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66)
2023(17152)
2022(14794)
2021(13996)
2020(11827)
2019(27343)
2018(27203)
2017(52434)
2016(29103)
2015(32838)
2014(33070)
2013(32571)
2012(30858)
2011(27952)
2010(28737)
2009(27166)
2008(27446)
2007(24838)
2006(22462)
2005(20496)
作者
(84495)
(71369)
(70843)
(67679)
(45698)
(34307)
(32278)
(27394)
(27145)
(25888)
(24401)
(24323)
(22906)
(22678)
(22633)
(21928)
(21366)
(20949)
(20758)
(20716)
(18141)
(17746)
(17452)
(16514)
(16139)
(16035)
(16007)
(15828)
(14591)
(14287)
学科
(123071)
经济(122908)
(84972)
管理(82062)
(62270)
企业(62270)
(53305)
方法(48757)
数学(42950)
数学方法(42357)
农业(35186)
(34560)
中国(33131)
(31032)
业经(30235)
地方(28914)
(25306)
(22557)
贸易(22547)
(21807)
(21743)
银行(21703)
(20753)
(20739)
金融(20733)
(20635)
(19504)
财务(19450)
财务管理(19388)
(18527)
机构
学院(416536)
大学(415923)
(172467)
经济(168622)
管理(156298)
研究(147429)
理学(132437)
理学院(130857)
管理学(128558)
管理学院(127753)
中国(116168)
(89246)
科学(88923)
(85977)
(83246)
(76528)
(70795)
中心(69363)
研究所(68370)
财经(65235)
农业(64201)
业大(63549)
(58999)
(57129)
师范(56611)
北京(56223)
(53387)
(52744)
经济学(52155)
(50033)
基金
项目(266198)
科学(209177)
研究(197262)
基金(192044)
(166880)
国家(165393)
科学基金(140736)
社会(124699)
社会科(117783)
社会科学(117748)
(104609)
基金项目(100958)
教育(90891)
自然(89505)
(87786)
自然科(87338)
自然科学(87309)
自然科学基金(85773)
编号(81241)
资助(79068)
成果(68869)
重点(60376)
(60235)
(58096)
课题(57423)
(54264)
(51777)
教育部(51135)
国家社会(50980)
(50890)
期刊
(204646)
经济(204646)
研究(130344)
中国(93274)
(81838)
(67550)
学报(65239)
科学(60897)
管理(56044)
农业(54808)
大学(50035)
(49802)
金融(49802)
教育(48043)
学学(46891)
业经(35968)
技术(34979)
财经(32881)
经济研究(30015)
(28215)
问题(28042)
(27843)
(22047)
(21511)
世界(20690)
理论(20011)
技术经济(19877)
统计(19559)
资源(19496)
图书(19243)
共检索到660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钱忠好  
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农户心态的实证分析及其政策启示——对江苏无锡、泰兴、连云港三市(县)部分农户有关土地制度问题的问卷调查钱忠好至今,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以土地均分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经济体制已推进了十几个年头。在日趋增大的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琳琳  吴群  
构建财产权制度、农户资源禀赋对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作用框架,并提出相关假说,基于理论框架,建立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影响因素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农户数据,定量揭示其影响关系。结果显示:财产权制度的保证和稳定会影响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获取水平,承包地确权的政策促进作用明显优于宅基地确权;土地调整与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农户自然资源禀赋、人力资源禀赋、社会资源禀赋对土地财产权的价值显化均有正向促进作用;农户家庭非农收入水平、地区土地市场化水平等其他因素,正向影响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获取可能。创造条件实现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增收,需从财产权制度层面强化赋权,提高农户土地产权可预期性,从资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龙腾鑫  
本研究以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演变为背景,以2012年四川富顺县农户入户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农户个体特征如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对农户参保行为的影响不显著,显著影响的变量包括受访者的婚姻状况、对政府补贴标准和养老金领取标准的认知程度以及对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满意度。因此,社会转型期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需建立在农户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加强和完善制度设计,增强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户的吸引力。同时,由于社会养老保险的跨期消费特质,使消费偏好更多地取决于其对未来的稳定预期和生活信心。因此,可以探索以家庭为单位而非个体单位探索新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立双  张谛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流转逐渐形成一种趋势,国家也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提倡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本文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对沈阳地区农户问卷调查的形式,运用logistic模型对问卷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从农户自身角度来看,影响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入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农户户主从事职业类型、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承包土地面积等,并对此进行了进一步地剖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景新  
作者通过对西部农村调研证实,西部农村分工简单,大部劳动力集中在种、养业领域;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化经营刚刚起步;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大多数无村办企业,少量集体、私有私营企业,基本停留在手工业领域和“家庭作坊”阶段。这是制约西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西部大开发,应该明确把“三农”的发展作为战略重点。西部必须更加珍视农民土地权利,以真正赋予农民长期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为保证,以提高农业组织程度和农户经济能力为核心;同时,加快西部农村体制改革,在赋予和保障农民家庭财产权、收益权的基础上,发展基层经济和政治民主,推动村域由传统农业社会加快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这是西部大开发...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秀英  石道金  
