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00)
- 2023(11050)
- 2022(9235)
- 2021(8648)
- 2020(7129)
- 2019(16073)
- 2018(15748)
- 2017(29819)
- 2016(16559)
- 2015(18404)
- 2014(18276)
- 2013(18051)
- 2012(16789)
- 2011(15369)
- 2010(15825)
- 2009(14948)
- 2008(15177)
- 2007(13663)
- 2006(12401)
- 2005(11203)
- 学科
- 济(71425)
- 经济(71325)
- 业(53401)
- 农(50116)
- 管理(45955)
- 农业(33341)
- 企(31977)
- 企业(31977)
- 方法(24682)
- 业经(21952)
- 数学(21550)
- 数学方法(21250)
- 制(18871)
- 中国(17784)
- 财(17638)
- 学(15856)
- 体(13718)
- 地方(13279)
- 发(12981)
- 农业经济(12561)
- 土地(11930)
- 银(11492)
- 银行(11461)
- 贸(11251)
- 贸易(11247)
- 策(11227)
- 行(11010)
- 易(10988)
- 融(10616)
- 金融(10613)
- 机构
- 学院(242464)
- 大学(240576)
- 济(100222)
- 经济(98168)
- 管理(90038)
- 研究(85355)
- 理学(77617)
- 理学院(76685)
- 管理学(75211)
- 管理学院(74772)
- 中国(66806)
- 农(63546)
- 科学(52647)
- 京(51097)
- 农业(48704)
- 财(46728)
- 业大(44143)
- 所(43998)
- 中心(39814)
- 研究所(39599)
- 江(38676)
- 财经(36012)
- 范(32755)
- 经(32688)
- 师范(32432)
- 北京(31258)
- 农业大学(30817)
- 经济学(29997)
- 院(29917)
- 州(29485)
- 基金
- 项目(162020)
- 科学(128210)
- 研究(118737)
- 基金(118612)
- 家(104325)
- 国家(103314)
- 科学基金(87850)
- 社会(77585)
- 社会科(73085)
- 社会科学(73063)
- 省(63936)
- 基金项目(63136)
- 自然(55596)
- 自然科(54242)
- 自然科学(54225)
- 教育(53615)
- 划(53383)
- 自然科学基金(53277)
- 编号(48046)
- 资助(46851)
- 成果(39447)
- 部(36960)
- 重点(36606)
- 制(35310)
- 发(35230)
- 农(34889)
- 创(33368)
- 课题(33250)
- 国家社会(32620)
- 创新(31265)
- 期刊
- 济(121177)
- 经济(121177)
- 研究(70774)
- 农(68039)
- 中国(56748)
- 农业(46028)
- 学报(42351)
- 科学(39730)
- 财(35549)
- 大学(33217)
- 学学(31721)
- 管理(29679)
- 融(25749)
- 金融(25749)
- 业经(24998)
- 教育(24582)
- 业(21275)
- 技术(18633)
- 财经(18068)
- 问题(16969)
- 版(15894)
- 经济研究(15823)
- 经(15452)
- 农村(15180)
- 村(15180)
- 农业经济(15058)
- 世界(13512)
- 资源(12943)
- 业大(12917)
- 经济问题(11807)
共检索到373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剑
我国农民朴素公平观包含生存第一、权责统一和多数人决等基本内涵。全国7县84村田野调查发现,农村土地承包法律与农民朴素公平观存有背离现象:"生不增,死不减"导致部分集体成员的生存无法保障;权责不统一,发包方与承包方的权利义务存在失衡现象;多数人决困局,即涉及土地承包事宜存在有事不能议、议而不能决、决而不能行的问题。在《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中:应尊重农民"生存第一"的要求,坚持土地均分原则并稳定农户承包权;坚持权责统一原则,实现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对等;赋予集体成员多数人决的正当性和可执行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祝之舟
新《农村土地承包法》在坚持集体土地所有权体制性品格的基础上,强调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的身份性,实现了土地经营权的流动性,对原《农村土地承包法》进行了系统性的修正,农地承包体系、流转体系和权利体系均得以重新构建。为了保障新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有效衔接以及新法的顺利实施,应尽快完善相关制度和规则。在新旧制度衔接方面,应妥善处理"四荒"土地经营权的登记换证问题,科学认定跨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效力,准确界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与土地经营权出租的关系。在新增制度实施方面,细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期自动延长的规则,认可依法登记的土地经营权的物权性质,统一承包地和"四荒"地经营权的抵押担保方式和规则。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宴
继续承包制度内涵着对土地集体所有制含义的重要表达,制度实施过程中无需做土地调整,也无需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永久化。新增家庭成员应该随着集体成员身份的取得而取得对家庭承包地的承包经营权,是继续承包的合法主体,对婚嫁女的继续承包有必要做特别的制度安排。只有以集体成员身份取得的承包地才适用继续承包制度,继续承包排除客体的后续承包规则不可忽视。继续承包具有无偿性,承包合同不应增加承包人的任何负担,合同签订可以采用示范合同文本。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重新设立应实行登记生效主义立法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梓
土地制度的发展变迁不可能孤立地进行,要受到当代中国农村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影响。农村土地调整既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熟立法例,又要兼顾中国土地承包经营的实践经验和本土资源;既要有所创新,又要立足于当今中国农村生产力水平及土地关系的现状。土地制度变迁的方向、速率和目标,都要受到我国目前农村社会转型进程的制约。在土地制度建设的方向选择上,应把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置于优先地位。
关键词:
农村 土地调整 方向选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平
农地"三权分置"视阈下,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和土地承包权的有效退出是缓解农村人地矛盾、促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两种不同思路。鉴于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尚未形成且功能有限,形塑承包地退出机制确有必要。土地承包权是兼具财产和身份要素并承载社会保障功能的复合型权利,由此决定承包地退出必须慎重对待。在立法体例上,应坚持土地承包权退出事由法定原则,同时厘定承包地收回"原则禁止与例外允许"二元模式,不允许当事人自由约定收回事由。在立法内容上,完善自愿交回和依法收回规则,承包地自愿交回在法权关系应表达为土地承包权的抛弃或转让,抛弃土地承包权须以丧失集体成员资格为前提,土地承包权转让给发包方以不超过剩余承包期限为原则,不影响农户成员资格和再承包权,应成为主要退出方式。"依法收回"可分为身份性收回和非身份性收回,身份性收回包括因户口迁移引起的收回和因承包方全家消亡绝户而收回,非身份性收回又分为因承包地灭失、承包地被征收而收回。为保障土地承包关系"大稳定、小调整"的格局,构建承包地退出制度的法定事由和程序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小映
