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73)
- 2023(13764)
- 2022(11700)
- 2021(10690)
- 2020(9054)
- 2019(20873)
- 2018(20770)
- 2017(39608)
- 2016(21698)
- 2015(24368)
- 2014(24587)
- 2013(24447)
- 2012(22871)
- 2011(21105)
- 2010(21578)
- 2009(20522)
- 2008(20500)
- 2007(18637)
- 2006(16906)
- 2005(15489)
- 学科
- 济(112719)
- 经济(112601)
- 业(63669)
- 管理(59448)
- 农(51116)
- 企(42529)
- 企业(42529)
- 方法(37683)
- 农业(33780)
- 数学(33377)
- 数学方法(33089)
- 业经(27321)
- 中国(26103)
- 地方(25694)
- 财(24726)
- 制(24710)
- 学(21190)
- 体(18185)
- 银(16113)
- 贸(16110)
- 贸易(16104)
- 银行(16085)
- 发(16008)
- 融(15650)
- 金融(15646)
- 易(15600)
- 行(15439)
- 环境(14696)
- 地方经济(13878)
- 策(13680)
- 机构
- 学院(319556)
- 大学(316616)
- 济(144293)
- 经济(141429)
- 管理(118543)
- 研究(114415)
- 理学(100832)
- 理学院(99709)
- 管理学(98172)
- 管理学院(97574)
- 中国(89256)
- 农(69404)
- 科学(67114)
- 财(66643)
- 京(66619)
- 所(58975)
- 农业(53262)
- 中心(52896)
- 研究所(52763)
- 江(51122)
- 财经(51120)
- 业大(50463)
- 经(46088)
- 经济学(44814)
- 北京(41977)
- 范(41418)
- 师范(41068)
- 经济学院(40056)
- 院(39958)
- 州(39084)
- 基金
- 项目(202078)
- 科学(158648)
- 研究(150887)
- 基金(145848)
- 家(126387)
- 国家(125229)
- 科学基金(106271)
- 社会(97931)
- 社会科(92454)
- 社会科学(92426)
- 省(79973)
- 基金项目(77303)
- 教育(67930)
- 划(65843)
- 自然(65182)
- 自然科(63537)
- 自然科学(63517)
- 自然科学基金(62387)
- 编号(61863)
- 资助(58352)
- 成果(50932)
- 部(45800)
- 发(45770)
- 重点(45737)
- 课题(43029)
- 制(41849)
- 创(41484)
- 国家社会(40843)
- 性(38994)
- 创新(38971)
- 期刊
- 济(176181)
- 经济(176181)
- 研究(100247)
- 中国(71440)
- 农(71439)
- 财(52475)
- 学报(48694)
- 农业(47865)
- 科学(46430)
- 管理(41371)
- 大学(38059)
- 学学(36251)
- 融(34816)
- 金融(34816)
- 业经(31287)
- 教育(30868)
- 技术(27560)
- 经济研究(26632)
- 财经(26446)
- 问题(23738)
- 业(23121)
- 经(22856)
- 世界(18260)
- 技术经济(17404)
- 版(17280)
- 农村(16388)
- 村(16388)
- 经济问题(16059)
- 贸(15903)
- 农业经济(15685)
共检索到502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永湘 杨继瑞 杨明洪
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是农民集体放弃其法律上所拥有的土地所有权时形成的单位面积土地价格,在我国现实地表现为征地费,并以"农转非"作为其补充形式。征地制度改革应以公平合理的交易价格来取代这种隐形的、不等价的补偿方式。在"涨价归公"的前提下,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应充分反映农村土地资本和预期收益,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出路。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征用 价格 制度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岳正华
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农地集体所有权制度缺陷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和完善农地集体所有权制度应当坚持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建立农地的法人所有权和完善农地的使用制度。
关键词:
农地 集体所有权 法人所有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玉江
现行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文章认为,必须坚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明确农民集体的内涵;通过修改相关立法,统一集体土地所有者的规定;建立和健全农民集体的组织机制,落实农民集体的所有权;完善外部保障和监督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对集体土地所享有的权益。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所有权 集体土地所有权 农民集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觐
农村土地所有权本质上是关于农村土地财产权问题。从法律和制度上认真审视农村土地所有权并加妥善处理,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必备前提。我国现行法律框架内农地所有权制度的缺陷是改革农地所有权的根本障碍,而实行农村土地国有化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农民永佃权制度应是农地改革的必然趋向。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所有权 改革 国有化 永佃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丁关良 周菊香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继瑞
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从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解决"三农"问题等几个因素综合考虑,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坚持并完善农地集体所有制,不要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改革上大动干戈。事实上,对市场经济而言,对农业经济效率直接相关的,不是土地的所有权机制而是良性的土地产权机制。所以,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进行改革,可以考虑在明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的基础上,变农村集体土地的使用权为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敖华
本文认为,确认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目前我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确认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沿革、时代特征、公平与效率、当代农民对土地的根本要求以及意识形态观念等诸种因素的影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应该确认给农民,这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依据,即历史依据、效率依据、公平依据、现实依据和意识形态依据。文章提出,没有抽象的社会主义集体土地所有制,只有具体的社会主义集体土地所有制。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给农民,并以"土地所有权证券化+土地经营权家庭化"作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在实践上将给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模式注入新的活...
