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98)
2023(11144)
2022(9461)
2021(8765)
2020(7440)
2019(17223)
2018(17002)
2017(32934)
2016(18178)
2015(20546)
2014(20671)
2013(20745)
2012(19285)
2011(17612)
2010(17880)
2009(17031)
2008(17244)
2007(15900)
2006(14041)
2005(12655)
作者
(53438)
(45714)
(45235)
(43103)
(28373)
(21812)
(20522)
(17756)
(17061)
(16030)
(15518)
(15183)
(14353)
(14293)
(14220)
(13990)
(13981)
(13197)
(13098)
(13057)
(11402)
(11338)
(11027)
(10363)
(10355)
(10230)
(10192)
(10016)
(9210)
(9183)
学科
(80684)
经济(80582)
(58894)
管理(50979)
(50647)
(37412)
企业(37412)
农业(33448)
方法(31554)
数学(28065)
数学方法(27803)
业经(23015)
(21327)
(20507)
中国(19551)
(16017)
地方(16002)
(14319)
(14022)
贸易(14019)
(13679)
(13061)
(12681)
银行(12653)
农业经济(12505)
(12059)
土地(12048)
(11913)
财务(11879)
财务管理(11840)
机构
学院(268028)
大学(264616)
(112883)
经济(110500)
管理(101917)
研究(90815)
理学(87524)
理学院(86579)
管理学(85188)
管理学院(84702)
中国(71729)
(65931)
(55512)
科学(55484)
(52790)
农业(50762)
(46941)
业大(46659)
中心(43704)
(42638)
研究所(42160)
财经(40863)
(36908)
北京(34269)
经济学(34093)
(33944)
师范(33627)
(32801)
(31710)
农业大学(31619)
基金
项目(174700)
科学(136899)
研究(129235)
基金(126224)
(109721)
国家(108710)
科学基金(92283)
社会(82614)
社会科(77876)
社会科学(77850)
(69854)
基金项目(67611)
自然(58047)
教育(57909)
(57547)
自然科(56585)
自然科学(56567)
自然科学基金(55565)
编号(53930)
资助(50103)
成果(43633)
(39567)
重点(39199)
(38610)
(37105)
课题(36585)
(36398)
(36077)
国家社会(34111)
创新(33851)
期刊
(132884)
经济(132884)
研究(76426)
(69405)
中国(58418)
农业(46781)
学报(43428)
(41745)
科学(40965)
大学(33581)
管理(32420)
学学(32158)
(28361)
金融(28361)
业经(27612)
教育(23680)
(22206)
技术(22025)
财经(20235)
问题(19158)
经济研究(18210)
(17289)
(16290)
农村(15600)
(15600)
农业经济(15346)
世界(14269)
技术经济(13555)
经济问题(13307)
资源(13211)
共检索到405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玉红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是影响"三农"问题的核心因素,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兴起,农村土地遭到破坏和搁置,非农化趋势日益明显,合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理论视角结合农村土地现状,对农村土地信托的内涵、特点和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智增  
构建一个既可保证农村土地正常流转,又能保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增进农村土地资源科学配置的土地信托制度,是时代发展的诉求,而目前我国农村土地信托制度仍存在一些不足,为此,我们必须通过采取多元化的信托流转方式,加强农村土地信托立法和监督,加强农村土地信托制度宣传,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有效措施完善我国农村土地信托制度。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海青  庆建奎  
推动土地流转实现农村土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已是大势所趋。青州市南小王村与中信信托公司合作,设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产品,借助信托公司平台对土地和资金两种资源进行整合运作。从南小王村案例可以看出,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符合我国农村土地法律规定,更顺应了农村土地改革政策导向,是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形式;实现了土地资源有效配置、信息有效利用和激励相容,能够有效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但融资机制设计尚有改进空间,需通过引入政府因素等方式予以优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昂  
本文阐述农村土地流转信托的内涵及其特点,从农村土地流转信托业务的信托当事人风险、系统性风险及非系统性风险等角度揭示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风险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并给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信托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建立政府引导型农村土地使用权信托市场机制,健全农村土地流转信托服务平台的功能等农村土地流转信托制度改革的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温国兴  
研究阐述了农村土地信托制度的内涵及其促进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的意义;从农村土地信托责任主体问题、农村土地信托标的物财产权及农村土地信托业务信息透明等方面揭示当前农土信托制度的缺陷;给出完善农地信托法律制度,规范农地信托业务运作机制和建立农地信托信息公开机制等若干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蔡杨鑫  廖霞林  
新时期对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的关注突出显示在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问题上,对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是设计农村土地抵押制度的必要前提。“三权分置”模式通行后,在解决承包土地的经营权的抵押问题方面存在不同认识和制度适用的盲区,亟待通过权能分配以法律框架界定经济学下产权分配的责任界限,使其合法化。家庭承包土地抵押权制度设计是在作为方法的经济学和作为对象的法学的双重学科背景指导下,以法经济学的效益与制度价值考量,类型化承包土地抵押权实现后的认识障碍,继而从抵押人的资格,抵押的对象、范围、实现方式分析经营权抵押的建制,从而以成本效益理论论证信托管理的适时引入对农地资源充分利用的裨益,以建立突破立法障碍后土地经营权抵押的配套制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蔡杨鑫  廖霞林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明国  
农村土地流转信托作为一项创新性的产权制度安排,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仍面临着配套政策体系不健全、规模效益不稳健以及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应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配套体系,加快建设农地流转信托二级市场,谋划构建"三位一体"的政策实施框架,尽快形成"三农问题"与"信托产业"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景初  
土地信托是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一项土地制度创新,是深化农村土地经营管理的必然结果,也是促进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的必由之路。美国依据本国国情设计了完善的农村土地信托制度,建立了成熟的农村土地信托运营市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在借鉴美国农业用地信托运行机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实际情况,对中国农村土地信托模式进行了设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洪波  刘佳  
土地信托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村土地流转形式,其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环境,本文从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以及未来我国农村土地信托发展的有利环境和不利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露  
农村土地的信托保护模式,以农村土地的信托保护模式为基础进行设计,从而在农村的土地保护中,使农村的微观经济主体成为最大程度上的直接受益者,这样才能引导农村的微观经济主体处于自身的利益和效用最大化,参与到农村土地的利用和保护决策中,让农村土地经营者积极参与和政府实行政策性的土地保护有机结合,相互补充,从而形成一种比较完整的农村土地保护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邱峰  
土地流转信托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次新尝试,对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三农"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意义。继中信信托拉开商业信托公司参与土地流转的序幕后,土地流转信托不断掀起热潮,在破解农村土地流转诸多难题的同时,也日益暴露出其深刻的内在矛盾,其中涉及到盈利、风险、法律等诸多问题。土地流转信托虽好,但相应政策措施必须跟进,以保证这一模式持续良性推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琴  冯登艳  彭扶民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新中国成立后的 3次大的土地制度变革 ,都使得农民对土地产权具有不完整性 ,甚至完全被剥夺。而农地产权制度创新 ,就是要让农民拥有土地的完全产权 ,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乃安  
土地制度是解决农民问题、调动其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我国土地制度经历了"分地-合地-承包-集中"的四阶段变化,实现了让农民有土地、确立了农村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了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村基本制度、引领了土地经营权适度规模经营等主要的工作目标,充分体现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导向、始终基于充分调动人民的参与热情与生产积极性和始终坚持公有制主体性质不动摇的基本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