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60)
2023(5946)
2022(4908)
2021(4730)
2020(3670)
2019(8517)
2018(8542)
2017(15596)
2016(8695)
2015(9745)
2014(9911)
2013(9748)
2012(9041)
2011(8370)
2010(8660)
2009(7910)
2008(7897)
2007(7480)
2006(6721)
2005(6166)
作者
(23782)
(20607)
(20004)
(18909)
(12466)
(9954)
(9003)
(7938)
(7679)
(7369)
(6934)
(6768)
(6465)
(6245)
(6219)
(6139)
(5982)
(5861)
(5673)
(5626)
(5129)
(5025)
(4981)
(4960)
(4853)
(4640)
(4551)
(4375)
(4188)
(4174)
学科
(48127)
(37441)
经济(37398)
农业(32171)
(31904)
管理(17073)
业经(15418)
农业经济(12310)
(11326)
企业(11326)
中国(10530)
地方(9453)
(9421)
(9405)
农村(9386)
(9366)
发展(8285)
(8274)
方法(8235)
土地(7387)
建设(7345)
(7228)
(6966)
数学(6929)
(6869)
劳动(6868)
数学方法(6850)
(6760)
收入(6731)
人口(6377)
机构
学院(122909)
大学(113965)
(49691)
经济(48507)
管理(44838)
(42973)
研究(40708)
理学(37965)
理学院(37628)
管理学(37026)
管理学院(36823)
中国(34119)
农业(31980)
业大(24832)
科学(23810)
(23404)
(21415)
(21403)
(20684)
中心(20629)
农业大学(19418)
研究所(18059)
(16839)
(16772)
师范(16655)
(16556)
财经(15865)
经济管理(15727)
(15173)
(14500)
基金
项目(74217)
研究(61357)
科学(57475)
基金(50648)
(42816)
国家(42200)
社会(37513)
科学基金(35740)
社会科(34821)
社会科学(34814)
(32389)
编号(29232)
教育(27267)
基金项目(27183)
(26463)
(24596)
成果(23374)
自然(20433)
自然科(19868)
自然科学(19866)
自然科学基金(19507)
课题(19275)
资助(19076)
(17881)
(16685)
(16418)
(16372)
重点(16168)
(15887)
(15472)
期刊
(70296)
经济(70296)
(52043)
研究(35850)
农业(35250)
中国(33622)
业经(19673)
学报(18342)
教育(17362)
科学(17361)
(16062)
(15661)
金融(15661)
大学(15340)
(15073)
农业经济(14475)
学学(14427)
农村(13955)
(13955)
管理(11707)
技术(11676)
问题(10125)
(9616)
农村经济(9217)
世界(8534)
经济问题(8476)
社会(8102)
社会科(7533)
社会科学(7533)
经济研究(6843)
共检索到201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赵学军  
从诞生之日起,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性质就存在争议,在其被政府关闭时,也无一致的看法。本文认为,农村合作基金会是一个由地方政府控制的、带有合作制成份的、非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创立,是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一个创新。农村合作基金会内在的混乱的组织制度、外在的制度环境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索”作用,促使政府最终将其关闭。农村合作基金会虽然是不成功的探索实践,但在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史上曾起到某些积极作用。政府部门在农村合作基金会管理方面存在诸多缺陷,其教训值得深思与重视。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文斌  
农村合作基金会若干问题探讨李文斌农村合作基金会自80年代中期出现以来,现已初具规模,成为农村资金来源的重要途径。一、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成因1.双层经营体制资金循环的内在要求合作基金会是由乡(镇)、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成员,按照自愿互利,互通有无,有偿使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学文  
农村合作基金会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管理和融通集体资金的自我服务组织,是管好用活集体资金的一种好形式。笔者拟结合山东省枣庄市创建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情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产生与发展 1987年2月,枣庄市鲍沟镇创建了山东省第一个农村合作基金会。目前,全市85个乡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范爱仙  
