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23)
2023(10332)
2022(8659)
2021(8253)
2020(6658)
2019(14928)
2018(14565)
2017(28633)
2016(15704)
2015(17035)
2014(16910)
2013(16951)
2012(15695)
2011(14384)
2010(14689)
2009(13486)
2008(13492)
2007(12116)
2006(10989)
2005(9656)
作者
(45159)
(38886)
(38002)
(36438)
(24237)
(18695)
(17009)
(14904)
(14505)
(13759)
(13184)
(12766)
(12289)
(12238)
(12142)
(11480)
(11380)
(11033)
(10982)
(10921)
(9739)
(9592)
(9382)
(8976)
(8882)
(8585)
(8481)
(8460)
(7837)
(7794)
学科
(66876)
经济(66811)
(51742)
(50119)
管理(38783)
农业(33207)
(29612)
企业(29612)
方法(23536)
数学(20979)
数学方法(20706)
业经(19535)
中国(17141)
(15886)
(15331)
(14709)
地方(14556)
(14050)
农业经济(12512)
(12154)
(11913)
贸易(11907)
土地(11793)
(11625)
及其(11140)
(10637)
银行(10620)
(10241)
(10227)
(9757)
机构
学院(223751)
大学(217629)
(93464)
经济(91457)
管理(85540)
研究(79805)
理学(74050)
理学院(73214)
管理学(71869)
管理学院(71482)
中国(63134)
(60333)
科学(49734)
农业(46094)
(45095)
(42615)
(41253)
业大(40661)
中心(37941)
研究所(37437)
(35394)
财经(33016)
(30129)
(29811)
师范(29550)
(28433)
农业大学(28362)
(27900)
北京(27570)
(27476)
基金
项目(150268)
科学(119396)
基金(110208)
研究(109829)
(97222)
国家(96242)
科学基金(81822)
社会(70888)
社会科(66745)
社会科学(66728)
(59202)
基金项目(58259)
自然(52950)
自然科(51695)
自然科学(51684)
自然科学基金(50791)
(49620)
教育(48543)
编号(44927)
资助(44029)
成果(36140)
(34053)
(34005)
重点(33841)
(33621)
(30831)
课题(30755)
(29939)
国家社会(29131)
创新(28774)
期刊
(111385)
经济(111385)
(64873)
研究(63844)
中国(49046)
农业(43902)
学报(37117)
科学(36517)
(29919)
大学(28731)
学学(27774)
管理(26693)
(25884)
金融(25884)
业经(24760)
教育(20292)
(20203)
技术(16365)
问题(15613)
财经(15600)
经济研究(15129)
农业经济(15100)
农村(14941)
(14941)
(13717)
(13299)
资源(12794)
世界(12369)
经济问题(11211)
业大(11124)
共检索到339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帆  
对特定国家而言,土地是经济活动展开的空间载体和重要要素,土地制度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甚至人口跨国流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5]土地制度尤其是土地产权制度并非恒定不变,土地产权制度的空间异质性和时序演变性是经济史上的特征事实。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从土地改革到人民公
[期刊] 改革  [作者] 崔红志  王佳宁  
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政策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土地家庭经营形式长久不变;承包期内农户与集体之间的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土地承包权的权能更加完整。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成员权意识的强化,具体政策规定缺失,法律滞后及法律规定之间的不一致,是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面临的主要挑战。为此,要赋予农村土地承包权抵押和担保权能,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构建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利益衔接及风险防范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崔红志  王佳宁  
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政策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土地家庭经营形式长久不变;承包期内农户与集体之间的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土地承包权的权能更加完整。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成员权意识的强化,具体政策规定缺失,法律滞后及法律规定之间的不一致,是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面临的主要挑战。为此,要赋予农村土地承包权抵押和担保权能,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构建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利益衔接及风险防范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璐璐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制权利体系和流转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但又面临着来自体制上的多方制约和发展困境:集体所有权的干预;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后的权利关系不明确;基层经济组织对土地流转的介入;土地流转不规范;规模经营风险需要规避。在推进"农地经营权流转"的新的历史时期,完善土地产权界定、加强流转市场管理、为土地流转提供公共服务、规范和监督行政权力、完善保障机制是治道之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红志  
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内涵应同时包括土地家庭经营形式长久不变、合同期限内农户与集体之间的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更加完整三个方面的内容。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主要面临着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成员权意识、具体的可供操作的政策规定缺失、法律滞后及法律规定之间的不一致等方面的挑战。相关的政策建议是:第一,在以二轮承包到期后继续延长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期为70年,承包期内实行以户为单位,"生不增、死不减"。与此相关的支撑性政策设计和法律法规修订包括,适时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条例,主要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经济类型,成员资格的界定、成员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以及成员的进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鹏  
