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01)
- 2023(13056)
- 2022(10874)
- 2021(9954)
- 2020(7820)
- 2019(17293)
- 2018(17047)
- 2017(31913)
- 2016(16912)
- 2015(18872)
- 2014(18972)
- 2013(18942)
- 2012(18160)
- 2011(16854)
- 2010(17329)
- 2009(16050)
- 2008(15571)
- 2007(14282)
- 2006(13254)
- 2005(12382)
- 学科
- 济(98215)
- 经济(98056)
- 农(49966)
- 业(45956)
- 管理(38375)
- 农业(33534)
- 地方(30903)
- 中国(29018)
- 方法(25771)
- 业经(25484)
- 企(24176)
- 企业(24176)
- 数学(20577)
- 数学方法(20462)
- 发(17276)
- 地方经济(16824)
- 学(16745)
- 制(15713)
- 融(14058)
- 金融(14056)
- 环境(13905)
- 银(13511)
- 银行(13501)
- 发展(13368)
- 展(13339)
- 行(13282)
- 和(13280)
- 农业经济(12812)
- 贸(12779)
- 贸易(12766)
- 机构
- 学院(250122)
- 大学(244326)
- 济(115041)
- 经济(112702)
- 研究(96315)
- 管理(90672)
- 理学(76170)
- 理学院(75231)
- 中国(74645)
- 管理学(74177)
- 管理学院(73693)
- 农(56520)
- 科学(55294)
- 京(52730)
- 所(48614)
- 财(48096)
- 中心(44136)
- 研究所(43379)
- 农业(42460)
- 江(41043)
- 业大(38809)
- 范(36611)
- 财经(36586)
- 师范(36347)
- 经济学(34737)
- 院(33692)
- 北京(33582)
- 经(33009)
- 州(32404)
- 省(31322)
- 基金
- 项目(158093)
- 科学(125029)
- 研究(123628)
- 基金(111521)
- 家(95791)
- 国家(94809)
- 社会(82332)
- 科学基金(80501)
- 社会科(76691)
- 社会科学(76670)
- 省(64393)
- 基金项目(58713)
- 教育(54198)
- 划(52239)
- 编号(52118)
- 自然(45875)
- 自然科(44699)
- 自然科学(44693)
- 自然科学基金(43865)
- 资助(43083)
- 成果(42686)
- 发(42272)
- 课题(36957)
- 重点(35967)
- 发展(35250)
- 部(34829)
- 展(34678)
- 国家社会(33771)
- 创(32607)
- 农(32317)
- 期刊
- 济(151526)
- 经济(151526)
- 研究(82037)
- 中国(64319)
- 农(61617)
- 农业(41713)
- 科学(35635)
- 学报(35583)
- 财(33251)
- 管理(32280)
- 教育(31636)
- 融(29038)
- 金融(29038)
- 业经(28599)
- 大学(28576)
- 学学(26725)
- 技术(23682)
- 经济研究(22110)
- 问题(20324)
- 业(19384)
- 财经(18515)
- 经(16196)
- 世界(16052)
- 农业经济(15507)
- 农村(15424)
- 村(15424)
- 经济问题(14270)
- 技术经济(14101)
- 资源(13509)
- 版(13276)
共检索到414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泰城 刘家桂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理论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尚没有依据我国国情,结合我国实际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在实践中表现为农村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发展。因此,利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中已有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加快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研究,能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新农村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探索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辛岭 蒋和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农村在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区位分布、人力资源状况方面各不相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因此,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建设重点和建设途径,用以指导新农村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其林 刘光德 王显军
文章在分析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和农村经济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剖析,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新农村建设必须重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将环境保护纳入农村经济系统。树立水土资源综合治理和农村污染治理的循环经济理念,推动生态农业和精确(细)农业建设,强化农村小城镇规划和乡镇企业的宏观调控,统筹协调工农业关系和农村经济结构,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思考 发展 环境 经济 新农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雷正光
本文认为,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有效推动农村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促进我国整体区域经济和谐共进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农村 职业教育 区域经济 协调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宏艳
在新农村建设中,北京市同样面临如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的问题。从二元经济结构、户籍制度、财政税收制度和农村边缘化倾向几方面可以找出北京市城乡差距扩大的原因。"十一五"期间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北京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主要包括推进城乡协调的村镇规划建设,开拓北京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空间,改善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整农村政策等几方面。从长远来讲,未来北京周围的农村地区要扮演为其提供多元化服务功能的角色。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要利用自然资本创造并体现出多元化价值,包括景观价值、传统文化价值,环境服务价值、保护生物多样...
关键词:
城乡经济 新农村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海峰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农村发展进入了崭新阶段,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农村面貌将发生改变。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问题,为此,从当前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考虑,应进一步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因地制宜制定发展战略。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峰
党中央提出了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就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对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东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幅差距及非农产业发展差距扩大,是制约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推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寻求加大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入、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形成各具特色经济地带等发展方略。
关键词:
农村 区域经济 瓶颈制约 发展方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侯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区域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内陆城市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周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还很滞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低,发展不均衡,农村与城市之间生产要素流通不畅等问题都严重制约着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此,我们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方略,加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顶层设计,畅通城市与农村之间生产要素流通渠道,为顺利实现2018年全面脱贫奠定基础,为新农村建设增添活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侯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区域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内陆城市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周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还很滞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低,发展不均衡,农村与城市之间生产要素流通不畅等问题都严重制约着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此,我们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方略,加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顶层设计,畅通城市与农村之间生产要素流通渠道,为顺利实现2018年全面脱贫奠定基础,为新农村建设增添活力。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彭姣婷 杨从明
发展林业可以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村的生态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增加农民的收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也可以扩大农村人口的就业,对新农村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发展社区林业有利于林业三大效益协调发展;促进农业、牧业与林业的相互渗透;有利于保护土著居民的文化整体性等,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林业发展 社区林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来春 刘明君
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的理论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具体可概括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扩展农民的实质自由为最终目的,以扩展农民的工具性自由为重要手段,并将扩展农民个人自由作为社会的承诺,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关键词:
自由 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桓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上逐渐摸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特有发展之路。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大力实施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于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村 区域经济 制约因素 突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泰城 刘家桂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尚存在不少问题。为了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必要构建中国特色的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构建中国特色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可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状况的改变,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加快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特色理论 协调发展 理论构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海楠 王德起
土地一直以来都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其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等理论问题的研究势必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主要探索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实现机制,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敬芝
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有助于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同时又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两者之间是相互的,有着特定的外在联系和内在制约。本文选取浙江省西部山区临安为案例做研究,从临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出发,深入探讨二者之间的互动发展关系,并对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工作二者呈现出良好互动性的村落进行深度剖析,从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寻求两者间的耦合点、制约新农村建设以及乡村旅游发展的条件,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乡村旅游二者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给予科学性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乡村旅游 耦合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