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78)
2023(19757)
2022(17080)
2021(16057)
2020(13334)
2019(30291)
2018(30247)
2017(57192)
2016(31499)
2015(35777)
2014(35910)
2013(35370)
2012(33288)
2011(30184)
2010(30761)
2009(28632)
2008(28418)
2007(25769)
2006(23292)
2005(21237)
作者
(93913)
(78433)
(77866)
(73764)
(49967)
(37739)
(35134)
(30566)
(29980)
(28328)
(26778)
(26747)
(25150)
(25024)
(24361)
(23802)
(23211)
(23024)
(22534)
(22419)
(19791)
(19543)
(19105)
(18106)
(17740)
(17558)
(17537)
(17475)
(15925)
(15676)
学科
(128984)
经济(128814)
(91034)
管理(90055)
(67743)
企业(67743)
(53356)
方法(48358)
数学(40565)
数学方法(39936)
中国(37737)
农业(35474)
(32930)
业经(32860)
地方(32389)
(29518)
(29376)
(22767)
贸易(22750)
环境(22479)
(22188)
银行(22133)
(21983)
理论(21291)
(21198)
(20984)
金融(20978)
(20134)
(20118)
技术(19937)
机构
学院(453783)
大学(453773)
(177531)
经济(173187)
管理(171335)
研究(160489)
理学(145787)
理学院(143999)
管理学(141344)
管理学院(140521)
中国(123131)
科学(100497)
(99555)
(88974)
(84866)
(83116)
研究所(74754)
中心(73342)
(72293)
业大(71533)
农业(68350)
财经(65077)
(64445)
师范(63872)
北京(63438)
(58752)
(58159)
(57734)
(53497)
经济学(51433)
基金
项目(297219)
科学(232230)
研究(219874)
基金(211956)
(184943)
国家(183252)
科学基金(155690)
社会(136293)
社会科(128547)
社会科学(128510)
(118174)
基金项目(112470)
教育(100380)
自然(100180)
(98572)
自然科(97720)
自然科学(97692)
自然科学基金(95896)
编号(91878)
资助(86340)
成果(76469)
重点(67006)
(66356)
(64967)
课题(64063)
(60703)
创新(56642)
科研(55941)
(55435)
国家社会(55052)
期刊
(214530)
经济(214530)
研究(139440)
中国(101595)
(87204)
学报(75493)
科学(69232)
(65523)
管理(63230)
农业(58818)
大学(57602)
教育(57487)
学学(53802)
(46106)
金融(46106)
技术(39623)
业经(37921)
财经(31745)
经济研究(30517)
(28941)
问题(28745)
(27149)
图书(25755)
(24539)
资源(22127)
科技(22106)
理论(21639)
技术经济(21552)
现代(20682)
世界(20677)
共检索到710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梁流涛  王岩松  刘桂英  
以山东省王景河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的方式获取数据资料,分析农村发展中的环境现状,从村级和农户层面探讨农民生活生产行为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总结和归纳农村发展中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提出农村环境问题管理的创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污染、农村生活污染和农村工业污染所形成的复合型污染;(2)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粗放、农户环保意识淡薄、城乡环境管理的二元化、土地产权设置不合理等造成了农村环境的恶化,同时农民由农村传统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也对农村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波  王兴帅  
在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发展农村电商对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精准扶贫、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意义重大。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专设一节强调"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山东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经济强省,近年来农村电商发展迅猛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模式。然而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人才紧缺、物流薄弱、融资困难、品牌意识不足、产品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农村电商进行梳理,探究其问题所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安伯平  王曙光  庄乾坤  田洪伟  
本文针对农村经济“小而全”、“小而散”的状态,结合日照市的实际,提出在市管县的地方,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不仅要顺应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而且要遵循城市经济区的发展规律,坚持城乡一体化,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积极稳妥地推进地域专业化、经济外向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体系网络化,促进城市经济区的发育,实现农村经济的腾飞。
[期刊] 征信  [作者] 林飞  吕大军  王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报告是企业的经济身份证。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村经济组织,信用缺失问题较为突出,导致其贷款难、融资难。从内外因两个方面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缺失的原因,结合现实条件,提出用发展的观点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缺失问题,即从外因(政策扶持)入手,在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过程中,不断促使其内因变化(信用风险降低),从而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逄杰武  孙凤芝  
有限非均衡理论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文章分析了省域经济有限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在对山东省区域发展非均衡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省域经济有限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山东省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斐  孔荣  Calum G.Turvey  
