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79)
- 2023(12353)
- 2022(10198)
- 2021(9733)
- 2020(8022)
- 2019(17858)
- 2018(17778)
- 2017(33952)
- 2016(18981)
- 2015(20570)
- 2014(20620)
- 2013(19991)
- 2012(18936)
- 2011(17307)
- 2010(17894)
- 2009(16506)
- 2008(16312)
- 2007(15085)
- 2006(13774)
- 2005(12328)
- 学科
- 济(73433)
- 经济(73280)
- 业(54481)
- 农(51306)
- 管理(46533)
- 农业(34211)
- 企(31825)
- 企业(31825)
- 方法(22619)
- 中国(22027)
- 业经(21128)
- 数学(19831)
- 数学方法(19482)
- 财(19152)
- 制(18770)
- 地方(17646)
- 学(17426)
- 策(14530)
- 体(13825)
- 发(13394)
- 贸(13081)
- 贸易(13075)
- 银(12970)
- 银行(12929)
- 易(12751)
- 农业经济(12675)
- 行(12492)
- 及其(12187)
- 土地(12081)
- 融(11829)
- 机构
- 学院(262542)
- 大学(257142)
- 济(105018)
- 经济(102462)
- 研究(96894)
- 管理(95260)
- 理学(80552)
- 理学院(79574)
- 管理学(77995)
- 管理学院(77527)
- 中国(75750)
- 农(67826)
- 科学(60094)
- 京(55479)
- 农业(52185)
- 所(50508)
- 财(50061)
- 业大(46539)
- 研究所(45693)
- 中心(45270)
- 江(44055)
- 财经(37503)
- 范(36772)
- 师范(36390)
- 院(34732)
- 省(34483)
- 北京(34349)
- 州(34024)
- 经(33998)
- 农业大学(32201)
- 基金
- 项目(172057)
- 科学(133944)
- 研究(129043)
- 基金(121798)
- 家(107612)
- 国家(106554)
- 科学基金(88763)
- 社会(80020)
- 社会科(75195)
- 社会科学(75174)
- 省(69068)
- 基金项目(63566)
- 教育(58277)
- 划(57931)
- 自然(55748)
- 编号(54743)
- 自然科(54377)
- 自然科学(54353)
- 自然科学基金(53367)
- 资助(49104)
- 成果(46116)
- 重点(39097)
- 发(38977)
- 课题(38845)
- 部(38205)
- 农(36749)
- 创(35043)
- 性(33525)
- 创新(32818)
- 国家社会(32659)
- 期刊
- 济(130647)
- 经济(130647)
- 研究(78243)
- 农(71753)
- 中国(65621)
- 农业(48388)
- 学报(45873)
- 科学(41938)
- 财(37538)
- 大学(35121)
- 学学(33375)
- 教育(33156)
- 管理(32009)
- 融(31001)
- 金融(31001)
- 业经(26911)
- 业(23001)
- 技术(21984)
- 财经(18180)
- 问题(18082)
- 经济研究(17856)
- 版(16560)
- 农村(15840)
- 村(15840)
- 经(15734)
- 农业经济(15568)
- 世界(14209)
- 业大(13643)
- 资源(13591)
- 经济问题(12635)
共检索到418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德超 周媛媛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由实践问题引发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到国家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规范的过程。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政策体系。这就需要结合不同地区开展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不断完善配套的政策体系,从服务完善、激励保障和产业扶植等方面,健全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农地融资保障体系、农业产业扶植体系、承包地有偿退出机制。同时,探索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供给体系的保障措施,包括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的监督管理政策,健全农村土地融资风险规制体系,创新农业产业扶植模式,审慎设计承包地有偿退出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申文君
农村宅基地对于农民生活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和使用权是农村宅基地效用发挥的基础。但在“三权分置”过程中还面临权能困境,农村宅基地所有权主体处分权缺失,缺乏健全的退出机制,使用权流转制度不规范。新时期要明确这些权能困境,进一步明确农村宅基地所有权,构建更为完善的宅基地资格有偿退出机制,尝试创新农村宅基地流转方式,提升农村宅基地使用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书萍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适度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农村土地流转在打破土地对人的束缚、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改善土地碎片化状况、丰富土地经营主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土地流转还存在农民对土地流转认识有偏差、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流转土地非农化经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困境。推进土地健康有序流转,要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宣传力度,完善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强化对土地流转用途监管,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关键词:
三权分置 土地流转 困境与出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志强 刘玉花
农村土地大田托管作为一种新型土地经营模式,是"三权分置"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农村土地大田托管仍面临农民需求与公司供给存在不平衡、前期投入与后期收益难保成正比、资金需求与资金扶持面临相脱节、实际操作与文本规定难以相契合等现实困境。为此,应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土地托管保障体系;成立专业联合社,构建惠农服务平台;运用网络技术,推动产业有效融合;健全服务机制,引导托管服务规范有序;加大政策扶持,提升托管主体风险控制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升 邓峰
在国家提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本研究从《资本论》的理论视角解析了"三权分置"政策提出的背景,以政策解读的方式分析了"三权分置"政策的内涵,以文献综述法和实地调研法分析得出"三权分置"政策的利弊,从资源配置理论、例证法和经济系统论等方面提出"三权分置"政策的配套措施。主要结论:(1)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和对平均利润的追逐等五个方面造成了农业的困境;(2)"三权分置"政策的内涵本质上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3)"三权分置"政策通过规模经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形成和土地经营权融资等方式促成农业供给侧改革"降成本"和农产品供需匹配等目标的实现;(4)"三权分置"政策也会造成土地流转抑制、土地所有权主体虚置、土地纠纷和"地租侵蚀利润"等不利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方面;(5)政策的配套措施包括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和合理的农业补贴等方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希勇