集体林地产权制度是当前林业经济界研究的热点,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改革方案。集体林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不能不涉及到林业生产的主体———农户。本文在对249户农户就责任山的产权现状及农户对产权制度变革的心态两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林业"三定"还有许多遗留问题亟待解决,林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应慎之又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建  施国庆  李菁怡  
"双置换"是经济发达地区无锡市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在不涉及土地产权基础的前提下,对土地管理与使用方式的改革。在对其政策体系与农民收益分析基础上,应用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立论"分析了"双置换"前后的利益格局,指出了其后续的难题。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玉生  
本文在“农地视角”的基础上叠加“农户视角”,建立家庭联结和户际关系两大理论范畴,以此研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土地制度改革背景下的农户家庭联结现象及其变革。研究发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受农户家庭联结形态的影响,农户家庭联结形态则受土地制度的影响。伴随中国农业集体化、家庭承包责任制和“三权分置”等土地制度改革,农民从土地依附中摆脱出来,农村土地经营主体更加多元,农户家庭联结形态出现了从国家规制性联结向市场协议性联结的转变以及从直接联结向间接联结的转变,产生了“农户+”多元联结形态。“三权分置”顺应并增强了农民流动趋势,回应了新时代“地怎么种”问题,但没有回应如何规范农户多元联结的现实问题,因而存在制度缺口。“土地联结”基础上的“合约联结”是当前农户多元联结形态的共性特征,“家庭联结合约制”在逻辑上可作为未来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制度建设的基础,可以作为对“三权分置”的必要补充。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丰雷  蒋妍  叶剑平  朱可亮  
土地调整是中国农地制度的重要特征,中央"不得调地"政策是否得到农民支持是影响其实施效果的一个关键。本文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和美国农村发展研究所1999~2010年5次17省份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农地制度变迁中农户态度的时序变化、地区差异及决定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尽管农民对中央"不得调地"政策的态度是复杂的,但是明确表示"支持"的比例显著高于"反对"的比例。面对土地调整和中央"不得调地"政策,农户同时具有公平和效率两方面的考量,并表现出明显的"学习效应"。人均GDP提高和人均耕地面积增加,会降低农户对土地社保功能的依赖,从而提高农户对中央政策的支持率;进行过土地或副业投资的农户更倾向于支持中央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叶明华  
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制度诱导下的被动式发展,还是农户风险管理需求下的主动式发展,这是判断农业保险成熟度的标志,也是中国从农业保险大国向农业保险强国转变的关键点。本文选取中国粮食主产区江苏省,对其14个区县585户粮食种植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BP神经网络进行保险购买决策模拟。研究发现:当前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制度诱导与农户风险管理内在需求交互作用下的混合决策,但是制度诱导依然是农业保险的主要驱动力。据此,应从农户的风险认知、保险认同的提升入手,结合保险市场的险种与服务创新,使得农业保险可与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决策目标相匹配;同时将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举措相融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恒周  郭忠兴  郭玉燕  
本文在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民职业分化、养老保障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职业类别、是否具有非农就业技能、商业养老、是否拥有转让权、地权稳定性对土地流转有正向影响,家庭养老则对土地流转有负向影响,而年龄、非农收入比重、农业劳动力人数、社会养老和是否具有抵押权则对土地流转决策没有显著影响。本文提出了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和提供非农就业机会、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与职业技术素质、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秀清  
比较分析不同区域的农户耕地流转行为,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促进耕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基于赣、苏、桂三省537份农户问卷调查,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分析农户的耕地转出、流入行为,结果表明:东(苏)、中(赣)、西(桂)部地区农户耕地流转行为具有较大的异质性;耕地转出的最主要原因是家里缺劳力和种地经济效益低,耕地流入的最主要原因是惟有种地才能增加收入和家里劳力有余。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增阳  陈玉华  吴小艳  
自古以来,我国的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有着密切的关联。在传统社会里,户籍和地籍是高度重叠、紧密相连、共生互动的。户籍是分配土地的依据,也是政府征收赋税和徭役的基础。当前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也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构建的。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居民户口变动的情况日益增多,比如农民流动导致的人户分离现象等等,从而使这些人与其原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国情调查课题组  徐元明  刘远  
中国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最根本的还是土地问题,由于农村土地产权的模糊化,导致土地流转难、农业经营规模小,也为社会各方面对农村集体土地的掠夺和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侵犯提供了方便。在当今中国,农民既没有作为主要生产资料的土地的所有权,也没有作为主要生活资料的房产的完全所有权。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核心是要保障农民的土地所有权。确立农民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观念,明确集体的范围,将集体土地量化给农民,建立体现农民所有权的农民集体组织——土地股份合作社,是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的首要措施。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邱书钦  
土地细碎化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格局,也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障碍之一。土地细碎化表面上是地块的细碎化。实质上是土地产权的细碎化,而无论是土地流转还是土地整治,都未能从根本上整合细碎化的土地产权。怀远县基于方便农民耕种的需要,在基层大胆创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集体组织调整土地的功能,通过"三不变、两提倡、一调整"形成了"一户一块田"的耕种模式,有效解决了土地细碎化难题。我国农村土地细碎化治理及制度变革,必须强化集体组织的土地统筹权利和能力,赋予其相应的土地(地块)调整职能,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