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46)
- 2023(16905)
- 2022(14291)
- 2021(13343)
- 2020(11089)
- 2019(25831)
- 2018(25459)
- 2017(49107)
- 2016(26802)
- 2015(30549)
- 2014(30596)
- 2013(30472)
- 2012(28716)
- 2011(26212)
- 2010(26702)
- 2009(24813)
- 2008(24632)
- 2007(22366)
- 2006(19827)
- 2005(17774)
- 学科
- 济(124339)
- 经济(124226)
- 业(76291)
- 管理(69533)
- 企(52607)
- 企业(52607)
- 农(52511)
- 方法(52401)
- 数学(46993)
- 数学方法(46303)
- 农业(34900)
- 中国(33817)
- 地方(32486)
- 业经(28497)
- 财(26276)
- 学(22797)
- 制(21813)
- 贸(21094)
- 贸易(21077)
- 易(20335)
- 发(18458)
- 银(18063)
- 银行(18033)
- 融(17914)
- 金融(17911)
- 环境(17882)
- 行(17296)
- 技术(17259)
- 理论(17137)
- 和(16763)
- 机构
- 学院(389475)
- 大学(384328)
- 济(159546)
- 经济(155963)
- 管理(147893)
- 研究(134363)
- 理学(126858)
- 理学院(125369)
- 管理学(122972)
- 管理学院(122247)
- 中国(102960)
- 科学(83488)
- 京(82127)
- 农(80570)
- 财(71007)
- 所(69150)
- 中心(63526)
- 研究所(62439)
- 业大(62280)
- 农业(62079)
- 江(61716)
- 财经(55562)
- 范(53480)
- 师范(52983)
- 北京(51754)
- 经(50285)
- 州(49073)
- 院(47868)
- 经济学(47627)
- 省(44930)
- 基金
- 项目(256567)
- 科学(201183)
- 研究(188770)
- 基金(182582)
- 家(158832)
- 国家(157427)
- 科学基金(134354)
- 社会(118394)
- 社会科(111903)
- 社会科学(111865)
- 省(104647)
- 基金项目(96403)
- 教育(87104)
- 划(86352)
- 自然(85877)
- 自然科(83839)
- 自然科学(83818)
- 自然科学基金(82251)
- 编号(78703)
- 资助(75419)
- 成果(63492)
- 发(59841)
- 重点(58031)
- 部(56299)
- 课题(55368)
- 创(52992)
- 创新(49510)
- 科研(48806)
- 国家社会(48025)
- 发展(47888)
- 期刊
- 济(184674)
- 经济(184674)
- 研究(112383)
- 中国(84116)
- 农(80003)
- 学报(61114)
- 科学(57201)
- 农业(54324)
- 财(53861)
- 管理(50382)
- 大学(46626)
- 教育(45145)
- 学学(43880)
- 融(39308)
- 金融(39308)
- 技术(36524)
- 业经(35456)
- 业(27524)
- 经济研究(27451)
- 财经(26676)
- 问题(25552)
- 经(22900)
- 统计(21173)
- 技术经济(20543)
- 版(20539)
- 资源(19931)
- 策(19379)
- 图书(18316)
- 世界(18258)
- 商业(17867)
共检索到592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国伟 卫夏青 朱凤琴 刘爱华
基于新常态下农村区域发展的特点,建立了DPSI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距离函数的熵权和灰色关联度组合赋权方法,对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以安徽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将安徽省农村可持续发展划分为6种类型,同时,在地级尺度上分析了安徽省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地域特征、优势与不足,并探讨了不同类型地市未来发展的趋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秦国伟 卫夏青 田明华
以我国农村发展水平典型性和代表性较强的安徽省为例,结合新常态下农村区域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构建了较为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距离函数的均方差和灰色关联度组合赋权方法以及WRSR方法对安徽省16个地市的农村区域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档研究,在此基础上,针对各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海建 谢五届 曹有挥
采用模糊区间层次分析法(IGJAHP),构筑物流产业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对安徽省物流发展的总体水平进行测算,并将其进程划分为恢复建设、缓慢发展、快速发展以及现代物流发展等四个阶段;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把安徽省物流划分为皖江物流发展轴,合肥、蚌埠、阜阳物流大三角,东部外围和中西部等四大空间格局;而后,对安徽省17个地市历年物流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并计算物流发展地域差异系数,结果显示安徽省物流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地域差异扩大的趋势,在时间上经历了分散阶段和集中化阶段两个过程;然后,对安徽省物流生成量进行科学测算,分析显示其空间分布比较均匀。最后,从综合物流网络、物流信息通道、物流企业再造以及物流法规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
评价模型 发展阶段 空间格局 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红益
在对安徽省对外贸易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安徽省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回归模型和模糊评价模型,对安徽省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安徽省的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属中等水平。最后,提出安徽省的对外贸易发展应该走"质"和"量"相结合的道路,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可持续发展 评价指标 安徽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石琬如
本文在对安徽省铜陵县的专题调研基础上,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可持续发展道路过程中的问题,如宣传不到位、筹资难、程序过于繁锁、报销范围局限等,概括了一些可以借鉴的探索方法,主要是单病种限额付费、定点医疗机构服务窗口垫付(直补)及"双保险"模式。并对新农合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思考建议,努力使更加公平、方便的新农合给农民带来最直接有效的好处。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田也 郑雪 贺梦紫
"信贷+保险"是一种银行类金融机构、保险公司、政府与农户共同分担风险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本文选择安徽省长丰县草莓种植信贷保险(以下简称"草莓险")为案例,首先从金融生态视角出发从内部动力源、外部动力源和金融生态环境三方面分析"草莓险"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其次结合实地调研的情况探究"草莓险"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内外部制约因素和问题;最后,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信贷保险 金融生态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田也 郑雪 贺梦紫
"信贷+保险"是一种银行类金融机构、保险公司、政府与农户共同分担风险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本文选择安徽省长丰县草莓种植信贷保险(以下简称"草莓险")为案例,首先从金融生态视角出发从内部动力源、外部动力源和金融生态环境三方面分析"草莓险"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其次结合实地调研的情况探究"草莓险"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内外部制约因素和问题;最后,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信贷保险 金融生态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信旺
