象严重、征地补偿过低、失地农民未来生活无保障等问题 ,从政府、制度、城市建设三个层面探讨了问题产生的根源 ,并提出了提高土地补偿标准、建立失地农民保障体系、广开就业门路、健全法律体系等改革措施
关键词:
江苏省 土地征用 收益分配 失地农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军 郑循刚
[目的]以公私兼顾、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为目标,提出基于使用权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改革思路。[方法]通过理论联系实际,首先分析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逻辑基础,包括:公平的逻辑基础——土地增值收益来源,以及效率的逻辑基础——明晰的产权制度;然后以现有土地产权结构和实践经验为基础,完成新型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改革思路的提炼。[结果]在现有产权制度框架下,提炼了一个基于使用权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改革思路与模式框架,并借鉴现阶段各地区的改革实践经验,探讨了未来可实现的具体模式与改革方向,最后提出了基于使用权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制度保障。[结论]基于使用权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模式更好地发挥了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规避了现有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模式的诸多弊端,较好地实现了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利蕊
当前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公,其主要原因包括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过低、利益主体分配比例不合理、对失地农民的安置方式不合理、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监督缺失等。基于此,建议遵循公平、效率、按贡献分配等原则,分别从提高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确保农民共享增值收益、加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监督、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构建政府行为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方面来不断完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促使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
关键词:
农村土地增值 征地补偿 收益分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文彦 巫文强
土地出让收益分配是长期困扰我国农村城市化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土地收益分配权利纠纷的根源、起因、实质和相关规制的缺失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解决农民土地出让收益分配问题的关键在于做好分配权确认、构建考虑土地依赖系数的农村土地收益分配模型以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分配形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龙海 任冬炎
随着征收农民集体土地行为的大量出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需要对这些收益进行分配,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缺失和我国农村问题所固有的复杂性,分配纠纷得不到很好地处理。在建设法治、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解决该问题势在必行。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宏力 李宏盼
[目的]通过揭示三权分置影响农村土地收益分配的具体机理,可为三权分置政策的深入实施与丰富完善提供有效思路。[方法]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和政策文本分析法。[结果]三权分置有效推动土地流转之后,由于规模经济实现经营者收益增加;直接增加承包者流转收益并由于非农就业增加实现承包者工资收益增加;由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现集体所有权收益增加;由于宅基地入市实现集体与农民收益增加。三权分置保障土地收益权益的机理为:强化土地征用补偿权益保障实现所有者、承包者与经营者财产性收益增加;强化土地、房屋抵押担保权益保障实现承包者与经营者财产性收益增加;强化土地经营权益保障实现经营者转移收益增加。三权分置可能带来的风险传导机理是:可能导致地权人格化进一步侵犯所有权收益,以及宅基地入市可能导致农民收益分配不均。[结论]基于土地收益权视角,应加快确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土地流转;完善土地立法,提供法律保障;重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落实集体土地收益权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邱峰
土地流转信托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次新尝试,对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三农"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意义。继中信信托拉开商业信托公司参与土地流转的序幕后,土地流转信托不断掀起热潮,在破解农村土地流转诸多难题的同时,也日益暴露出其深刻的内在矛盾,其中涉及到盈利、风险、法律等诸多问题。土地流转信托虽好,但相应政策措施必须跟进,以保证这一模式持续良性推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元胜 胡岳岷
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事关执政基础的稳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构建合理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重视并保护农民权益,让农民分享更多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然而,现行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仅缺乏共享性、还缺乏可持续性、更缺乏精准性,导致农民的土地权益被损害。为此,需要在农民、集体和国家之间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总量,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收益,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根本性变革和构建农民跨期发展导向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增值收益分配 农民权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元胜;胡岳岷
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事关执政基础的稳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久安。构建合理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重视并保护农民权益益,让农民分享更多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然而,现行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仅缺乏共享性、还缺乏可持续性乏可持续性、更缺乏精准性,导致农民的土地权益被损害。为此,需要在农民、集体和国家之间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总量配土地增值收益总量,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收益,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根本性变革和构建农民跨期发展导向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地管理制度根本性变革和构建农民跨期发展导向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关键词:
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农民权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元胜 胡岳岷
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事关执政基础的稳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构建合理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重视并保护农民权益,让农民分享更多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然而,现行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仅缺乏共享性、还缺乏可持续性、更缺乏精准性,导致农民的土地权益被损害。为此,需要在农民、集体和国家之间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总量,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收益,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根本性变革和构建农民跨期发展导向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增值收益分配 农民权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元胜;胡岳岷
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事关执政基础的稳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久安。构建合理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重视并保护农民权益益,让农民分享更多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然而,现行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仅缺乏共享性、还缺乏可持续性乏可持续性、更缺乏精准性,导致农民的土地权益被损害。为此,需要在农民、集体和国家之间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总量配土地增值收益总量,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收益,积
关键词:
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农民权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