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60)
2023(4392)
2022(3560)
2021(3373)
2020(2672)
2019(5896)
2018(5806)
2017(11509)
2016(6214)
2015(6720)
2014(6653)
2013(6875)
2012(6348)
2011(5937)
2010(6025)
2009(5671)
2008(5660)
2007(5335)
2006(4901)
2005(4315)
作者
(17218)
(15666)
(14763)
(14108)
(9086)
(7380)
(6590)
(5895)
(5844)
(5244)
(5232)
(5007)
(4669)
(4654)
(4520)
(4453)
(4435)
(4429)
(4075)
(3981)
(3855)
(3736)
(3671)
(3668)
(3547)
(3439)
(3421)
(3153)
(3101)
(3077)
学科
(48028)
(35481)
经济(35458)
农业(31999)
(25733)
业经(13778)
农业经济(12277)
管理(11152)
土地(10964)
(9497)
农村(9480)
(9287)
发展(7837)
(7836)
地方(7569)
(7268)
中国(7156)
方法(7062)
建设(6846)
数学(6684)
数学方法(6654)
(6571)
劳动(6571)
收入(6430)
农业劳动(6313)
人口(6150)
(5990)
分配(5889)
及其(5875)
(5848)
机构
学院(90988)
大学(84364)
(41708)
(41000)
经济(40238)
管理(35773)
研究(31755)
农业(31233)
理学(31008)
理学院(30749)
管理学(30296)
管理学院(30169)
中国(27566)
业大(22957)
农业大学(19239)
科学(18975)
(17331)
中心(16686)
(16057)
(15410)
(14741)
研究所(14375)
(14239)
经济管理(13661)
(13119)
(12830)
财经(11852)
发展(11626)
(11611)
科学院(11515)
基金
项目(60320)
科学(47538)
研究(47037)
基金(43707)
(37862)
国家(37391)
科学基金(31727)
社会(31065)
社会科(28957)
社会科学(28951)
(26079)
(25202)
基金项目(23932)
编号(20959)
(19255)
教育(18560)
自然(18534)
自然科(18022)
自然科学(18016)
自然科学基金(17670)
资助(15976)
成果(15689)
(14773)
(13802)
(13432)
(13136)
(13069)
国家社会(13065)
课题(12884)
重点(12850)
期刊
(55322)
经济(55322)
(51021)
农业(34749)
中国(24520)
研究(22884)
业经(17382)
科学(15852)
学报(14988)
(14484)
农业经济(14364)
农村(13549)
(13549)
大学(12636)
学学(12535)
(12319)
金融(12319)
(9834)
农村经济(9161)
问题(8980)
(8116)
世界(7754)
经济问题(7461)
社会(7449)
资源(7122)
社会科(7011)
社会科学(7011)
管理(6787)
业大(6395)
农业大学(6138)
共检索到141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金星  
我国现有的农村土地制度已成为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积极探索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与路径已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环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晓宇  张林秀  
本文利用全国5个省97个村的资料以及相同样本村中806户农户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农村土地调整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稳定性的主要决定因素并得出如下研究结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稳定性明显好转;农村土地租赁市场的兴起有利于农村土地产权状况的改善;退耕还林的实施使农村土地产权更加稳固了;近年来非农就业人口的持续增加是土地调整的原因之一。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晓宇  张林秀  
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是当前和今后政府促进农民增收和消除贫困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采用中国农村调研的第一手资料,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个因素,并且特别关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地区道路交通投资促进了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稳定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可以有效地保持和推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农村地区鼓励公共投资和稳定农村土地产权的政策促进了农村地区劳动力的非农转移,上述政策的稳定持续和进一步实施会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韩长赋  
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韩长赋一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项制度的核心是土地承包关系,即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户向集体承包,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说家庭...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白亚  
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我国农村的基本政策 ,它关系到土地利用效益的提高和农业结构调整。本文提出土地承包关系应以稳定为主线 ,保护农民经营权为核心 ,以确保农民的种田积极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邓永亮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社会。当前,由于农户土地所有权的缺损,农地无法进行有效地流转,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本文首先分析了完善农地制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进而提出了如何完善的措施,以期达到通过促进农地流转来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目的,并最终构建起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廖洪乐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已取得显著效果,我国不宜实行农地国有或私有。今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应转向土地征用制度,确立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平等地位,在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间合理分配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良健  陈小文  刘畅  张特  周志武  朱石牛  
研究目的:建立农村土地征收过程中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当前农村土地征收易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为防范和化解土地征收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事故树分析法、AHP法及综合评判法。研究结果:(1)当前土地征收易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值为67.672%,达到重大风险等级;(2)补偿安置环节的社会稳定风险值最大,达到75.033%,其次为土地征收环节和生产生活环节。研究结论:(1)从土地征收环节、补偿安置环节、生产生活环节出发构建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评估结果符合当前实际;(2)当前土地征收政策应重点在创新征地补偿安置方式、依法界定征地补偿对象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全伦  
研究目的:跳出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产权逻辑,创建直接产权与间接产权分离的基本框架,重新诠释国家(政府)、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户之间的土地产权关系。研究方法:理论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假定土地是一种劳动产品,凝聚着社会劳动和个人劳动以及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可将土地产权划分为直接产权与间接产权,构成一种新的双层土地产权关系。(2)国家(政府)和农户(农民)依据其投入的相对优势要素:公共环境(社会劳动)和农业经营管理才能(个体劳动),分别占有土地的间接产权和直接产权。研究结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基础是明确国家(政府)与农户(农民)对土地的共有关系,界定土地直接产权与间接产权的内容及其行使方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郑梦熊  
一、农村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政策的精神实质1993年中央11号文件根据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第一轮15年期限将陆续到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党中央的这一决策完全符合目前中国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蕾  张红丽  
农村土地资源是农业的基本要素,农地产权制度是构建在农地上的产权结构和产权关系。文章首先对影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四个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指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中农地产权供给不足、农地承包制度供给不足、农地经营制度供给不足、土地使用权流转不完善四个现存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中较为重要的缺陷。最后,对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提出了思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汪柏林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市场探析汪柏林一、农村土地产权市场主体1.所有权主体。150年代中期,我国将私有土地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奠定了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基础。60年代人民公社制,农村土地又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所有。80年代初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旭  
农村土地产权界定面临着四大困境:一是产权主体界定不清;二是所有权行使主体地位职能的模糊及角色定位的冲突;三是现有农地产权残缺与产权完整性要求的矛盾;四是国家在产权界定中存在保护者与牟利者两大角色定位的冲突。完善农地产权界定的制度创新思路是:明晰产权主体界定的"两步走"思路(第一步,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之前,以保持农地集体所有制为前提,进一步明晰产权主体;第二步,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健全以后,实行农地国有化,并将土地使用权确定给农民);突出稳定性和完整性,完善农地产权权能;突出效率与保护,清晰界定国家在农地产权制度中的角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