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35)
2023(13506)
2022(11279)
2021(10422)
2020(8801)
2019(20228)
2018(19790)
2017(38098)
2016(20588)
2015(23263)
2014(23198)
2013(23140)
2012(21534)
2011(19541)
2010(20096)
2009(19340)
2008(18635)
2007(17179)
2006(15258)
2005(13896)
作者
(59236)
(50348)
(49863)
(47467)
(31255)
(24061)
(22669)
(19495)
(18882)
(17728)
(17071)
(16753)
(15744)
(15739)
(15737)
(15507)
(15118)
(14551)
(14474)
(14473)
(12550)
(12365)
(12204)
(11512)
(11459)
(11297)
(11235)
(11047)
(10165)
(10101)
学科
(88495)
经济(88382)
(67734)
管理(58501)
(51048)
(45871)
企业(45871)
方法(34211)
农业(33933)
数学(30449)
数学方法(30166)
中国(28442)
(27990)
金融(27986)
(26689)
银行(26659)
(25942)
(25725)
业经(25165)
(24805)
地方(20170)
(16584)
(16510)
贸易(16498)
(16088)
(15935)
财务(15895)
财务管理(15853)
(15377)
企业财务(15090)
机构
学院(297611)
大学(293221)
(127753)
经济(125033)
管理(112054)
研究(101205)
理学(95908)
理学院(94915)
管理学(93433)
管理学院(92894)
中国(84481)
(67472)
(61025)
(60447)
科学(59381)
农业(51792)
(51517)
中心(49806)
业大(48386)
财经(47207)
(46765)
研究所(46169)
(42710)
经济学(39243)
北京(37646)
(37013)
(36909)
师范(36550)
经济学院(35582)
(35286)
基金
项目(192614)
科学(151197)
研究(144387)
基金(139198)
(120225)
国家(119105)
科学基金(101519)
社会(92704)
社会科(87587)
社会科学(87560)
(77105)
基金项目(74035)
教育(64921)
(63095)
自然(62780)
自然科(61272)
自然科学(61255)
自然科学基金(60190)
编号(60081)
资助(55634)
成果(49143)
重点(43375)
(43352)
(42918)
课题(41108)
(40790)
(40483)
国家社会(38480)
创新(37937)
(37755)
期刊
(147858)
经济(147858)
研究(87558)
(70649)
中国(63840)
(48217)
农业(47157)
学报(46007)
(44779)
金融(44779)
科学(42743)
管理(36827)
大学(36025)
学学(34441)
业经(29015)
教育(27287)
技术(24729)
财经(23553)
(22490)
经济研究(21048)
问题(20567)
(20123)
(16955)
农村(16369)
(16369)
世界(15679)
农业经济(15419)
技术经济(14743)
理论(14662)
经济问题(14154)
共检索到458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曙光  郭欣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演进对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行为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对LD农村信用联社的案例研究表明,农村信用社一方面需要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拓展业务领域,同时也必须适应农村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必要的金融创新和制度创新。本文详尽解析了LD联社的存贷款业务创新和贷款风险控制与信用评估体系,并揭示了农村信用社信贷行为与农民信用意识培育之间的深刻内在联系。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赵铁柏  柯水发  
回顾了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变迁过程,分析了当前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制度优势和自身缺陷,指出当前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并不是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作为产权主体的信用社社员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参与民主管理,出现经营的多元目标冲突。并通过对北京农村信用合作社试点改革的分析表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商业化是其制度变迁的可选择方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亚飞  董景荣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农村广泛存在非正规金融现象,对非正规金融的演进以及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探寻农村正规金融的制度缺失与非正规金融具有的经济效应、制度效应入手,运用制度变迁理论深入分析了非正规金融的演进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并指出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应是市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合。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林乐芬  林彬乐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产生源于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之间的缺口。本文着重分析了非正规金融的形成特点,形式及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对非正规金融的疏导策略———即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时期适当放宽对农村金融业的限制和农村市场准入,完善监控体系和法制结构,发展民间中小金融机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荣艺华  
