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87)
2023(17138)
2022(14721)
2021(13905)
2020(11448)
2019(26514)
2018(26488)
2017(50762)
2016(27666)
2015(31304)
2014(31281)
2013(30435)
2012(27767)
2011(24870)
2010(24920)
2009(22428)
2008(21572)
2007(18896)
2006(16406)
2005(13826)
作者
(77784)
(65203)
(64382)
(61275)
(40826)
(31088)
(29225)
(25711)
(24585)
(22784)
(22047)
(21766)
(20452)
(20173)
(19870)
(19717)
(19652)
(19080)
(18539)
(18467)
(16105)
(16012)
(15735)
(15023)
(14563)
(14529)
(14345)
(14217)
(13182)
(13074)
学科
(106102)
经济(105971)
(80136)
管理(73979)
(56133)
企业(56133)
(51610)
方法(47571)
数学(41782)
数学方法(41194)
农业(34305)
中国(28409)
业经(28045)
(26388)
(22669)
地方(22100)
(21655)
理论(18719)
(18428)
贸易(18420)
(17923)
技术(17023)
(15986)
银行(15933)
环境(15915)
(15913)
财务(15830)
财务管理(15789)
(15712)
(15601)
机构
学院(380325)
大学(376920)
管理(150972)
(147191)
经济(143827)
理学(131617)
理学院(130217)
管理学(127756)
管理学院(127077)
研究(123976)
中国(92596)
(79167)
科学(78519)
(77954)
(65503)
业大(63221)
(61240)
农业(59968)
中心(58440)
研究所(56059)
(55983)
财经(52645)
(50781)
师范(50259)
北京(48826)
(48244)
(45263)
(45189)
经济学(42748)
技术(42211)
基金
项目(268800)
科学(210799)
研究(199116)
基金(193083)
(168263)
国家(166767)
科学基金(143439)
社会(123721)
社会科(116755)
社会科学(116722)
(107010)
基金项目(102852)
自然(92895)
教育(91707)
自然科(90723)
自然科学(90699)
自然科学基金(89046)
(88901)
编号(83702)
资助(78453)
成果(67222)
重点(59717)
(58866)
(57645)
课题(56893)
(55897)
创新(52039)
科研(51235)
国家社会(50442)
教育部(50196)
期刊
(160640)
经济(160640)
研究(105315)
(77833)
中国(75839)
学报(63068)
科学(56201)
农业(53070)
管理(50968)
大学(48785)
(48513)
教育(46908)
学学(45914)
技术(34512)
业经(32352)
(32035)
金融(32035)
(25030)
财经(24222)
经济研究(23332)
图书(22493)
问题(21947)
(20663)
(20385)
科技(18599)
业大(17638)
理论(17527)
技术经济(17076)
资源(16440)
现代(16401)
共检索到548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慧哲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医养结合被广泛认为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分级整合分析框架,结合京郊M村的医养结合实践,本研究构建了纵横交织的农村医养结合服务分级整合体系,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在纵向上,需求、供给和整合三个程度分级子系统揭示了医养结合的运行机制。在横向上,自主型、辅助型和依附型三种医养结合的供给方式可有效满足农村养老需求。因此,农村医养结合服务分级整合体系的构建为有效解决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慧哲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医养结合被广泛认为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分级整合分析框架,结合京郊M村的医养结合实践,本研究构建了纵横交织的农村医养结合服务分级整合体系,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在纵向上,需求、供给和整合三个程度分级子系统揭示了医养结合的运行机制。在横向上,自主型、辅助型和依附型三种医养结合的供给方式可有效满足农村养老需求。因此,农村医养结合服务分级整合体系的构建为有效解决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路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郑吉友  
伴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稳步推进,我国农村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体系经历了从供给不足到供需相对均衡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相协调的高质量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在满足公众需求、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增进老年福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入挖掘其在政策目标、政策内容、价值取向等方面的阶段性特征和变化趋势,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由点到面逐步拓展,二者由彼此独立走向有机融合,其结合、融合与整合的体制机制逐渐成熟,二者相结合由逐步成熟向深度融合阶段迈进。为了促进医养结合政策的有效衔接,我国应加快推进农村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县域医共体为核心发展农村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探究不同类型政策工具之间的合理匹配,全方位提高农村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老年人健康保障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丽丽   韩梦娟  
由于社会结构和经济水平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农民有着不同的市场化动力和能力,前者导致农民在就业地区选择上存在着差异,后者使得农民在就业领域选择上存在着不同,结果是在我国形成了本地务工、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强工弱农以及以夫妻分工为基础的弱工强农等多种家庭劳动力配置形态。因此,家庭劳动力配置方式成为农村养老实践的决定性因素,应根据政策情境、人口构成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发生的变迁,为农村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针对性强的养老服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家庆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构建和完善农村公共医疗服务体系已被各级政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本文结合甘肃实际,从财政政策角度对这个问题做一探讨。一、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现状与问题(一)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全国情况基本一致,甘肃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始建于人民公社初期,到上世纪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支持体系研究课题组  屈锡华  
