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51)
- 2023(17736)
- 2022(15120)
- 2021(14372)
- 2020(11917)
- 2019(27213)
- 2018(27361)
- 2017(52219)
- 2016(28429)
- 2015(32089)
- 2014(31976)
- 2013(31389)
- 2012(28771)
- 2011(26169)
- 2010(26628)
- 2009(24981)
- 2008(23867)
- 2007(21599)
- 2006(19524)
- 2005(17317)
- 学科
- 济(109445)
- 经济(109307)
- 业(84585)
- 管理(77671)
- 企(61188)
- 企业(61188)
- 农(53212)
- 方法(44368)
- 数学(38094)
- 数学方法(37663)
- 中国(36903)
- 农业(35706)
- 业经(29493)
- 财(29374)
- 银(28892)
- 融(28860)
- 金融(28851)
- 银行(28845)
- 行(27824)
- 制(26706)
- 地方(24950)
- 学(22876)
- 贸(20568)
- 贸易(20551)
- 易(20053)
- 理论(19159)
- 体(18376)
- 务(17737)
- 财务(17657)
- 财务管理(17620)
- 机构
- 学院(400204)
- 大学(396340)
- 济(157932)
- 管理(154739)
- 经济(154278)
- 研究(134699)
- 理学(132922)
- 理学院(131489)
- 管理学(129280)
- 管理学院(128557)
- 中国(107653)
- 京(84283)
- 科学(82177)
- 农(79465)
- 财(74682)
- 所(67857)
- 中心(63227)
- 业大(62998)
- 研究所(61393)
- 农业(61119)
- 江(60445)
- 财经(58680)
- 范(53384)
- 经(53154)
- 北京(53084)
- 师范(52891)
- 州(49456)
- 院(48257)
- 经济学(45788)
- 财经大学(43123)
- 基金
- 项目(264344)
- 科学(206107)
- 研究(199108)
- 基金(188201)
- 家(162935)
- 国家(161421)
- 科学基金(137446)
- 社会(123068)
- 社会科(116099)
- 社会科学(116069)
- 省(105096)
- 基金项目(99670)
- 教育(91097)
- 划(87270)
- 自然(87011)
- 编号(85041)
- 自然科(84889)
- 自然科学(84868)
- 自然科学基金(83321)
- 资助(76696)
- 成果(70407)
- 重点(58851)
- 课题(58270)
- 部(57900)
- 发(57597)
- 创(54771)
- 创新(50954)
- 项目编号(50813)
- 科研(49791)
- 性(49742)
- 期刊
- 济(181538)
- 经济(181538)
- 研究(119098)
- 中国(82962)
- 农(79198)
- 学报(63358)
- 科学(58048)
- 财(55326)
- 管理(54645)
- 农业(53152)
- 融(50011)
- 金融(50011)
- 教育(48462)
- 大学(48401)
- 学学(45709)
- 业经(34665)
- 技术(34181)
- 财经(27806)
- 经济研究(26830)
- 业(25414)
- 问题(24743)
- 经(23685)
- 版(20676)
- 图书(20636)
- 理论(20076)
- 科技(18624)
- 现代(18585)
- 实践(18421)
- 践(18421)
- 技术经济(18358)
共检索到606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蒲丽娟
普惠金融具有全面性、匹配性和可持续性,在农村反贫困战略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从当前来看,未建立参与主体间的顺畅沟通机制、未形成有效的信贷资金循环路径以及未建立以市场力量主导的金融扶贫配套政策,是阻碍普惠金融在农村反贫困战略中应用的几个突出问题。与此同时,农村金融体系本身存在的金融供求不平衡、金融覆盖面窄、农村金融供给的深度不够、金融服务与扶贫需求存在较大出入等问题,更需要在农村反贫困战略实施中,加大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应该通过构建多层次多样化农村金融扶贫体系,从金融扶贫利益协调机制入手完善相关制度保障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宇红 梁光华 许曼莉 朱友平
依托云计算、数字技术及人工智能的普惠金融不仅有利于农村金融产品创新,还可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市场。推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需创建良好的农村数字金融生态环境,同时加强对农村居民金融知识的宣传力度,提升其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关键词:
农村经济 数字技术 普惠金融 生态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田
我国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则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本文探讨了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内涵,针对我国目前农村金融生态以及农村金融发展存在问题,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一是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二是充分发挥财政杠杆加快普惠型金融改革;三是组建市场化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体系。
关键词:
普惠型 农村金融体系 三农 构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琪 张帆
普惠金融作为缓解相对贫困的重要金融体系,有利于消除农村地区金融歧视的现象。文章基于普惠金融与贫困减缓的事实,利用理论和实证阐述了普惠金融对农村支出型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普惠金融对农村支出型贫困有明显的减缓效果,并且普惠金融可得性和金融使用性的减贫效应显著。最后提出完善普惠金融发展体系、培育农民金融意识和提高发展型需求的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高彦彬
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群体众多、金融供给缺口较大,构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十分必要,同时也面临来自用户、金融机构以及环境方面的诸多障碍。要突破各种障碍,必须有正确的导引。政府部门应更新理念,履行义务;金融机构应抓住机遇,承担责任;农村用户应主动行使权利,充分利用金融资源。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农村金融 金融体系 金融服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韩俊
