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03)
- 2023(15271)
- 2022(12678)
- 2021(11616)
- 2020(9726)
- 2019(21903)
- 2018(21320)
- 2017(40721)
- 2016(22185)
- 2015(24508)
- 2014(24156)
- 2013(24082)
- 2012(22280)
- 2011(20187)
- 2010(20566)
- 2009(19363)
- 2008(18548)
- 2007(17028)
- 2006(15049)
- 2005(13333)
- 学科
- 济(93175)
- 经济(93088)
- 业(66279)
- 管理(57695)
- 农(51373)
- 企(43795)
- 企业(43795)
- 方法(38049)
- 数学(34243)
- 农业(34019)
- 数学方法(33970)
- 中国(28738)
- 融(27630)
- 金融(27626)
- 银(26458)
- 银行(26387)
- 行(25440)
- 业经(25070)
- 财(24062)
- 制(21506)
- 地方(21395)
- 学(19142)
- 贸(18730)
- 贸易(18720)
- 易(18248)
- 环境(16274)
- 务(14739)
- 财务(14714)
- 财务管理(14680)
- 发(14240)
- 机构
- 学院(318845)
- 大学(313770)
- 济(132152)
- 经济(129450)
- 管理(118069)
- 研究(110531)
- 理学(102547)
- 理学院(101417)
- 管理学(99651)
- 管理学院(99105)
- 中国(89449)
- 农(81141)
- 科学(70585)
- 京(64575)
- 农业(63161)
- 业大(58521)
- 财(58063)
- 所(57771)
- 中心(53899)
- 研究所(52945)
- 江(48246)
- 财经(46576)
- 经(42423)
- 经济学(40606)
- 北京(39782)
- 农业大学(39777)
- 范(39738)
- 师范(39205)
- 州(38607)
- 院(38342)
- 基金
- 项目(217924)
- 科学(169706)
- 基金(157495)
- 研究(154427)
- 家(140103)
- 国家(138840)
- 科学基金(116861)
- 社会(99152)
- 社会科(93767)
- 社会科学(93733)
- 省(87827)
- 基金项目(84383)
- 自然(75629)
- 自然科(73803)
- 自然科学(73777)
- 划(72929)
- 自然科学基金(72491)
- 教育(68697)
- 资助(62535)
- 编号(62160)
- 重点(49535)
- 成果(48936)
- 发(48675)
- 部(47304)
- 创(45838)
- 农(43041)
- 创新(42917)
- 科研(42475)
- 课题(42374)
- 计划(41596)
- 期刊
- 济(146797)
- 经济(146797)
- 研究(84983)
- 农(82250)
- 中国(64247)
- 学报(59492)
- 农业(55106)
- 科学(51863)
- 大学(44209)
- 融(44066)
- 金融(44066)
- 财(43365)
- 学学(42685)
- 管理(35813)
- 业经(30193)
- 业(26783)
- 教育(25582)
- 技术(23656)
- 财经(22496)
- 经济研究(21477)
- 问题(20731)
- 版(19375)
- 经(19226)
- 业大(17187)
- 农村(15989)
- 村(15989)
- 世界(15644)
- 科技(15461)
- 资源(15368)
- 农业经济(15245)
共检索到469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艳 刘岳平
移动支付业务正快速发展并形成生态,但大多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仍未参与移动支付生态,其背后原因不甚明确。文章基于威胁刚性理论、前景理论、能力本位理论和制度理论等不同理论视角,从经营业绩差距、科技支撑能力和行业压力三个方面构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参与移动支付生态决策的理论框架,并运用Cox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实际经营业绩与期望经营业绩目标存在较大差距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更有动力参与移动支付生态;具有更高科技支撑能力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更有能力参与移动支付生态;同业机构参与比例的上升会给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带来更大的压力,促使其参与移动支付生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艳华 邢新主 刘建兵
移动支付作为一个新兴服务业态,其创新面临着非常复杂多变的环境。本文从企业资源及能力和外部系统环境两个方面,构建了移动支付创新失效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以中国移动的近场支付为案例,总结了移动支付创新失效的内外部主要影响因素,指出了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对企业创新决策不同阶段的影响;并在产业发展与政策制定、企业创新管理等方面得到启示。
关键词:
移动支付 创新失效 中国移动 近场支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杰 凌冰
存在的问题移动支付安全性有待提升。目前移动支付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一是手机病毒、木马的侵袭,或者支付软件自身存在的漏洞,导致客户信息被篡改或盗用,造成资金损失;二是移动支付应用场景开放,无线网络没有特定界限,移动数据传输保密性问题突出;三是
关键词:
移动支付 产业链 第三方支付机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乐芬 王军
作为农村金融的主要供给方,农村金融机构对开展农地金融业务的看法与意愿对于构建农村土地金融制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基于农村金融机构的视角,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采用访谈、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农村土地金融的供给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农村土地金融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机构 农地金融 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宏业
近年来,普惠金融建设在广大农村得到长足发展,但对照新时期、新常态下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农村金融仍有"盲点"。农村金融的"盲点"金融机构物理网点分布不均,在组织体系建设上有"盲点"。以河北省邢台市为例,全辖农村地区设立金融网点592家,其中农业银行70家、邮政储蓄银行77家,农村信用联社445家,金融组织体系较为单一。同时,金融机构网点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较为发达的乡镇
关键词:
移动支付 支付结算 低端客户 信用意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云燕 王磊玲 罗剑朝
运用随机效应的变截距回归模型,以陕西省104个县域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数据为例,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财政支农、农业贷款市场份额和机构治理水平提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显著下降。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越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越高。从发展农业现代化,扩大财政支农乘数效用,降低农村金融门槛,完善金融机构治理机制和规范地方政府融资渠道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信贷风险 县域经济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曲艺
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目前普遍存在营业机构网点和信贷人员不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贷款的难度。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的客户在空间上更分散,业务额度更小,为了确保财务上的可持续性,农村金融机构对信贷领域的技术要求可能比大型商业银行还要高。因此,对农村金融机构农贷支付技术方案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机构 农贷支付工具 技术方案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争 杜思佳 郭红玉
