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43)
2023(7840)
2022(6378)
2021(6066)
2020(4636)
2019(10314)
2018(9977)
2017(19176)
2016(10493)
2015(11488)
2014(11089)
2013(11179)
2012(10384)
2011(9636)
2010(9657)
2009(9098)
2008(8931)
2007(8306)
2006(7642)
2005(6752)
作者
(31498)
(27488)
(26608)
(25313)
(16754)
(13163)
(11710)
(10478)
(10448)
(9495)
(9419)
(9071)
(8560)
(8540)
(8530)
(8165)
(8083)
(7995)
(7760)
(7690)
(7039)
(6750)
(6658)
(6486)
(6288)
(6079)
(6053)
(5873)
(5645)
(5602)
学科
(48996)
(46405)
经济(46361)
(37101)
农业(32712)
管理(21868)
业经(17141)
(16335)
企业(16335)
方法(12677)
农业经济(12438)
中国(11642)
土地(11441)
(11432)
数学(11116)
数学方法(10998)
(10863)
(10831)
地方(10439)
(9597)
农村(9578)
(9227)
发展(8957)
(8946)
(8753)
(8737)
建设(7432)
及其(7430)
收入(7249)
(7094)
机构
学院(151937)
大学(145528)
(61125)
经济(59854)
研究(55645)
管理(55292)
(55198)
理学(47519)
理学院(47025)
管理学(46170)
管理学院(45953)
中国(44984)
农业(42300)
科学(36086)
业大(33980)
(31502)
(29508)
中心(26735)
研究所(26711)
农业大学(26221)
(25172)
(25123)
(22083)
(20951)
(19594)
(19404)
财经(19395)
(19234)
师范(19138)
北京(19094)
基金
项目(102795)
科学(79695)
研究(75390)
基金(73036)
(65629)
国家(64897)
科学基金(53685)
社会(47669)
社会科(44534)
社会科学(44515)
(42511)
基金项目(38793)
(34940)
自然(34194)
自然科(33259)
自然科学(33247)
自然科学基金(32644)
编号(32226)
教育(32187)
(31673)
资助(28337)
成果(25218)
(24390)
重点(23216)
(22601)
课题(21788)
(21392)
(20943)
(19922)
创新(19914)
期刊
(80037)
经济(80037)
(62351)
农业(42288)
研究(40565)
中国(38941)
学报(30343)
科学(28081)
大学(23466)
学学(22787)
业经(21115)
(18887)
(17692)
(17645)
金融(17645)
管理(16057)
农业经济(14787)
农村(14406)
(14406)
教育(13515)
(11853)
问题(11791)
技术(11193)
业大(10808)
世界(9970)
农业大学(9740)
农村经济(9494)
资源(9273)
经济问题(9204)
财经(9135)
共检索到236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俊  
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后形成农村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的"三权分置"格局。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承包经营权中部分权能的流转,不等同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一种保留性流转,而非整体性流转;是一种物权性流转,而非债权性流转。现行法律框架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并非都是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可选路径,只有抵押、入股、信托等是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最佳选择。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后,经营权的受让主体必须具有农业生产经营能力,此时赋予集体成员优先权既无合理的价值考量基础,也无实质性意义。此外,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应当设置最低期限,但对最长期限、多次分离周期不应作出强制性规定。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白昌前  
农村土地是农民重要可支配财产,通过土地承包权抵押的方式可有效释放土地潜能,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目前,全国各地在不断地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实践模式,但要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推向全面实施阶段,还必须求证其制度上的合理性,即符合法律理论,符合政策意图,否则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必将因为遭遇法律与政策障碍而夭折。只有理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政策支撑和法律逻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才能得到可持续的法律保障,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常态化、市场化,拓宽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渠道。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力  郑志峰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承包权与经营权再分离是对农地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初次分离的续造,目的就是要破除初次分离下"农地农民用"和"均田承包"的制度局限,为非农身份主体携带资本进入农业生产提供渠道,满足当前阶层分化背景下农民生存与发展多层次需求,变"农地农民用"为"农地全民用"、"均田承包"为"规模经营",进一步解放"人"和"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再分离后,在宏观层面,需妥当处理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的功能定位,避免"经营权一权独大、符号化所有权、虚化承包权",遏制工商资本兼并农地和改变农地用途的冲动;在微观层面,要合理厘定再分离后承包权与经营权的权能与性质,平衡两权分离后归属不同主体时的利益冲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志峰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承包权与经营权再分离是对农地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初次分离的续造,目的就是要破除初次分离下“农地农民用”和“均田承包”的制度局限,为非农身份主体携带资本进入农业生产提供渠道,满足当前阶层分化背景下农民生存与发展不层次需求,变“农地农民用”为“农地全民用”、“均田承包”为“规模经营”,进一步解放“人”和“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再分离后,在宏观层面,需妥当处理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的功能定位,避免“经营权一权独大、符号化所有权、虚化承包权”,遏制工商资本兼并农地和改变农地用途的冲动。在微观层面,则要合理厘定再分离后承包权与经营权的权能与性质,平衡两权分离后归属不同主体时的利益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长虹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在农村赖以生活的基础,但随着我国农村农业不断发展,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很难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阻碍了集约化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推广。因而,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实施农村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成为当前农村土地改革问题核心,当务之急需要厘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化的现实诱因,进而有效选择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艳  马智民  朱良元  
