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93)
- 2023(8369)
- 2022(6902)
- 2021(6489)
- 2020(5219)
- 2019(11797)
- 2018(11944)
- 2017(22390)
- 2016(12475)
- 2015(13460)
- 2014(13388)
- 2013(13188)
- 2012(11887)
- 2011(10863)
- 2010(11218)
- 2009(10801)
- 2008(10844)
- 2007(9760)
- 2006(9073)
- 2005(8308)
- 学科
- 济(51982)
- 经济(51901)
- 农(49130)
- 业(43748)
- 管理(33375)
- 农业(32701)
- 企(23487)
- 企业(23487)
- 业经(19865)
- 制(18492)
- 财(14267)
- 中国(14009)
- 体(14007)
- 方法(12950)
- 农业经济(12416)
- 发(11673)
- 土地(11568)
- 数学(11169)
- 数学方法(11072)
- 体制(10793)
- 地方(10554)
- 村(9718)
- 农村(9699)
- 发展(9674)
- 展(9666)
- 银(9383)
- 银行(9377)
- 行(9040)
- 策(8994)
- 学(8949)
- 机构
- 学院(172849)
- 大学(167753)
- 济(75094)
- 经济(73571)
- 管理(65486)
- 研究(60404)
- 理学(55795)
- 理学院(55254)
- 管理学(54526)
- 管理学院(54211)
- 中国(49321)
- 农(49006)
- 财(36793)
- 农业(36777)
- 京(35436)
- 科学(33872)
- 业大(31201)
- 所(30037)
- 中心(29010)
- 江(28627)
- 财经(27086)
- 研究所(26445)
- 经(24514)
- 农业大学(22865)
- 范(22466)
- 师范(22311)
- 省(22127)
- 经济学(21895)
- 北京(21659)
- 州(21494)
- 基金
- 项目(110597)
- 科学(87858)
- 研究(87334)
- 基金(79860)
- 家(68459)
- 国家(67710)
- 科学基金(58152)
- 社会(57138)
- 社会科(53652)
- 社会科学(53640)
- 省(44740)
- 基金项目(42493)
- 教育(38752)
- 编号(37325)
- 划(35802)
- 自然(34152)
- 自然科(33254)
- 自然科学(33247)
- 自然科学基金(32658)
- 成果(30538)
- 资助(30161)
- 农(29027)
- 制(28775)
- 部(25725)
- 课题(25573)
- 发(25157)
- 重点(24580)
- 国家社会(23913)
- 性(23507)
- 创(23288)
- 期刊
- 济(97047)
- 经济(97047)
- 农(56448)
- 研究(53993)
- 中国(46796)
- 农业(38079)
- 财(28661)
- 科学(25299)
- 学报(24999)
- 业经(22336)
- 融(21415)
- 金融(21415)
- 管理(21269)
- 大学(21124)
- 教育(20066)
- 学学(20065)
- 业(16766)
- 农业经济(14911)
- 农村(14868)
- 村(14868)
- 技术(14287)
- 问题(13717)
- 财经(13623)
- 经济研究(11867)
- 经(11677)
- 版(11321)
- 世界(10977)
- 经济问题(10166)
- 社会(9953)
- 农村经济(9731)
共检索到278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苏东荣 朱治龙 谢柳毅
本文认为,由土地家庭承包制到家庭股份制,再到农业企业股份制,这是我国土公有制实现形式改革的客观必然趋势。作者比较了土地家庭承包制、家庭股份制和农业企业股份制,并对土地股份制的意义作了扼要的说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新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描绘了到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农村经济体制既是我国35年改革的起始,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涉及数亿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村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稳定,尤为引人关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福海
农村公有制的几种实现形式——浅谈农村产权改革问题刘福海我国农业集体化即公有制已走过了四十多年的历程,这可以说是亿万群众长期的社会实践了。农村合作制理论,指导了这种实践,同时也接受了检验。产权改革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回顾一下农村公有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辛石
今年8月25—27日,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和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当代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了农业史志编研工作年会暨农村公有制实现形式研讨会。会议就农村公有制实现形式,就历史和现状两个方面,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四大弊端与五大革新:改革前农村公有经济的四大弊端:(1)清一色,单一;(2)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靳相木 朱永德 吕天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廷银
股份合作制是农村公有制的首选实现形式张廷银江泽民总书记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指出,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1997年5月30日《人民日报》)。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公有制的发展和改革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文魁
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文魁·所有制关系的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中最深刻的改革,当我们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时,这个问题尤为关键和重要。江泽民总书记5.29讲话提出的“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命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政 张世贤 王延中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贾康
寻找公有制适当实现形式要求深化税制改革□贾康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这深刻地总结了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方天堃
后石村作为全面推进改革与发展的全国"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典型,三十年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集体经济的活力,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走出一条探索农村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成功道路。后石村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给我们以重要启示:做任何工作都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搞一刀切;农村改革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引入市场机制;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公有制与非公有制能够共同发展,公有制是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的。
关键词:
农村改革 公有制 集体经济 市场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邬梦兆
作为改革开放中诞生的新生事物,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经历了许多艰难和曲折,目前各地农村仍然处于摸索、探讨和实践阶段。也有一些地方已经取得显著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这里,我仅就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的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股份合作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在广大农村兴起,实现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责任制,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推行一系列基本经济政策,给农村经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使农村发生了重大的历史性变化。但是,要使农业获得更大发展,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就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亚卓
土地公有制新论吴亚卓随着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推行以及改革的深化,有些同志认为,土地公有制已不适应现阶段生产力的要求,应建立西方式的土地私有制。针对此种情况,本文论证了土地公有制的优越性,反驳了认为土地公有已过时的看法。隐形资本———对土地资本的再认识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燕芽 冯义强
农村土地发展权制度是有效保障农民参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之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土地发展权制度源于英国,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通过梳理国外土地发展权制度的历史渊源,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现存关于我国农村土地发展权性质、归属及实现形式的观点进行驳析与补充,提出"民有村管"为我国农村土地发展权的有效实现形式,并建议从法定土地发展权、规范征地权的行使、减少行政干预、重视土地利用合理规划及建立监督机制等环节构建我国农村土地发展权的有效实现制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卫兴华
近年来,出现了将我国公有制形式与公有制实现形式混同的情况,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站不住脚。股份制“姓公”或“姓资”关键要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对于理论界和媒体对马克思著作和中央有关理论指导的误解,需要引起重视,有必要澄清理论是非,以避免理论误导可能产生的多种混乱和消极后果。
关键词:
公有制形式 公有利实现形式 股份制属性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乃安 任杰
我国农村土地家庭经营制度以土地集体所有为前提,坚持生产力标准,从侧重解放、发展、保护和共享生产力等方面深化改革,推动我国农村家庭经营体制和实现形式的不断创新。近年来,在生产力标准的指引下,确保了农村深化改革无论怎么改都始终做到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为深化改革的主线,以实现我国的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追求,贯彻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