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47)
2023(21233)
2022(17673)
2021(16283)
2020(13274)
2019(30219)
2018(29803)
2017(56356)
2016(31092)
2015(34679)
2014(34738)
2013(34412)
2012(31929)
2011(29215)
2010(29320)
2009(27057)
2008(26609)
2007(23939)
2006(21537)
2005(19335)
作者
(94798)
(79190)
(78732)
(74508)
(50137)
(37999)
(35360)
(31077)
(30278)
(28345)
(26972)
(26907)
(25492)
(25127)
(24545)
(24263)
(23586)
(23308)
(22763)
(22734)
(19995)
(19691)
(19264)
(18309)
(17807)
(17628)
(17623)
(17599)
(16143)
(15765)
学科
(131981)
经济(131837)
(87523)
管理(83676)
(63966)
企业(63966)
(53017)
方法(52035)
数学(44521)
数学方法(44055)
中国(38612)
农业(35108)
业经(33172)
地方(32188)
(29832)
(28781)
(24736)
(23576)
贸易(23556)
(22778)
(21410)
银行(21325)
(21056)
金融(21053)
(20538)
环境(20507)
技术(20338)
(20218)
理论(20134)
(19345)
机构
大学(451758)
学院(451192)
(179847)
经济(176010)
管理(171296)
研究(161680)
理学(147658)
理学院(145886)
管理学(143236)
管理学院(142425)
中国(121613)
科学(103070)
(97732)
(96191)
(84001)
(79861)
研究所(76698)
业大(75900)
农业(74752)
中心(72846)
(68768)
财经(63515)
(61872)
北京(61567)
师范(61162)
(57863)
(57743)
(55241)
经济学(53275)
(51081)
基金
项目(306999)
科学(240117)
基金(221048)
研究(220268)
(196056)
国家(194359)
科学基金(164315)
社会(138752)
社会科(131095)
社会科学(131059)
(121349)
基金项目(117221)
自然(107364)
自然科(104830)
自然科学(104796)
自然科学基金(102918)
(102734)
教育(99896)
资助(89609)
编号(89300)
成果(72591)
重点(69674)
(69292)
(66648)
(63605)
课题(62470)
创新(59483)
科研(58463)
国家社会(57099)
计划(56926)
期刊
(206939)
经济(206939)
研究(132720)
中国(94919)
(93685)
学报(81810)
科学(73291)
农业(63270)
管理(61734)
大学(60955)
学学(57639)
(57532)
教育(51244)
(44544)
金融(44544)
业经(37981)
技术(37395)
(31554)
经济研究(31037)
财经(30911)
问题(28215)
(26562)
(24519)
科技(23174)
图书(22900)
业大(22580)
技术经济(21721)
资源(21047)
世界(20641)
理论(20590)
共检索到681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颜齐  史修艺  
[目的]农村区域组织化与市场化是小农现代化的主要途径,二者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为此研究农村区域组织化与市场化的协调发展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政策启示。[方法]文章基于2016年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统计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实证研究农村区域组织化与市场化的耦合协调度、协调发展效率及其区域差异,而后利用Tobit模型实证研究协调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6年23个样本地区农村区域组织化与市场化的平均耦合协调度为0.499 6,耦合协调水平不高,并呈现东部优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的区域差异;农村区域组织化与市场化协调发展的平均综合效率效率为0.852,协调发展效率较好,区域差异较小,东部略优于中西部;农村居民收入、农业技术发展及农民合作社发展对农村区域组织化与市场化协调发展效率有正向影响。[结论]应强化农村区域组织化与市场化的协调发展,推动农民合作社的高效发展,持续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与农村居民收入,继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文渊  李树丞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 ,不可避免地都会出现地区非均衡性发展格局 ,面临公平与效率的两难境地。我国作为地区非均衡发展较为明显的发展中国家 ,一直都在寻找经济发展过程中公平与效率的最佳结合点 ,以谋求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共同进步。而目前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矛盾 ,就是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失衡发展、农村工业化进程缓慢和区域市场发展的不协调。因此区域市场和农村工业化协调发展成为推进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的重要环节。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郭庆然  丁翠翠  
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否协调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该研究通过构建"三化"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探索中国"三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程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研究表明:2002—2011年中国省际"三化"耦合协调度存在一定差异,东中西地区总体上依次递减;产业结构、教育经费、R&D经费投入与劳动者素质对"三化"耦合协调度的影响是显著的,而经济发展水平、农村金融支持对"三化"耦合协调度的影响不很明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侯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区域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内陆城市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周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还很滞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低,发展不均衡,农村与城市之间生产要素流通不畅等问题都严重制约着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此,我们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方略,加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顶层设计,畅通城市与农村之间生产要素流通渠道,为顺利实现2018年全面脱贫奠定基础,为新农村建设增添活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侯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区域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内陆城市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周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还很滞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低,发展不均衡,农村与城市之间生产要素流通不畅等问题都严重制约着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此,我们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方略,加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顶层设计,畅通城市与农村之间生产要素流通渠道,为顺利实现2018年全面脱贫奠定基础,为新农村建设增添活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陶浪萍  
