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16)
- 2023(14543)
- 2022(12233)
- 2021(11369)
- 2020(8954)
- 2019(20027)
- 2018(19666)
- 2017(36979)
- 2016(19979)
- 2015(21994)
- 2014(21755)
- 2013(21317)
- 2012(19859)
- 2011(18213)
- 2010(18478)
- 2009(17004)
- 2008(16406)
- 2007(14858)
- 2006(13469)
- 2005(12226)
- 学科
- 济(87810)
- 经济(87728)
- 业(57429)
- 农(50790)
- 管理(48372)
- 企(34289)
- 企业(34289)
- 农业(33973)
- 中国(28610)
- 地方(28295)
- 方法(25188)
- 业经(24653)
- 数学(21228)
- 数学方法(21008)
- 财(19034)
- 制(17999)
- 发(16945)
- 学(16264)
- 银(14936)
- 贸(14921)
- 银行(14916)
- 贸易(14907)
- 融(14510)
- 金融(14508)
- 行(14483)
- 地方经济(14441)
- 易(14335)
- 环境(13932)
- 发展(13274)
- 展(13239)
- 机构
- 学院(281302)
- 大学(271238)
- 济(116124)
- 经济(113529)
- 管理(102331)
- 研究(99356)
- 理学(87008)
- 理学院(85923)
- 管理学(84434)
- 管理学院(83915)
- 中国(77444)
- 农(62373)
- 科学(60376)
- 京(57720)
- 财(51757)
- 所(50042)
- 农业(47222)
- 中心(46924)
- 江(46054)
- 研究所(44740)
- 业大(44696)
- 范(41127)
- 师范(40741)
- 财经(39640)
- 州(36726)
- 北京(35898)
- 经(35837)
- 院(35703)
- 经济学(34490)
- 省(33873)
- 基金
- 项目(183125)
- 科学(144739)
- 研究(140968)
- 基金(129455)
- 家(112016)
- 国家(110922)
- 科学基金(94953)
- 社会(90186)
- 社会科(85029)
- 社会科学(85012)
- 省(75440)
- 基金项目(68889)
- 教育(63167)
- 划(61320)
- 编号(60437)
- 自然(57295)
- 自然科(55887)
- 自然科学(55878)
- 自然科学基金(54837)
- 资助(50026)
- 成果(48306)
- 发(46725)
- 课题(42000)
- 重点(41723)
- 部(39450)
- 创(38530)
- 发展(38183)
- 展(37553)
- 国家社会(37130)
- 创新(35894)
- 期刊
- 济(146276)
- 经济(146276)
- 研究(85187)
- 农(66166)
- 中国(65855)
- 农业(44581)
- 学报(41275)
- 科学(40491)
- 财(38171)
- 教育(35997)
- 管理(35297)
- 大学(32254)
- 业经(31165)
- 融(30771)
- 金融(30771)
- 学学(30430)
- 技术(25235)
- 业(20988)
- 经济研究(20776)
- 问题(20140)
- 财经(18563)
- 经(16146)
- 农村(15933)
- 村(15933)
- 农业经济(15778)
- 版(15510)
- 资源(14666)
- 世界(14475)
- 经济问题(14338)
- 商业(13801)
共检索到441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崔凯 冯献 李中
部分农村以园区和示范区的形式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思路,丰富了农村区域理论的实践。该文试图将区域经济学和的空间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用于研究中国城乡关系的实际,考察我国农村区域的示范效应,并以城市经济圈和农村区域的经济关系为基础,构建和论证城乡区域对接的理论模型,分析在农村区域的影响作用下,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对接机制。该模型进一步完善了区域经济增长和空间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探索和实践提供理论分析,并提供一个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研究思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恩毅 胡罡 徐晓飞
"空间"是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是任何公共生活形式和权利动作的载体。空间在历史发展中产生,并随着历史的演变而重新结合和转化。空间结构是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在特定经济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产、自然条件、工程技术和建筑空间的综合反映。城镇与乡村作为区域经济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两者共同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总体经济最优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才能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区域空间 城乡一体化 协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正瀚
在当前的城乡统筹的大环境下,我们针对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培育模式,也就是校地合作这样的模式,它是一种通过资源的共享并且进行共同的发展的目标,地方政府作为主导,通过与高校的资源相配合,形成一套由高校来支持地方的经济水平的发展、同时地方也帮助高校来进行发展的一种互利共赢的新型的关系,当前,加强校地合作的水平也是一种拓展人力资源的培训的渠道的非常有效的途径,同时也是实施科教兴国的非常重要的一项要求。本文中主要参考的是河南省某地的一所大学(简称A大学),与当地某地区的合作(简称X地区),来加快农村的科技人才的培养以及帮助产业发展的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农村人力资本 校地合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伟
概括了城市与区域发展关系的6种空间结构模式,分别是:单极中心城市带动的空间结构、点-轴式空间结构带动的空间结构、城乡融合区的空间结构、三维城乡合作带动的空间结构、田园城市带动的空间结构和都市圈带动的空间结构;分析这些模式的适用条件和对城乡一体发展的效应。然后,分析淮安城乡发展的现状空间结构特征,即全市区域空间结构处于极核与点轴并重发展阶段,乡镇人口规模小,经济实力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导致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低。针对这样的状况,提出淮安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结构思路是:推进由点-轴式结构向网络式结构的尽快转变;在大力建设中心城市的同时,积极建设片区重点中心镇;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机制,以保证一...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空间结构 模式 淮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丽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农村经济迫切需要转型,而营销意识的融入就是一个不错的尝试。本文就立足营销视角在阐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营销联系的基础上,结合对我国农村经济营销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农村经济营销发展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并就其营销策略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营销 农村经济 市场经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寒
