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78)
2023(4481)
2022(3535)
2021(3453)
2020(2637)
2019(5863)
2018(5693)
2017(11030)
2016(5988)
2015(6458)
2014(6312)
2013(6431)
2012(5929)
2011(5582)
2010(5706)
2009(5364)
2008(5293)
2007(4940)
2006(4578)
2005(4023)
作者
(16529)
(15062)
(14181)
(13568)
(8734)
(7132)
(6279)
(5712)
(5626)
(5103)
(4992)
(4820)
(4474)
(4432)
(4371)
(4257)
(4240)
(4196)
(3887)
(3849)
(3666)
(3586)
(3575)
(3566)
(3392)
(3324)
(3260)
(3022)
(2989)
(2949)
学科
(48097)
农业(32104)
(31862)
经济(31840)
(24918)
业经(13986)
农业经济(12302)
土地(10944)
(9510)
农村(9491)
(9347)
管理(8074)
发展(7921)
(7917)
地方(7395)
(7337)
中国(7130)
建设(6869)
(6613)
劳动(6611)
收入(6477)
方法(6389)
农业劳动(6333)
人口(6217)
(6109)
分配(5954)
(5890)
数学(5852)
数学方法(5818)
(5809)
机构
学院(88787)
大学(82074)
(41355)
(39044)
经济(38340)
管理(34380)
农业(30997)
研究(30824)
理学(30102)
理学院(29815)
管理学(29387)
管理学院(29259)
中国(26112)
业大(22565)
农业大学(19128)
科学(18666)
(17014)
中心(15994)
(15445)
(14257)
(14042)
(13968)
研究所(13930)
经济管理(13315)
(12578)
(12516)
(12010)
师范(11955)
发展(11501)
(11483)
基金
项目(59690)
科学(47233)
研究(47122)
基金(42995)
(37250)
国家(36762)
社会(31228)
科学基金(31132)
社会科(28968)
社会科学(28962)
(26082)
(24892)
基金项目(23495)
编号(21348)
(19301)
教育(19048)
自然(17986)
自然科(17477)
自然科学(17475)
自然科学基金(17156)
成果(16134)
资助(15454)
(14758)
(13719)
(13512)
课题(13254)
(13085)
(13005)
国家社会(12998)
重点(12712)
期刊
(53054)
经济(53054)
(50935)
农业(34725)
中国(23813)
研究(21925)
业经(17232)
科学(15798)
学报(14803)
(14438)
农业经济(14368)
农村(13544)
(13544)
大学(12483)
学学(12313)
(11101)
金融(11101)
农村经济(9182)
问题(8642)
(8226)
(8192)
社会(7729)
世界(7650)
经济问题(7353)
社会科(7263)
社会科学(7263)
资源(7131)
业大(6386)
农业大学(6135)
管理(6115)
共检索到134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伟伟  杜文献  张鹰  
农村土地所有权属于"农民集体"在学界几乎已成共识,存在争议的主要是在具体的"细节",如农民集体的主体、性质等。但是,农民的认知却与此大相径庭,而以"国家所有"为主流。不过,在现实操作中,农民以村民小组(原生产队)为默认的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这与农民的认知形成了悖论,究其原因,主要从悖论本身、调查者和被调查者三个方面给予了一定的解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聂建亮  姜莹  
通过对河北T镇的调查发现,农民对农村土地所有权的认知与国家法律政策规定存在较大差距,农民土地集体所有的意识淡薄。农民更希望农村土地归个人所有,并希望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的土地所有权改革模式。研究认为,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讨论应该基于对农民意愿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敖华  
本文认为,确认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目前我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确认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沿革、时代特征、公平与效率、当代农民对土地的根本要求以及意识形态观念等诸种因素的影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应该确认给农民,这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依据,即历史依据、效率依据、公平依据、现实依据和意识形态依据。文章提出,没有抽象的社会主义集体土地所有制,只有具体的社会主义集体土地所有制。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给农民,并以"土地所有权证券化+土地经营权家庭化"作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在实践上将给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模式注入新的活...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晓娟  
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身份不明,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在现实中被弱化,需要在不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和制度创新。我国现行制度下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物权,欲革除其"主体虚位"、"权能缺失"等弊端,则必须对其进行民法上的构建。农村土地所有权应当符合私法固有的逻辑与价值理念,农村集体应当被视为独立、自主的民事主体,即私法上的人,其权利的行使应当体现私法自治原则,尽量淡化公法化色彩和排除行政权力的干扰。应当将目前的三种集体形式统一为农民集体,并在民法中明确农民集体是法人;应当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邓大才  