我主要就建立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谈一些看法。我对刚才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在致辞中讲到的一句话印象非常深刻,他说"格莱珉银行是去找借款人,他们要把信贷的服务送到每个农户的门口"。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韩俊
当前,在发展农村金融的过程中应当明确一个理念:信贷是一种服务,既然是一种服务,应该能够尽量做到普惠才是合理的。国际上对普惠型金融体系的定义是,能够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来提供金融服务的体系,尤其是要为那些金融体系现在还没有覆盖到的穷人,或者是社会低收入阶层提供服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晓娜 粟勤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基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现实,向农村地区扩展并深化金融服务,无疑是发展普惠金融的重点。构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离不开现代化支付服务体系的有力支撑。本文在剖析农村支付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制约农村支付体系建设深层次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即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工作机制、向涉农金融机构倾斜的激励机制、助农取款发展的长效机制和金融知识普及宣传的常态机制。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支付环境 健全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傅琳
自农村金融改革以来,各项改革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果,然而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融资困难与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主要借助政府的力量而推行的,具有非常强烈的外生依赖性,内生性农村金融发展状况不佳。在本文中,笔者从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组织的内生化发展状况入手,总结阻碍其发展的有关因素,并提出促进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组织内生化发展的有关策略。
关键词:
农村普惠金融 内生主导型 金融体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晓林 朱敏杰
本文基于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与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是现阶段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目标。在总结近年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成效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应重点从制度变革和技术创新方面推进农村金融普惠,建设更加开放、便利的普惠金融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低收入群体。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普惠金融体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赵明光
[期刊] 改革
[作者]
郑志龙 李雨臻
基于2011—2022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等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相对贫困的影响效果、机制与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缓解了农村相对贫困;进一步通过变更系统GMM估计方法、替换变量处理以及样本期间波动性问题处理等方式进行检验,研究结论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显著增加信贷规模、改善信贷结构和提高信贷质量等信贷供给机制缓解农村相对贫困,还通过显著促进创新创业缓解农村相对贫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农经济比重较高、经营性收入占比较高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省份,且在数字普惠金融覆盖率、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较高的组别,数字普惠金融的农村相对贫困缓解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蕊 邓巧玲
论文以重庆为例,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座谈会等方法对重庆市农户的金融需求(为了方便比较分析,同时对城市居民进行调研)、重庆市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找出重庆农村地区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的矛盾焦点,为新常态下构建功能完善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提出政策和实践依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蕊 邓巧玲
论文以重庆为例,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座谈会等方法对重庆市农户的金融需求(为了方便比较分析,同时对城市居民进行调研)、重庆市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找出重庆农村地区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的矛盾焦点,为新常态下构建功能完善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提出政策和实践依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蕊 邓巧玲
论文以重庆为例,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座谈会等方法对重庆市农户的金融需求(为了方便比较分析,同时对城市居民进行调研)、重庆市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找出重庆农村地区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的矛盾焦点,为新常态下构建功能完善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提出政策和实践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