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27)
- 2023(16358)
- 2022(13377)
- 2021(12442)
- 2020(10128)
- 2019(23418)
- 2018(23358)
- 2017(44242)
- 2016(24560)
- 2015(27680)
- 2014(28130)
- 2013(27456)
- 2012(25267)
- 2011(22910)
- 2010(23419)
- 2009(22065)
- 2008(22416)
- 2007(20613)
- 2006(18445)
- 2005(16948)
- 学科
- 济(102777)
- 经济(102651)
- 业(72450)
- 管理(68183)
- 农(51874)
- 企(50973)
- 企业(50973)
- 方法(38276)
- 农业(34160)
- 数学(33166)
- 数学方法(32808)
- 中国(29370)
- 业经(28929)
- 财(27729)
- 制(27193)
- 地方(21029)
- 学(20349)
- 体(19070)
- 银(18270)
- 贸(18262)
- 贸易(18251)
- 银行(18234)
- 易(17734)
- 行(17423)
- 融(17223)
- 金融(17218)
- 发(16441)
- 务(15734)
- 财务(15686)
- 财务管理(15628)
- 机构
- 学院(353464)
- 大学(349218)
- 济(145423)
- 经济(142166)
- 管理(129947)
- 研究(121869)
- 理学(109784)
- 理学院(108564)
- 管理学(106689)
- 管理学院(106026)
- 中国(96890)
- 京(74764)
- 农(74560)
- 科学(72903)
- 财(71636)
- 所(62817)
- 江(58051)
- 中心(57647)
- 农业(57310)
- 研究所(55828)
- 业大(55517)
- 财经(54556)
- 经(49259)
- 北京(47209)
- 范(46974)
- 师范(46520)
- 州(45212)
- 经济学(44281)
- 院(43369)
- 省(41148)
- 基金
- 项目(223228)
- 科学(174364)
- 研究(168190)
- 基金(158948)
- 家(137911)
- 国家(136609)
- 科学基金(115886)
- 社会(105674)
- 社会科(99632)
- 社会科学(99599)
- 省(89179)
- 基金项目(83896)
- 教育(77623)
- 划(73792)
- 自然(71948)
- 编号(71219)
- 自然科(70163)
- 自然科学(70143)
- 自然科学基金(68885)
- 资助(63470)
- 成果(58968)
- 重点(50494)
- 课题(49857)
- 部(49743)
- 发(49585)
- 创(46158)
- 制(45469)
- 性(43817)
- 国家社会(43472)
- 创新(43186)
- 期刊
- 济(176165)
- 经济(176165)
- 研究(108980)
- 中国(82752)
- 农(75678)
- 财(57960)
- 学报(55427)
- 科学(51260)
- 农业(50541)
- 管理(46246)
- 大学(43038)
- 教育(43008)
- 融(40564)
- 金融(40564)
- 学学(40412)
- 业经(33410)
- 技术(31614)
- 财经(27839)
- 经济研究(25697)
- 业(25266)
- 问题(24211)
- 经(23970)
- 版(19767)
- 世界(17675)
- 贸(17319)
- 技术经济(17254)
- 农村(16989)
- 村(16989)
- 理论(16741)
- 现代(16058)
共检索到557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侯微 张慧欣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既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坚持市场化的价值取向,又要体现公平正义,实现社会的和谐共进,因此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土地制度设计要坚持维护农民根本利益原则、适应社会发展水平原则、民主参与土地征收原则等。现阶段土地制度市场化改革还应解决农民成为土地微观运行载体、市场结构要完整统一、价格机制要健全等方面问题。鉴于此,农村土地制度市场化改革从实现使用权物权化、土地用途管制法治化、土地征地程序化,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市场化改革 主导原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昂
本文阐述农村土地流转信托的内涵及其特点,从农村土地流转信托业务的信托当事人风险、系统性风险及非系统性风险等角度揭示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风险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并给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信托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建立政府引导型农村土地使用权信托市场机制,健全农村土地流转信托服务平台的功能等农村土地流转信托制度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
信托 三农问题 农村土地流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进
我国的农村改革本质上是产权制度的改革。农户家庭承包经营权的确立 ,实现了土地的经营权与经营主体——农户的重新结合 ,使我国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集体所有”的制度设计却弱化了产权的激励作用。而土地合作社则能够实现农民与土地的直接结合 ,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 ,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 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永良
城镇化是我国新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方面。目前,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乡镇企业聚集与土地问题之间的深层矛盾日益显现,土地征用中的利益失衡现象十分突出。为此,在城镇化过程中建立土地收益权一次性买断机制,执行乡镇企业产权中土地资产的分割制度,改革和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加强城镇化过程中农地流转的保障制度建设,成为城镇化改革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土地制度 改革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邢琳 王宝娜
我国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土地市场化经营,既是现代化的农业经济模式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对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有效利用土地资源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面对当前土地改革和土地管理市场面临的实际问题,我们必须有清醒且充分的认识,紧紧把握土地制度改革和土地运营市场化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紧紧围绕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来规范土地制度改革和市场化经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力 胡春梅 祝玉坤
论文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的视角,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土地红利"产生的制度背景、分配格局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一方面揭示出在城镇化过程中依靠土地、劳动力和环境等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初期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分析了公权力对于"土地红利"攫取导致的城乡二元社会重新分化所引发的经济结构、分配格局以及社会关系的失衡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的重点是提高农民对"土地红利"的分配份额,这也是推进我国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骐瑛