本文提出虽然在法律上 ,农村土地为乡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但是 ,实际上乡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只是名义上或者法律的所有者 ,真正的所有者为国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剑勇  钱文荣  
针对近年来关于农村土地所有权问题的争论,文章首先确定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目标是增进农民福利,并以保障粮食安全为约束,然后结合土地功能,针对中国当前转型经济实际,从土地私有化和资源配置、土地私有化和社会保障、土地私有化和公平以及土地私有化和经验证据等方面展开了论述,最后得出分析的结论:中国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综合考虑土地制度的资源配置效应、土地保障功能和公平问题,并把土地制度问题放在更广泛的一系列政治、经济问题中来考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永湘  杨继瑞  杨明洪  
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是农民集体放弃其法律上所拥有的土地所有权时形成的单位面积土地价格,在我国现实地表现为征地费,并以"农转非"作为其补充形式。征地制度改革应以公平合理的交易价格来取代这种隐形的、不等价的补偿方式。在"涨价归公"的前提下,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应充分反映农村土地资本和预期收益,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出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喻文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觐  
农村土地所有权本质上是关于农村土地财产权问题。从法律和制度上认真审视农村土地所有权并加妥善处理,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必备前提。我国现行法律框架内农地所有权制度的缺陷是改革农地所有权的根本障碍,而实行农村土地国有化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农民永佃权制度应是农地改革的必然趋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玉江  
现行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文章认为,必须坚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明确农民集体的内涵;通过修改相关立法,统一集体土地所有者的规定;建立和健全农民集体的组织机制,落实农民集体的所有权;完善外部保障和监督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对集体土地所享有的权益。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彭美玉  叶子龙  王成璋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庆乐  
在农地的多元主体中,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权曾经是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要形式。由地方政府推动的村组集体组织合并重组,使得村民小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发生转移。目前,村组合并重组主要有三种形式:合村并组,小集体变大集体;土地股份化,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继受村民小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双放弃",村民变市民。所有权转移对集体组织和集体组织成员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减少农地所有权变革的制度过剩供给的根本途径在于坚持所有权转移的主体意思自治原则。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建波  颜敏  
"中国农村派"是民国时期一支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他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分析范式,从地权矛盾——土地所有权集中与使用权分散之间的矛盾出发,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提出和论证了土地所有权变革的主张。这些独树一帜的观点不仅在民国经济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为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元素。
[期刊] 改革  [作者] 方恭温  
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中国农民生活的天然保障,而农民又是农业的最主要生产力,因而,农民与土地如何实现结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既关系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能否得到发挥,又关系到土地资源能否得到合理的充分的利用,进而关系到农业和整个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河  李军波  
研究目的:为现行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及其运行提供法学理论的合理解释,为相关立法构建提供理论前提。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调研法。研究结论: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一种土地归一定范围内的成员集体所有,成员因其身份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使用、收益的权利;成员对集体所有的土地永远不得请求分割、转让和继承;成员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土地所有权不享有任何理论或规范意义上的份额或份额权。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内容主要包括管理、处分、使用和收益4项权能。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形式是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经"质的分割"后,在集体组织与其成员之间所形成的配置状态及利益实现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