移动支付已成为助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一种新兴手段,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小额汇款、小额转账、农村居民新农合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移动支付在农村地区实践过程中存在认可度低、终端覆盖率低、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产业跨界合作困难、国家政策支持不到位等问题。本文从农村居民、银行、通信运营商及政府等多个层面探讨了推动农村地区移动支付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移动支付 农村普惠金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董晓林 徐虹
现阶段我国广大农户的金融服务(包括存款、汇兑等最基本的服务)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金融排斥现象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本文以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分布作为农村金融排斥状况的代理变量,从金融供给方视角分析影响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因素。研究发现,人口规模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小、金融基础设施状况差的县域更易受到金融排斥。分机构考察表明,商业银行在进行网点布局时更多地关注城镇人口规模与城镇居民收入,而农村信用社在进行网点布局时主要关注人口规模变量(尤其是乡村人口规模),收入变量不显著。考虑到我国县域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传统OLS的均值回归并不能反映所考察问题的全貌,本文运用具有更高稳健性的分位数回归,分析各因素对...
关键词:
县域金融机构 网点分布 金融排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保红
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推动下,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新型消费渠道成为居民的广泛选择,深刻且全面地改变了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模式,较低的移动支付设备成本提高了农村区域经济水平。本文结合CHPS数据库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在控制家庭收入、户主特征、家庭特征、区域特征和固定效应的情况下,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能够显著推动农村家庭消费提升;第二,移动支付的三个二级指标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促进农村家庭消费,具体系数作用呈现移动支付覆盖率大于移动支付使用率大于移动支付技术水平;第三,从动态效应分析视角观测,移动支付发展能够通过消费示范效应推动农村居民发展型消费,通过完全中介效应推动农村居民整体消费增长;移动支付发展的心理账户机制能有效提升农村家庭的预期价格,且能够通过部分中介效应促进家庭消费整体增长;移动支付发展能够通过支付便利化渠道推动农村消费,具备完全中介效应。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珩 罗剑朝 王佳楣
以陕北地区2008~2011年数据为基础,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运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整体效率有所退化;地区效率呈梯度式变化态势;改制成本造成股份制样本效率低下;技术落后与市场竞争导致经济发展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之间的不适应;农业贷款比、不良贷款率、流动性比和产权形式对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有显著影响;贷存比主要影响规模效率;第一产业占比对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有显著影响。据此提出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验、支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充实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本金的同时加大软硬件设施投入以及加快产权制度改革等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珩 罗剑朝
本文基于2008—2013年陕西省107家县(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微观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固定效应模型、差分GMM模型和系统GMM模型分别检验了影响陕西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的因素。结果显示,资产规模、流动性比例、成本收入比、财政支出比重、农村人口密度和资本充足率的一阶滞后项具有统计显著性。提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自身要建立风险预警和资本补充机制,监管当局要建立适度竞争的金融市场进入与退出机制,地方政府应加大对涉农企业财政投入力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凯 孙旭丽 严建援
随着移动支付的逐渐普及,影响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的因素以及认知过程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已有学者从技术接受模型出发分析了用户对移动支付的接受过程,但技术接受模型偏向于检验和解释用户的信念、态度和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本文以交换理论为基础,从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的行为决策角度来建构影响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系统意愿的认知过程模型,并利用248份有效样本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用户对移动支付系统的利益和风险的感知和权衡决定了其使用意愿,而感知利益主要受系统方便性的影响,感知风险则主要受系统安全性的影响;同时,个人创新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的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最终将影响用户的使用意愿。
关键词:
移动支付系统 交换理论 行为意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悫华
移动支付是一种高效、便捷的资金支付方式,是我国农村未来资金支付的发展方向。当前,我国农村既具有发展移动支付的有利条件,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论文指出,如何在现有的环境条件下发展移动支付业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银行、移动通信运营商三者共同努力。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詹晶 王旭英 叶静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2017年和2019年的数据,构建Fractional 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户使用移动支付对金融资产多样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移动支付通过增强农户对金融知识的关注和认知程度、提升农户的风险偏好、提高收入水平和缩小数字鸿沟,显著促进了农户金融资产多样化。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户的收入、年龄、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会影响移动支付对农户金融资产多样化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促进农户金融资产多样化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强移动支付平台建设,促进支付方式数字化转型,培养农户移动支付使用习惯,并防控金融资产多样化带来的风险。
关键词:
移动支付 数字鸿沟 多样化指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