基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背景,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构建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具体制度。"长久不变"是"三权分置"的逻辑起点,"三权分置"是对"长久不变"的重大理论发展。我国农村土地权利结构从"两权分置"到"三权分置"的变革,为更好地落实"长久不变"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应当在坚持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通过稳定土地承包权,构建"长久不变"的具体规则,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应当是其重要考量因素之一。"长久不变"的具体制度设计,应当坚持承包期内和承包期届满不再调整承包地块,这将通过明确持续承包、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明秋  石鹏鹏  牛海鹏  
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除了承包关系主体和承包关系客体长久固化外,还应包括坚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长久不变、实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并行的产权结构长久不变和以家庭经营为主、其他经营方式为辅的农地经营方式的长久不变。四个"长久不变"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农村土地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可能导致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进一步虚置、集体成员间的不公平性更加突出、土地细碎化程度难以得到有效改善及不断提高农地质量的目的能否实现等问题。化解上述隐忧的途径是允许不同地区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不断探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的前提下,可根据当地实际和广大农民的意愿灵活实施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政策。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是落实集体土地所有权权益,特别是落实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收益权能和处分权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平  韩雪梅  冯玉强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长期不变,稳定现有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方针。2009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明确指出:"抓紧修订、完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方志权  顾海英  张晨  陈怡赟  楼建丽  
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建设的基本方向。"长久不变"的具体内涵和实现形式迫切需要进一步明确。本文通过对上海农村1212份调查问卷的分析提出,现有土地承包所形成的全部权利义务关系长久不变,既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长久不变,也包括承包期限更长,权利更加充分而有保障,义务更加明确,地块也不再调整。长久不变的期限宜设立为70年,要在相对公平、公正的起点上执行"长久不变",做到尊重历史传统,合乎法律法规,农民普遍接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彬  
2018年,中央公布了《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对二轮延包到期后相关工作做出了部署,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的研究,剖析了农村土地延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对落实中央提出的“长久不变”政策要求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灵辉  
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是我国未来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建设的基本方向,然而,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政策的模糊性以及实现形式的不确定性阻碍了其科学贯彻落实和政策目标的实现。本文首先从起算时点、衔接过渡方式、土地承包期限、土地权能响应状态、配套的利益协调机制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政策的模糊性。然后,基于五个方面模糊性的化解,从公平和效率的理论视角构建起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政策的实现形式。最后,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政策的模糊性化解以及顺利贯彻落实需要做到三点:第一,应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之纳入法律轨道;第二,妥善解决相应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前瞻性问题;第三,推动土地产权制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学城  罗伊·普罗斯特曼  徐孝白  
[期刊] 改革  [作者] 秦中春  
从现代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入手,对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理论进行了重新解释,认为这一制度是国家为了解决农村土地私人垄断问题和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而实行的农村土地由劳动者所有、劳动者受益、劳动者集体管理和国家规范调节的一种制度结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这一制度在实践中已经发生变化,整个制度变迁过程可分为改革开放前的传统模型、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模型和深化改革以后的现代模型三个阶段。这一制度是我国开展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成果,在制度设计上具有先进性。为适应社会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的需要,应科学合理确定深化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革的方向,在变化中求不变,在变化中有所变化,以变化为依据深化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红宇  刘玫  王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红宇  刘玫  王晖  
现阶段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核心是土地使用权归属和界定问题 ,而使用权问题的核心是树立农户对土地使用的预期信念和土地资源合理配置问题。因此 ,本文将对农地制度变迁进行阶段性总结 ,并对农地使用制度的创新 ,尤其是对发生范围和影响较大的不同土地使用权制度和使用权流转形态进行剖析 ,然后对农地调整和使用权流转问题进行评述 ,最后对土地制度变迁进行进一步分析与说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