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07)
2023(17471)
2022(14462)
2021(13274)
2020(11346)
2019(26036)
2018(26014)
2017(49971)
2016(27616)
2015(31744)
2014(31742)
2013(31450)
2012(29087)
2011(26236)
2010(26818)
2009(25293)
2008(25403)
2007(23095)
2006(20543)
2005(18645)
作者
(83035)
(70036)
(69604)
(66204)
(44359)
(33606)
(31621)
(27341)
(26627)
(25055)
(23843)
(23671)
(22417)
(22383)
(22139)
(21683)
(21122)
(20540)
(20299)
(20240)
(17514)
(17474)
(17400)
(16053)
(15839)
(15711)
(15653)
(15646)
(14328)
(14070)
学科
(120799)
经济(120651)
(82505)
管理(78562)
(60371)
企业(60371)
方法(52822)
(52450)
数学(47089)
数学方法(46395)
农业(34666)
中国(31363)
(31062)
业经(30177)
(26767)
(24973)
地方(23992)
(20676)
贸易(20666)
(20059)
(18742)
银行(18687)
(18602)
(18360)
财务(18296)
财务管理(18241)
(17823)
金融(17819)
(17792)
理论(17366)
机构
学院(403432)
大学(402005)
(163688)
经济(160131)
管理(151486)
研究(137983)
理学(130217)
理学院(128725)
管理学(126069)
管理学院(125354)
中国(106826)
(87324)
科学(86565)
(85923)
(76798)
(71694)
农业(67976)
业大(67238)
中心(65250)
研究所(64703)
(64231)
财经(59940)
(54376)
北京(53758)
(51847)
师范(51216)
(50110)
经济学(49945)
(49188)
(46372)
基金
项目(267136)
科学(209302)
基金(193373)
研究(191164)
(170222)
国家(168751)
科学基金(143597)
社会(120736)
社会科(114106)
社会科学(114070)
(106050)
基金项目(101618)
自然(94065)
自然科(91899)
自然科学(91872)
自然科学基金(90223)
(89243)
教育(88809)
资助(80211)
编号(77714)
成果(63374)
重点(60766)
(59189)
(57739)
(55020)
课题(54889)
科研(51692)
创新(51553)
(50084)
教育部(49908)
期刊
(186839)
经济(186839)
研究(116023)
中国(87903)
(86252)
学报(69427)
科学(63115)
(60300)
农业(57999)
管理(53775)
大学(52896)
学学(50264)
教育(42468)
(41488)
金融(41488)
技术(35174)
业经(34582)
财经(30166)
(29439)
经济研究(28214)
问题(25962)
(25803)
(22682)
统计(20509)
技术经济(19872)
世界(19250)
业大(18815)
(18667)
科技(18220)
(18124)
共检索到6119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忠华  杜雪君  
研究目的:分析农村土地制度安排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机制,并基于拓展的托达罗模型分析和义乌市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和计量检验。研究结果:农村土地制度安排可通过保险效应和环境舒适度效应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承包地为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失败提供退路和保险,希望保留承包地的农民工其市民化意愿更高;宅基地和耕地为农民工在农村提供较城市更好的居住工作条件和环境,拥有宅基地和打算返乡种地的农民工则不倾向于市民化。新生代和老一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及其对农村土地态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农村土地制度安排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意愿,进而影响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和土地集约利用,因此,应重视农村土地制度的合理安排...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阮梅洪  
城中村村民和进城农民工主导义乌市常住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但市民化进程却相对滞后。运用参照依赖、损失厌恶理论,从村民、农民工对城市化价值感知和市民化意愿的角度,解释了村民和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村民较高资产、较好的城市保障与低转化率的悖论;并从城市对农民工价值认知和保障农民工需求意愿的角度,解释了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目标与农民工资产沉淀城市保障不足之间的悖论。为有效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村民和农民工市民化的悖论现象,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分层分类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具体对策,以期探索一条构建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城镇化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玉屏  
农民工进入城市社会以后,往往会经历一个语言再社会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比较突出的表现是语库的扩充、语码选择模式的变更和言语交际策略的调整。生活环境改变、交往对象复杂化和原有语库贫乏之间的矛盾所带来的语言交际困难是农民工语言再社会化的外部驱动力,对城市生活的认同及希望留在城市生活的意愿是一部分农民工语言再社会化的内部驱动力。农民工的语言再社会化不仅增加了他们对城市生活环境的适应力,而且对提升其文化素质、改善其生活质量也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彬  
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浙江省义乌市主要承担了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任务。试点实施两年多来,义乌市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方面作了一些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根据中央改革要求,义乌市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方面强化顶层设计,平衡各方利益,结合各项国家级改革,逐步探索出农民住房保障的多种实现形式。多形式完善宅基地取得及置换方式。义乌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彬  
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浙江省义乌市主要承担了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任务。试点实施两年多来,义乌市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方面作了一些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根据中央改革要求,义乌市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方面强化顶层设计,平衡各方利益,结合各项国家级改革,逐步探索出农民住房保障的多种实现形式。多形式完善宅基地取得及置换方式。义乌市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锟  
