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29)
2023(15633)
2022(13181)
2021(12223)
2020(10230)
2019(23705)
2018(23251)
2017(44409)
2016(24033)
2015(26721)
2014(26956)
2013(26969)
2012(25435)
2011(23256)
2010(24015)
2009(22763)
2008(22096)
2007(20170)
2006(18362)
2005(17067)
作者
(70243)
(59176)
(58689)
(56121)
(37215)
(28475)
(26680)
(22963)
(22475)
(21334)
(20244)
(19713)
(18882)
(18838)
(18681)
(18371)
(17473)
(17152)
(17111)
(16943)
(15057)
(14765)
(14488)
(13690)
(13536)
(13244)
(13235)
(13108)
(12221)
(11902)
学科
(110292)
经济(110179)
(67768)
管理(57929)
(51864)
(44638)
企业(44638)
方法(37794)
中国(37111)
农业(34456)
数学(33212)
数学方法(32882)
地方(30700)
(28832)
金融(28830)
(27870)
银行(27819)
业经(27292)
(26954)
(25920)
(25444)
(20519)
(19611)
贸易(19591)
(18937)
(17671)
(17126)
地方经济(15097)
理论(14993)
技术(14629)
机构
学院(342316)
大学(338232)
(147930)
经济(144748)
研究(128052)
管理(123437)
理学(103651)
中国(102982)
理学院(102439)
管理学(100732)
管理学院(100072)
科学(75883)
(75878)
(73420)
(69781)
(66865)
中心(59907)
研究所(59835)
农业(58205)
(55813)
业大(54336)
财经(52681)
(47622)
北京(47154)
(46897)
师范(46443)
经济学(45252)
(45024)
(44343)
(42144)
基金
项目(214905)
科学(167028)
研究(161520)
基金(151754)
(132377)
国家(131136)
科学基金(109764)
社会(101850)
社会科(96177)
社会科学(96149)
(86495)
基金项目(79646)
教育(72978)
(71590)
编号(67531)
自然(66897)
自然科(65244)
自然科学(65224)
自然科学基金(64032)
资助(61648)
成果(56399)
(52764)
重点(49257)
课题(47887)
(47512)
(44622)
发展(42858)
(42188)
国家社会(42106)
(41979)
期刊
(178929)
经济(178929)
研究(109970)
中国(82323)
(77557)
学报(54903)
(53356)
农业(51752)
科学(50508)
(49533)
金融(49533)
管理(43618)
大学(42207)
教育(41926)
学学(39564)
业经(32858)
技术(30336)
经济研究(27253)
财经(26184)
(26128)
问题(24255)
(22610)
世界(18677)
(18440)
(17776)
技术经济(17450)
农村(17239)
(17239)
经济问题(16485)
国际(16209)
共检索到557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池波  彭克强  
本文对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与发展进程进行了考察,探讨了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深陷"存量改革难"与"增量发展受阻"双重困境的制度成因,提出了农村合作金融增量渐进发展论的分析框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克强  
自1996年《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以来,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与发展在艰难中摸索前行。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与发展正处于历史性突破的前夜。至此,特别有必要对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与发展进程中有关战略问题做出前瞻性探索,以总结经验、纠正偏误,为下一阶段改革与发展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鉴于农村合作金融已陷入"存量改革难"与"增量发展受阻"的双重困境,为更好推进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本文在总结、归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取得的基本经验基础上,把这些经验与理论迁移至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进而提出"农村合作金融增量渐进发展论"这一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克强  
自1996年《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以来,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与发展在艰难中摸索前行。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与发展正处于历史性突破的前夜。至此,特别有必要对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与发展进程中有关战略问题作出前瞻性探索,以总结经验、纠正偏误,为下一阶段改革与发展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鉴于农村合作金融已陷入"存量改革难"与"增量发展受阻"的双重困境,为更好推进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在总结、归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取得的基本经验基础上,把这些经验与理论用于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进而提出"农村合作金融增量渐进发展论"这一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彭克强  陈池波  
2006年底农村资金互助社合法化文件的出台和2007年8月农村信用社第一阶段深化改革试点工作的基本完成,标志着农村合作金融改革正处于历史性突破的前夜。为更好推进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本文在对农村合作金融存量与增量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进行制度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陷人"存量改革难"与"增量发展受阻"的双重困境,并揭示其深层原因,其中最主要原因是政府在农村合作金融改革发展中存在严重路径依赖;最后对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雷立钧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中国应该通过加快农村金融的发展推动和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从2007年起,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逐步设立,标志着农村金融改革进入了增量改革阶段。笔者认为,基于增量改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提供有效供给,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加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完善农村金融的竞争机制;发挥新型金融机构的引导作用,实现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融合;引入激励相容的监管理念,激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孟亮   王立聪  
