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29)
2023(16024)
2022(13300)
2021(12484)
2020(9974)
2019(22982)
2018(22402)
2017(42328)
2016(23086)
2015(25706)
2014(25777)
2013(25614)
2012(23779)
2011(21361)
2010(21818)
2009(20605)
2008(20610)
2007(18605)
2006(16900)
2005(15698)
作者
(65056)
(55009)
(54145)
(51724)
(34620)
(26222)
(24505)
(20982)
(20956)
(19678)
(18738)
(18431)
(17596)
(17542)
(17387)
(16597)
(15835)
(15811)
(15800)
(15605)
(13895)
(13502)
(13225)
(12736)
(12408)
(12251)
(12217)
(12181)
(11078)
(10793)
学科
(100102)
经济(99967)
(73217)
管理(68004)
(51661)
(50334)
企业(50334)
(34574)
农业(34273)
中国(31850)
方法(30361)
业经(27717)
(27621)
地方(25962)
数学(25944)
数学方法(25719)
(19960)
银行(19934)
(19215)
(19152)
金融(19150)
(19122)
(18184)
(17668)
财务(17636)
财务管理(17580)
(17393)
(16835)
贸易(16819)
企业财务(16773)
机构
学院(325747)
大学(320975)
(139710)
经济(136802)
管理(121572)
研究(117297)
理学(102222)
理学院(101081)
管理学(99680)
管理学院(99075)
中国(96608)
(74886)
(69260)
(67708)
科学(67258)
(59576)
中心(55115)
财经(54337)
(53248)
研究所(52467)
农业(51393)
(49176)
业大(48879)
北京(44155)
(43937)
师范(43555)
经济学(42353)
(41877)
(41521)
(39896)
基金
项目(205333)
科学(162418)
研究(156765)
基金(148048)
(127963)
国家(126758)
科学基金(108523)
社会(101186)
社会科(95629)
社会科学(95606)
(80869)
基金项目(77900)
教育(70367)
(67053)
自然(66163)
编号(64694)
自然科(64536)
自然科学(64524)
自然科学基金(63345)
资助(58645)
成果(53381)
(49323)
重点(46624)
(46458)
课题(45483)
(44323)
(42997)
国家社会(42193)
(41370)
发展(40306)
期刊
(173640)
经济(173640)
研究(107850)
中国(81709)
(69975)
(61719)
学报(47358)
科学(46505)
农业(46460)
(45063)
金融(45063)
管理(44624)
大学(37811)
教育(37537)
学学(35694)
业经(32621)
财经(28134)
技术(26816)
经济研究(25533)
(24117)
问题(23092)
(22660)
世界(17480)
农村(17384)
(17384)
(17196)
(16184)
农业经济(15991)
资源(15576)
经济问题(15515)
共检索到534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谢勇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完善是农村信贷市场发展的基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信贷需求和储蓄规模。以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为内容的"三块地"改革以及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有利于扩大农村可抵押财产范围,增加了农民和农村的优质抵押品,为大型金融机构扩大涉农贷款规模、防范涉农贷款风险创造了有利条件。健全农村土地确权和登记制度、深化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将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为农村信贷市场发展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涉农贷款有序增长创造更好的法治和政策环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淑梅  纪流河  
目前,解决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与现实经济形势的矛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以不同结构的产权本身并无优劣高下之分、其优化或变迁的原则与路径却存在着最优为逻辑起点,在改革三十年间中国农村土地制度调整的政策及其给农民带来的收益变化这两类基本事实基础上,我们检验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结构,得出如下结论: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结构需要优化而非变迁,对其进行优化的重点应该是农地的使用权,优化使用权的主要方式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洁  阎星  李霞  
土地制度方面的城乡差异已成为现阶段制约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障碍,而农村土地产权不明晰更是其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问题。本文在明确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已成为现阶段深化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的基础上,以成都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为例,对地方层面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局限进行了分析,提出由国家和地方共同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克宁  马素兰  
研究目的:提出改革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论: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客体和权力内容,严格区分土地所有权与管理权,从制度建设上防止管理权侵犯或替代所有权。在集体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上,除以承包形式取得外,引入招标、拍卖、挂牌等形式。在集体土地使用权类型上,除承包外,应增加出让、出租、作价出资等形式,赋予集体土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样的权能。在保证用途不变的前提下,允许不同类型的集体土地使用权享有不同的转让、出租、抵押等权力,完善集体土地登记制度,规范集体土地二级市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闵桂林  祝爱武  
产权问题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由于我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土地产权问题,所有权主体虚置,使用权缺乏自主性、稳定性,收益权被分割,缺乏独享性,转让权不自由,由此引发了困扰"三农"的一系列问题。为解决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多元化,即国家土地的终极所有权、农民土地实际所有权即农村土地私有、农村公共领地的集体所有权。而要实施农村土地产权多元化改革,则必须在明晰农村土地产权的同时赋予产权主体相应的权能,进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使法律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相协调,建立相配套的其他制度或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朝明  朱文亮  王永龙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农村改革发展引向新的阶段。目前,亟须深入地研究探讨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以期逐步完善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滕卫双  
本文分析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和实践中的困境,尝试提出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可行性建议,以期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邓晰隆  
该文通过对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简单回顾,针对目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人格化改革的主要障碍,提出了"三权分离"式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构想,即将农村土地产权分离成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权,并提出具体操作办法,实现了农地产权在公有制范畴内的人格化改革,从而有望促进农村土地加速流转集中,实现农业产业化,最终达到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目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出台,全国范围内的新型城镇化试点也即将拉开新的帷幕。近日,国家发改委和其他11个相关部委初步确定了"62+2"的试点方案,即在全国选取62个市、县和两个省(安徽、江苏)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被确定为试点重要内容之一。这意味着,各界争论已久的农村土地产权问题将从理论层面的探讨以及部分相关制度的零星试点,转入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莉,车茂娟  
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存在产权主体不明、产权界限不清、产权残缺等内在缺陷,导致农民利益没有合法保障,尤其在农地被征用过程中,农民利益受到严重侵害,失地农民生存危机凸现,成为社会安定的巨大隐患。从制度本身出发,重新设计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根本出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振燕  辛天霞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暴露出诸多问题,一是土地产权模糊;二是土地产权的激励功能不明显;三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具有很大的外部性;四是农业难以进行规模经营,影响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此,应当实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多元化改革,建立国家、集体和个人三级土地所有制;明确农民的土地流转权,推进土地流动的市场化进程,并按照客观、公平、公正原则对土地产权加以保护。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俊杰  张龙耀  王梦珺  许玉韫  
本文基于全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先行试验区山东省枣庄市农户调查数据,从理论层面分析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对于农户收入及其结构的影响并提供了初步的实证证据。研究表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主要通过交易和分工效应影响农户收入水平和结构,参与农地流转的农户收入显著较高,尤其是显著提高了农户的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但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影响农户收入的组织化效应和抵押效应仍未显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军  
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财产性收入不仅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增长势头强劲,已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新增长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农民房产和宅基地增值收益是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为了保障农民在这三个方面的财产权利,需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积极探索农户房产和宅基地所有权并轨的途径,让农户对房产(包括宅基地)拥有完全的财产权利,建立并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修改、补充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海杰  
我国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安排存在诸多弊端,私有化和国有化的方案都不符合我国的国情,不是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方向。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把土地承包权赋予物权的属性,明晰土地产权,强化承包权。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总趋势是,以恢复农民地权为实质内容的制度变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