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97)
- 2023(13705)
- 2022(11388)
- 2021(10410)
- 2020(8364)
- 2019(18773)
- 2018(18222)
- 2017(34466)
- 2016(18512)
- 2015(20659)
- 2014(20438)
- 2013(20392)
- 2012(19286)
- 2011(17623)
- 2010(18387)
- 2009(17490)
- 2008(16637)
- 2007(15248)
- 2006(13992)
- 2005(13255)
- 学科
- 济(82227)
- 经济(82106)
- 业(63697)
- 管理(52726)
- 农(50495)
- 企(40977)
- 企业(40977)
- 农业(33889)
- 中国(31158)
- 融(27686)
- 金融(27684)
- 银(26322)
- 银行(26298)
- 业经(25612)
- 行(25558)
- 地方(25249)
- 制(23688)
- 方法(21889)
- 财(21395)
- 数学(18174)
- 数学方法(18032)
- 体(16149)
- 发(15846)
- 学(14234)
- 贸(14220)
- 贸易(14200)
- 易(13747)
- 技术(13402)
- 农业经济(12815)
- 发展(12691)
- 机构
- 学院(267671)
- 大学(260998)
- 济(115757)
- 经济(113286)
- 管理(98859)
- 研究(97187)
- 理学(83274)
- 理学院(82389)
- 管理学(81288)
- 中国(81287)
- 管理学院(80801)
- 农(62338)
- 科学(55481)
- 京(55471)
- 财(55451)
- 所(49204)
- 农业(47234)
- 中心(46427)
- 江(43749)
- 研究所(43667)
- 业大(42982)
- 财经(41702)
- 经(37657)
- 州(35081)
- 北京(35028)
- 范(35014)
- 师范(34642)
- 经济学(34435)
- 院(33951)
- 省(32908)
- 基金
- 项目(169155)
- 科学(133654)
- 研究(130143)
- 基金(120907)
- 家(104063)
- 国家(103019)
- 科学基金(88090)
- 社会(84235)
- 社会科(79556)
- 社会科学(79540)
- 省(69029)
- 基金项目(63644)
- 教育(57695)
- 划(55939)
- 编号(54248)
- 自然(52733)
- 自然科(51418)
- 自然科学(51407)
- 自然科学基金(50480)
- 资助(47504)
- 成果(44690)
- 发(42790)
- 课题(38318)
- 重点(38255)
- 制(37696)
- 部(37560)
- 创(36149)
- 发展(35092)
- 国家社会(34941)
- 展(34532)
- 期刊
- 济(145752)
- 经济(145752)
- 研究(84415)
- 中国(67550)
- 农(67140)
- 农业(44842)
- 融(44231)
- 金融(44231)
- 财(41975)
- 学报(39749)
- 科学(38879)
- 管理(36550)
- 大学(31848)
- 学学(30331)
- 教育(29726)
- 业经(29125)
- 技术(23055)
- 业(21644)
- 财经(20851)
- 经济研究(20105)
- 问题(19591)
- 经(17879)
- 农村(16469)
- 村(16469)
- 农业经济(15691)
- 世界(15462)
- 版(14844)
- 经济问题(13743)
- 贸(12913)
- 技术经济(12912)
共检索到438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春敏 孟飞
当前在我国农村信用社发生异化、农村合作基金会被取缔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发展促使农村资金互助社这种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天然的草根性特点,使得其在拥有社员基础广、社员互信度高、管理成本低等优势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存在着合作组织松散化、资产弱、合作凝聚力不强的问题。文章在分析国外成熟的草根性规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规制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草根劣势的"正反向规制模式",以期达到维系和激发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强大活力的目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承伟 周晶 程水林
贫困治理是民间组织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农村草根民间组织在贫困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四川省秦巴山区4家草根民间组织发育较早、发展历程具有典型代表性,其发展伴随着农村制度变迁、公民社会发展和公共产品需求变化等轨迹,它们扎根于农村贫困社区,以促进贫困社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增强,但在实际参与贫困治理过程中也面临着制度性障碍、非制度性障碍、外部资源依赖和自身组织障碍。把握草根民间组织发育演进的历程,探讨如何突围制度困境和资源困境,对其他民间组织参与贫困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
关键词:
农村 贫困治理 民间组织 发展演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宋彦峰
大力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是我国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制度层面从合作金融发展的母体、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和维护小生产者自身利益等方面分析合作金融组织发育的需求诱致性动因,以新时期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外部制度供给和内部制度安排分析其供给缺陷,最后提出推动新时期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需求诱致性 制度供给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连和
我国农村已形成了身份截然不同、效率相反的"草根金融"与"正统金融"两大阵营金融体系。"草根金融"在与"正统金融"的对决中,"草根金融"能够取胜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根植性、需求性和适应性。确立二者的不完全竞争合作关系,应采取如下措施:大力发展"草根金融";加快"正统金融"深入改革的步伐;积极促进农村"草根金融"与"正统金融"的结合;消减农村金融中的市场与政府"双失灵"现象,促进"草根金融"与"正统金融"的和谐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褚保金 陈涤非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秦亚丽