总结过去30年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最大的成就在于逐步从政策和法律上认可并赋予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由此奠定了我国农业家庭经营的制度基础,确立了农业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回顾起来,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地制度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丁关良
土地承包经营权应是一种新型用益物权。目前 ,主要存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其内容欠缺物权法定、其效力欠缺物权法定、其变动缺乏物权公示法定、其法律规范具有债权法性质等问题。笔者认为 ,其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制度的目标模式 ,应该是依法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成为一种具有完全物权特质的新型用益物权。对此 ,本文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客体、内容、设立、变更、消灭等基本内容方面探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制度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物权制度缺陷 完善设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杰 于礼 赵丹丹
为了适应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法制化要求,解决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实施20多年后面临的新问题,从根本上实现“三农”问题的解决,保障农民权益,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文章从土地承包经营权入手,分析了土地承包立法面临的若干问题,提出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性质,以“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为立法原则,赋予农民真正有保障的土地权利等建议。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制度改革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史卫民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法》将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定位于行政仲裁,影响其独立性与公正性。"一裁两审"往往容易导致重复性劳动,造成诉讼资源的浪费。加之仲裁人员缺乏、执行难度较大、仲裁条件较差等问题,使得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工作的开展存在种种困难。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应贯彻依法独立仲裁、及时便民利民、节约高效、实地调查取证、坚持调解为主等原则,并从制度层面、组织层面、发展层面进行完善。
关键词:
农地承包纠纷 仲裁 原则 完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笑寒
中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度在制度设计上缺乏性别视角,在以户为单位的承包方式下,妇女土地权利取得的依附性和不稳定性较强,婚嫁妇女的土地权益更易遭受侵害。此外,重效率的政策倾向使妇女土地权益易被剥夺,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妇女权益也面临流失。因此,建议改革完善现行土地家庭承包制度,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土地立法程序,在土地确权登记时明确赋予妇女共有产权;同时,在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土地调整,积极推行土地股份合作等多种市场化流转方式,切实保护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立争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草原承包、集体林权等构成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深化改革的重点。应组建结构完善的土地银行专门从事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业务,采纳"抵押豁免规则"。统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机构,并以登记生效主义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变动的效力模式。草原承包制度的改革,应以生态化为基本理念,完善草原生态化补偿机制。集体林权的利益机制应采纳"均股均利"的方式,并从流转范围和主体等方面完善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则。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苏方元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纠纷仲裁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制度的修法思路。研究方法:逻辑分析和规范分析。研究结果:中国现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制度有着浓厚的行政化、诉讼化的色彩,单方启动、强制管辖、一裁非终局等特点也有悖仲裁法的基本原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的案件分流功能未能实现。研究结论: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制度首先应当明确该制度的法律属性,在此基础上实现去行政化和去诉讼化的改造,实现与民事诉讼的合理对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付顺 崔永亮
制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顺利流转的不仅仅是制度层面的原因,自然、经济、社会等一些非制度性因素也严重阻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进程。文章分析了这些非制度性因素的形成原因及作用机理,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 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袁铖
农业用地与集体建设用地实行的是不同的土地使用权制度,现在有必要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外延与内涵进行统一界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受制于相应的宏观经济环境,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丰富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内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改变家庭经营主体地位的发展倾向。确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城乡一体化进程协调发展的理念,确保家庭经营主体地位,加强农民土地权利保护是今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虹 许玲
我国现行法律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存在的一些缺陷,使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面临农地权属争议、土地流转不规范等问题。因此,应完善登记效力,明确农民集体成员资格的认定标准,制定《集体土地登记法》,实现农村土地的权利化和市场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