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构建,为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文章在简要概述乡村振兴背景的基础上,说明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当前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根据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几点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的优化建议及策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涂人猛
区域是社会经济活动空间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地域综合体,有其特殊的功能和结构。在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各组成部分的空间位置关系、集聚程度、疏密关系及其组合型式都存在着差异。但是,一定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可以通过区域的空间结构特征来显示。因此,区域的空间结构是我们制定区域发展模式的重要依据。自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开始双重转轨,在批判过去以牺牲效率目标为代价的绝对平衡观的同时,重新探讨了社会主义生产布局原则体系,把效率原则或效率目标放在优先的地位,使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种非均衡发展观。增长极理论、点轴开发模式、圈层结构模式、内源式乡村发展理论和梯度理论等一系列区域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天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广大游客的欢迎,相比传统农业,乡村旅游收益显著,同时也受投资人的青睐。本研究通过实践调研、文献查阅方法从农村土地资源与乡村旅游相互作用、协同发展理论和途径三方面综述性研究,为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给予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夯实理论基础。
关键词:
农村土地资源 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佘传奇 汪涛
我国不同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农村信用社改革也应因地制宜地进行。具体地,在西部边远地区,要塑造全新的农业信用社;中部近郊地区要改造为股份合作制农村合作银行;东部发达地区要建成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步倩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农业发展状况良好,大数据、区块链、电商平台等数字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应用,也对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提出全新要求。当前农村地区的供应链发展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将就现阶段农村农产品供应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做简要分析,并就适合的发展路径做简要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孔玉生 谢沅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其中农业政策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立足农业政策视角,以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出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并概括出其影响机制,最后就如何利用农业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粗浅认识。
关键词:
农业政策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余云珠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可以有效推动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发展。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功能融合等产业融合的路径能推动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成、竞争力的提升以及效益的增加。在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下,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选择发展路径,用创新思维构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差异化优势,通过政府和龙头企业的引导和带动,培育和打造出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知名农产品区域品牌,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红娜 代坤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下,各行业、各领域都应该体现出绿色、环保的一面,以为人类整体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体育产业亦是如此。孙刚所著的《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体育生态化研究》是由科学出版社在2018年出版的作品。本书从极具时代特点又兼有发展意义的生态化之视角,对农民极为关注但又处于发展弱势的农村体育展开的研究分析。从生态化的层面来为农村体育寻得一条未来健康、持久发展的路线,符合当下的现状与要求,亦与体育原则及精神默契相关,更符合广大农民对体育活动
关键词:
体育生态化 生态文明 健身工程 思路探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磊 简小鹰 冯开禹
通过实证方法证明农民的发展能力与3个空间的关系为:随着农民认知空间的扩大,首先产生行动上的冲动,进而是行动空间的扩大;而在行动中遇到困难时,便会在其认知的基础上,引发更深层次上的思考,使其思维空间得以拓展,并作用于认知空间。农民发展能力的提高是3个空间同步协调持续扩大的结果,正是3个空间的扩大对农民发展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空间拓展是农民发展能力培养的一种手段和一种途径,同时更是一种目的。农民发展能力不仅存在于农民的认知空间,通过学习能力表达和学习过程来实现,同时取决于思维空间的活跃程度。因此,农民发展能力的建设存在2种途径:一种是农民先开启行动空间,通过学习过程导致认知空间和思维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廖友国
随着农村网购订单呈现迅速增长趋势,农村逐渐成为电商平台重点开发的新市场,在农村网购消费行为与消费需求的刺激下,进一步加强农村网购发展非常重要。通过对我国农村网购消费行为和消费需求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优化农村网购发展的对策。通过分析农村网购消费行为,从而去了解网购具有安全可操作性、商品种类众多、网购相应配套服务完善、商品价格实惠和购买方便的程度,发现影响农村网购发展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