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33)
2023(8446)
2022(7185)
2021(6860)
2020(5577)
2019(12520)
2018(12367)
2017(23102)
2016(13194)
2015(14816)
2014(14938)
2013(14496)
2012(13672)
2011(12439)
2010(12826)
2009(11774)
2008(12031)
2007(11414)
2006(10287)
2005(9235)
作者
(37783)
(32182)
(31645)
(30343)
(19949)
(15707)
(14280)
(12564)
(12141)
(11639)
(10978)
(10895)
(10234)
(10094)
(9982)
(9677)
(9485)
(9302)
(9062)
(9052)
(8158)
(7984)
(7910)
(7663)
(7414)
(7281)
(7155)
(7011)
(6629)
(6537)
学科
(51906)
经济(51848)
(49213)
(39655)
农业(32760)
管理(30701)
(19090)
企业(19090)
业经(17648)
(15175)
方法(14686)
中国(14167)
(12892)
(12634)
地方(12554)
农业经济(12445)
数学(12231)
数学方法(12003)
土地(11656)
(11211)
(10829)
税收(10172)
(10077)
(9662)
农村(9639)
(9306)
发展(9126)
(9109)
(8830)
财政(8791)
机构
学院(185361)
大学(178378)
(69789)
经济(68006)
管理(65503)
研究(63897)
理学(55296)
理学院(54662)
(54405)
管理学(53494)
管理学院(53186)
中国(52492)
农业(41358)
科学(41128)
(38552)
(36124)
业大(34802)
(33695)
(31905)
中心(31753)
研究所(29870)
财经(26436)
(25991)
师范(25748)
(25631)
农业大学(25611)
(24874)
(23877)
北京(23664)
(22231)
基金
项目(116019)
科学(89569)
研究(88403)
基金(81362)
(71316)
国家(70548)
科学基金(58852)
社会(53929)
社会科(50343)
社会科学(50329)
(47421)
基金项目(43229)
编号(39465)
教育(39306)
(38406)
自然(36539)
自然科(35576)
自然科学(35570)
自然科学基金(34914)
成果(32865)
资助(32173)
(30951)
课题(26636)
(26403)
重点(26144)
(25376)
(24073)
(23206)
(22458)
(21895)
期刊
(93084)
经济(93084)
(60580)
研究(55985)
中国(48245)
农业(41053)
学报(32339)
科学(29729)
(28121)
大学(25057)
学学(23796)
教育(23383)
业经(21743)
(19481)
金融(19481)
管理(19093)
(18632)
技术(15515)
农业经济(14791)
农村(14518)
(14518)
(13193)
问题(13109)
财经(12221)
经济研究(11182)
资源(11112)
(10484)
世界(10470)
业大(10088)
经济问题(9945)
共检索到297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叶美霞  韩文军  
地方政府角色失衡是农村土地征收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该文从公共利益界定、政府与市场关系角度出发,阐述了地方政府在农村土地征收中的作用边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方政府角色失衡的主要表现及其形成机制,表明地方政府极易超越公共利益目的征收土地、过度干预土地市场运行并侵害农民合法土地权益,偏离了其应有的作用边界。最后,提出了矫正农村土地征收中地方政府角色失衡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明确农村土地发展权的归属、培育健全的土地市场、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建立多方参与的土地征收纠纷解决机制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志锋  
土地流转问题,不仅是土地问题,也是"三农"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课题之一。尽快依法规范土地流转己经是来自现实的一项紧迫要求,但政府作为制度创新主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对农村土地流转加以引导和管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官强  
我国目前主要的两种行政征收形式是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和集体土地的征收,其最终目的,均是政府为了取得同一块土地的再次利用权。可以将前者简称为房屋征收,后者简称为土地征收。随着《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实施,房屋征收已经有较为规范的法律支持;而后者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金娟  
研究目的:分析农村土地利用中以其他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经营权征收补偿问题,探讨如何对土地征收补偿的法律框架进行适当调整。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在确认其他方式承包的土地经营权为物权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征收补偿现有分配方案的缺陷,以天津市郊区某葡萄园被征收为例,探讨了由于土地征收导致承包合同终止后,土地发包方给予承包方适当经济补偿的理论依据和测算方法。研究结论:补偿数额的确定应以可预见的损失为依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天宝  许惠渊  庞守林  
