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38)
- 2023(13569)
- 2022(11333)
- 2021(10411)
- 2020(8670)
- 2019(19535)
- 2018(19358)
- 2017(37015)
- 2016(20477)
- 2015(22291)
- 2014(21815)
- 2013(21651)
- 2012(19759)
- 2011(17945)
- 2010(18038)
- 2009(16987)
- 2008(17049)
- 2007(15081)
- 2006(13552)
- 2005(11900)
- 学科
- 济(90530)
- 经济(90397)
- 业(64698)
- 管理(58581)
- 农(50591)
- 企(43288)
- 企业(43288)
- 方法(36110)
- 农业(33476)
- 数学(32948)
- 数学方法(32725)
- 财(26932)
- 业经(25025)
- 制(23387)
- 中国(21970)
- 体(17172)
- 地方(16374)
- 学(15525)
- 贸(15499)
- 贸易(15496)
- 易(15133)
- 银(14376)
- 银行(14337)
- 融(13847)
- 金融(13844)
- 务(13821)
- 财务(13800)
- 财务管理(13762)
- 发(13704)
- 行(13671)
- 机构
- 学院(288412)
- 大学(285927)
- 济(125052)
- 经济(122655)
- 管理(110470)
- 研究(97442)
- 理学(96162)
- 理学院(95169)
- 管理学(93829)
- 管理学院(93308)
- 中国(76490)
- 农(69783)
- 财(59998)
- 京(58313)
- 科学(58031)
- 农业(53786)
- 业大(50399)
- 所(49078)
- 财经(46667)
- 中心(45723)
- 研究所(44127)
- 江(43667)
- 经(42705)
- 经济学(39017)
- 北京(35772)
- 经济学院(35433)
- 范(34971)
- 师范(34531)
- 财经大学(34416)
- 农业大学(34397)
- 基金
- 项目(195666)
- 科学(154704)
- 基金(144633)
- 研究(141391)
- 家(127406)
- 国家(126228)
- 科学基金(107893)
- 社会(94156)
- 社会科(89142)
- 社会科学(89122)
- 基金项目(77027)
- 省(76725)
- 自然(68484)
- 自然科(66881)
- 自然科学(66861)
- 自然科学基金(65736)
- 划(63773)
- 教育(63607)
- 资助(57308)
- 编号(55201)
- 部(44746)
- 成果(44185)
- 重点(43979)
- 发(42199)
- 制(41599)
- 创(41080)
- 国家社会(40223)
- 创新(38521)
- 农(38255)
- 课题(38205)
- 期刊
- 济(141386)
- 经济(141386)
- 研究(84149)
- 农(72374)
- 中国(61670)
- 学报(49581)
- 农业(48509)
- 财(46481)
- 科学(44919)
- 大学(38734)
- 学学(37287)
- 管理(36736)
- 融(32055)
- 金融(32055)
- 业经(28948)
- 教育(24731)
- 财经(23984)
- 业(22755)
- 经济研究(21159)
- 技术(21025)
- 经(20493)
- 问题(20106)
- 版(16760)
- 农村(15590)
- 村(15590)
- 农业经济(15217)
- 世界(15097)
- 业大(14094)
- 经济问题(13404)
- 技术经济(13284)
共检索到431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俊杰 张龙耀 王梦珺 许玉韫
本文基于全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先行试验区山东省枣庄市农户调查数据,从理论层面分析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对于农户收入及其结构的影响并提供了初步的实证证据。研究表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主要通过交易和分工效应影响农户收入水平和结构,参与农地流转的农户收入显著较高,尤其是显著提高了农户的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但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影响农户收入的组织化效应和抵押效应仍未显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淑梅 纪流河
目前,解决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与现实经济形势的矛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以不同结构的产权本身并无优劣高下之分、其优化或变迁的原则与路径却存在着最优为逻辑起点,在改革三十年间中国农村土地制度调整的政策及其给农民带来的收益变化这两类基本事实基础上,我们检验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结构,得出如下结论: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结构需要优化而非变迁,对其进行优化的重点应该是农地的使用权,优化使用权的主要方式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关键词:
产权结构 激励 农地产权 使用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龙耀 王梦珺 刘俊杰
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政策包括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和颁证以及赋予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本文构建了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影响农村金融市场的理论分析框架,使用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地区和非试最地区707户样本农户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地抵押的信贷供给效应初步显现,并且,金融机构的农地抵押贷款供给具有规模偏好特征。农地确权和农地流转显著提高了农户的名义信贷需求,但由于受到现阶段农地抵押法律的限制和金融机构的信贷配给,43.24%具有名义信贷需求的农户依然无法有效表达其信贷需求,仅能将名义信贷需求转化为潜在信贷需求。修订限制农地抵押权的法律...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克宁 马素兰
研究目的:提出改革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论: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客体和权力内容,严格区分土地所有权与管理权,从制度建设上防止管理权侵犯或替代所有权。在集体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上,除以承包形式取得外,引入招标、拍卖、挂牌等形式。在集体土地使用权类型上,除承包外,应增加出让、出租、作价出资等形式,赋予集体土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样的权能。在保证用途不变的前提下,允许不同类型的集体土地使用权享有不同的转让、出租、抵押等权力,完善集体土地登记制度,规范集体土地二级市场。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农村土地 土地产权制度 改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闵桂林 祝爱武
