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02)
- 2023(20976)
- 2022(17816)
- 2021(16710)
- 2020(13924)
- 2019(32290)
- 2018(32146)
- 2017(60830)
- 2016(33587)
- 2015(37900)
- 2014(37904)
- 2013(36899)
- 2012(33741)
- 2011(30556)
- 2010(30825)
- 2009(28358)
- 2008(28128)
- 2007(25104)
- 2006(22379)
- 2005(19638)
- 学科
- 济(134260)
- 经济(134083)
- 管理(96826)
- 业(95318)
- 企(73392)
- 企业(73392)
- 方法(57382)
- 农(53249)
- 数学(50268)
- 数学方法(49564)
- 财(35923)
- 中国(35770)
- 农业(35175)
- 业经(33219)
- 制(31026)
- 学(29859)
- 地方(27316)
- 理论(22685)
- 体(22458)
- 贸(22057)
- 贸易(22044)
- 务(21782)
- 银(21731)
- 财务(21683)
- 银行(21674)
- 财务管理(21629)
- 易(21373)
- 融(21214)
- 金融(21206)
- 行(20692)
- 机构
- 学院(470448)
- 大学(469699)
- 济(185560)
- 管理(181707)
- 经济(181400)
- 研究(159223)
- 理学(156049)
- 理学院(154299)
- 管理学(151453)
- 管理学院(150588)
- 中国(122080)
- 京(100606)
- 科学(99003)
- 农(90479)
- 财(88871)
- 所(80665)
- 江(74819)
- 业大(74743)
- 中心(73868)
- 研究所(73041)
- 财经(69779)
- 农业(69721)
- 经(63517)
- 北京(63083)
- 范(62675)
- 师范(61996)
- 院(58095)
- 州(57415)
- 经济学(55499)
- 财经大学(51658)
- 基金
- 项目(319681)
- 科学(250319)
- 研究(233540)
- 基金(230291)
- 家(201650)
- 国家(199963)
- 科学基金(171078)
- 社会(145823)
- 社会科(137851)
- 社会科学(137816)
- 省(126099)
- 基金项目(121416)
- 自然(111577)
- 自然科(108872)
- 自然科学(108845)
- 教育(108333)
- 自然科学基金(106888)
- 划(105399)
- 编号(96006)
- 资助(95150)
- 成果(78246)
- 重点(71921)
- 部(70537)
- 发(67765)
- 课题(66994)
- 创(65612)
- 创新(61285)
- 科研(61068)
- 教育部(60013)
- 国家社会(59854)
- 期刊
- 济(209127)
- 经济(209127)
- 研究(137912)
- 中国(101526)
- 农(86634)
- 学报(78871)
- 科学(70796)
- 财(69487)
- 管理(65876)
- 大学(60616)
- 农业(58323)
- 教育(57538)
- 学学(57044)
- 融(46176)
- 金融(46176)
- 技术(41978)
- 业经(38139)
- 财经(34686)
- 经济研究(30823)
- 经(29627)
- 业(28788)
- 问题(27902)
- 版(24353)
- 图书(23078)
- 科技(22085)
- 理论(21959)
- 资源(21930)
- 技术经济(21461)
- 业大(20828)
- 统计(20525)
共检索到709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细英
江西省通过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建立林地要素市场,在发展农村土地产权市场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基于江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证研究,提出从加强宣传、提高农民的土地产权意识,合理调处、及时化解农地产权纠纷,完善管理、建立农村土地产权市场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培育农村土地产权市场;并探讨在农村土地产权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产权市场 资源配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钱忠好 肖屹 曲福田
本文重点考察农民土地产权认知对土地征用意愿的影响,并藉以探讨征地制度改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现行条件下,绝大部分农民不愿意土地被征用,他们普遍反映现行征地补偿费过低、征地补偿费分配操作缺乏规范,征地矛盾日益突出。农民不愿土地被征用的土地产权方面的原因在于现行的征地制度安排与农民的土地产权认知不相一致,土地所有权、土地增值收益权、土地征用谈判权是影响农民土地征用意愿的关键因素。要提高农民对现行征地制度的满意程度,就必须根据农民的土地产权认知改革现行的征地制度。
关键词:
土地产权认知 土地征用意愿 鹰潭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蕾 文彩云
基于对江西、福建、辽宁、云南4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的实地调查资料,分析林改前后农户林地面积、林分构成、林业收入、外出打工人数、林地流转规模等方面的变化,并采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生计有显著影响,林改后农户林业收入明显增加,并且农户对林改政策的了解和林权证的发放是影响林改成效的重要因素。同时,林改中出现一个实际问题,即林地规模化经营可能受到影响,因此要进一步规范、完善林地流转市场。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农户生计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凡斌
简要阐述国外和我国公共政策评价内容、特点和实践情况,论述林业政策评价在我国的进展以及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绩效评价的必要性。以江西省2484个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农户收入增长为主要指标,评价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民林业收入增长数量、增长速率以及增长机理;以典型县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民林业收入增长的经济实质、持续增长的限制性,以及农民短期趋利性和森林经营的长期性之间的矛盾和由此引起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和规模化经营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农户收入增长 绩效评价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任辉 吴群
以"外部利润——产权界定——资源优化配置"为研究主线,对成都市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进行了制度经济学解析。研究发现,制度创新空间的形成、土地的增值收益、土地规模利用效应和土地集约利用效应构成了成都市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外部利润。成都市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规模和集约利用效应,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可以明晰集体土地产权主体,健全基层组织治理机制。要采取诸如放松法律限制、加强理论研究、规范机制建设等措施,从而推动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生成和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国明 朱介石
