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73)
2023(12249)
2022(10333)
2021(9431)
2020(7940)
2019(18052)
2018(17544)
2017(33603)
2016(18742)
2015(20729)
2014(20633)
2013(20487)
2012(19109)
2011(17394)
2010(17452)
2009(16332)
2008(16437)
2007(15154)
2006(13253)
2005(11593)
作者
(58226)
(49669)
(49165)
(46685)
(30699)
(24009)
(22251)
(19610)
(18438)
(17364)
(16890)
(16408)
(15701)
(15636)
(15372)
(15295)
(15155)
(14333)
(14323)
(13927)
(12728)
(12054)
(11974)
(11403)
(11234)
(11161)
(10878)
(10806)
(10195)
(10101)
学科
(80833)
经济(80746)
(55766)
(50658)
管理(45169)
农业(33343)
(33263)
企业(33263)
方法(33239)
数学(29966)
数学方法(29730)
业经(22395)
中国(19513)
(18336)
(18260)
地方(16360)
(15949)
贸易(15948)
(15543)
(15217)
(13239)
农业经济(12488)
土地(11694)
(11414)
银行(11351)
环境(11336)
技术(11248)
(10796)
(10683)
(10594)
机构
学院(275544)
大学(271554)
(111446)
经济(109214)
管理(102249)
研究(95975)
理学(89122)
理学院(88061)
管理学(86482)
管理学院(85999)
(78665)
中国(72682)
科学(63883)
农业(61584)
(56750)
业大(55130)
(51480)
研究所(47342)
(47066)
中心(45612)
(42251)
农业大学(39022)
财经(38000)
(35302)
师范(34813)
(34617)
北京(34537)
(33775)
经济学(33457)
(33064)
基金
项目(189592)
科学(146577)
基金(136125)
研究(132113)
(122226)
国家(121056)
科学基金(100909)
社会(83975)
社会科(79111)
社会科学(79080)
(76814)
基金项目(73325)
自然(66421)
自然科(64824)
自然科学(64798)
(64047)
自然科学基金(63675)
教育(58870)
资助(53833)
编号(53586)
重点(42984)
(42409)
(42039)
成果(41846)
(41463)
(39366)
计划(37521)
科研(37247)
创新(36868)
课题(36458)
期刊
(124978)
经济(124978)
(80884)
研究(71147)
学报(55383)
中国(55059)
农业(54839)
科学(48211)
大学(40571)
学学(39126)
(34694)
管理(29508)
业经(27878)
(26387)
(25585)
金融(25585)
教育(22076)
技术(20286)
问题(18417)
(18159)
经济研究(18079)
财经(17971)
业大(16763)
(15370)
农业经济(15169)
农村(15002)
(15002)
农业大学(14818)
资源(14146)
世界(14087)
共检索到397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潘漪,陆杰华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作为农村养老保障支柱的地位正在逐渐减弱。文章利用"2002年农村计划生育夫妇养老问题与对策研究"的调查数据,从老年人的养老所需和土地收入的供给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土地养老的现状。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地区差异、老人及其子女的人口特征、家庭特征这三类因素对土地养老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地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老人及其同住子女的年龄、文化程度、从业类型不同,导致土地养老的可能性呈现显著差异;家庭规模越大、人均责任田越少,土地养老的可能性越小,而家庭总收入的影响则并不显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四川省社科院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课题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何京蓉  李炯光  
由于面临三峡工程移民后期发展扶持、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城乡统筹等诸多问题,所以农村土地流转对三峡库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农民增收以及移民安稳致富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通过对库区腹心的7个乡镇23个村的调查,系统分析了三峡库区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研究发现,农民观念落后、土地流转市场发育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和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以及政府"缺位"和"越位"行为并存是目前三峡库区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骆东奇  任海钰  
我国现阶段土地流转规模较小,农村土地定价理论与实践尚不完善;而农村土地流转价格与流转行为人的意愿密切相关,因此,研究流转行为人(农户)的预期土地流转价格,对完善我国农村土地定价理论和推进土地流转实践具有积极意义。基于重庆市农民土地流转调查,从流转主体农户的属性出发,分析影响农村土地流转预期价格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土地流转预期价格与被调查者据场镇距离、被调查者家庭人均年农作物经济收入正相关,与被调查者家庭在校学生数负相关;这些结论可以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价格的确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喻瑶  段建南  金萍  
结合定量分析方法在分析农村土地价格内涵与特点基础上,分别采用因素修正法和收益还原法分析农村土地流转价格变化机理的动态变化因素,针对各不同的经济环境与区域的地租差异作量化分析,以求对目前土地流转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京蓉  李炯光  
农村土地流转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细碎化及撂荒、闲置的有效途径,对三峡库区移民后期发展扶持、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城乡统筹等诸多问题的解决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库区腹心的7个乡镇23个村的调查,系统分析了三峡库区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研究发现,农民观念落后、土地流转市场发育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和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以及政府"缺位"和"越位"行为并存是目前三峡库区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学新  王晶  