研究目的:基于《物权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改造的讨论,旨在改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立法的完整性和合理性。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一种特殊的用益物权,应当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明确承包地被征收的"公共利益"需要和细化征地补偿标准。研究结论:要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存在的问题、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就要切实改进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建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鹏  
我国自2002年起通过立法形式确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近年来流转面积越来越大,但流转方式还比较传统。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合理与否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实践中之所以会出现土地流转实际价格要低于理论价格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土地规模化经营更容易获得高收入、流转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农村土地主体虚化和产权不完整、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商品性与价值性比较模糊,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健全价格服务机制、建立价格监管机制三个方面入手,不断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保护流转双方合法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丁关良  
改革以来,针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问题,我国先后出台了多项法律,这些法律法规都明确指出,“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但是,由于法律上没有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性质”,因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保护依据不足。目前,各地经常发生发包方任意撕毁承包合...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鹏  
我国自2002年起通过立法形式确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近年来流转面积越来越大,但流转方式还比较传统。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合理与否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实践中之所以会出现土地流转实际价格要低于理论价格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土地规模化经营更容易获得高收入、流转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农村土地主体虚化和产权不完整、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商品性与价值性比较模糊,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健全价格服务机制、建立价格监管机制三个方面入手,不断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保护流转双方合法利益,维护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鹏  
我国自2002年起通过立法形式确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近年来流转面积越来越大,但流转方式还比较传统。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合理与否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实践中之所以会出现土地流转实际价格要低于理论价格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土地规模化经营更容易获得高收入、流转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农村土地主体虚化和产权不完整、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商品性与价值性比较模糊,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健全价格服务机制、建立价格监管机制三个方面入手,不断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保护流转双方合法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辉  曾福生  
从现代产权视角来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当优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本文在界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的基础上,阐释了其权能拓展的现实必要性;分析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拓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维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条件下,从土地确权、重构产权、创新模式、土地资产化和优化分配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拓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邵战林  
随着我国进入发展型社会的新阶段,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成为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战略任务,即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需要稳步推进。本文在分析我国土地承包制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提出应适应新阶段经济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继续巩固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并且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法律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土地纠纷调处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治辛  
随着农村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正通过各种方式流转到那些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手中。促进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加快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势在必行。同时农村土地流转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去制约和保障,才能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顺畅进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万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乃坤  李晓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前提下,实行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对我国农业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与国情的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诸多弊端不断显现。本文认为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是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的有效形式,并对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必然性和实质、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及实现途径和实行土地股份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