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是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大势所趋,是发展中国家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化过程启动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城市化过程,城市化在工业化的有力推动下不断向前推进。首先,从“推力”角度作用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其工业化早期开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卓乘风  邓峰  白洋  艾麦提江·阿布都哈力克  
文章通过计算2006—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市、区)的区域创新及信息化评价指数,构建耦合协调模型,算出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并考察推动二者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得到如下结论:(1)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地区的区域创新水平与信息化水平整体不高,且区域创新要滞后于区域信息化;(2)各地区的区域创新与区域信息化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虽然逐年向好,但发展状况参差不齐,考察期内尚未达到优质协调状态;(3)地区城镇化水平与教育水平显著促进区域创新与信息化协调发展,而基础设施建设与地区开放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卓乘风  邓峰  白洋  艾麦提江·阿布都哈力克  
文章通过计算2006—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市、区)的区域创新及信息化评价指数,构建耦合协调模型,算出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并考察推动二者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得到如下结论:(1)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地区的区域创新水平与信息化水平整体不高,且区域创新要滞后于区域信息化;(2)各地区的区域创新与区域信息化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虽然逐年向好,但发展状况参差不齐,考察期内尚未达到优质协调状态;(3)地区城镇化水平与教育水平显著促进区域创新与信息化协调发展,而基础设施建设与地区开放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振  孔祥智  
促进"四化"协调发展,首先要明确"四化"发展的基本格局。本文通过构建"四化"指标体系,采用几何平均数法与HR评价模型测算出了1998-2013年中国各省市区"四化"综合发展水平与协调发展程度。测算结果显示:第一,我国"四化"发展较快,"四化"关系逐年趋于协调。第二,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其他"三化"与地区间"四化"失衡的问题较为突出,其中农业现代化的滞后性已经严重阻碍了"四化"综合水平的提高。基于此,本文从农业现代化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影响"四化"协调发展的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资本深化、农业科技、农业防灾减灾、乡村工业化与农业税改革是促进"四化"协调发展显著且稳健的因素。根据研究结论,我们认为应从加大农业资本投入、强化科技支农、增强农业减灾防灾能力与促进农村工业化为政策切入点,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动"四化"协调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峰  
党中央提出了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就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对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东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幅差距及非农产业发展差距扩大,是制约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推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寻求加大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入、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形成各具特色经济地带等发展方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桓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上逐渐摸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特有发展之路。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大力实施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于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现祥  李郇  
消除地方市场分割、建立完善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是否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在理论上,我们构造了一个简单可行的旨在考察地方市场分割(市场一体化)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分析框架。在实证上,以1990—2002年间的长三角城市群为样本,作者发现,随着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的成立、运行,地方市场分割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阻碍作用已经下降了近50%。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有助于进一步增进对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雨停  丁四保  王荣成  
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不一致,这也是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划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跨尺度、跨区域的农村人口城市化则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并最终形成国家主体功能区格局的一个重要方式。文章从当前的"城市农民工"现象分析了农村人口迁移对农民自身生活提高,迁入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迁出区生态环境改善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作用,并从"区域"视角分析了"地方权利边界"对农村人口转移的"机制性"限制,从城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城市资源约束及城市发展空间约束等分析了城市化地域对农村转移人口的"客观限制"。文章提出,在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区划框架下,应通过加大中西部农村教育支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谷人旭  钱志刚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曹梦渊   李豫新  
劳动力市场化不仅是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核心内容,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2003—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从劳动力数量和价格市场化双重视角实证检验了劳动力市场化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化能显著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且伴随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提升,这种促进作用呈逐渐增强的变化趋势;劳动力数量和价格市场化配置均能显著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劳动力价格市场化配置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略大于劳动力数量市场化配置;机制检验表明,劳动力市场化能够通过推进城镇化建设和加速技术创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劳动力市场化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基本呈现“西部地区最高、东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低”的分布特征。本研究为促进劳动力市场化改革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丰富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