本文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理论逻辑为基础,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情况和主要模式,分析了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金融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发展的政策思路,旨在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走上规范化、现代化的道路,促进现代农村金融的全面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任秋娟
文章基于优化农村金融生态,分析农村小型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问题,提出促进农村小型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建议:完善农村小型合作金融组织的信用体系;营造良好的农村小型合作金融组织支付环境;营造适合农村小型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公平竞争环境;营造良好的农村小型合作金融组织发展政策环境。
关键词:
农村 金融组织 小型合作金融 金融生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任秋娟
文章基于优化农村金融生态,分析农村小型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问题,提出促进农村小型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建议:完善农村小型合作金融组织的信用体系;营造良好的农村小型合作金融组织支付环境;营造适合农村小型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公平竞争环境;营造良好的农村小型合作金融组织发展政策环境。
关键词:
农村 金融组织 小型合作金融 金融生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任秋娟
文章基于优化农村金融生态,分析农村小型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问题,提出促进农村小型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建议:完善农村小型合作金融组织的信用体系;营造良好的农村小型合作金融组织支付环境;营造适合农村小型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公平竞争环境;营造良好的农村小型合作金融组织发展政策环境。
关键词:
农村 金融组织 小型合作金融 金融生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泉 乔淑范
大兴安岭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的制约因素一是地方经济发展缓慢。大兴安岭地区位于中国最北,地广人稀、气候恶劣,属于典型的林业地区。2010~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最高年度为162.9亿元,最低为98.18亿元,经济总量小,在黑龙江省排名倒数第一,尤其是全面停伐后,林区转型发展进程迟缓,近年重点发展的生态旅游、绿色食品、矿产开发等接续产业又处于培育阶段,无法形成有效的支撑,致使经济增长效能不足。二是区域常住人口减少。大兴安岭地区气候寒冷,地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泉 乔淑范
大兴安岭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的制约因素一是地方经济发展缓慢。大兴安岭地区位于中国最北,地广人稀、气候恶劣,属于典型的林业地区。2010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最高年度为162.9亿元,最低为98.18亿元,经济总量小,在黑龙江省排名倒数第一,尤其是全面停伐后,林区转型发展进程迟缓,近年重点发展的生态旅游、绿色食品、矿产开发等接续产业又处于培育阶段,无法形成有效的支撑,致使经济增长效能不足。二是区域常住人口减少。大兴安岭地区气候寒冷,地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守天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我国的农村合作金融已历经60载的发展,然而始终没有形成成熟的制度框架、发展模式:发端于建国初期的农村合作金融,最终彻底异化为农村商业金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农村合作基金会,经过大起大落,最终在1999年被全部取缔;2006年开始兴起的以农村资金互助社为代表的农村新型合作金融组织至今,艰难发展、问题频发。本文着眼于推动我国农村合作金融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新常态下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合作组织 持续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立达 陈燕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成为农村金融改革的重大政策导向。本文基于合作金融发展演变、内涵和本质特征,分析其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结合成都率先开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从试点的实体基础、机制创新、主要风险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坚持合作制方向、适当规模、加强风险防控和监管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芒环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由于目前农村经济活动主体的分散、农村经济运行模式的改变、金融主体成分和服务方式的重大变化以及农村金融的良好发展势头都充分展现出了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紧迫性。积极促进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积极消除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障碍,采取多元化路径最终实现健康和谐地运行与发展。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发展障碍 实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