关键词:
农村土地 所有权 所有权主体 农民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晓娟
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身份不明,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在现实中被弱化,需要在不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和制度创新。我国现行制度下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物权,欲革除其"主体虚位"、"权能缺失"等弊端,则必须对其进行民法上的构建。农村土地所有权应当符合私法固有的逻辑与价值理念,农村集体应当被视为独立、自主的民事主体,即私法上的人,其权利的行使应当体现私法自治原则,尽量淡化公法化色彩和排除行政权力的干扰。应当将目前的三种集体形式统一为农民集体,并在民法中明确农民集体是法人;应当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邓大才
本文提出虽然在法律上 ,农村土地为乡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但是 ,实际上乡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只是名义上或者法律的所有者 ,真正的所有者为国家。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所有权 归属 乡村组集体经济组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石莹 赵昊鲁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模式面临“公有”还是“私有”的争论。从马克思主义土地理论出发,现有集体所有制在终极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各层次上分别属于不同的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村社集体和农民在权利关系上处于不同的地位。农地产权的改革方向应该在不同层次具有“公有”或“私有”的不同性质,从而既可以克服产权模糊的弊端,又可以避免完全私有化带来的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剑勇 钱文荣
针对近年来关于农村土地所有权问题的争论,文章首先确定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目标是增进农民福利,并以保障粮食安全为约束,然后结合土地功能,针对中国当前转型经济实际,从土地私有化和资源配置、土地私有化和社会保障、土地私有化和公平以及土地私有化和经验证据等方面展开了论述,最后得出分析的结论:中国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综合考虑土地制度的资源配置效应、土地保障功能和公平问题,并把土地制度问题放在更广泛的一系列政治、经济问题中来考察。
关键词:
土地私有化 资源配置 社会保障 公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涛 叶依广 孙文华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流转具有明显的双层结构特征,政府在其中处于核心地位,拥有多重身份。通过对交易成本的模型分析可以看出国家垄断制度在控制农用地转用量上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侵占了要素供给者的利益;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国家垄断者的地位受到挑战,不断增加的交易成本使社会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本文对交易成本的实证估算进一步证实了垄断程度越高,市场化程度越低,市场交易成本越高的结论。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米运生 罗必良
为洞察农地集体所有权的本质,本文研究选择了功能主义而非传统的结构主义视角。从功能主义视角看,农地集体所有权承载了三重不同维度的制度功能:维护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关系、助推国家发展战略和保障农业基础性地位。然而,城乡"二元"思维和地方政府等既得利益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了制度异化。这集中体现于《农村土地承包法》中有关农地发包方权利与义务的相关规定。本文研究表明:原本由地方政府承担的制度功能以"权利"或"义务"的形式被转嫁到集体;作为"回馈",集体被赋予一定的农地处分权和隐性的收益权。制度异化导致的结果是:因缺乏资质与能力,有关集体"权利"和"义务"的诸多规定成为"写在纸上的制度"。制度异化助长了违规征地等问题,并影响到制度功能的充分实现。本文认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地集体所有权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国土规章制度;明确地方政府需承担的应有职责;集体需要回归国家与农民之间的"中心缔约者"角色并获得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长青
本文从评析我国现行法规定的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现状入手,指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问题的根源,并合考虑我国学界各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政策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
农村 集体土地 所有权 主体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