构建农村支持体系有助于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003年,四川省成都市做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决策,着手建立农村支持体系。通过农村内部和外部支持体系的构建,增强农村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与稳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艳超  
随着新时期社会发展与农业促进的现实需要,作为人力资本的农村成人个体的教育培训受到广泛关注。其中,校地结合的成人培训作为一种务实措施,也渐渐为社会各界所倡导。然而,从当下实践情况来看,当前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仍然缺乏一个科学的培训体系,在校地结合的实施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从校地结合视角出发,对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的综合建设提出相应的推行思路,并借鉴国外成熟运营经验,论证如何完善农村成人教育的培训体系,以期为新常态时期的成人教育与培训提供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映雄  
广东省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存在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认识不足、医养结合难、床位供给不足等问题。为解决广东省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政府应整合多方资源,构建完善的养老服务政策保障体系;创新制度,构建新型医疗保险体系;实施政府扶持政策,打造多元化的服务供给体系;创新运营机制,建立医养护一体化协调体系;多措并举,减轻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经济负担。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维  刘燕丽  
通过对河南、江西等4省8村的实地调查,发现我国农村的家庭养老、社区养老、社会保险养老和机构养老等不同养老模式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发展困境,且各模式之间彼此独立甚至互相排斥。现阶段,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呈现出明显的"断裂"特征,无法有效应对日益严峻的农村养老危机。研究认为,在结合不同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和老人个体化需求差异的基础上,推动家庭、社区、机构和社会养老保险等不同养老模式有机融合,取长补短,同时有效整合农村医疗资源,充分发挥农村老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传承性,建构一个多主体、多层次、多阶段的综合型养老服务体系,是我国农村养老危机的主要出路。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闫妍  
构建有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系统工程。本文首先研究国外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相关经验,为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供有益的借鉴。其次,紧密结合我国农村金融实际,探究国外经验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启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静  
从新农村建设要求出发,分析西部农村职业教育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特征及主要分类,并从构建思路、战略定位、空间布局、办学模式、衔接方式等五方面构建了终身教育理念的"分层次、多结构"的西部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唐伟  
从孟加拉国乡村银行的成功经验分析入手,结合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现状,研究在中国构建农村小额信贷体系的意义,并提出构建农村小额信贷体系的几点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胡勇  
新农村建设是"人、地、钱、粮、权、市、力"七元合一优化配置的系统工程,其中"人"是主体、"地"是载体、"钱"是收入、"粮"是根基、"权"是保障、"市"是链条、"力"是配置;"力"贯穿其它六元,形成优化组合体系。"人—力组合"涉及农民工外出务工支持城市与工业发展、城市下派干部进行人力资源反哺问题;"粮—力组合"涉及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问题及农业科技支撑问题;"市—力组合"涉及农业产业化、农村市场化问题。以上三方面,强调"生产发展"问题。"钱—力组合"涉及钱从何处来,资金如何融通,强调"生活宽裕"问题;"地—力组合"涉及土地利用与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强调"村容整洁"问题;"力—力组合"涵盖文化软实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斌  汪维清  张乐柱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及国务院始终对农村金融改革高度重视,力图通过政策引导方式推动农村金融创新,以促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聚焦传统农业生产的薄弱点,提升农民收入,增加农业生产保障。尤其是2015年提出"互联网+"发展战略以来,以"互联网+传统农村金融"的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成为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农村互联网金融新型业态发展迅猛、态势良好。但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仍存在信息滞后、数据缺失以及监管失责等问题。对此,本文从融合发展角度出发,针对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痛点,分别从农村互联网金融法律建设、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创新及信用体系建设等四方面,提出了具体发展策略。
[期刊] 求索  [作者] 姚兆余  
社会养老服务的属性决定着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责任主体和发展方向。作为农村社会养老服务对象的农民,不仅为全社会提供农业类公共产品,在社会分工体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且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农村社会养老服务应具有事业性、福利性和普惠性等属性,国家需要以保护和"反哺"的方式为农民提供养老服务。现阶段,在推进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考虑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老人的消费能力,强化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将社会养老服务纳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家庭为支撑、社区为依托、社会组织为辅助的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