本文选取山东省394户农户调查数据、120个农村信用联社信贷员调查数据,从小额信贷偿还监督机制、偿还激励机制、担保替代机制和偿还服务机制四个方面对农村信贷机构和农户在农村小额信贷偿还机制选择的趋同性上作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信贷机构和农户在偿还激励机制选择上趋同性较高,对偿还监督机制、担保替代机制的选择上差异较大,二者在小额信贷偿还地点、偿还途径的选择上具有一致性,而在偿还计划、偿还沟通渠道、手续费用设置选择上具有差异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雨晴   祝文琪   刘海明   董晓霞  
【目的】探究影响淄博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的因素,为促进淄博市未来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建议,推动淄博市数字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方法】基于山东省淄博市全域8个区(县)48个涉农乡镇的调研数据,运用熵值法对淄博市2020-2023年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借助障碍度模型分析制约淄博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结果】2020-2023年淄博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各领域、各区域间的发展存在明显差异;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数字化、网商数量、农产品质量追溯应用、在线办事水平、农技推广数字化应用、农民数字素养培训、数字化领域金融贷款投入以及财政投入是近年来制约淄博市数字农业农村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结论】淄博市应从缩小区域间差异、提高畜禽和水产养殖数字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开发应用、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的在线办理以及提高数字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等方面进一步促进数字农业农村的建设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辛波  
本文以公共财政理论以及其它制度学派的理论为基础,对山东省近年来农村自来水供给制度的变迁进行分析后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农村自来水供给制度已由过去的主体缺位变迁为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在此情况下,应对农村自来水的供给主体做出新的制度安排,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盖国强  
在贯彻落实土地延包30年不变政策之后,尽快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省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现行土地流转制度已经制约了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应该不失时机地引入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将农民与集体之间的土地承包关系改革为一般市场交易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家传  冯林  
本文对山东省辖内小额贷款公司的问卷与实地调查表明,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现状良好,农村金融"增量"改革效果显现;信贷产品特色鲜明,市场空间广阔;资金来源渠道狭窄而"做大"愿望强烈;改制意愿强烈但路径依然模糊。在深入剖析其营运成效与改制困惑的基础上,从制度建设层面提出了该类公司的发展方略:把握定位,突出特色;积极改善与优化营运环境;建立健全公司治理制度;明确公司属性,理顺管理体制;落实银监会相关文件为其预设的发展目标,择机改制试点;科学探索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小型金融机构的多种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新奇  
山东省是我国一个人口、经济大省,1992年人口达8579万,工业产值居全国前列,尤其是乡镇工业产值已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近40%。在国务院社会经济实力百强县的考评中,山东占23%,仅以一县之差位于全国第二。1992年,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实施强县带动战略,各地、市、县先后制定了强乡、强村、强企业带动战略,使山东省城市化水平随之快速发展。1993年底,全省有建制镇979个(含县城关镇67个,不含县级市、区城关镇)、集镇(乡政府驻地)1395个,使山东省市镇数目及密度在全国名列首位,约占全国总数的18%左右,市镇人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新萍  张庆文  苟天来  毕宇珠  
在全球化的低碳经济趋势下,农业低碳化越来越受到关注。低碳农业即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农业生产方式。低碳农业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在中国,低碳农业发展存在多种制约因素,如农业生产机制的制约,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的博弈,以及技术水平限制,这些构成低碳农业发展瓶颈。要想促进低碳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发现问题,突破发展瓶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瑛  丁跃  梁文彬  
本文在介绍了小额信贷的一些基本情况后,以云南省嵩明县为例,分别从小额信贷的扶贫目标和商业持续性的矛盾,产品的目标对象、利率、额度、面临的风险,以及小额信贷外部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强调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实行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内外兼治,最终实现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凯  曹俊杰  张耀  吴雪  
[目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发展是我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通过对山东省三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征进行研究,有利于以点带面,提升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质量。[方法]以山东省1585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系统揭示山东省三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创新发展机制。[结果](1)山东省三类经营主体呈集聚型分布,三类经营主体的空间离散程度均处在高非均衡水平,空间分布结构的区域差异明显。(2)三类经营主体呈现“多中心,连片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家庭农场整体呈“带状”分布,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整体呈“环带状”分布。(3)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县域层面呈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龙头企业在市域层面呈显著的空间负相关性。(4)生产要素、政府能力、劳动力质量、技术创新、产业结构、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和市场化水平共同推动各类经营主体创新发展,且两两之间的交互能对三类经营主体创新发展具有协同增强的作用。[结论]因此,针对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特性,采取多元化、差异化的发展策略组合有助于推动各类经营主体的创新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