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50)
2023(19924)
2022(17125)
2021(15804)
2020(13506)
2019(30896)
2018(30524)
2017(58367)
2016(32053)
2015(36068)
2014(36002)
2013(35646)
2012(32757)
2011(29469)
2010(29378)
2009(27281)
2008(26963)
2007(24080)
2006(20981)
2005(18171)
作者
(95960)
(80598)
(79741)
(76235)
(50709)
(38812)
(36261)
(31768)
(30291)
(28423)
(27144)
(27093)
(25386)
(25119)
(24870)
(24837)
(24813)
(23737)
(23134)
(22973)
(20407)
(19697)
(19482)
(18343)
(18214)
(17979)
(17824)
(17805)
(16380)
(16143)
学科
(131347)
经济(131203)
(91241)
管理(88750)
(68877)
企业(68877)
方法(60623)
数学(53434)
(53000)
数学方法(52773)
农业(34906)
(32878)
中国(31966)
业经(31864)
(30347)
地方(25365)
(23985)
贸易(23979)
(23432)
(23270)
(20723)
财务(20643)
财务管理(20596)
技术(19627)
企业财务(19500)
理论(19466)
环境(19305)
(18990)
银行(18902)
(18475)
机构
学院(461491)
大学(460002)
(180243)
管理(178853)
经济(176375)
理学(156060)
理学院(154303)
研究(153409)
管理学(151259)
管理学院(150459)
中国(114457)
科学(100520)
(98697)
(96583)
(80070)
业大(79738)
(78806)
农业(77159)
研究所(72377)
中心(71999)
(67419)
财经(65172)
北京(59895)
(59493)
(59466)
师范(58766)
(54820)
(54251)
经济学(53723)
农业大学(49379)
基金
项目(321731)
科学(250204)
基金(232426)
研究(226544)
(205840)
国家(204112)
科学基金(173432)
社会(141569)
社会科(133837)
社会科学(133797)
(127322)
基金项目(123671)
自然(116036)
自然科(113324)
自然科学(113286)
自然科学基金(111234)
(106986)
教育(103431)
资助(95784)
编号(92160)
成果(73087)
重点(72243)
(69696)
(68332)
(66076)
课题(62852)
科研(62604)
创新(61785)
计划(60884)
大学(59038)
期刊
(194319)
经济(194319)
研究(124836)
(95324)
学报(84704)
中国(84213)
科学(73705)
农业(64516)
大学(62877)
(60319)
学学(60011)
管理(59452)
教育(43315)
(39682)
金融(39682)
技术(37877)
业经(37078)
(31494)
财经(30767)
经济研究(29980)
问题(26643)
(26231)
(25920)
业大(23386)
科技(23109)
图书(21871)
技术经济(21751)
统计(21489)
理论(21039)
资源(20675)
共检索到656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邓晓兰  鄢哲明  杨志明  
本文利用CHARLS微观数据,运用CSE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研究农村土地对农民消费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从土地拥有量的角度看,农村土地拥有量与农民消费之间存在显著负向的影响关系,这种影响关系主要通过抑制农民收入和财富的增长来实现;从是否拥有农地使用权的角度看,与有地农民相比,无地农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显著偏低,消费随收入增长的潜力有限,无地农民由于缺乏土地保障而不具备长期稳定的消费预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农村土地具有显著的养老保险金替代功能。因此,在制定农村消费刺激计划时,应该权衡当期和长期效果,注意保护具有养老保障功能的农村土地不受侵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倪清  吴成颂  
采用CHFS微观数据,对中国农村地区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与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Ordered-Probit回归结果表明,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发展都显著提高了中国农村居民幸福感,且非正规金融对农民幸福感的提升作用高于正规金融。进一步研究发现,正规金融对农民幸福感的促增效应伴随居民收入的增加而提高,而非正规金融对农民幸福感的促增效应伴随居民社会资本的增加而递减。这表明正规金融发展会进一步扩大高收入和低收入居民之间的幸福差距,而非正规金融有助于缩小高社会资本和低社会资本居民之间的幸福差距,促进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倪清  吴成颂  
采用CHFS微观数据,对中国农村地区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与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Ordered-Probit回归结果表明,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发展都显著提高了中国农村居民幸福感,且非正规金融对农民幸福感的提升作用高于正规金融。进一步研究发现,正规金融对农民幸福感的促增效应伴随居民收入的增加而提高,而非正规金融对农民幸福感的促增效应伴随居民社会资本的增加而递减。这表明正规金融发展会进一步扩大高收入和低收入居民之间的幸福差距,而非正规金融有助于缩小高社会资本和低社会资本居民之间的幸福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何微微  胡小平  
本文利用重庆市1210份样本调查数据,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重点计量收入预期、职业预期、情感预期及城市融入预期等因素对农村劳动力城乡转移意愿的代际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除收入预期外,非收入预期中的职业预期、情感预期和城市融入预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的影响均存在代际差异。利用均方差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权重测度发现,老一代农村劳动力最关注的是经济收入,其次是情感预期,职业预期位列最后;新生代农村劳动力最关注的因素依次为情感预期、收入预期、城市融入预期和职业预期。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何微微  胡小平  
本文利用重庆市1210份样本调查数据,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重点计量收入预期、职业预期、情感预期及城市融入预期等因素对农村劳动力城乡转移意愿的代际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除收入预期外,非收入预期中的职业预期、情感预期和城市融入预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的影响均存在代际差异。利用均方差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权重测度发现,老一代农村劳动力最关注的是经济收入,其次是情感预期,职业预期位列最后;新生代农村劳动力最关注的因素依次为情感预期、收入预期、城市融入预期和职业预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温兴祥  郑凯  
户籍制度的深化改革,将使更多的农村移民实现户籍身份的转换,成为城市里的永久性居民。农村移民在城市能否实现主观福利的融合,事关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质量。文章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年的数据,实证考察了户籍身份的农转非是如何影响农村移民的主观福利的。实现了户籍身份转换的农村移民的幸福感高于未实现户籍身份转换的农民工,逐步回归和OB分解的结果均表明,劳动力市场状况、社会保障状况和社会资本状况的改善,可能是户籍身份转换提高农村移民主观福利的主要因素。相比较而言,收入和人口学特征这些传统因素无法解释农转非对农村移民主观福利的影响。对农转非农村移民和城镇原住民的主观福利状况的考察表明,两者之间不存在幸福感的显著差异,即农转非农村移民实现了主观福利上的城市融合。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宏  毛明海  