产权问题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由于我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土地产权问题,所有权主体虚置,使用权缺乏自主性、稳定性,收益权被分割,缺乏独享性,转让权不自由,由此引发了困扰"三农"的一系列问题。为解决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多元化,即国家土地的终极所有权、农民土地实际所有权即农村土地私有、农村公共领地的集体所有权。而要实施农村土地产权多元化改革,则必须在明晰农村土地产权的同时赋予产权主体相应的权能,进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使法律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相协调,建立相配套的其他制度或机制。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产权制度 改革方向 多元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朝明 朱文亮 王永龙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农村改革发展引向新的阶段。目前,亟须深入地研究探讨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以期逐步完善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滕卫双
本文分析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和实践中的困境,尝试提出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可行性建议,以期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产权制度 农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邓晰隆
该文通过对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简单回顾,针对目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人格化改革的主要障碍,提出了"三权分离"式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构想,即将农村土地产权分离成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权,并提出具体操作办法,实现了农地产权在公有制范畴内的人格化改革,从而有望促进农村土地加速流转集中,实现农业产业化,最终达到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
土地产权制度 三权分离 改革构想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出台,全国范围内的新型城镇化试点也即将拉开新的帷幕。近日,国家发改委和其他11个相关部委初步确定了"62+2"的试点方案,即在全国选取62个市、县和两个省(安徽、江苏)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被确定为试点重要内容之一。这意味着,各界争论已久的农村土地产权问题将从理论层面的探讨以及部分相关制度的零星试点,转入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莉,车茂娟
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存在产权主体不明、产权界限不清、产权残缺等内在缺陷,导致农民利益没有合法保障,尤其在农地被征用过程中,农民利益受到严重侵害,失地农民生存危机凸现,成为社会安定的巨大隐患。从制度本身出发,重新设计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
土地产权 制度缺陷 改革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肖瑛 董捷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经勇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还很不完善,如何切实维护农民的土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农民土地的合法权益,乃是深化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必须解决的带有根本性问题。从理论上说,农民对土地财产权利的实现过程,就是土地要素逐步市场化过程。这是一项长期的、渐进式的改革过程。
关键词:
家庭承包制 土地产权制度 城乡二元结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振燕 辛天霞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暴露出诸多问题,一是土地产权模糊;二是土地产权的激励功能不明显;三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具有很大的外部性;四是农业难以进行规模经营,影响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此,应当实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多元化改革,建立国家、集体和个人三级土地所有制;明确农民的土地流转权,推进土地流动的市场化进程,并按照客观、公平、公正原则对土地产权加以保护。
关键词:
产权 农村土地 产权制度改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洁 阎星 李霞
土地制度方面的城乡差异已成为现阶段制约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障碍,而农村土地产权不明晰更是其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问题。本文在明确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已成为现阶段深化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的基础上,以成都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为例,对地方层面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局限进行了分析,提出由国家和地方共同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统筹城乡发展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进
我国的农村改革本质上是产权制度的改革。农户家庭承包经营权的确立 ,实现了土地的经营权与经营主体——农户的重新结合 ,使我国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集体所有”的制度设计却弱化了产权的激励作用。而土地合作社则能够实现农民与土地的直接结合 ,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 ,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 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