对江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做法、成效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改革内容: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统分结合、配套改革;主要做法:高位推动,尊重民意,让利于民,精心操作,做好配套改革;成效: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与农村和谐。但改革后县乡村收入减少,维持运行困难,公益林补足标准低,管护难度大;改革后林业发展后劲仍然不足,农村基础建设薄弱。针对问题提出了从财政上支持林业长远发展、适当补助林改工作经费、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合理利用公益林资源、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公益林补偿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江西 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邓晰隆
该文通过对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简单回顾,针对目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人格化改革的主要障碍,提出了"三权分离"式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构想,即将农村土地产权分离成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权,并提出具体操作办法,实现了农地产权在公有制范畴内的人格化改革,从而有望促进农村土地加速流转集中,实现农业产业化,最终达到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
土地产权制度 三权分离 改革构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屹 钱忠好 曲福田
江苏、江西两省的农户抽样调查研究表明,绝大部分农民不愿意土地被征用,普遍反映现行征地补偿标准偏低、难以维持农民长久的生活,征地补偿费分配操作缺乏规范,农民缺乏参与权和知情权,征地矛盾日益突出。而产权认知差异是影响农民征地意愿的重要因素,当征地制度安排能够符合农民产权认知时,农民不愿土地被征用的比例显著降低。因此,有必要根据农民产权认知改革征地制度。
关键词:
土地产权认知 征地意愿 征地制度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淑梅 纪流河
目前,解决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与现实经济形势的矛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以不同结构的产权本身并无优劣高下之分、其优化或变迁的原则与路径却存在着最优为逻辑起点,在改革三十年间中国农村土地制度调整的政策及其给农民带来的收益变化这两类基本事实基础上,我们检验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结构,得出如下结论: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结构需要优化而非变迁,对其进行优化的重点应该是农地的使用权,优化使用权的主要方式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关键词:
产权结构 激励 农地产权 使用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萍 张红霄 彭晓民 王明镜
利用2011年江西省6个案例村农户调查数据,以"分山到户"后的农户造林为研究对象,在描述、比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后案例村农户造林活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制度因素对农户造林意愿与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容完整而排他的林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户造林意愿的根本原因,林业税费减免、林业补贴制度促使农户造林意愿转化为造林行为,林权流转、抵押制度缓解了林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对农户造林活动的约束,但制度供给显著不足。而限额采伐制度则增加了农户营林成本,并对森林质量有一定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华东
探索和发展农村集体产权住房的开发与流转,是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管理与产权改革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对城市住房保障市场也可以形成有益补充。目前农村集体产权住房开发经营与流转交易受禁受限,问题实质主要还在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及其形式未得到真正解决。其实在理论和实践上,只要符合"四不原则",即不改变农村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地性质(确属集体建设用地),不损害土地集体所有者(农民)权益,不违反城乡统一规划,农村集体产权住房包括已有"小产权房"就应具有合法性而得到发展。同时,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居民包括进城农民的住房保障问题,可以而且也应允许通过农民(户)自有房屋及宅基地和其他农村集体产权住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传新 何超群
近年来,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并在探索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原因在于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在操作上还存在很多不确定甚至矛盾的地方,导致集体土地征收和流转行为不规范,土地利用效率低,甚至损害了农民利益。因此,探讨新形势下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完善的有效途径,尤为必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全宝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四次演变:第一次是解放初期的土改时期,实行的是均田私有制;第二次是合作化时期,实行的仍然是土地私有制,但两权分离,所有权属农户,使用权归合作社;第三次是公社化时期,实行集体所有制,即土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曲福田 田光明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清和产权制度的激励约束等功能的缺失,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低效、农民权益受损问题较为严重。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和着力点,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城乡统筹要求改变城乡二元基础制度,从制度上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让城乡要素以价格信号进行流动,同时农民权益能够得到保护并分享工业化、城市化要素价值增值收益。土地资源是农村的重要资源,如何通过土地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土地制度的激励约束以及资源配置的功能,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保护农民权益,成为当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尝试从城乡统筹角度出发提出集体土...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土地产权 物权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贾生华
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贾生华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农村多数地区相继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进入奔小康的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进一步改革农地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农村基层的实践探索也丰富多彩。从已经取得的成果和进展来看,单纯研究解决农地制度改革问题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