完善农村金融制度,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破之题。由于较弱的农村经济素质、缺乏激励的制度环境、居于垄断地位的国有金融组织角色转换迟缓、金融组织职能定位趋同和业务同质化,及外部效应与搭便车可能性的存在束缚着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为此,本文认为应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实行强制性变迁,从减少变迁成本、增进激励机制、形成多种产权相互竞争和功能互补的组织体系、以及采取配套措施四个方面,重构农村金融制度,消除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非均衡状态,提高农村金融制度绩效,支持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潘朝顺  
近年来,农村民间金融迅速发展,在部分地区已处于主导地位,有力地缓解了农村经济主体融资困难。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制度环境变迁过程,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对此作出解释,认为根据不同形式民间金融制度安排所具有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加强监管,而不是以“一刀切”方式禁止或放开民间金融,是破解农村民间金融困难的主要途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汉锋  
2006年底,中国银监会发布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政策,开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标志着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的启动。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各地诞生和发展。截至今年6月末,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荣艺华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的农村金融制度存在着制度性缺陷、严重的金融抑制、潜在收益无法内在化的弊端 ,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影响着金融制度整体绩效的提高。为此 ,应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实行强制性变迁 ,从减少变迁成本、增进激励机制、形成多种产权相互竞争和功能互补的组织体系、及采取配套措施四个方面 ,重构农村金融制度 ,消除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非均衡状态 ,提高农村金融制度绩效 ,支持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宏霞  史林东  
长期以来,中国设计的农村金融制度没能解决农村金融市场参与主体之间存在着较高的信息传递成本问题,致使金融机构缺乏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激励,而农村金融新政则实现了对原有制度变迁的路径突破,也有效破解了金融机构和农村借贷者之间信息传递成本过高问题。制度的激励相容机制能够使经济参与主体在实现自身利益追求的同时实现新政既定的社会目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袁洪斌  熊德平  冉光和  谢丹  
通过对我国农村经济制度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过程的考察,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农村经济制度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与主要内容、影响因素及基本特征进行相关比较研究,最后对二者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总结。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文辉  
在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直沿袭着与乡绅治理制度相适应的供给制度,乡绅对乡村社会公共秩序维护和公共设施建设等公共产品的低水平供给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人民公社时期,中国政府组织和动员农民用劳动力最大限度替代资金的方式,实现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提高。改革后,农村大多数公共产品仍沿袭制度外供给体制,主要由收入远低于市民的农民筹资来提供。所以,农民负担问题实质上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问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建华  
本文把灰色金融业界定为处于国家货币政策宏观调控和人民银行监管之外的一切自发性的金融活动,这种金融活动在正式金融体系的会计帐目中得不到反映,也不向政府有关部门申报和纳税。它是在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这一大背景下产生的特殊经济现象,与地下金融业(黑色金融业)不同,它基本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淑云  任雪娇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变迁,历经萌芽与生成—发展与繁荣—衰落与调适—重建与复兴—整合与合并五大发展阶段,跨越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和城乡一体化转型期,嵌入在中国城乡二元分割、固化、解冻和一体化加速转型的体制变迁中,其改革变迁经历诱致性制度变迁—路径依赖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多元探索与制度变迁失效—强制性制度变迁,改革主体从基层自发探索到顶层政策设计,参保主体从农民社员到全体农村居民,筹资分担从社区互助共济到社会统筹分担,保障内容从初级保健向基本医疗保障升级,建制形式从自治章程到社会政策再到法制,制度结构从残缺到完善,治理方式从基层社区自治到基本医疗保险的法治化、社会化治理。展望未来,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性制度,中国特色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与城镇医保全面整合和统一,并加速全民医保法治化进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燕云  
通过对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其初级、形成、发展、衰落、重建等各个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原因的分析,以明确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提高我国农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确保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