本文使用2008—2019年1116个县域的1137家村镇银行数据,利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研究村镇银行设立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检验农村金融增量改革的效果。研究发现:第一,村镇银行设立能显著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第二,村镇银行设立通过抑制资金外流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第三,因为地理区位、主发起行类型等方面的差异,村镇银行设立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县域,村镇银行设立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当城市商业银行为主发起行时,村镇银行设立的促进作用被放大;当农村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发起行时,村镇银行设立的促进作用被削弱。因此,应该继续推进农村金融增量改革,优化村镇银行区域布局,强化机构运营的稳健性,引导资金回流农村,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本刊评论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意味着经济发展要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转向依靠技术进步和资源优化配置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土地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一切生产生活的空间载体,具有数量有限、位置固定、利用外部性明显的特征,转变其利用方式、优化其结构布局、提高其利用效率,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期刊] 预测  [作者] 卓勇良  
体制外发展与增量改革卓勇良(浙江省体改委发展研究所310025)体制外发展与增量改革,是我国十余年来发展与改革的一条总的路子。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成功的模式。关于这一结论,我们先以统计数据予以阐述,然后以统计分析结论为基点作进一步的分析。1978一19...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余霞民  
本文提出以农村金融改革绩效指数(RPI)作为评价农村金融改革成效的指标。同时,基于农村金融改革的最终目标,建立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的绩效指数指标体系,并以宁波市为例,对2003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绩效进行了量化评估。在总绩效指数评估的基础上,本文分别对农村金融改革的两种模式即增量改革和存量改革的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下一步农村金融改革的总体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梁静雅  王修华  杨刚  
本文通过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起类型、地区分布、注册资本、可持续经营状况等进行分析,发现新一轮农村金融增量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偏差原因在于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创新力度不足、监管部门之间政策措施不协调、政策目标与作为主发起行的商业银行利益长期不相容、监管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为此,从放宽准入限制、下放监管权、构建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深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如海  叶依广  
本文在对已有农村富余劳动力估计方法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基于城乡发展的综合视角,兼顾农业生产和城镇化发展两个方面,构建出新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估计方法;运用相应的统计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存量和增量进行估计和系统分析;并从经验估计和预测的角度对未来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变化趋势和增量进行估计和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卫东  
本文从内生金融视角出发阐释了我国农村金融的制度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在借鉴国际经验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生搬硬套的做法。由于忽视和偏离制度因素的内生性要求,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陷入了一系列误区,由此导致学习效率大打折扣。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从增量与存量两方面着手加强内生金融发展,最终形成高效的农村造血机制,为我国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服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勇  陈雨露  
由于现有农村市场中的存量金融机构无力破解中国农村金融的发展难题,政策当局希望通过组建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这一"增量培育"方式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研究表明,放开农村金融市场并不简单等于新设机构数量越多越好,而放开利率上限也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单纯鼓励金融机构采取超高利率的定价策略。新型金融机构数量的超速增长可能导致过于拥挤的市场状态,此时,伴随过度竞争的高利率政策极可能引发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最终导致信贷市场崩溃。破解当前的中国农村金融困局,关键是要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真正从中国农村市场的内部去推动新兴金融元素的培育和增长,促进具有"内生性"特征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逐渐...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蔡洋萍  杨杰钦  
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三农"享受的金融服务水平有所提高,但成效仍不明显,"三农"贷款难、贷款贵等局面仍难从根本上改观。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是一种政府强制主导模式,具有较强的外生依赖性。研究认为我国农村具有发展内生性金融机构的优势,但现行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内生性发展乏力,主要表现为外生性农村金融机构占绝大多数,内生性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受阻等。鉴于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走内生化路径具有的自身优势,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应走内生成长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