土地作为农村最基础的生产资料,对我国农业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而农村土地流转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发展农业经济的主要手段与必然要求,而纵观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演进路径,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弊端十分明显。基于此,本文结合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存约束因素,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
土地流转 演进路径 制度改革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立祥 彭美玉
通过交易费用理论来解释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路径依赖性。明晰农村土地产权是改革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考虑制度变迁所带来的交易费用。通过对中国农村土地改革几种模式的交易费用的比较,认为,深化和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改革方案相比国有化和私有化改革方案仍是较优的选择。改革思路是确权赋能,完善配套政策。改革重点是现有的垄断性征地制度、土地利用管制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只有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土地利用规划、管制体制以及社会保障体系,才能真正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路径依赖性 改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立争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草原承包、集体林权等构成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深化改革的重点。应组建结构完善的土地银行专门从事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业务,采纳"抵押豁免规则"。统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机构,并以登记生效主义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变动的效力模式。草原承包制度的改革,应以生态化为基本理念,完善草原生态化补偿机制。集体林权的利益机制应采纳"均股均利"的方式,并从流转范围和主体等方面完善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轶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实施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管理经营模式,这在较长一段时间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现如今,我国的农村正在逐步摆脱过去粗放、零散的农业生产模式,农村经济结构的改革、市场条件的日益成熟,慢慢带来比以往旺盛得多的资金需求。这时候的农村土地金融化改革就成了农村产权综合改革必须实行的举措,对我国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农村土地金融化 路径 制度保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宁 邱力生
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总是以特定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来作出安排,并通过其不断调整和转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制度。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土地制度本身会产生一定的制度性问题。该文采用规范分析的研究方法,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土地制度主体化改革的构想,希望能够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制度性问题 土地制度主体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詹诗渊
我国目前土地他项权利制度不完备,导致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实践中遇到一些问题:"使用权"、"承包经营权"混淆;流转年限太短,致使受让方不敢投入;受让方主体资格带来的隐忧;耕地使用权不能抵押致受让方难以融资进行规模经营;地面附着物的补偿问题纠纷不断。目前流转中之所以存在上述这些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是我国目前土地他项权利制度尚不完善。我国台湾地区他项权利制度是比较完善的,主要在物权法和土地法中,包括地上权、永佃权、地役权、抵押权、典权、耕作权、租赁权等七种,堪称细密。其中关于地上权、永佃权、抵押权、耕作权、租赁权的一些规定倘能借鉴,对解决我们目前在农村集体土地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应当有所裨益。
关键词:
农村集体土地 流转 土地他项权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银蓉 梅昀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讨陈银蓉梅昀农村土地制度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键问题之一。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有益探讨。笔者试从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形成历史原因及存在的弊端出发,探讨农村土地制度选择的理论依据以及改革设想。一、对现行土地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翠环
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我国农村土地政策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在不变更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分离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将一度被人为隔断的农民与土地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重新有效连接起来,彻底打破严重束缚农业生产力发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于合军 潘兴良
建国以来,我国经历四次大的土地制度变革,形成了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主体、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目前这一农村土地制度大体上适应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但也存在着产权不清晰、权能不完整、流转不顺畅、法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对此,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在坚持农村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土地制度。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土地制度 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