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90)
- 2023(12830)
- 2022(10946)
- 2021(10249)
- 2020(8645)
- 2019(20313)
- 2018(20413)
- 2017(38811)
- 2016(21514)
- 2015(24128)
- 2014(24199)
- 2013(23865)
- 2012(22133)
- 2011(20097)
- 2010(20307)
- 2009(19135)
- 2008(19416)
- 2007(17493)
- 2006(15610)
- 2005(14055)
- 学科
- 济(89580)
- 经济(89472)
- 业(63909)
- 管理(57941)
- 农(51301)
- 企(42575)
- 企业(42575)
- 农业(33894)
- 方法(33759)
- 数学(29829)
- 数学方法(29509)
- 业经(25091)
- 制(24367)
- 财(24078)
- 中国(22724)
- 地方(19601)
- 学(17595)
- 体(17195)
- 贸(15224)
- 贸易(15216)
- 易(14780)
- 银(14758)
- 银行(14730)
- 发(14266)
- 行(14049)
- 融(13468)
- 金融(13464)
- 体制(13283)
- 务(13150)
- 财务(13116)
- 机构
- 学院(303193)
- 大学(299703)
- 济(124944)
- 经济(122135)
- 管理(113734)
- 研究(104284)
- 理学(97252)
- 理学院(96120)
- 管理学(94519)
- 管理学院(93938)
- 中国(82353)
- 农(69399)
- 京(63839)
- 科学(63695)
- 财(59896)
- 所(53535)
- 农业(53272)
- 业大(50476)
- 中心(50200)
- 江(48906)
- 研究所(47987)
- 财经(45719)
- 经(41254)
- 范(40756)
- 师范(40402)
- 北京(39706)
- 州(37919)
- 经济学(37417)
- 院(36951)
- 省(35594)
- 基金
- 项目(197447)
- 科学(154556)
- 研究(147678)
- 基金(141112)
- 家(122558)
- 国家(121396)
- 科学基金(103110)
- 社会(93047)
- 社会科(87651)
- 社会科学(87620)
- 省(79412)
- 基金项目(75721)
- 教育(67056)
- 划(65630)
- 自然(64961)
- 自然科(63308)
- 自然科学(63288)
- 自然科学基金(62135)
- 编号(62107)
- 资助(55698)
- 成果(50699)
- 重点(44516)
- 部(44201)
- 发(43770)
- 课题(42812)
- 创(40846)
- 制(40839)
- 创新(38258)
- 国家社会(37973)
- 性(37802)
- 期刊
- 济(148863)
- 经济(148863)
- 研究(90400)
- 农(71691)
- 中国(68368)
- 农业(48180)
- 财(48149)
- 学报(47804)
- 科学(45122)
- 管理(37284)
- 大学(37161)
- 学学(35057)
- 教育(32892)
- 融(32347)
- 金融(32347)
- 业经(29708)
- 技术(25746)
- 业(23421)
- 财经(22552)
- 问题(21159)
- 经济研究(20729)
- 经(19354)
- 版(17753)
- 农村(16124)
- 村(16124)
- 农业经济(15544)
- 资源(15350)
- 世界(15342)
- 技术经济(14494)
- 经济问题(14238)
共检索到467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沂 马小勇
农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现行农地制度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基于对陕西600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和对相关部门的访谈调查,认为现行农地制度的基本矛盾在于农地的生产要素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之间的矛盾。农地的生产要素功能要求对农地进行规模经营,要求农地产权稳定、可交易,但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却要求平均分配和定期调整农地,并限制农地的自由交易。据此,文章主张赋予农户永久的农地使用权,并允许已经有稳定非农收入的农户出售农地使用权,但在交易中政府征收社会保障金,以逐步将农户纳入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其目的是在充分实现土
关键词:
农地制度 永佃权 社会保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剑波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也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和核心制度安排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此必须进一步把握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准确认识改革的目标和推进方式,明确改革要守住的底线,深入研究和探索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涉及的深层次问题,坚持于法有据、试点先行、统一部署的原则慎重稳妥推进改革。关于征地制度问题从土地利用角度看,存在耕地保护难度越来越大、人口流动引发农地经营制度的调整、"一户一宅"的宅基地制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琢
本文针对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出现的农村现代化与土地产权制度之间的各种矛盾,以南海市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实践,探讨了如何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即实行以土地入股的股份合作制,并对其基本原则、作法、步骤、教训,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萍
制度供求分析是研究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一个性质良好的分析框架。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供求矛盾运行分析表明,农村土地在农业用地范围内不同集体之间的流转限制较多、农村土地流转为非农用地只能通过行政手段实现,这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对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需求间形成了强烈的冲突。中央政府供给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时要平衡考虑农民利益、公共利益和官僚利益,至于哪种利益在中央政府决策时起到决定性作用,要看政府存在的义理性基础是否受到威胁。中央政府可以通过顶层制度设计和政治体制改革、农民可以通过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制度供给 制度需求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阮文彪