本文提出评价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四条原则 ,即经济持续性、资源持续性、环境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运用层次分析和综合评价法评价了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探讨了促进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能力评价 安徽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炎炘 李进华
生态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人类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生态竞争力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生态资源支撑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具备的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借鉴和参考相关生态环境及区域经济等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以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压力和主动协调能力3个方面为二级指标的生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安徽省原17个市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算术平均法等方法,对各市生态竞争力进行排名和系统分析。初步构建了以生态竞争力为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其结果可为安徽省各市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丽丽 朱世友 吕永强
[目的]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我国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全新理念,也是未来我国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量化评估,以期为区域农业发展转型提供参考。[方法] 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从全产业链发展视角选择能够突出产业融合深度、广度和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然后采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指数法对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量化测度和等级划分。[结果](1)2015—2021年安徽省农业产业融合水平较低,但增长趋势明显;子系统发展水平中,产业关联融合发展层次低,产业价值链延伸和多功能拓展水平有限,相对于农村产业融合的经济效应,其社会效应尚不明显。(2)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区域间差异较明显,且各区域发展速度和变化趋势不同,区域间差异缩小趋势不明显。从变化趋势来看,以合肥市、芜湖市、安庆市3市变化幅度较小,增长缓慢;而阜阳市、滁州市、宿州市增长速率较快。(3)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等级划分结果:芜湖市为中等水平;合肥市、阜阳市、六安市、安庆市、宣城市、马鞍山市、亳州市、滁州市、黄山市、池州市为较低水平;蚌埠市、淮北市、淮南市和铜陵市为低水平。[结论] 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存在着产业链延伸水平有限,产业多功能拓展层次低,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首先需要加强政府统筹规划,各区域依据自身资源优势和区域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政策;其次,要转变农业经营模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梅莹 牛栋瑜 吴文友
通过对安徽省大山村试验示范区进行经济的实证分析,得出通过发展林业产业,推动新农村建设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并就此模式发展中的风险和管理模式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林业发展 新农村建设 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鹏 刘燕妮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根据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评价维度及22个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子,将加权总因子转换为可持续发展绩效,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聚类对我国31个省域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显示出四个不同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层次:华东主要省份农业可持续发展绩效较好,华中、华南及华北地区发展绩效次之,东北、西南部分省份排名第三,西北部分省份发展绩效较差。四类农业可持续发展层次的差异产生于农业系统内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各子系统协同耦合的差异。本文从四个子系统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区域间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差异的原因,并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本刊承蒙广大作者的踊跃赐稿,为使作者们能更方便地与本刊联系,特作如下说明:一、本刊主要刊登经济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文章,着重刊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以及研究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等方面的文章。赐寄本刊的文章无论采用规范分析研究方法还是采用实证分析研究方法均可。二、本刊秉承"前沿性、前瞻性、开拓性、科学性"的学术精神,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建东
文章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从安徽省历年的统计数据出发,通过对农民收入与农村金融规模、效率、结构等因素的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农民收入与农村金融规模和农村金融效率呈负相关关系,农民收入与农村金融结构呈正相关关系,同时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农民收入与其他几个因素之间并无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可能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民收入 向量自回归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VW模型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及时空特征分析——以安徽省市域为例
区域工业集群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中职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基于比例性偏离份额模型的区域经济增长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
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以安徽省岳西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为例
产业集聚对县域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基于安徽省60个县市的空间面板模型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以福建省为例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国山区农村综合发展能力评价——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