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77)
- 2023(9004)
- 2022(7664)
- 2021(7219)
- 2020(6092)
- 2019(14271)
- 2018(13916)
- 2017(27436)
- 2016(15066)
- 2015(16940)
- 2014(17016)
- 2013(17257)
- 2012(16280)
- 2011(14782)
- 2010(15071)
- 2009(14202)
- 2008(14349)
- 2007(13267)
- 2006(11633)
- 2005(10344)
- 学科
- 济(71284)
- 经济(71228)
- 农(50174)
- 业(47841)
- 管理(35304)
- 农业(33096)
- 方法(29237)
- 数学(26616)
- 数学方法(26434)
- 企(26335)
- 企业(26335)
- 业经(19378)
- 贸(17623)
- 贸易(17620)
- 易(17315)
- 财(17103)
- 中国(16458)
- 地方(14822)
- 制(13877)
- 学(13851)
- 出(12489)
- 农业经济(12457)
- 发(12076)
- 土地(11842)
- 体(9859)
- 村(9703)
- 策(9702)
- 农村(9683)
- 发展(9595)
- 展(9581)
- 机构
- 学院(222204)
- 大学(218201)
- 济(96025)
- 经济(94134)
- 管理(84832)
- 研究(74409)
- 理学(73172)
- 理学院(72421)
- 管理学(71272)
- 管理学院(70898)
- 农(60207)
- 中国(59462)
- 农业(46249)
- 科学(45784)
- 京(45507)
- 财(41636)
- 业大(40595)
- 所(38509)
- 中心(36367)
- 江(34755)
- 研究所(34753)
- 财经(33013)
- 经(30044)
- 经济学(29374)
- 农业大学(28759)
- 范(28318)
- 师范(28087)
- 北京(27887)
- 经济学院(26937)
- 州(26816)
- 基金
- 项目(145564)
- 科学(113772)
- 研究(107814)
- 基金(105422)
- 家(91469)
- 国家(90602)
- 科学基金(76654)
- 社会(69335)
- 社会科(65335)
- 社会科学(65309)
- 省(58119)
- 基金项目(56582)
- 自然(47805)
- 划(47654)
- 教育(47540)
- 自然科(46592)
- 自然科学(46577)
- 自然科学基金(45748)
- 编号(45524)
- 资助(42154)
- 成果(36137)
- 农(34250)
- 部(33370)
- 发(32709)
- 重点(32244)
- 课题(29823)
- 创(29780)
- 国家社会(28737)
- 创新(27876)
- 科研(27862)
- 期刊
- 济(111105)
- 经济(111105)
- 农(64927)
- 研究(60801)
- 中国(46123)
- 农业(43982)
- 学报(36555)
- 科学(34017)
- 财(31910)
- 大学(28103)
- 学学(26920)
- 业经(25107)
- 管理(23416)
- 融(23012)
- 金融(23012)
- 业(20560)
- 教育(17243)
- 技术(17237)
- 问题(17021)
- 财经(15906)
- 农业经济(15084)
- 经济研究(15070)
- 农村(14911)
- 村(14911)
- 版(14063)
- 经(13613)
- 世界(13005)
- 贸(12083)
- 资源(12045)
- 经济问题(11899)
共检索到331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杜文骄 任大鹏
研究目的: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利主体与权利内容的对应关系,寻求农村土地承包权退出的学理依据,探讨建构退出机制的合理性。研究方法:对比不同区域农地承包权模式下的农地利用效率,发现当前制度安排的缺陷,并进行国内外相关制度比较,分析其借鉴价值;以法律漏洞解释的方法,分析承包权退出的法理。研究结果:当前以户为权利主体的土地承包权制度安排对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不利于解决人地矛盾问题,更存在着学理上的不正当性。研究结论:农村土地承包权应当以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权为基础,非农业经营群体应当退出农地承包经营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亚男 宋帅官
随着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和城镇化的不断加快,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退出机制具有了客观必要性。同时这种退出机制的完善也是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在确权基础上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并与户籍制度改革及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相结合,才能确保建立一套符合农村土地改革需要并保持良性发展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
关键词:
农村土地 承包经营权 退出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楚月
城镇化建设的迅速推进,导致农村土地的人地矛盾凸显,对于释放农地活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有所窒碍。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关注土地承包权的退出问题,旨在协调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突出的人地矛盾问题。在分析既有法规政策与改革试点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应当关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从立法、自愿有有偿三个维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承包权退出机制。
关键词:
土地承包权 自愿有偿 退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澳
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对土地的依附性逐渐降低,农民的退地需求逐步产生。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试点改革中,已初步探索出包括主体审查机制、补偿机制、服务机制、保障机制在内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机制。但仍存在法律支撑不足、补偿标准针对性不强、补偿金有限、集体经济组织财力不够、市场化运行缺乏及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应当在下一步改革中进行修法、明确补偿标准、加大补偿金供给、增强集体经济组织财力、完善保障机制等。
关键词:
承包经营权 有偿退出 机制构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强 宋洪远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出现新的变化,特别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属内涵由债权转化为物权后,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显得尤为紧要。尽管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基本前提已经具备,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面临诸多制度与现实约束,近年来一些试点地区从不同层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承包地退出可以有政策性退出、合作性退出和市场性退出等不同形式。国家、集体与个人在这三种退出形式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存在"强—中—弱"三重张力关系,也对集体与农户产权边界产生影响。同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不仅有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承包地退出 集体经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强 宋洪远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出现新的变化,特别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属内涵由债权转化为物权后,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显得尤为紧要。尽管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基本前提已经具备,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面临诸多制度与现实约束,近年来一些试点地区从不同层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承包地退出可以有政策性退出、合作性退出和市场性退出等不同形式。国家、集体与个人在这三种退出形式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存在"强—中—弱"三重张力关系,也对集体与农户产权边界产生影响。同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不仅有多种层次,还应遵循一个渐进式路径。现阶段,在制度与现实的双重约束下,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应重在机制探索,并需要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撑。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承包地退出 集体经济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曹务坤 叶红