对农村合作基金会问题的思考范爱仙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近年来,各地农村合作基金会发展迅速,它们在统一管理集体财产,防止集体财产的流失,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之间的经济互助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调查了解中发现,有不少农村合作基金会存在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增福  蒲永江  赵琨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比较普遍的建立了农村合作基金会组织,它的出现,引起了农业经济界和农村金融界的关注。笔者结合北京市郊区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发展现状,试从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提出以下看法,供商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振兰  田国志  秦文利  龙中民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走向与管理之我见中国人民银行河南周口分行陈振兰,田国志,秦文利,龙中民农村合作基金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在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也是很严重的,完全否定它或撤掉它都是不现实的。如何对待这一问题,其出路何在?已成为地方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涛  郑家圣  
近两三年来,我国农村许多地方出现了一种新的信用组织——合作基金会(有的叫“股金社”或“融资公司”)。成立这类组织的初衷是吸收集体经济组织的公有资金,开展内部融资,为合作经济组织管好用活集体资金,发展商品生产服务。应当肯定这种愿望是好的,也符合金融组织多样化、融资方式多样化的改革方向。但是从一些地方的反映以及我们对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玉锁  
近年来农村合作基金会发展势头很猛,它在管理集体资金、融通农村资金上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据调查,大多数农村基金会违背了农业部《关于加强农村合作基金会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若干问题的通知》精神,没有坚持“不以赢利为目的”、“管好用好集体资金”的宗旨,已经发展成为地方政府开办的“第二信用社”。山西省闻喜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星南  陈金仓  张光明  
关于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思考吴星南,陈金仓,张光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大批农村合作基金会。这种被农村地方政府视为自己的"小银行"的机构,深受地方领导欢迎并且正进一步得到鼓励。其原因是被普遍认为它给地方经济注入了活力,有助于地方经济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志军  
农村合作基金会,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涌现出来的一个崭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它是在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为了管好用活原生产队集体积累资金和其他集体资金,解决资金公有、分户使用自愿联合起来的,属农民自己所有,由农民自己管理,为农民自己服务的农村民办合作金融组织。一、合作基金会的特点从永昌县的实践看,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社区性。农村合作基金会一般围绕乡村合作经济组织来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蒋希宁  徐建斌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出现,是我国民间金融业发展的重要表现。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大量迅速发展,是既有利也有弊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合作基金会的积极作用主要有:①动员民间零散资金,开辟农村资金投入的新渠道。这些基金会由于机构少,网点多,能够融通集体和个人的“散钱”、“死钱”、使之变成“大钱”、“活钱”,投入生产经营。同时也通过放款活动,增辟了向乡村企业投入资金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匡绪忠  夏宗禹  
在我国农村改革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农村合作基金会,从农村合作经济内部资金融通组织逐步演变成为不循章法的金融机构,以其灵活、自主、无规的运行机制发展业务,已成为影响整个金融形势的一支重要力量,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近期我们对此作了些调查分析,下面谈谈体会看法,以供参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霍忠祥  汪务恒  张家泰  朱贵  
根倨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和整顿金融秩序的需要,最近我们组织人员对连云港市农村合作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连云港市农村合作基金会是根据中央十三届八中全会精神和农业部(1991)11号文件及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宗冠  
到1988年底,四川省绵阳市农村有86个乡镇建立了一种新的资金融通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成立基金会的初始愿望是要把农村的资金真正用于农业,以缓解农村发展资金不足的困难。但是,作为资金融通领域中的一种合作经济组织,却因操作上发生了一些偏差而陷入误区。主要表现在:基金会本身的合作性质在实践上发生了变异:对增加农村资金投入的作用估计过高;未能发挥为信用社拾遗补缺的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德鹏  周永政  
现在,农村合作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的机构和网点已遍布全国农村,在办会宗旨上,已不再是管好用活农村集体资金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而正在演变成一个经营贷币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根据国家最近提出的整顿金融秩序的要求,我们认为基金会必须停办金融业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