以往农村土地制度的根本缺陷在于:由于土地产权的缺陷,导致了土地物权的虚置和缺失,进而造成了土地流转、土地征用的制度性缺失,从而导致了土地产权模糊、土地流转困难、土地价值低估和补偿标准过低,这些缺陷严重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因此,为了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按照有利于明确和保护土地物权的思路,建立以承包权为核心的农地产权制度、基于承包权的农地流转制度和基于土地物权的农地征用制度。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雯  陈昭玖  滕玉华  
本文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重新梳理出影响农民工市民化供给和需求的因素,建立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供求均衡分析框架。运用江西460个农民工的调查数据、采用需求可识别的BioproBit模型、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考察农民工市民化程度,运用oaxaca分解方法分析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代际差异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市民化的程度为60.07%,新生代、老一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程度分别为66.37%、52.31%;农民工的年龄、代际差异、专业技能、家庭抚养比、工资收入显著正向影响市民化需求;工资水平、购买社保种类、职业阶层、承包地处置方式、户籍管制显著影响市民化供给;福利水平、户籍管制的回报差异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锟  
将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因素归结为城乡分割、城市偏向的城乡二元制度,分析了这一制度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入户调查数据对这一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市民化能力和市民化进程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虽然农民工具有比较强烈的市民化愿望,但由于受到市民化能力的制约,绝大多数农民工无法转化为市民,因此尽快提高农民工的市民化能力成为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在城乡二元制度中,除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之外,城乡二元就业制度、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和城乡二元教育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和市民化能力,进而对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因此,未来城乡二元制度的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现阶段中国城乡关系面临着重大变革,以土地收益分配关系重构为特征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此轮城乡关系变革中的重要议题。2015年以来,浙江省义乌市作为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之一,开展了宅基地制度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征地制度改革,其中,以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为基础带来的分配关系重构,是其改革亮点。土地增值收益测算的基础土地增值的本质是土地利用、开发和管理过程中交换价值的增加。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指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德友  陈银容  
农民工市民化面临诸多障碍,需要从户籍制度、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农民工进城安居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劳动培训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城市公共服务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才能为农民工市民化铺平道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明辉  
对义乌市农村统筹保险互助会的调查与思考陈明辉一、发展现状义乌市农村统筹保险互助会于1993年6月28日成立以来,参照先行单位的做法,在确保人保公司主渠道作用的前提下,将人保公司的部分业务划归地方政府,单独建帐,独立核算,免征税费,结余留存地方,逐年形...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宗开宝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义乌市的调查研究,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客观上存在着互动关系:城镇的元素与农村的元素在各自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也促使双方元素在"混合"中"酵母化";在加快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加快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具有规律性。只有按规律办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才能良性互动,城乡资源才能优化配置,取得集成创新的效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冯娜娜  沈月琴  孙小龙  刘雅慧  
[目的]基于对义乌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调研和观察,对宅基地退出的3种典型模式进行分析和比较,剖析各种模式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各种模式成功和推广的前提和基础。[方法]运用“三圈理论”,从价值、能力、支持3个角度对宅基地3种退出模式进行剖析。[结果]义乌市宅基地退出的3种模式表现各不相同,但均处于公共价值、能力、支持三圈相交的“耐克区”,是成功的宅基地退出模式。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显化宅基地财产价值是宅基地退出追求的价值目标,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执行能力是保证宅基地退出顺利推进的基础条件,农户的支持是宅基地退出能够成功推进的前提条件。[结论]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应注重各种模式的适用性,切忌照搬滥用;政府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量力而为,切忌为了退出而退出,使改革陷入“风险区”;要统筹兼顾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农民的利益,最大程度的保护农民利益。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盛亦男  孙猛  
本文以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作为主要分析手段,针对当前农民工大规模返乡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城乡预期收入差距影响劳动力供给,城市实际工资和政策参数影响劳动力需求,金融危机作为外生变量影响劳动力供求平衡。最后,借鉴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思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叶普万  周明  
本文以中国为背景,分析了托达罗模型的普适性以及在中国所"遭遇"的三重变异;在此基础上,对托达罗模型进行了必要修改,并以此为逻辑主线,分析了农民工在社会身份、社会地位和制度上的三个方面的边缘化特征以及所衍生的经济贫困和人文贫困。提出,通过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调整和完善社会政策,加强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的塑造最终解决农民工的贫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