改革开放20多年来, 地方政府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创新主体。在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三种模式即“两田制”、“增人不增地, 减人不减地”以及“土地股份合作制”中, 地方政府具有及时发现制度创新需求、有效配置资源、降低制度变革成本的优势, 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在今后的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中, 完善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成为关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天宝  许惠渊  庞守林  
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地方政府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创新主体。对地方政府在制度变革中的行为分析表明 ,地方政府具有及时发现制度创新需求、有效配置资源、降低制度变革成本的优势 ,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在今后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中 ,完善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将成为关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妤  张玲  
本文从博弈论的视角研究征地中地方政府的行为,但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博弈的焦点集中在地方政府间,由于部门间的利益交叉和政绩的攀比,使地方政府贪婪地追求自身的利益,最终导致地方政府在土地征收过程中滥用征地权,相互间展开恶性竞争。因此,明确部门职责,建立高效、合理的部门间协调监督机制以及优化政绩评估体系,是实现地方政府间在土地征收中有序竞争,达成合作的有效途径。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曹阳  王春超  李鲲鹏  
本文围绕着土地流转行为,将农户的经济决策放置在农户、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三重博弈框架中展开论述。我们构建一个包含农户、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三重博弈的农户经济决策一般模型;研究发现: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户的决策行为趋于理性。现实中,农户的决策行为决定于其家庭自身的经济禀赋以及外部政策环境。在一定经济禀赋条件下,农户群体面对各种政策环境与条件的变化,认识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导向以及与自身利益的一致性。当地方政府的政策比中央政府的政策更有利于农户时,农户容易与地方政府达成默契,形成利益同盟,并努力促使中央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鞠成伟  陈小福  
高压政策难抑土地违法“,圈地“”租地”狂潮致使农村土地流失严重。面对严峻的土地违法形势,我们应当采取配套协调、完整周密的公法、私法制度措施予以规制:重点是要完善土地违法督办、督察制度,改革政府官员政绩考核制度、建立土地保护责任制、加强人大监督,促进政府自我克制;但更根本的是要建立以完全所有权为核心的财产权机制,完善土地征收、征用制度,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春玲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城乡共同富裕、体现社会公平,而社会公平是难以通过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来实现的,必须通过政府来进行宏观调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种地方性的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提供效率更高,因此,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首先,要优化地方政府制度安排的导向功能;其次,要强化地方政府对基础农业的投资功能;第三,要建立地方政府财政投资的监督机制;第四,要发挥地方政府典型示范的引导功能。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勇  
对农村土地流转的三方:农村、城市和政府的考察表明,有效的交易主体包括农村中的农民、农村社会组织、农业生产企业,还包括各地政府,更包括城市中的城市居民、城市工商企业、城市房地产企业、城市的农业经营者。只有促进农业土地在这些主体间的流转,为每一类流通模式打通管道,才可能更加优化农村土地资源的社会配置,为农村经济效率优化创造必要条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宝玉  
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选择。尽管中央明令农村土地流转必须依法自愿、有偿进行,但实际运作中一些地方政府滥用征地权,强制性流转,并任意截留补偿,以地生财,与民争利。不仅严重侵害了农民利益,造成了农民利益大量流失;而且也损害了政府形象,给基层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江敏超  宋怡欣  张炳达  
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土地私权利存在被公权力侵害的现象。来自市场的高额的土地出让收益是公权力不当行使的诱因,改革现有的土地征收规则必须从市场规则入手,在抑制政府征地利益的同时将利益逐步让度给农民,因此对政府公权力的制衡与对农户私权利的保护是不可分割的。本文重点阐释两个方面,一是为何要进行征地收益的再分配,二是如何确定利益再分配的标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谭正  李超  
现行农村土地征收制度的缺陷由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规模的高速扩张,建设用地的数量和规模剧增,对农村土地进行征收成为了增加建设用地的主要甚至唯一手段。农村土地征收制度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在实践中也暴露出该制度的一些缺陷。征收规范的缺陷1."公共利益"缺乏界定《宪法》第十条规定了基于公共利益需要可征收土地,这条规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