河北平乡县6村406户阶级成分档案资料表明,该地土改后地权分配状况有所改变;以HHI指数衡量,该地土地集中程度在土改前已经较低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平分土地使田产面积能满足基本生存标准的农家所占比例有了较大提高,但能满足生活消费标准的农家所占比例增幅有限,能满足工作能力标准的农家所占比例则有所下降,说明平分土地在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上的作用不大,也无法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副业成为缓解农民生存压力的重要渠道,但仍然无法取代农业在农民收入中的主要位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淼  
本文根据"2014年千村调查"数据资料,描述了当前我国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并运用次序Logit模型,对我国农村老年人养老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农村老年人养老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包括老人与子女关系、经济状况、健康状况、政策支持状况、个人家庭状况。提出应加强对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慰藉、建设农村老年人与外界联系的农村通讯网络系统、建立农村老年人自我管理的"村老年协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汉成  夏亚华  梅福林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一直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对我国目前面临的“三农”问题具有积极的影响,通过对广东、江苏、湖南、安徽四省的土地流转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以期揭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洪波  刘佳  
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重要途径,辽宁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意义尤为重大,本文在分析辽宁省土地流转发展情况以及原因基础上,提出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白呈明  
农村土地纠纷已构成我国当前社会矛盾和纠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土地纠纷本身则呈现出一些新的、重要的特征。基于农村土地纠纷严重的现实状况,如果不能对此进行及时有效的遏制和化解,其必将构成对社会稳定的破坏性力量。然而,在现实中许多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的做法实在是不得要领,并缺乏一套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而这种状况的存在无疑与相关部门对当前农村土地纠纷的重要特征在认识和把握上有误是分不开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延信  张海阳  李伟毅  刘强  
农村土地流转总体上表现出流转速度加快、流转类型多样、流转主体多元化、以短期流转为主、由市场决定价格、租金支付方式多样等特点,流转土地表现为种植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集体统一经营、股份合作经营等形式,并表现出流转组织化水平提高、仍以种粮为主、农民权益得到有效保护、政府鼓励等新趋势,土地流转优化了农村资源配置、促进了现代农业建设、提升了农业产业素质、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在推进土地规范流转方面应切实落实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政策,引导流转行为长期化、规范化,正确引导工商资本参与流转,强化对规模经营以及粮食生产的政策扶持,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健全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政府部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征  
课题组对广东省粤北山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粤西南进行了系统调研,对其土地承包经营状况、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以及广东省土地流转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详细了解。报告对广东省土地流转的成效进行了分析,详细说明了广东土地流转的几种典型做法,在此基础上对其土地流转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本调研还针对广东省的具体情况提出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上官子恒  施国庆  黄健元  王晗  
文章采用洛伦兹曲线得出的FGT指数来测算湖北省2005—2016年的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状况,并通过建立绝对贫困FGT指数、相对贫困FGT指数和各脱贫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湖北省农村2005—2009年期间农村居民收入两级分化逐渐加大。2010—2012年期间,农村每户居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收入差距的扩大得到了一定的控制。2013—2016年期间,农村每户居民的收入持续大幅度增长,且贫困居民的收入增量远超过平均人口收入的增量,收入差距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农村居民进城从事二三产业工作和政府减免税收政策能有效的降低绝对贫困发生率。劳动技能培训和政府减免税收政策能有效的降低相对贫困发生率,同时降低绝对贫困深度、绝对贫困强度、相对贫困深度和相对贫困强度。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马瑞  徐志刚  仇焕广  白军飞  
中国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是促进中国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基于山东等四省619户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定量分析了农村进城就业人员的职业流动和城市变换、家属随同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受城市就业机会与自身人力资本的制约,农村进城就业人员从事的职业和就业的城市比较稳定,农村进城就业人员在配偶随同情况比本世纪初有所改善,但在小孩随同情况改善很小,配偶和小孩逐步随同已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举家迁移"的过渡模式。长远来看,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创造城市就业机会和放宽城市教育政策等对于农村进城就业人员举家迁移至关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