农村土地具有社会保障功能且不断强化,但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也面临新的困境,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农业经济效率不高、农村土地流转受阻、农村城镇化进程滞后等。而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则鼓励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弱化土地的保障功能,并已成为走出土地保障困境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农村 土地保障 社会保障 土地流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志红
中央已经定调农业用地经营制度"三权分置"的改革方向,在这一改革举措正式实施之前,必须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防范风险、扬利去弊。在制度设计上通过地方政府的"为"与"不为"处理好引导适度规模经营与确保耕者有其田的关系,是防范改革风险的关键;在改革实施上通过授权并规范"试点"处理好改革与法治的关系,是改革稳步有序推进的根本保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房建恩
研究目的:明确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政策目标,探究政策目标实现的国家(政府)干预的路径和方式。研究方法: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法结合制度演进的进化博弈理论,归纳"三权分置"政策的目标;运用法经济学分析方法结合国家干预理论,分析国家(政府)干预的路径和方式。研究结果: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政策目标具有阶段性、层次性和系统性特点。研究结论:国家(政府)应当以经济法干预理念,适时调整激励手段、激励策略、激励力度和激励方向,逐步实现"三权分置"的政策目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房建恩
研究目的:明确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政策目标,探究政策目标实现的国家(政府)干预的路径和方式。研究方法: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法结合制度演进的进化博弈理论,归纳"三权分置"政策的目标;运用法经济学分析方法结合国家干预理论,分析国家(政府)干预的路径和方式。研究结果: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政策目标具有阶段性、层次性和系统性特点。研究结论:国家(政府)应当以经济法干预理念,适时调整激励手段、激励策略、激励力度和激励方向,逐步实现"三权分置"的政策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娄锋
当前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社会保障等功能而被限制与承包农户相分离,基于权利与其主体不可分的共性,劳务出资的规制措施可为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提供借鉴。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国外劳务出资的规制模式,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额不应计入合作社法人财产,土地入股股东所有权应与法人产权分离,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仅计作分享利润和净资产、承担亏损的依据,从而可克服当前土地经营权入股的立法困境和制度缺陷,平衡合作社与农户间的利益冲突。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劳务 合作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茂华 陈丹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从均分化土地私有制到集体所有制,再到家庭承包经营制和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的复杂变迁过程。新时期土地制度变革正沿着"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使用权"的方向,为农民提供更全面、更完整的土地财产权利,实现土地要素的物权化、财产化、资产化。
关键词:
农村土地 集体所有 家庭承包经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冬
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城乡统筹发展的语境之下,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有效途径。土地的适度规模整合、农村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以及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是实现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化发展的三大条件。文章从对阻碍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的困境分析入手,结合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的意义探寻满足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条件的法治应然之路。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土地集约化 法治进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士云
1978年以农村土地承包制开始的,以经营权,所有权分离为突破口的土地制度改革几乎使所有的农民家庭生活得到改善,使粮食生产上新台阶,使整个农村经济得以高速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一切生产要素均由市场配置、优化组合。土地作为农业中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金华
当前,我国的农村社会化服务存在有效供给不足,服务人员匮乏、工作经费短缺、服务手段落后,运行机制不活等诸多问题。本文在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新机制,重新构建一个适应"三农"发展新要求,充分反映农民需求意愿,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差异化、服务模式多样化、服务手段信息化和服务管理高效化的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关键词:
农村社会化 服务体系 服务新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禄国 黄明君
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后又面临着诸多困境,本文从分析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入手,探讨国家的政策取向。一、当前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困难困难之一:信贷资产质量低,包袱重。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占比已高达30%以上。其原因一是历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