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49)
- 2023(14682)
- 2022(12699)
- 2021(11866)
- 2020(9889)
- 2019(22495)
- 2018(22496)
- 2017(43285)
- 2016(23713)
- 2015(26634)
- 2014(26546)
- 2013(26378)
- 2012(24020)
- 2011(21719)
- 2010(21764)
- 2009(20161)
- 2008(19721)
- 2007(17458)
- 2006(15646)
- 2005(13804)
- 学科
- 济(94963)
- 经济(94831)
- 业(72801)
- 管理(66959)
- 农(51334)
- 企(51170)
- 企业(51170)
- 方法(38190)
- 农业(34025)
- 数学(33006)
- 数学方法(32649)
- 业经(26685)
- 财(25532)
- 中国(23917)
- 制(22466)
- 学(21390)
- 地方(19247)
- 体(16106)
- 贸(15449)
- 贸易(15441)
- 易(15030)
- 环境(14914)
- 技术(14794)
- 务(14683)
- 发(14650)
- 财务(14615)
- 财务管理(14584)
- 银(14528)
- 银行(14486)
- 理论(14026)
- 机构
- 学院(335942)
- 大学(334877)
- 管理(134098)
- 济(133011)
- 经济(130069)
- 理学(116353)
- 理学院(115104)
- 管理学(113218)
- 研究(113092)
- 管理学院(112636)
- 中国(86086)
- 农(72097)
- 京(71378)
- 科学(70778)
- 财(62670)
- 所(56863)
- 业大(56610)
- 农业(55227)
- 中心(52562)
- 研究所(51582)
- 江(50366)
- 财经(49163)
- 经(44696)
- 北京(44448)
- 范(44004)
- 师范(43640)
- 院(40557)
- 州(39971)
- 经济学(38326)
- 省(36732)
- 基金
- 项目(231676)
- 科学(182400)
- 研究(171478)
- 基金(168331)
- 家(146644)
- 国家(145364)
- 科学基金(124693)
- 社会(107677)
- 社会科(101651)
- 社会科学(101625)
- 省(90768)
- 基金项目(90379)
- 自然(80643)
- 自然科(78665)
- 自然科学(78650)
- 自然科学基金(77230)
- 教育(76491)
- 划(75808)
- 编号(71506)
- 资助(67372)
- 成果(57757)
- 重点(51599)
- 部(51350)
- 发(49757)
- 课题(47983)
- 创(47980)
- 制(45902)
- 创新(44785)
- 科研(44116)
- 国家社会(44050)
- 期刊
- 济(152139)
- 经济(152139)
- 研究(99092)
- 农(73541)
- 中国(68462)
- 学报(55087)
- 科学(51604)
- 农业(49884)
- 财(46139)
- 管理(45079)
- 大学(42424)
- 学学(40315)
- 教育(34512)
- 融(30517)
- 金融(30517)
- 业经(29648)
- 技术(27190)
- 业(23099)
- 财经(23085)
- 问题(20948)
- 经济研究(20924)
- 经(19490)
- 版(18451)
- 科技(16856)
- 资源(16366)
- 理论(16302)
- 业大(15599)
- 现代(15586)
- 技术经济(15547)
- 图书(15452)
共检索到496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春景 李佳 王晓敏
土地征收是国家强制取得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为。由于土地征收的强制性,征收过程极有可能使农民权益受到侵害,甚至会威胁到农民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因此征收过程经常会伴随社会矛盾及纠纷。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土地征收纠纷的特征、纠纷产生的原因以及现行土地征收纠纷解决机制,提出了我国农村土地征收纠纷化解机制的完善对策。
关键词:
土地征收 安置补偿 化解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铜琴
伴随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在农村税费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农民法律意识强化,土地权益意识强化,当涉及到土地纠纷时更倾向于法律的调解与处理。而仲裁就是除调解与诉讼之外的另一种处理形式。农村土地纠纷仲裁备受关注。本文主要就农村土地仲裁解决机制的优化研究进行分析,明确问题提出对策,为制度的优化完善指明方向。
关键词:
农村土地纠纷 仲裁解决 机制优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曲颂 夏英 吕开宇 张崇尚
农村土地纠纷因类型多样、成因复杂、时空变化而具有不确定性,近年来日益为各方所关注,处理不好无疑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农村改革的消极因素。全面掌握土地纠纷的现状、特点和未来趋势,对完善农村土地纠纷长效解决机制具有基础性作用。本文基于全国东、中、西部7个省1251户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通过对纠纷发生件数、发生户数和纠纷类型等主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大致估计我国现有土地纠纷的整体发生概率和时空分布特征,并探究引发纠纷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土地纠纷的发生趋势做出合理判断并提出相应化解纠纷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天能
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纠纷呈现高发态势。研究农村土地纠纷问题,探讨构建有效化解农村土地纠纷和预防群体性事件机制,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对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本文以此为据,在分析我国
关键词:
土地纠纷 纠纷处理 化解路径 农民协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敏 邓春景 王雪钢
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土地征收引发的纠纷越来越突出,暴力强拆不断发生,群体性事件增多,威胁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土地征收纠纷的特点、土地征收纠纷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从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和建立多元裁决机制两方面推进我国农村土地征收的改革,界定"公共利益"范围,区分公益用地征收与非公益用地征收,完善公益用地土地征收的措施,建立非公益用地土地的征收制度,并且从长远看,应承认集体土地的完全流转,从而在制度上化解农村土地征收纠纷产生的基础,同时最好建立多元裁决机制体系,为农地征收纠纷的化解提供司法保障。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白呈明