本文利用2007年中国家庭收入项目微观调查数据,从实证的角度考察了村领导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居民非农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具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村领导可以显著增加所在村庄村民的非农收入,而这一增收效应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具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村领导对村民在本县参与非农就业的工作时间和每小时工资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村领导对村民非农收入没有显著影响,但会显著增加村民在外县打工的工作时间以及非农收入。本文的研究发现为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干部队伍人才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实证依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攀峰  陈池波  
本文以生命周期假说的扩展模型作为分析框架,利用农户调研的微观数据,检验了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参加新型养老保险农户家庭消费更多,农户家庭规模显著影响消费支出,但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总体偏低。要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需进一步完善,以增强农村居民对未来的良好预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德坤  沈飞  谷树忠  周洪  胡咏君  
人口变动及土地征占等导致土地在集体农户之间的占有不均衡是土地调整的基本原因。从农户对"30年不变"土地承包政策的认知程度来看,多数农民赞成这一政策,但更倾向于"公平"的土地分配方式,同时农民对这一土地承包政策是否能够持续稳定并不肯定。在影响农民对政策赞成与否的各因素中,集体土地调整、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承包土地面积、出租土地面积、农业经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呈正向影响,受教育年限、家庭农业户口人数、是否村干部户、租入土地面积呈负向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健   李伟   李子芳  
基于预防性储蓄等理论,运用双重差分法,依据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8年四期面板数据,考量长期照护保险政策对农村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长期照护保险使得农村家庭消费水平总体提高了5.2%,这种消费促进效应突出地体现在食品消费、日用品消费、通信消费中,对文化娱乐消费和衣着消费影响不明显。异质性分析显示,非独生子女、收入高以及过去一年内有住院经历的农村家庭受长期照护保险政策的影响程度更大。机制分析表明,预防性储蓄、居民健康和代际经济支持是长期照护保险影响农村家庭消费的重要途径。鉴于此,应通过扩大城乡试点范围、建立多元筹资渠道、构建服务供给体系等方式,推动长期照护保险实现城乡全覆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彭骏  赵西亮  
教育政策是保证教育机会公平的重要机制。本文使用2013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CHIP2013),考察了1986年《义务教育法》和1999年大学扩招两项重要教育政策对我国农村地区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本文首先使用转移矩阵方法描述了我国农村地区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基本情况,发现父代子代之间的教育存在高度的相关性。然后,从代际教育相对流动性和绝对流动性的角度,分别考察了两项教育政策对农村居民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发现,两项政策均没有明显提高农村教育代际相对流动性水平,但显著提高了绝对流动性水平。两项政策的实施确实促进了农村居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子代教育高于父代教育的可能性显著提高,但两项政策并没有降低子代教育和父代教育的代际相关性,即相对流动性水平并没有得到改善。基本政策内涵是需要进一步增加农村教育支出,降低城乡教育差异,促进教育机会公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恒周  郭忠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农民群体逐渐分化为不同职业的农民阶层,由于职业选择的不同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农民在经济收入、产权偏好等方面都出现了巨大的差异,这导致他们对土地流转意愿与决策行为的选择也出现分化,因此,研究由于农民职业分化导致的产权偏好不同及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利用笔者对江苏省实地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在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民职业分化、产权偏好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职业类别、非农收入比重、是否具有非农就业技能、是否拥有转让权、地权稳定性、地区虚拟变量对土地流转有正向影响,年龄则对土地流转有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学浪  赖风  
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其流转方式主要包括"农户自由流转"和"村集体统一组织调整和流转"两种。在农地流转过程中,相关部门须统筹流转规划,在遵循节约集约利用农地资源的原则下,推动农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以提高农地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同时,更须逐步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对此,建议相关部门尝试"农地入股"、"融资组织"以及提升农民"非农"就业能力这三种方式,有效解决农地土地流转与农民增收问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宇虹  樊纲治  
如何提高农民非农就业与农业生产的效率,是当前中国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土地确权通过赋予农民稳定的土地产权,降低了土地与低效率农业生产劳动力的捆绑,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解放,促进了农民的非农就业。本文从非农受雇与非农创业两个角度,验证了土地确权对农民非农就业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首先,土地确权显著促进了农民非农受雇,但对非农创业的影响不显著。其次,土地确权通过促进土地出租部分解释了确权对非农受雇的作用。第三,金融环境的差异改变了土地确权的作用。在金融环境弱的农村地区,土地确权未能促进非农创业,而主要表现出对非农受雇的正向影响;在金融环境好的村,土地确权对非农受雇与非农创业的作用正好相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凡启兵  黎东升  李静  
农村是拉动内需的主战场,针对农村公共品供给和农民收入这两个主要影响农民消费的因素,本文利用协整分析具体研究农村公共品供给和农民消费支出的长期稳定关系,同时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农村公共品供给和农民收入对农民消费支出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并进行相应的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