当前农村发展面临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农村要素和资源的城市偏好、农民素质低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就是要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发展生产和提高农民收入放在突出位置,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跳出农业和农村求解"三农"问题。
关键词:
农村改革 深层次矛盾 改革思路 政策举措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敬宇 聂华林
我国农村现行的土地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转型期的过渡性制度安排,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这种制度日益不适应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需要。改革现行的农地制度是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本文从我国西部农地政策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认为农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应该是"完善产权,科学规制",以实现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为取向,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农地制度的若干政策主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琢
《上海经济研究》编辑部: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几十年来在“左”的不断革命论的影响下,几经曲折的折腾,才找到了土地家庭承包制,起了很大作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家庭承包制也没有回答农村土地产权的目标模式,随着农村走上现代化发展,已同土地家庭承包发生了难于跨越的矛盾.广东南海市经过164个改革试点,提出扬弃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的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农村合作经济的土地产权制度.这个经验引起省内外的重视,到南海考察学习的不绝于途.广东省委已肯定南海经验,准备4月份开会推广.上海郊区县经济高度发展,农村已经走上现代化发展轨道,南海经验或许有些参考意义.因此寄去此稿,可用否?请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迪斌
近代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选择可以划分种类型:封建私有制下的产权离散、自耕农所有制下的产权合一、公有制下的产权集中、家庭承包制下的产权分化。人口的不断增长与耕地面积的不断缩小,这一前提决定了制度选择空间非常狭窄,它使我国近代农地产权制度的选择陷入了困境,而要摆脱这一困境,惟一的路径就是工业化。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农地制度 历史考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滕卫双
本文分析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和实践中的困境,尝试提出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可行性建议,以期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产权制度 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炎
一方面农业现代化需要加速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但另一方面现有的土地家庭承包制又不能轻易动摇。借助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需要以国家的力量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解决农村社会保障为前提推进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关键词:
土地制度 法经济学 家庭承包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汪东升
斯托雷平试图通过土地改革打破俄罗斯农民村社的传统生产方式,最终功亏一篑;前苏联末期进行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改革,同样没有成功;之后俄罗斯进行了土地私有化改革,效果却是不尽如人意。而有着相似改革背景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究其原因是因为两国的国情不同,但主要原因是俄罗斯的土地改革不具有内生性的动力,是靠行政手段从外部推动的;而中国的改革是农民的迫切要求。中俄两国改革的路径不同,但目的都是建立符合各自国情的现代农业经济与法律制度。
关键词:
俄罗斯与中国 土地制度改革 比较与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高杰
农村改革一直是四川省改革的重点内容。目前,全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铺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正在形成、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持续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突破,为深化农村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四川农村仍存在农产品安全要求提升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等六大主要矛盾。需要重点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支持政策体系调整优化、农民持续增收渠道拓展、改革成果分配制度建设、优化农村地域空间布局七个方面深化改革。
关键词:
深化农村改革 矛盾 政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高杰
农村改革一直是四川省改革的重点内容。目前,全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铺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正在形成、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持续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突破,为深化农村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四川农村仍存在农产品安全要求提升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等六大主要矛盾。需要重点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支持政策体系调整优化、农民持续增收渠道拓展、改革成果分配制度建设、优化农村地域空间布局七个方面深化改革。
关键词:
深化农村改革 矛盾 政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琴 冯登艳 彭扶民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新中国成立后的 3次大的土地制度变革 ,都使得农民对土地产权具有不完整性 ,甚至完全被剥夺。而农地产权制度创新 ,就是要让农民拥有土地的完全产权 ,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