农村土地纠纷已构成我国当前社会矛盾和纠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土地纠纷本身则呈现出一些新的、重要的特征。基于农村土地纠纷严重的现实状况,如果不能对此进行及时有效的遏制和化解,其必将构成对社会稳定的破坏性力量。然而,在现实中许多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的做法实在是不得要领,并缺乏一套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而这种状况的存在无疑与相关部门对当前农村土地纠纷的重要特征在认识和把握上有误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
农村土地纠纷 重要特征 纠纷解决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房宇
农村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随着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关于土地问题出现了许多不尊重农民的自主权、政府与民争利以及农民之间矛盾纠纷等情形,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我们国家农村改革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农村社会是否能够持续稳定的问题,因此必须处理好农村土地纠纷问题。
关键词:
农村土地纠纷 征收补偿 调解 行政复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房宇
农村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随着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关于土地问题出现了许多不尊重农民的自主权、政府与民争利以及农民之间矛盾纠纷等情形,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我们国家农村改革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农村社会是否能够持续稳定的问题,因此必须处理好农村土地纠纷问题。
关键词:
农村土地纠纷 征收补偿 调解 行政复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彩鹏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权属(本文指所有权和使用权)纠纷成为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农村土地权属纠纷成因复杂,涉及面广,解决难度也大。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自治、法治、德治(以下简称"三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为此,笔者尝试构建 "三治"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旨在解决好农村土地权属纠纷问题,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波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农村社会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农村社会矛盾纠纷不断增多,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态势,严重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加强推进依法行政、健全排查化解机制,建设完善纠纷防控机制,建立反应灵敏、处置及时的矛盾纠纷防控机制能降低处理机制的成本,也是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键词:
转型期 农村 社会纠纷 化解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曲颂 夏英 张法顺
本文通过掌握全国7省190个村1896户农民的基础数据,对农村土地纠纷的发生概率、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量化评估,力求为相关部门及时防控、化解土地纠纷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结果发现:一是2005年以来样本地区土地纠纷发生率低于10%,可推测全国范围内纠纷发生率在10%以内是大概率事件;二是纠纷不具有群体性,但在少数农户中具有一定集中性和反复性,不同地区纠纷的集中程度存在差异;三是在各类纠纷中,承包经营纠纷是最主要的纠纷类型,占到一半以上;四是目前多数纠纷已处理,调解为主要途径;五是土地确权中的纠纷问题并不严重,但某些环节引发的问题要重点关注;六是地权不稳定、政策变动等因素是土地纠纷发生的重要诱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曲颂 夏英 张法顺
本文通过掌握全国7省190个村1896户农民的基础数据,对农村土地纠纷的发生概率、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量化评估,力求为相关部门及时防控、化解土地纠纷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结果发现:一是2005年以来样本地区土地纠纷发生率低于10%,可推测全国范围内纠纷发生率在10%以内是大概率事件;二是纠纷不具有群体性,但在少数农户中具有一定集中性和反复性,不同地区纠纷的集中程度存在差异;三是在各类纠纷中,承包经营纠纷是最主要的纠纷类型,占到一半以上;四是目前多数纠纷已处理,调解为主要途径;五是土地确权中的纠纷问题并不严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白呈明
从不同维度观察农村土地纠纷,可以真切地观察到农村土地纠纷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观察到农村土地纠纷对社会和谐的具体影响以及各种解纷机制发挥作用的机理和效果,帮助我们对农村土地纠纷及其社会影响做出正确的判断,对各类解纷机制的功能和作用作出合理的定位,为构建便捷、高效、经济、公正、合理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提供翔实的经验材料。
关键词:
农村土地纠纷 多元化解决机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史卫民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法》将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定位于行政仲裁,影响其独立性与公正性。"一裁两审"往往容易导致重复性劳动,造成诉讼资源的浪费。加之仲裁人员缺乏、执行难度较大、仲裁条件较差等问题,使得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工作的开展存在种种困难。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应贯彻依法独立仲裁、及时便民利民、节约高效、实地调查取证、坚持调解为主等原则,并从制度层面、组织层面、发展层面进行完善。
关键词:
农地承包纠纷 仲裁 原则 完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苏方元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纠纷仲裁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制度的修法思路。研究方法:逻辑分析和规范分析。研究结果:中国现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制度有着浓厚的行政化、诉讼化的色彩,单方启动、强制管辖、一裁非终局等特点也有悖仲裁法的基本原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的案件分流功能未能实现。研究结论: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制度首先应当明确该制度的法律属性,在此基础上实现去行政化和去诉讼化的改造,实现与民事诉讼的合理对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