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变动、身份权变动、权利转换及目的论等视角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换城市户籍"进行学理分析,得出了一个结论:一方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换城市户籍"不具有正当性,存在诸多法理障碍,也存在许多弊端,这些弊端势必影响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换城市户籍"不具有可能性。一言以蔽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换城市户籍"不具有必然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爱茹
新型城镇化加速了城乡人口流动,为放活农村土地资源,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权转让和退出机制依然是一项重要的现实课题。农村土地承包权有偿退出要有法可依,农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必须立足于现有法规政策,从法律的角度进行规范。自《民法典》施行以来,农村土地承包权自愿有偿退出被列入其中,这为政策落实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缺少农村土地承包权有偿退出的具体方案,更细致、可操作的法律规范指导不足,表现为需要明确界定主体及相关权限、优化退出补偿办法、落实补偿资金来源以及完善退出后的社会保障等问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牛海鹏 李聪聪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涉及重大利益关系调整和农村土地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绩效评估有利于反映退出政策的成效和不足,为退出模式的选择和优化提供理论借鉴。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提出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绩效概念,构建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绩效三棱柱评价模型,并运用综合指数法科学评价了内江市市中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换现金、换股份和换保障模式的单项绩效和综合绩效。结果表明:(1)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绩效三棱柱评价模型适用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绩效评价,其单项绩效和综合绩效能够反映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成效及不足;(2)不同退出模式的单项绩效水平和综合绩效水平具有显著的差异性,退出换现金模式除了基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视角的绩效值高于退出换股份模式外,其他视角(农户和农业经营组织)及综合绩效值均低于退出换股份模式,退出换保障模式绩效最差;(3)依据不同退出模式的绩效水平差异,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因地制宜地探寻理想的优化方案对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退出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钟涨宝 聂建亮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是现实需求、制度反思和政策考量的结果。在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中,明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本规定性是基础,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是关键,发展多种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方式是要求。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的路径选择是构建退出方、承退方和第三方的三方实践模式。
关键词:
农村土地 承包经营权 退出机制 三方实践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常伟 顾海英
在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既定政策下,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有偿退出,既是优化人地配置的要求,也是为具备离农条件农民提供土地权利价值实现通道的要求。当前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退出机制还不完善,导致引导有条件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改革相对滞缓。本文研究在分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有偿退出内涵的基础上,基于政府与市场角色厘定分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有偿退出机理,审视了试点地区的实践困境,进而提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的政策建议。研究认为,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有偿退出过程中,应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应通过承担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保障性补偿责任,消除市场失灵,并防范改革风险,进而通过政府与市场角色的厘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有偿退出的补偿机制、推进机制和退出土地的利用机制,构建符合理论和现实要求并具有可持续性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通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根成 蒋院强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制度是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律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搞好土地承包经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仍存在不足和缺陷,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退出制度 完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丁关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平
农地"三权分置"视阈下,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和土地承包权的有效退出是缓解农村人地矛盾、促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两种不同思路。鉴于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尚未形成且功能有限,形塑承包地退出机制确有必要。土地承包权是兼具财产和身份要素并承载社会保障功能的复合型权利,由此决定承包地退出必须慎重对待。在立法体例上,应坚持土地承包权退出事由法定原则,同时厘定承包地收回"原则禁止与例外允许"二元模式,不允许当事人自由约定收回事由。在立法内容上,完善自愿交回和依法收回规则,承包地自愿交回在法权关系应表达为土地承包权的抛弃或转让,抛弃土地承包权须以丧失集体成员资格为前提,土地承包权转让给发包方以不超过剩余承包期限为原则,不影响农户成员资格和再承包权,应成为主要退出方式。"依法收回"可分为身份性收回和非身份性收回,身份性收回包括因户口迁移引起的收回和因承包方全家消亡绝户而收回,非身份性收回又分为因承包地灭失、承包地被征收而收回。为保障土地承包关系"大稳定、小调整"的格局,构建承包地退出制度的法定事由和程序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曾福生 武昀寰
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制度改革,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环。近年来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改革在退地方式、资格确认、退地确权、资金来源等问题方面成效显著,但也存在过于强调产权明晰、退地方式缺乏层次及补偿标准不合理等问题。以后的改革应当以实现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为改革基准,尊重中国乡村的发展逻辑和客观实际,服务和服从乡村振兴大局。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退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